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关系与刑事治理现代化的道德使命

规范关系与刑事治理现代化的道德使命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9
版次: 1
ISBN: 9787510929397
定价: 10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60页
分类: 法律
  • 国家治理现代化须以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规范体系为基础。而法律,道德和“组织规范”共同构成现代社会的规范体系。因而,高度重视“组织规范”并正确处理好它与法律道德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组织规范”具有民间性,自主和自治性,有权制定并实施“组织规范”,约束组织本身及其成员的相关行为。这些“组织规范”上承法律下接道德,但又不是照抄照搬,而是依“法无禁止即可为”原则独立存在。在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和努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有必要重新认识三大基础规范的关系,从而有效发挥“组织规范”的作用,构建良好社会秩序。  田宏杰,重庆人,数学学士(1991年)、法学硕士(1997年)、法学博士(2000年)、金融学博士后(2003~2008年),先后任讲师(2000~2001年)、破格副教授(2001~2003年)、破格教授(2003年至今)、博士生导师(2004年至今)。曾任公安三级警监(2003~2005年),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2008~2017年)。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刑法与刑法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国家示范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挂职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审判员;兼任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指导专家;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法国马赛大学,芬兰拉普兰大学等国际高校和研究机构高级访问学者。在《中国法学》《德国整体刑法学杂志》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8部,主编、参写学术著作80余部;主持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30项;荣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教学荣誉20余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中美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2017年)等。主要研究领域:行政刑法与刑法现代化、司法改革与法治一体化、金融监管与全球治理、高等教育管理。

    目录 上编 基础理论

    第一章 宽容与平衡:中国刑法现代化的伦理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二、宽容人性:中国刑法现代化的伦理根基

    三、利益平衡:中国刑法现代化的伦理考量

    四、结论

    第二章 风险社会的刑法立场

    一、内涵厘定:风险与风险社会

    二、理论反思:风险文化与风险刑法

    三、善治重构:多元治理与刑法谦抑

    四、法律规制:现代风险与调整前瞻

    五、结语

    第三章 比例原则在刑法中的功能、定位与适用范围

    一、问题的提出

    二、比例原则在刑法中的定位

    三、比例原则的制度功能

    四、比例原则的适用范围

    五、结语

    第四章 中国刑法学研究40年的方法论思考

    一、引言

    二、历史回顾:中国刑法学研究40年的学术范式

    三、视野省思:中国刑法学研究的知识结构

    四、路径审视:中国刑法学研究的现实关切

    五、使命反思:中国刑法学研究的本质坚守

    六、结语:刑法学中国学派的呼唤

    第五章 中国刑法教义学研究的若干误解与误区

    一、引言

    二、刑法学外部对于刑法教义学的误解

    三、刑法学内部对于刑法教义学的误区

    四、结论

    ……

    中编 规范关系

    下编 规范适用
  • 内容简介:
    国家治理现代化须以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规范体系为基础。而法律,道德和“组织规范”共同构成现代社会的规范体系。因而,高度重视“组织规范”并正确处理好它与法律道德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组织规范”具有民间性,自主和自治性,有权制定并实施“组织规范”,约束组织本身及其成员的相关行为。这些“组织规范”上承法律下接道德,但又不是照抄照搬,而是依“法无禁止即可为”原则独立存在。在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和努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有必要重新认识三大基础规范的关系,从而有效发挥“组织规范”的作用,构建良好社会秩序。
  • 作者简介:
     田宏杰,重庆人,数学学士(1991年)、法学硕士(1997年)、法学博士(2000年)、金融学博士后(2003~2008年),先后任讲师(2000~2001年)、破格副教授(2001~2003年)、破格教授(2003年至今)、博士生导师(2004年至今)。曾任公安三级警监(2003~2005年),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2008~2017年)。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刑法与刑法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国家示范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挂职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审判员;兼任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指导专家;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法国马赛大学,芬兰拉普兰大学等国际高校和研究机构高级访问学者。在《中国法学》《德国整体刑法学杂志》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8部,主编、参写学术著作80余部;主持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30项;荣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教学荣誉20余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中美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2017年)等。主要研究领域:行政刑法与刑法现代化、司法改革与法治一体化、金融监管与全球治理、高等教育管理。

    目录
  • 目录:
    上编 基础理论

    第一章 宽容与平衡:中国刑法现代化的伦理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二、宽容人性:中国刑法现代化的伦理根基

    三、利益平衡:中国刑法现代化的伦理考量

    四、结论

    第二章 风险社会的刑法立场

    一、内涵厘定:风险与风险社会

    二、理论反思:风险文化与风险刑法

    三、善治重构:多元治理与刑法谦抑

    四、法律规制:现代风险与调整前瞻

    五、结语

    第三章 比例原则在刑法中的功能、定位与适用范围

    一、问题的提出

    二、比例原则在刑法中的定位

    三、比例原则的制度功能

    四、比例原则的适用范围

    五、结语

    第四章 中国刑法学研究40年的方法论思考

    一、引言

    二、历史回顾:中国刑法学研究40年的学术范式

    三、视野省思:中国刑法学研究的知识结构

    四、路径审视:中国刑法学研究的现实关切

    五、使命反思:中国刑法学研究的本质坚守

    六、结语:刑法学中国学派的呼唤

    第五章 中国刑法教义学研究的若干误解与误区

    一、引言

    二、刑法学外部对于刑法教义学的误解

    三、刑法学内部对于刑法教义学的误区

    四、结论

    ……

    中编 规范关系

    下编 规范适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