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历史题材创作的审美意识与文化精神

当代历史题材创作的审美意识与文化精神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22-08
版次: 1
ISBN: 9787010241623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分类: 历史
2人买过
  • 在历史文学宏观考察方面,专著认为,当代历史文学可分为“十七年”、“新时期”、“跨世纪转型期”和“新世纪”四个阶段,其中体现出一条从“革命文化”到“执政文化”的创作思潮演变线索。
      对于历史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专著采用文学成就与文化意义相结合的评价思路进行了探讨。专著还对《李自成》、唐浩明“晚清三部曲”、《白门柳》、《张居正》、二月河“晚霞系列”、《大秦帝国》、《大清相国》以及台湾的《天问?小说明末》等影响巨大的历史文学作品,逐一进行了独到而深入的探讨。 刘起林:男,1963年出生,湖南祁阳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学术专著《胜景与歧途:跨世纪文学的多维审视》、《“红色记忆”的审美流变与叙事境界》,主编学术专著《中国当代历史文学的创造与重构》、研究文集《文学“马拉松”:出版五十年研究文选》等,合著《历史题材文学创作重大问题研究》、《当代历史文学的生产体制与历史观问题研究》、《湖南文学史(当代卷)》等。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60余篇次。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 略
  • 内容简介:
    在历史文学宏观考察方面,专著认为,当代历史文学可分为“十七年”、“新时期”、“跨世纪转型期”和“新世纪”四个阶段,其中体现出一条从“革命文化”到“执政文化”的创作思潮演变线索。
      对于历史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专著采用文学成就与文化意义相结合的评价思路进行了探讨。专著还对《李自成》、唐浩明“晚清三部曲”、《白门柳》、《张居正》、二月河“晚霞系列”、《大秦帝国》、《大清相国》以及台湾的《天问?小说明末》等影响巨大的历史文学作品,逐一进行了独到而深入的探讨。
  • 作者简介:
    刘起林:男,1963年出生,湖南祁阳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学术专著《胜景与歧途:跨世纪文学的多维审视》、《“红色记忆”的审美流变与叙事境界》,主编学术专著《中国当代历史文学的创造与重构》、研究文集《文学“马拉松”:出版五十年研究文选》等,合著《历史题材文学创作重大问题研究》、《当代历史文学的生产体制与历史观问题研究》、《湖南文学史(当代卷)》等。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60余篇次。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
  • 目录: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