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1-08
版次: 1
ISBN: 9787565305429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8页
字数: 24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7人买过
  •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分析、阐述了证据收集权的性质、价值及主体,并对两大法系在证据收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制度规定作了深入探讨。在回顾我国证据收集制度的发展历程、考察我国证据收集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构想。 吴如巧,男,汉族,安徽淮南人,中共党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现任重庆大学法学院讲师,诉讼法与ADR研究中心秘书长,重庆德正天泽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诉讼法学、司法制度与证据法学。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政治与法律》、《河北法学》等报刊上发表文章30余篇,出版著作3部,主持或参与多项研究课题。在校期间曾获多项奖励,2010年6月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 导论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书的分析方法与研究框架
    四、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证据收集制度概述
    第一节证据收集的概念、性质与目的
    一、证据收集行为的概念厘清
    二、证据收集行为的性质定位
    三、证据收集行为的目的探求
    第二节证据收集制度的价值分析
    一、案件真相发现之促进
    二、当事人平等地位之维护
    三、法院正当裁判之保障
    四、诉讼效率提高之推动
    第三节证据收集的主体与对象
    一、证据收集主体的确定及理由
    二、当事人对证据收集过程的主导
    三、代理律师收集证据:对当事人取证能力的补充
    四、法院在证据收集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五、分工与协作:证据收集主体与对象之关系定位

    第二章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之比较研究
    第一节两大法系证据收集制度概述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收集制度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收集制度
    第二节两大法系证据收集制度之比较分析
    一、证据收集的理念
    二、证据收集的方法
    三、证据收集的范围
    四、保密特权规则--对证据收集的限制
    五、证据收集程序之运作
    六、对违反证据提供义务的制裁措施
    第三节两大法系证据收集制度差异成因之评析
    一、诉讼理念:司法被动与司法主动
    二、诉讼程序:集中审理与陆续开庭
    三、诉讼结构:陪审团审判与法官审判
    四、诉讼制度:法官制度与律师制度之差异

    第三章我国证据收集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我国当代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从“马锡五审判方式”到现行民事诉讼法:法官职权
    取证主导地位的一脉相承
    二、《民事证据规定》:法官职权取证的限制与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强化
    第二节我国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之现状探析
    一、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收集证据所面临的困境
    二、对成因的解析
    第三节我国代理律师证据收集制度之现状探析
    一、民事诉讼中代理律师收集证据所面临的困境
    二、对成因的解析
    第四节我国法院调查取证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民事证据规定》对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规范
    二、《民事证据规定》对于法院调查取证规定所存缺陷之探析

    第四章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之模式选择
    一、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与诉讼体制的协调
    二、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与我国社会之现实情况的适应
    三、协作式证据收集模式之选择
    第二节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之完善
    一、诉前证据保全主体、对象范围之扩张与功能扩展
    二、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建立与证人权利保障体系的完善
    三、诉讼外自认之收集:观念转变与制度保障
    四、私人侦探取证:合法性的争论与规制
    五、实践中其他取证方式:合法性标准之放宽
    第三节代理律师证据收集制度之完善
    一、细化法律规定,强化程序规范
    二、调查令制度的引入及其规范
    第四节法院证据收集制度之完善
    一、法院依职权取证之规范
    二、法院依当事人申请收集证据制度的完善
    三、审前独立调查收集证据的取证法官制度的建立
    四、确立法官阐明制度
    第五节取证妨害之预防:证明妨害理论及其扩展
    一、证明妨碍制度及其功能设定
    二、证明妨碍理论的主体扩展
    三、妨害证据收集之罚则体系的构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分析、阐述了证据收集权的性质、价值及主体,并对两大法系在证据收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制度规定作了深入探讨。在回顾我国证据收集制度的发展历程、考察我国证据收集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构想。
  • 作者简介:
    吴如巧,男,汉族,安徽淮南人,中共党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现任重庆大学法学院讲师,诉讼法与ADR研究中心秘书长,重庆德正天泽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诉讼法学、司法制度与证据法学。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政治与法律》、《河北法学》等报刊上发表文章30余篇,出版著作3部,主持或参与多项研究课题。在校期间曾获多项奖励,2010年6月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
  •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书的分析方法与研究框架
    四、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证据收集制度概述
    第一节证据收集的概念、性质与目的
    一、证据收集行为的概念厘清
    二、证据收集行为的性质定位
    三、证据收集行为的目的探求
    第二节证据收集制度的价值分析
    一、案件真相发现之促进
    二、当事人平等地位之维护
    三、法院正当裁判之保障
    四、诉讼效率提高之推动
    第三节证据收集的主体与对象
    一、证据收集主体的确定及理由
    二、当事人对证据收集过程的主导
    三、代理律师收集证据:对当事人取证能力的补充
    四、法院在证据收集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五、分工与协作:证据收集主体与对象之关系定位

    第二章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之比较研究
    第一节两大法系证据收集制度概述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收集制度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收集制度
    第二节两大法系证据收集制度之比较分析
    一、证据收集的理念
    二、证据收集的方法
    三、证据收集的范围
    四、保密特权规则--对证据收集的限制
    五、证据收集程序之运作
    六、对违反证据提供义务的制裁措施
    第三节两大法系证据收集制度差异成因之评析
    一、诉讼理念:司法被动与司法主动
    二、诉讼程序:集中审理与陆续开庭
    三、诉讼结构:陪审团审判与法官审判
    四、诉讼制度:法官制度与律师制度之差异

    第三章我国证据收集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我国当代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从“马锡五审判方式”到现行民事诉讼法:法官职权
    取证主导地位的一脉相承
    二、《民事证据规定》:法官职权取证的限制与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强化
    第二节我国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之现状探析
    一、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收集证据所面临的困境
    二、对成因的解析
    第三节我国代理律师证据收集制度之现状探析
    一、民事诉讼中代理律师收集证据所面临的困境
    二、对成因的解析
    第四节我国法院调查取证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民事证据规定》对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规范
    二、《民事证据规定》对于法院调查取证规定所存缺陷之探析

    第四章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之模式选择
    一、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与诉讼体制的协调
    二、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与我国社会之现实情况的适应
    三、协作式证据收集模式之选择
    第二节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之完善
    一、诉前证据保全主体、对象范围之扩张与功能扩展
    二、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建立与证人权利保障体系的完善
    三、诉讼外自认之收集:观念转变与制度保障
    四、私人侦探取证:合法性的争论与规制
    五、实践中其他取证方式:合法性标准之放宽
    第三节代理律师证据收集制度之完善
    一、细化法律规定,强化程序规范
    二、调查令制度的引入及其规范
    第四节法院证据收集制度之完善
    一、法院依职权取证之规范
    二、法院依当事人申请收集证据制度的完善
    三、审前独立调查收集证据的取证法官制度的建立
    四、确立法官阐明制度
    第五节取证妨害之预防:证明妨害理论及其扩展
    一、证明妨碍制度及其功能设定
    二、证明妨碍理论的主体扩展
    三、妨害证据收集之罚则体系的构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诉讼上抵销制度研究
赵盛和 著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诉讼有方:年轻律师修炼手册(第二版)
阙清华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诉讼逆转:民商事再审律师办案精要
邱永兰;胡昊宇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诉讼法与司法文明
张文显 主编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诉讼维权案例评析(2021年)
郭文英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诉讼执行一体化:以执行视角优化诉讼策略
吴志强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诉讼法学案例教程
张志英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诉讼指南1500问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 著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诉讼标的相对论的体系构建:禁止重复起诉与既判力客观范围
董昊霖 著;蒋传光 主编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诉讼情境下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与创新绩效
孙毅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诉讼法学研究(第26卷)
熊秋红 编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诉讼(汉译世界文学2·小说类)
卡夫卡(Franz Kafka)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协作式民事取证规则制度化研究
吴如巧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
吴如巧 著
诉讼法学文库2011(9):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构建
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的新发展
吴如巧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