人类学研究第十三卷

人类学研究第十三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10
版次: 1
ISBN: 9787308216944
定价: 7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8页
分类: 社会文化
  •   《人类学研究 第十三卷》之特色有二:曰“雏音”,曰“跨界”。
      “雏音”稚嫩,楚楚动人。中国互联网普及刚20余年,“雏鸟”方为该原野之“原住民”。本辑四分之三的论文就出自他们之手。其中不少作品源自他们的本科、硕士优秀毕业论文。移动互联网生活无疑是他们原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自主选题来自他们畅快、困顿或魔幻迷茫的被赛博搅动缠绕的生活。教学相长,作为师长的你,即使并非不知“网游”、“饭圈”、赛博“地球村”,可当你随着他们的探索进而悉知“网游”规训、足球迷赛博链接功能、何为“饭圈”之“情感能量”以及在华“老外”微信群“文明张力”之特征、旅欧苗族“离散族群”亚文化的全球赛博格机制,尤其是当你读到“网络**”的政治学与文化学剖析、赛博格戏仿“飞天面教”之伯明翰青年亚文化理论分析、虚拟偶像“洛天依”的“赛博格”学理诠释以及数码科幻作品赏析中的哲学人类学反思新论时,你可能会意识到楚楚“雏音”推开的是一扇扇赛博格社会的未知天窗,赛博格社会智识生产的天空中,羽翼日丰、灼灼可人的他们可以期待。
      “跨界”特色在本辑3篇转载的主题论文及诸多作品的生产过程中散发、浸染。阮云星、高英策论文承袭STS之“跨界”,并论述、强调赛博格学(控制论)原理对于贯通“混成”的重要,本文亦为本土语境的“赛博格人类学”议题提起后的首篇学术著述;李恒威教授团队以科学哲学专业背景的精微驳论,为赛博格人类学之论法的科学性与方法论、本体论拓展作了牵引;金小刚教授团队关于社交网络极化结构中过滤泡机制的控制实验研究,不但为我们披露了社交媒体极化黑箱内里的内聚性图景和“赛博格”构成,其跨学科的实验社会科学研究法也为赛博格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控制实验等方法借鉴。此外,三个课题组的团队合作研究也是一种学科间、各自研究专长间的一加一大于二的酵酶“跨界”;对于倚重“独狼”式研究传统的人类学,这种“跨界”对于跨学科、多点、更需团队式研究的赛博格人类学等当代“类民族志范式”(阮云星、崔若淋,2020)研究的探索和展开尤为重要。   阮云星,京都大学法学博士,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代表作:《民族志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政治人类学:亚洲田野与书写》(首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吸纳与赋权:当代浙江、上海社会组织治理机制的经验研究》(首作者,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赛博格人类学:信息时代的“控制论有机体”隐喻与智识生产》(首作者,《开放时代》2020年第1期)、《类民族志范式:多点、共谋与“根状茎”》(首作者,《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等。 赛博格隐喻检视与当代中国信息社会研究
    人工智能威胁论溯因――技术奇点理论和对它的驳斥
    Endogenetic Structure of Filter Bubble in Social Networks
    网游社区政治学――规训与抗拒的“M网游”个案研究
    网络算命的政治人类学――基于“知乎”个案的研究
    青年足球迷的文化政治――中超联赛的网络民族志个案研究
    情感能量与“饭圈”共同体――一个线上明星粉丝社群的情感动员机制
    虚拟偶像及其粉丝消费生产之赛博格――洛天依个案网络民族志
    从“离歌”到“说唱”――新媒体语境下离散族群的青年亚文化与认同
    “赛博全球村”的文化相遇――社会一技术关系的网络民族志
    科幻世界的赛博格隐喻――哲学人类学反思论考
    作者简介
    编后记
  • 内容简介:
      《人类学研究 第十三卷》之特色有二:曰“雏音”,曰“跨界”。
      “雏音”稚嫩,楚楚动人。中国互联网普及刚20余年,“雏鸟”方为该原野之“原住民”。本辑四分之三的论文就出自他们之手。其中不少作品源自他们的本科、硕士优秀毕业论文。移动互联网生活无疑是他们原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自主选题来自他们畅快、困顿或魔幻迷茫的被赛博搅动缠绕的生活。教学相长,作为师长的你,即使并非不知“网游”、“饭圈”、赛博“地球村”,可当你随着他们的探索进而悉知“网游”规训、足球迷赛博链接功能、何为“饭圈”之“情感能量”以及在华“老外”微信群“文明张力”之特征、旅欧苗族“离散族群”亚文化的全球赛博格机制,尤其是当你读到“网络**”的政治学与文化学剖析、赛博格戏仿“飞天面教”之伯明翰青年亚文化理论分析、虚拟偶像“洛天依”的“赛博格”学理诠释以及数码科幻作品赏析中的哲学人类学反思新论时,你可能会意识到楚楚“雏音”推开的是一扇扇赛博格社会的未知天窗,赛博格社会智识生产的天空中,羽翼日丰、灼灼可人的他们可以期待。
      “跨界”特色在本辑3篇转载的主题论文及诸多作品的生产过程中散发、浸染。阮云星、高英策论文承袭STS之“跨界”,并论述、强调赛博格学(控制论)原理对于贯通“混成”的重要,本文亦为本土语境的“赛博格人类学”议题提起后的首篇学术著述;李恒威教授团队以科学哲学专业背景的精微驳论,为赛博格人类学之论法的科学性与方法论、本体论拓展作了牵引;金小刚教授团队关于社交网络极化结构中过滤泡机制的控制实验研究,不但为我们披露了社交媒体极化黑箱内里的内聚性图景和“赛博格”构成,其跨学科的实验社会科学研究法也为赛博格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控制实验等方法借鉴。此外,三个课题组的团队合作研究也是一种学科间、各自研究专长间的一加一大于二的酵酶“跨界”;对于倚重“独狼”式研究传统的人类学,这种“跨界”对于跨学科、多点、更需团队式研究的赛博格人类学等当代“类民族志范式”(阮云星、崔若淋,2020)研究的探索和展开尤为重要。
  • 作者简介:
      阮云星,京都大学法学博士,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代表作:《民族志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政治人类学:亚洲田野与书写》(首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吸纳与赋权:当代浙江、上海社会组织治理机制的经验研究》(首作者,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赛博格人类学:信息时代的“控制论有机体”隐喻与智识生产》(首作者,《开放时代》2020年第1期)、《类民族志范式:多点、共谋与“根状茎”》(首作者,《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等。
  • 目录:
    赛博格隐喻检视与当代中国信息社会研究
    人工智能威胁论溯因――技术奇点理论和对它的驳斥
    Endogenetic Structure of Filter Bubble in Social Networks
    网游社区政治学――规训与抗拒的“M网游”个案研究
    网络算命的政治人类学――基于“知乎”个案的研究
    青年足球迷的文化政治――中超联赛的网络民族志个案研究
    情感能量与“饭圈”共同体――一个线上明星粉丝社群的情感动员机制
    虚拟偶像及其粉丝消费生产之赛博格――洛天依个案网络民族志
    从“离歌”到“说唱”――新媒体语境下离散族群的青年亚文化与认同
    “赛博全球村”的文化相遇――社会一技术关系的网络民族志
    科幻世界的赛博格隐喻――哲学人类学反思论考
    作者简介
    编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人类学研究第十三卷
人类群星闪耀时(世界名人名传典藏系列)
(奥)斯蒂芬·茨威格 著;高中甫 潘子立 译
人类学研究第十三卷
人类起源与一个人的起点(三棱镜译丛)
(法)伊夫·柯本斯
人类学研究第十三卷
人类行为研究:从科学到哲学
(美)海伦·朗基诺( Helen E. Longino)
人类学研究第十三卷
人类胎盘健康与疾病
William,F.Rayburn
人类学研究第十三卷
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小学生语文配套阅读经典,茨威格传世杰作,诺贝尔奖得主托马斯·曼、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极为推崇)
(奥) 斯蒂芬·茨威格,创美工厂 出品
人类学研究第十三卷
人类何以共生:交互行为与关系平等
秦子忠 著
人类学研究第十三卷
人类旅程:从非洲到全世界【绘本】/[英]爱丽丝·罗伯茨/
[英]爱丽丝·罗伯茨/著詹姆斯·韦斯顿·路易斯/绘
人类学研究第十三卷
人类的故乡:一座汉江府城的千古沧桑
兰善清 冷静
人类学研究第十三卷
人类文明新形态:走出现代秩序困境的中国智慧
王英梅 著
人类学研究第十三卷
人类学写作工具箱:十二件民族志雕刻工具,一份从心到手的人类学全过程写作指南
克里斯汀·戈德西 著,卞思梅 译
人类学研究第十三卷
人类思想实验室:刘慈欣中短篇小说集
刘慈欣
人类学研究第十三卷
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 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贝拉教授著作
罗伯特·贝拉 著, 孙尚扬,邵铁峰,刘一南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