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学术丛书:清代《庄子》考证研究

嘉应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学术丛书:清代《庄子》考证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11
版次: 1
ISBN: 9787516136003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6页
字数: 30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1人买过
  •   《嘉应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学术丛书:清代考证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清代学术视野下的《庄子》考证;第二章清代《庄子》辑佚考论;第三章清代《庄子》文字校勘;第四章清代《庄子》训诂研究;第五章清代《庄子》篇章辨析等。   罗彦民(1972—),男,湖南隆回人。200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扬州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东省嘉应学院副教授,学校第二批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主持和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一项,在《文艺评论》、《船山学刊》、《广西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 绪论
    第一章清代学术视野下的《庄子》考证
    第一节清代学术发展大势
    一清初实学思潮的涌动
    二乾嘉考据学的盛衰
    三今文经学与子学的复兴
    第二节清代学术与《庄子》考证
    一乾嘉学术对《庄子》考证的影响
    二考据学风下的《庄子》考证概观
    三清代《庄子》辨伪的发展
    四乾嘉考据学与《庄子》考证进程关系分析

    第二章清代《庄子》辑佚考论
    第一节《庄子》佚文佚注考论
    一《庄子》佚文佚篇考
    二《庄子》佚注考
    第二节清代《庄子》佚文辑录考
    一《困学纪闻》及其清代校订者辑录的佚文
    二徐廷槐等人辑录《庄子》佚文
    第三节清代《司马彪(庄子)注》辑佚
    一司马彪及其《庄子》注考论
    二孙冯翼辑《司马彪(庄子)注》
    三茆泮林《司马彪(庄子)注考逸》
    四黄奭《(庄子)司马彪注》
    五郭庆藩辑司马彪《庄子》注
    附:《一切经音义》引《司马彪(庄子)注》

    第三章清代《庄子》文字校勘
    第一节卢文弨:校文简练,方法多样
    一卢文昭校勘述记
    二卢文弨对《庄子音义》的校勘
    三《庄子音义考证》简评
    第二节高邮二王:校法精当,集证为要
    一王氏父子《庄子》考证概说
    二王氏父子《庄子》校勘述论
    三乾嘉经典考据法的典型运用
    第三节俞樾:综合校勘,承上启下
    一俞樾校勘及其校《庄》概说
    二各种校勘法的综合运用
    三俞樾《庄子》校勘简评
    第四节郭庆藩、孙诒让:通《说文》,重形校
    一郭庆藩《庄子集释》
    二孙诒让《庄子札趍》
    第五节章太炎:间事校勘,辨识精确
    一章氏学术及其《庄子》研究
    二《庄子解故》的文字校勘

    第四章清代《庄子》训诂研究
    第一节高邮二王:声训为主,考证严谨
    一“因声求义”法的广泛运用
    二“对文”训诂及其他
    第二节俞樾:宗法王氏,稍有未逮
    一以“明通假”训释《庄子》
    二“文法一律”法的运用
    三俞樾《庄子》训诂评析
    第三节郭庆藩:成绩显著,得失并见
    一《庄子集释》的训诂成就
    二郭庆藩对二王的补证与袭用辨析
    第四节孙诒让:厘定前说,见解独到
    一以声训法厘正前训
    二《札》同词异证及其他
    第五节章太炎:精于声训,简繁得当
    一“声训”及“对文”法的精细运用
    二章太炎训诂特色及其著述态度

    第五章清代《庄子》篇章辨析
    第一节宋明学者《庄子》篇章真伪的辨析
    一宋人对《庄子》篇章真伪的辨析
    二明人对《庄子》文本真伪的辨析
    第二节清代《庄子》篇章真伪考辨
    一王夫之《庄子》篇章真伪辨析
    二林云铭《庄子》篇章真伪辨析
    三吴世尚、胡文英的《庄子》辨伪
    四宣颖、陆树芝的《庄子》辨伪
    第三节清代《庄子》篇章关系考辨
    一清前学者对《庄子》三篇关系的认识
    二清人对《庄子》三篇关系的辨析

    第六章清代《庄子》考证的其他方面
    第一节举证不严的《庄子》考证
    一王懋竑《庄子存校》
    二吴汝纶《庄子点勘》
    三于鬯《庄子校书》
    第二节《庄子》音韵研究
    第三节引《庄》为证的考证
    一引《庄子》证古音、释字义
    二引《庄子》证经、史、子
    结语
    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 内容简介:
      《嘉应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学术丛书:清代考证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清代学术视野下的《庄子》考证;第二章清代《庄子》辑佚考论;第三章清代《庄子》文字校勘;第四章清代《庄子》训诂研究;第五章清代《庄子》篇章辨析等。
  • 作者简介:
      罗彦民(1972—),男,湖南隆回人。200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扬州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东省嘉应学院副教授,学校第二批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主持和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一项,在《文艺评论》、《船山学刊》、《广西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清代学术视野下的《庄子》考证
    第一节清代学术发展大势
    一清初实学思潮的涌动
    二乾嘉考据学的盛衰
    三今文经学与子学的复兴
    第二节清代学术与《庄子》考证
    一乾嘉学术对《庄子》考证的影响
    二考据学风下的《庄子》考证概观
    三清代《庄子》辨伪的发展
    四乾嘉考据学与《庄子》考证进程关系分析

    第二章清代《庄子》辑佚考论
    第一节《庄子》佚文佚注考论
    一《庄子》佚文佚篇考
    二《庄子》佚注考
    第二节清代《庄子》佚文辑录考
    一《困学纪闻》及其清代校订者辑录的佚文
    二徐廷槐等人辑录《庄子》佚文
    第三节清代《司马彪(庄子)注》辑佚
    一司马彪及其《庄子》注考论
    二孙冯翼辑《司马彪(庄子)注》
    三茆泮林《司马彪(庄子)注考逸》
    四黄奭《(庄子)司马彪注》
    五郭庆藩辑司马彪《庄子》注
    附:《一切经音义》引《司马彪(庄子)注》

    第三章清代《庄子》文字校勘
    第一节卢文弨:校文简练,方法多样
    一卢文昭校勘述记
    二卢文弨对《庄子音义》的校勘
    三《庄子音义考证》简评
    第二节高邮二王:校法精当,集证为要
    一王氏父子《庄子》考证概说
    二王氏父子《庄子》校勘述论
    三乾嘉经典考据法的典型运用
    第三节俞樾:综合校勘,承上启下
    一俞樾校勘及其校《庄》概说
    二各种校勘法的综合运用
    三俞樾《庄子》校勘简评
    第四节郭庆藩、孙诒让:通《说文》,重形校
    一郭庆藩《庄子集释》
    二孙诒让《庄子札趍》
    第五节章太炎:间事校勘,辨识精确
    一章氏学术及其《庄子》研究
    二《庄子解故》的文字校勘

    第四章清代《庄子》训诂研究
    第一节高邮二王:声训为主,考证严谨
    一“因声求义”法的广泛运用
    二“对文”训诂及其他
    第二节俞樾:宗法王氏,稍有未逮
    一以“明通假”训释《庄子》
    二“文法一律”法的运用
    三俞樾《庄子》训诂评析
    第三节郭庆藩:成绩显著,得失并见
    一《庄子集释》的训诂成就
    二郭庆藩对二王的补证与袭用辨析
    第四节孙诒让:厘定前说,见解独到
    一以声训法厘正前训
    二《札》同词异证及其他
    第五节章太炎:精于声训,简繁得当
    一“声训”及“对文”法的精细运用
    二章太炎训诂特色及其著述态度

    第五章清代《庄子》篇章辨析
    第一节宋明学者《庄子》篇章真伪的辨析
    一宋人对《庄子》篇章真伪的辨析
    二明人对《庄子》文本真伪的辨析
    第二节清代《庄子》篇章真伪考辨
    一王夫之《庄子》篇章真伪辨析
    二林云铭《庄子》篇章真伪辨析
    三吴世尚、胡文英的《庄子》辨伪
    四宣颖、陆树芝的《庄子》辨伪
    第三节清代《庄子》篇章关系考辨
    一清前学者对《庄子》三篇关系的认识
    二清人对《庄子》三篇关系的辨析

    第六章清代《庄子》考证的其他方面
    第一节举证不严的《庄子》考证
    一王懋竑《庄子存校》
    二吴汝纶《庄子点勘》
    三于鬯《庄子校书》
    第二节《庄子》音韵研究
    第三节引《庄》为证的考证
    一引《庄子》证古音、释字义
    二引《庄子》证经、史、子
    结语
    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