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集:講義及雜稿

陈寅恪集:講義及雜稿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7
版次: 1
ISBN: 9787108054098
定价: 95.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02页
字数: 305千字
正文语种: 繁体中文
分类: 文学
214人买过
  •   《講義及雜稿》收录《唐诗校释备课笔记》《晋南北朝史备课笔记》《唐史讲义》《韩愈与唐代小说》《雨生落花诗评》等22篇文章。
      陈寅恪集之一种。汇集作者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编写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几门主课的备课笔记、讲义,借此领略他独具特色的授课方法与风格。另收十数篇已刊、未刊文章、访谈、演讲记录、评语、批语等等,颇能反映其文化观念和学术思想。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后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后带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一九四二年后为教育部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回清华大学任教。一九四八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为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后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唐诗校释备课笔记
    晋南北朝史备课笔记
    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备课笔记
    两晋南北朝史(高等学校交流讲义)
    唐史讲义
    元白诗证史讲义
    附:长恨歌传详略两本对照
    论禅宗与三论宗之关系
    韩愈与唐代小说
    坊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跋
    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之所感
    “对对子”意义
    清谈与清谈误国
    五胡问题及其他
    雨生落花诗评
    评吴宓忏情诗
    评吴宓梦觉诗
    刘锺明大学毕业论文有关云南之唐诗文评语
    张以诚大学毕业论文唐代宰相制度批语
    李炎全学士论文李义山无题诗试释评语
    某学生论文评语
    关於黄萱先生的工作鉴定意见
    对科学院的答覆
    附录
    两晋南北朝史听课笔记片段
    唐代史听课笔记片段
    元白诗证史第一讲听课笔记片段
    陈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讲笔记
    听寅恪师唐史课笔记一则
  • 内容简介:
      《講義及雜稿》收录《唐诗校释备课笔记》《晋南北朝史备课笔记》《唐史讲义》《韩愈与唐代小说》《雨生落花诗评》等22篇文章。
      陈寅恪集之一种。汇集作者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编写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几门主课的备课笔记、讲义,借此领略他独具特色的授课方法与风格。另收十数篇已刊、未刊文章、访谈、演讲记录、评语、批语等等,颇能反映其文化观念和学术思想。
  • 作者简介: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后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后带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一九四二年后为教育部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回清华大学任教。一九四八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为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后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 目录:
    唐诗校释备课笔记
    晋南北朝史备课笔记
    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备课笔记
    两晋南北朝史(高等学校交流讲义)
    唐史讲义
    元白诗证史讲义
    附:长恨歌传详略两本对照
    论禅宗与三论宗之关系
    韩愈与唐代小说
    坊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跋
    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之所感
    “对对子”意义
    清谈与清谈误国
    五胡问题及其他
    雨生落花诗评
    评吴宓忏情诗
    评吴宓梦觉诗
    刘锺明大学毕业论文有关云南之唐诗文评语
    张以诚大学毕业论文唐代宰相制度批语
    李炎全学士论文李义山无题诗试释评语
    某学生论文评语
    关於黄萱先生的工作鉴定意见
    对科学院的答覆
    附录
    两晋南北朝史听课笔记片段
    唐代史听课笔记片段
    元白诗证史第一讲听课笔记片段
    陈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讲笔记
    听寅恪师唐史课笔记一则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陈寅恪集:講義及雜稿
柳如是别传(上中下)
陈寅恪
陈寅恪集:講義及雜稿
陈寅恪先生文集(全八册)精装
陈寅恪 著;麦点 出品
陈寅恪集:講義及雜稿
北京大学通识系列:历史课(亲临大师讲堂,推开历史之门,傅斯年、张荫麟、范文澜、陈寅恪、王桐龄、孟森 六位大师共同讲述中华千年沧桑巨变。)
陈寅恪 著;紫图图书 出品;傅斯年;张荫麟
陈寅恪集:講義及雜稿
元白诗笺证稿
陈寅恪
陈寅恪集:講義及雜稿
历史的苦心
陈寅恪著
陈寅恪集:講義及雜稿
西南联大文学通识课
陈寅恪 著;紫图图书 出品;朱自清;闻一多;浦江清;胡适
陈寅恪集:講義及雜稿
元白诗笺证稿
陈寅恪 著
陈寅恪集:講義及雜稿
陈寅恪集:詩集 附唐篔詩存
陈寅恪 著
陈寅恪集:講義及雜稿
元白詩箋證稿
陈寅恪 著
陈寅恪集:講義及雜稿
书信集
陈寅恪 著
陈寅恪集:講義及雜稿
元白诗笺证稿
陈寅恪 著
陈寅恪集:講義及雜稿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
陈寅恪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