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音技术

拾音技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3-01
版次: 1
ISBN: 9787504340153
定价: 2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20页
字数: 16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46人买过
  • 《拾音技术》主要介绍了各种方式的拾音技术。《拾音技术》针对不同形式的节目录音,重点从人耳的听觉特性和乐器声学出发,分别介绍了各种立体声拾音方式的基本原理和单件乐器的拾音技术,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实际录音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予以讨论和分析。全书共分四章:
    第一章立体声原理:主要分析了耳对声源定位的基本因素以及人耳在两场声器间的定位原理,同时介绍了一些基本的,与人耳声源定位有关的听觉特性和立体声系统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立体声拾音技术:从人耳对声源定位机理的角度,介绍了一些目前经常采用的立体拾音方式,并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对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另外,对目前正在探索的环绕声拾音技术给出了一些应用实际。
    第三章拾音技术基础:介绍了基本的录音方法和拾时方法,并对传声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简单的分析。
    第四章单件乐器和乐器组拾音技术;主要介绍了流行音乐录制中经常采用的拾音技术,重点在于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一、来确定拾音方案。
    《拾音技术》是《录音技术与艺术丛书》中一部,可作为大专院校录音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从事音乐录音工作的录音师和音响导演参考用书。 俞锫,工程师,1974年生人。1993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录音工程专业,1997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留校以后一直从事《现场拾音》、《扩声》、《演播室录音》等课程的本科、高职层次的教学及实验室工作。毕业以后注重专业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与多本专业教材的编写以及科研究工作,发表了论文《双声道立体声拾音技术研究》,并参与了大量广播、电视节目的录制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李俊梅,副教授,1963年生人,现任北京广播学院录音艺术系副主任。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同年到北京广播学院任教至今。先后从事文艺编导、音响导演、录音工程、录音技术、电子音乐制作、音乐传播等专业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1999年主持了录音艺术专业的教改工作。撰写了《视唱练耳》、《音乐基础理论》教材,并开发了《视唱练耳》的教学课件,发表了多篇有关音乐、录音方面的论文,并主持多项相关的部级、院级科研项目。 第一章立体声原理
    第一节人耳的构造与功能
    第二节人耳的听觉系统
    第三节人耳对所源的定位
    第四节立体声系统

    第二章立体声拾音技术
    第一节立体声拾音技术概述
    第二节声级差定位的立体声拾音技术
    第三节时间差定位的立体声拾音技术
    第四节时间差和声级差定位的立体声拾音术
    第五节采用PZM传声器的立体声的拾音技术
    第六节信真头拾音技术
    第七节环绕声拾音技术

    第三章拾音技术基础
    第一节基本录音方法
    第二节基本拾音方法
    第三节传声器的使用技术

    第四章单件乐器和乐器组成音技术
    第一节鼓乐器的拾音技术
    第二节低音扣琴和电贝司的拾音技术
    第三节歌声的拾音技术
    第四节钢琴和电钢琴的拾音技术
    第五节声学吉他与电吉他的拾音技术
    第六节木管乐器的拾音技术
    第七节铜管乐器的拾音技术
    第八节拉弦乐器的拾音技术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拾音技术》主要介绍了各种方式的拾音技术。《拾音技术》针对不同形式的节目录音,重点从人耳的听觉特性和乐器声学出发,分别介绍了各种立体声拾音方式的基本原理和单件乐器的拾音技术,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实际录音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予以讨论和分析。全书共分四章:
    第一章立体声原理:主要分析了耳对声源定位的基本因素以及人耳在两场声器间的定位原理,同时介绍了一些基本的,与人耳声源定位有关的听觉特性和立体声系统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立体声拾音技术:从人耳对声源定位机理的角度,介绍了一些目前经常采用的立体拾音方式,并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对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另外,对目前正在探索的环绕声拾音技术给出了一些应用实际。
    第三章拾音技术基础:介绍了基本的录音方法和拾时方法,并对传声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简单的分析。
    第四章单件乐器和乐器组拾音技术;主要介绍了流行音乐录制中经常采用的拾音技术,重点在于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一、来确定拾音方案。
    《拾音技术》是《录音技术与艺术丛书》中一部,可作为大专院校录音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从事音乐录音工作的录音师和音响导演参考用书。
  • 作者简介:
    俞锫,工程师,1974年生人。1993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录音工程专业,1997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留校以后一直从事《现场拾音》、《扩声》、《演播室录音》等课程的本科、高职层次的教学及实验室工作。毕业以后注重专业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与多本专业教材的编写以及科研究工作,发表了论文《双声道立体声拾音技术研究》,并参与了大量广播、电视节目的录制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李俊梅,副教授,1963年生人,现任北京广播学院录音艺术系副主任。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同年到北京广播学院任教至今。先后从事文艺编导、音响导演、录音工程、录音技术、电子音乐制作、音乐传播等专业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1999年主持了录音艺术专业的教改工作。撰写了《视唱练耳》、《音乐基础理论》教材,并开发了《视唱练耳》的教学课件,发表了多篇有关音乐、录音方面的论文,并主持多项相关的部级、院级科研项目。
  • 目录:
    第一章立体声原理
    第一节人耳的构造与功能
    第二节人耳的听觉系统
    第三节人耳对所源的定位
    第四节立体声系统

    第二章立体声拾音技术
    第一节立体声拾音技术概述
    第二节声级差定位的立体声拾音技术
    第三节时间差定位的立体声拾音技术
    第四节时间差和声级差定位的立体声拾音术
    第五节采用PZM传声器的立体声的拾音技术
    第六节信真头拾音技术
    第七节环绕声拾音技术

    第三章拾音技术基础
    第一节基本录音方法
    第二节基本拾音方法
    第三节传声器的使用技术

    第四章单件乐器和乐器组成音技术
    第一节鼓乐器的拾音技术
    第二节低音扣琴和电贝司的拾音技术
    第三节歌声的拾音技术
    第四节钢琴和电钢琴的拾音技术
    第五节声学吉他与电吉他的拾音技术
    第六节木管乐器的拾音技术
    第七节铜管乐器的拾音技术
    第八节拉弦乐器的拾音技术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拾音技术
拾音技术
俞锫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拾音技术
拾音技术
俞锫 著
拾音技术
音像制品发展史:媒介技术与听觉体验
俞锫 编
拾音技术
数字音频编辑
俞锫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