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20-11
版次: 31
ISBN: 9787030631640
定价: 198.00
装帧: 其他
页数: 322页
字数: 418千字
分类: 自然科学
4人买过
  •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以实现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业务信息化管理为目标,提出一种地震观测台网信息管理体系架构,设计并实现观测台网的元数据管理、数据采集、数据交换、数据服务、系统监控和系统管理等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内容涉及信息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结构、软件接口、容错性、系统测试与部署运行等,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

    1.1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简介 1

    1.1.1 地震前兆观测任务与目的 1

    1.1.2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构成 6

    1.1.3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现状 7

    1.2 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9

    1.2.1 地震前兆台网拓扑结构 9

    1.2.2 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11

    1.3 台网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内容 11

    1.3.1 元数据管理子系统 11

    1.3.2 数据采集子系统 12

    1.3.3 数据交换子系统 12

    1.3.4 数据服务子系统 12

    1.3.5 系统监控子系统 12

    1.3.6 系统管理子系统 13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14

    2.1 台网观测业务分析 14

    2.1.1 台网业务拓扑结构分析 14

    2.1.2 管理节点业务职责分析 15

    2.1.3 台网观测业务功能分析 17

    2.1.4 台网观测业务功能用例设计 20

    2.2 业务数据流程分析 27

    2.2.1 台网整体数据流程 27

    2.2.2 管理节点数据流程 28

    2.3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31

    2.3.1 系统分层结构设计 31

    2.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3

    2.3.3 系统模块结构设计 37

    第3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40

    3.1 台网业务数据及特点分析 40

    3.1.1 台网业务数据分类 40

    3.1.2 台网业务数据特点 41

    3.2 数据库总体设计 43

    3.2.1 基本设计思路 43

    3.2.2 数据编码设计 46

    3.2.3 数据库总体结构 47

    3.3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48

    3.3.1 数据表 48

    3.3.2 日志表 51

    3.3.3 数据字典表 54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 79

    4.1 设备适配器设计 79

    4.1.1 设备异构性分析 79

    4.1.2 适配器体系结构设计 82

    4.1.3 适配器任务调度设计 84

    4.1.4 适配器任务执行设计 86

    4.1.5 适配器资源访问设计 90

    4.2 设备访问中间件设计 92

    4.2.1 设备资源访问特性分析 92

    4.2.2 设备访问中间件体系结构设计 93

    4.2.3 设备访问接口设计 97

    4.2.4 设备访问元数据管理设计 100

    4.2.5 设备访问调度引擎设计 106

    4.2.6 设备访问其他组件设计 112

    4.3 元数据管理子系统设计 116

    4.3.1 元数据管理特性分析 116

    4.3.2 元数据同步设计 121

    4.3.3 元数据管理体系结构设计 122

    4.3.4 元数据配置管理设计 125

    4.4 数据采集子系统设计 125

    4.4.1 数据采集业务分析 125

    4.4.2 数据采集体系结构设计 127

    4.4.3 数据采集任务执行设计 129

    4.4.4 数据采集扩展设计 133

    4.5 数据交换子系统设计 135

    4.5.1 数据交换业务分析 135

    4.5.2 数据交换体系结构设计 138

    4.5.3 数据订阅设计 141

    4.5.4 数据交换任务执行设计 141

    4.5.5 数据备份设计 153

    4.6 数据服务子系统设计 155

    4.6.1 数据服务业务分析 155

    4.6.2 数据服务体系结构设计 156

    4.6.3 数据库统一访问平台设计 159

    4.6.4 数据服务任务执行设计 160

    4.6.5 数据服务扩展设计 161

    4.7 系统监控子系统设计 162

    4.7.1 系统监控业务分析 162

    4.7.2 系统监控体系结构设计 163

    4.7.3 观测仪器监控设计 164

    4.7.4 进程监视设计 166

    4.7.5 资源监视设计 166

    4.8 系统管理子系统设计 168

    4.8.1 节点管理设计 168

    4.8.2 日志管理设计 179

    4.8.3 用户管理设计 182

    第5章 系统软件接口设计 189

    5.1 设备适配器接口 189

    5.1.1 设备适配器外部接口 189

    5.1.2 设备适配器内部接口 190

    5.2 元数据管理接口 192

    5.2.1 元数据管理外部接口 192

    5.2.2 元数据管理内部接口 195

    5.3 数据采集接口 198

    5.3.1 数据采集外部接口 198

    5.3.2 数据采集内部接口 200

    5.4 数据交换接口 202

    5.4.1 数据交换外部接口 202

    5.4.2 数据交换内部接口 207

    5.5 数据服务接口 211

    5.5.1 数据服务外部接口 211

    5.5.2 数据服务内部接口 212

    5.6 系统监控接口 213

    5.6.1 系统监控外部接口 213

    5.6.2 系统监控内部接口 215

    5.7 系统管理接口 216

    5.7.1 节点管理接口 216

    5.7.2 用户管理接口 221

    5.7.3 日志管理接口 223

    第6章 系统前台界面设计 225

    6.1 前台界面总体设计 225

    6.1.1 界面文字设计 225

    6.1.2 界面图标设计 226

    6.2 数据采集界面 227

    6.2.1 观测数据采集 227

    6.2.2 基础信息采集 229

    6.2.3 日志信息采集 231

    6.3 数据交换界面 232

    6.3.1 数据订阅 232

    6.3.2 交换策略 232

    6.3.3 备份策略 233

    6.4 数据服务界面 235

    6.4.1 观测数据服务 235

    6.4.2 基础信息服务 237

    6.4.3 日志信息服务 237

    6.5 系统监控界面 240

    6.5.1 仪器监控 240

    6.5.2 进程监控 246

    6.5.3 资源监视 248

    6.6 系统管理界面 250

    6.6.1 节点管理 250

    6.6.2 日志管理 257

    6.6.3 用户管理 260

    第7章 系统容错性设计 263

    7.1 元数据管理容错设计 263

    7.2 数据采集容错设计 263

    7.3 数据交换容错设计 266

    7.4 数据服务容错设计 267

    7.5 系统监控容错设计 268

    7.6 系统管理容错设计 268

    第8章 系统测试 269

    8.1 测试环境构建 269

    8.2 元数据管理测试 270

    8.2.1 台站信息配置 270

    8.2.2 仪器信息配置 272

    8.2.3 测点信息配置 275

    8.3 数据采集测试 275

    8.3.1 观测数据采集 275

    8.3.2 基础信息采集 277

    8.3.3 日志信息采集 279

    8.4 数据交换测试 279

    8.4.1 数据订阅 279

    8.4.2 交换策略 281

    8.4.3 备份策略 282

    8.5 数据服务测试 283

    8.5.1 观测数据服务 283

    8.5.2 基础信息服务 284

    8.5.3 日志信息服务 285

    8.6 系统监控测试 286

    8.6.1 仪器监控 286

    8.6.2 进程监视 291

    8.6.3 资源监视 294

    8.7 系统管理测试 297

    8.7.1 节点管理 297

    8.7.2 日志管理 301

    8.7.3 用户管理 306

    第9章 系统部署与运行 310

    9.1 系统部署 310

    9.1.1 空间部署 310

    9.1.2 物理部署 310

    9.1.3 功能部署 312

    9.2 系统安装 312

    9.2.1 数据库建表脚本 312

    9.2.2 管理系统安装 313

    9.2.3 备份数据库安装 314

    9.3 系统运行维护 316

    9.3.1 日常维护 316

    9.3.2 灾难恢复 320
  • 内容简介: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以实现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业务信息化管理为目标,提出一种地震观测台网信息管理体系架构,设计并实现观测台网的元数据管理、数据采集、数据交换、数据服务、系统监控和系统管理等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内容涉及信息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结构、软件接口、容错性、系统测试与部署运行等,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

    1.1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简介 1

    1.1.1 地震前兆观测任务与目的 1

    1.1.2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构成 6

    1.1.3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现状 7

    1.2 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9

    1.2.1 地震前兆台网拓扑结构 9

    1.2.2 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11

    1.3 台网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内容 11

    1.3.1 元数据管理子系统 11

    1.3.2 数据采集子系统 12

    1.3.3 数据交换子系统 12

    1.3.4 数据服务子系统 12

    1.3.5 系统监控子系统 12

    1.3.6 系统管理子系统 13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14

    2.1 台网观测业务分析 14

    2.1.1 台网业务拓扑结构分析 14

    2.1.2 管理节点业务职责分析 15

    2.1.3 台网观测业务功能分析 17

    2.1.4 台网观测业务功能用例设计 20

    2.2 业务数据流程分析 27

    2.2.1 台网整体数据流程 27

    2.2.2 管理节点数据流程 28

    2.3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31

    2.3.1 系统分层结构设计 31

    2.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3

    2.3.3 系统模块结构设计 37

    第3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40

    3.1 台网业务数据及特点分析 40

    3.1.1 台网业务数据分类 40

    3.1.2 台网业务数据特点 41

    3.2 数据库总体设计 43

    3.2.1 基本设计思路 43

    3.2.2 数据编码设计 46

    3.2.3 数据库总体结构 47

    3.3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48

    3.3.1 数据表 48

    3.3.2 日志表 51

    3.3.3 数据字典表 54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 79

    4.1 设备适配器设计 79

    4.1.1 设备异构性分析 79

    4.1.2 适配器体系结构设计 82

    4.1.3 适配器任务调度设计 84

    4.1.4 适配器任务执行设计 86

    4.1.5 适配器资源访问设计 90

    4.2 设备访问中间件设计 92

    4.2.1 设备资源访问特性分析 92

    4.2.2 设备访问中间件体系结构设计 93

    4.2.3 设备访问接口设计 97

    4.2.4 设备访问元数据管理设计 100

    4.2.5 设备访问调度引擎设计 106

    4.2.6 设备访问其他组件设计 112

    4.3 元数据管理子系统设计 116

    4.3.1 元数据管理特性分析 116

    4.3.2 元数据同步设计 121

    4.3.3 元数据管理体系结构设计 122

    4.3.4 元数据配置管理设计 125

    4.4 数据采集子系统设计 125

    4.4.1 数据采集业务分析 125

    4.4.2 数据采集体系结构设计 127

    4.4.3 数据采集任务执行设计 129

    4.4.4 数据采集扩展设计 133

    4.5 数据交换子系统设计 135

    4.5.1 数据交换业务分析 135

    4.5.2 数据交换体系结构设计 138

    4.5.3 数据订阅设计 141

    4.5.4 数据交换任务执行设计 141

    4.5.5 数据备份设计 153

    4.6 数据服务子系统设计 155

    4.6.1 数据服务业务分析 155

    4.6.2 数据服务体系结构设计 156

    4.6.3 数据库统一访问平台设计 159

    4.6.4 数据服务任务执行设计 160

    4.6.5 数据服务扩展设计 161

    4.7 系统监控子系统设计 162

    4.7.1 系统监控业务分析 162

    4.7.2 系统监控体系结构设计 163

    4.7.3 观测仪器监控设计 164

    4.7.4 进程监视设计 166

    4.7.5 资源监视设计 166

    4.8 系统管理子系统设计 168

    4.8.1 节点管理设计 168

    4.8.2 日志管理设计 179

    4.8.3 用户管理设计 182

    第5章 系统软件接口设计 189

    5.1 设备适配器接口 189

    5.1.1 设备适配器外部接口 189

    5.1.2 设备适配器内部接口 190

    5.2 元数据管理接口 192

    5.2.1 元数据管理外部接口 192

    5.2.2 元数据管理内部接口 195

    5.3 数据采集接口 198

    5.3.1 数据采集外部接口 198

    5.3.2 数据采集内部接口 200

    5.4 数据交换接口 202

    5.4.1 数据交换外部接口 202

    5.4.2 数据交换内部接口 207

    5.5 数据服务接口 211

    5.5.1 数据服务外部接口 211

    5.5.2 数据服务内部接口 212

    5.6 系统监控接口 213

    5.6.1 系统监控外部接口 213

    5.6.2 系统监控内部接口 215

    5.7 系统管理接口 216

    5.7.1 节点管理接口 216

    5.7.2 用户管理接口 221

    5.7.3 日志管理接口 223

    第6章 系统前台界面设计 225

    6.1 前台界面总体设计 225

    6.1.1 界面文字设计 225

    6.1.2 界面图标设计 226

    6.2 数据采集界面 227

    6.2.1 观测数据采集 227

    6.2.2 基础信息采集 229

    6.2.3 日志信息采集 231

    6.3 数据交换界面 232

    6.3.1 数据订阅 232

    6.3.2 交换策略 232

    6.3.3 备份策略 233

    6.4 数据服务界面 235

    6.4.1 观测数据服务 235

    6.4.2 基础信息服务 237

    6.4.3 日志信息服务 237

    6.5 系统监控界面 240

    6.5.1 仪器监控 240

    6.5.2 进程监控 246

    6.5.3 资源监视 248

    6.6 系统管理界面 250

    6.6.1 节点管理 250

    6.6.2 日志管理 257

    6.6.3 用户管理 260

    第7章 系统容错性设计 263

    7.1 元数据管理容错设计 263

    7.2 数据采集容错设计 263

    7.3 数据交换容错设计 266

    7.4 数据服务容错设计 267

    7.5 系统监控容错设计 268

    7.6 系统管理容错设计 268

    第8章 系统测试 269

    8.1 测试环境构建 269

    8.2 元数据管理测试 270

    8.2.1 台站信息配置 270

    8.2.2 仪器信息配置 272

    8.2.3 测点信息配置 275

    8.3 数据采集测试 275

    8.3.1 观测数据采集 275

    8.3.2 基础信息采集 277

    8.3.3 日志信息采集 279

    8.4 数据交换测试 279

    8.4.1 数据订阅 279

    8.4.2 交换策略 281

    8.4.3 备份策略 282

    8.5 数据服务测试 283

    8.5.1 观测数据服务 283

    8.5.2 基础信息服务 284

    8.5.3 日志信息服务 285

    8.6 系统监控测试 286

    8.6.1 仪器监控 286

    8.6.2 进程监视 291

    8.6.3 资源监视 294

    8.7 系统管理测试 297

    8.7.1 节点管理 297

    8.7.2 日志管理 301

    8.7.3 用户管理 306

    第9章 系统部署与运行 310

    9.1 系统部署 310

    9.1.1 空间部署 310

    9.1.2 物理部署 310

    9.1.3 功能部署 312

    9.2 系统安装 312

    9.2.1 数据库建表脚本 312

    9.2.2 管理系统安装 313

    9.2.3 备份数据库安装 314

    9.3 系统运行维护 316

    9.3.1 日常维护 316

    9.3.2 灾难恢复 320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地震勘探采集方法与试验分析
熊金良,翟桐立,李国发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地震扰动区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
林孝先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地震资料地质解释与应用
作者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地震灾害现场救护技术
田丹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地震求生
许诺晨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地震和爆炸作用下装配式桥墩动力响应及损伤评估
张于晔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地震台站标准化设计与示例
作者列表选择... 赵刚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地震位错理论的应用研究
董杰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地震波吸收的观测估算与补偿(石油高等院校特色规划教材)/地震勘探系列
李国发、马雄、熊金良 著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地震与火山:地球的创造与毁灭
(英) 基娅拉·玛丽亚·佩特罗 后浪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地震资料解释原理与实践
雷治安 编著;贺燕冰;井翠
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地震来了怎么办
刘济榕 北纬三十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