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松集(明德实验班论文集套装上下册)

新松集(明德实验班论文集套装上下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2021-07
版次: 1
ISBN: 9787516658956
定价: 10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36页
字数: 579.0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   实验班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能力,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提出新问题,从而潜移默化地推动了“学”与“教”的改革:近年来,本专业的本科生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越来越多,他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专业教材,而更为重视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各种能力的提升;他们乐干主动地与教师交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参与学校组织的“科研机构育人”活动。这使担任实验班课程的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越来越多:为适应实验班学生的需求,他们有意增加了学业的难度和挑战度,有意地为教而学,积极地把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他们有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实验班进行“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和“研究性选修课”的实验,讨论课的整体此重明显上升,课外交流也较为活跃。明德实验班的有些导师还有意借鉴传统书院“会讲”的方式,自愿结合起来,就某些课题在实验班展开对话性的、辩论性的讲座。   武新军,男,1974年生,河南省安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副院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河南省高校重大攻关项目1项,河南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报刊史料与20世纪文学”(2012-CXTD-02)负责人,先后参与策划出版“报刊史料与20世纪文学史丛书”“中国当代重要作家年谱丛书”等。已在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文学的误区》(2003)、《聚焦二十世纪》(2003)、《现代性与古典传统: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2005)、《意识形态与百年文学》(2010)、《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2)等多部著作。
      
      杨亮,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文社科类)人才。主要从事宋元明清文学及艺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中国元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历史文献学会理事。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3项。在《光明日报》《中国书法》《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个人专著有《袁桷集校注》(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王恽全集汇校》(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许卫东,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为本科生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史概论等基础课和选修课,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结构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及现代汉语史与中学语文教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主要是汉语语法、认知功能语言学、语法化与主观化理论等。在《中国语文》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山东招远话中的AA式和AAB式正反问句》《招远话中“让”字句表“否定禁止”格式意义的用法》等10余篇,出版了专著《(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主持完成河南大学科研项目3项,参加省部级项目2项、国家项目1项。曾获得山东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河南大学优秀科研奖及优秀教学奖等奖项。 上册:
    解读《柳毅传》的思想内涵――于细节之处见精神
    《岳阳楼记》“传奇体”探究
    论清代词学批评中的援庄论词
    由千古情痴到遁入空门――论贾宝玉由痴迷到觉悟的历程
    《补江总白猿传》中“白猿”形象的历史源流初探
    陆德明、朱熹《诗经》注解之差异比较――以《关雎》为例
    论梁启超的古籍辨伪思想
    “李白《九日龙山饮》之‘龙山’在当涂”说新证
    从“中国古典美学”到“中国美学”――试论西方美学影响下中国美学的转变
    《欧也妮・葛朗台》的叙事视角
    从象征手法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艺术
    回忆空间・浮谎空间・空间迷宫――《远山淡影》叙事空间的多重意蕴
    村上春树小说的音乐性研究
    以“水”为核心的意象群分析――《万叶集》意象探究
    《约伯记》苦难与信仰关系浅论
    神话重述与英雄重塑――鲁迅《奔月》与加缪《西西弗神话》之比较
    从春秋初年盟誓行为看“神”地位的式微
    声得盐梅,响滑榆槿――浅析《文心雕龙・声律》篇中的和畅观
    “美”字六书诸说概述――兼论“美”字本义
    淡・哀・梦――冯文炳《竹林的故事》反刍意味探析
    接住灵魂的山谷――以《深深的山谷》中男女主人公为例浅析郭小川内心的“表里世界”
    从《高老夫子》《风筝》等文本看鲁迅的自卑心理
    平行现实,多视角阅读的切入点――以对《云中记》的解读为例
    从20世纪80年代小说创作看家庭教育新变
    边缘困境与女性生存――以严歌苓《谁家有女初长成》为例
    视域融合策略下的教材文本解读与教学活动设计――以散文《老王》解读为案例
    从“×墙”看现代汉语“墙”的类词缀化
    《穆天子传》对“知华友华”国际人才培养的价值探讨
    浅谈“苹果VS华为”背后的故事

    下册:
    陶渊明晚年政治慨叹与政治行为象征――《桃花源记并诗》
    《堂吉诃德》与《浮士德》追求理想的差异性
    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探求奥赛罗性格塑造
    《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精神生态解读
    从林泉“境界”浅探北宋诗画美学
    遁形山林的智慧――多角度探析中国的隐士文化
    试论交际中反语的生成和接收
    经典在网络时代的碎片化呈现
    后现代主义下的网络游戏文化建构――以《王者荣耀》为例
    “爱”背后是困境――谈《巴黎圣母院》人物际遇悲惨的原因
    新时期金沙江流域傈僳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技艺或艺术?――以鲍勃・迪伦作品为例探讨当代的艺术概念
    看《奥赛罗》中的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
    《虬髯客传》人物形象之文史差异考
    爱与分裂――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女性的双重爱情
    黄遵宪诗歌的“诗史”特征及其原因
    探析《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对女性的功利心理
    勘破世间的人心真伪――试论《尘埃落定》和《檀香刑》中洞若观火的傻子形象
    作为荒诞人的卡利古拉――论《卡利古拉》中的荒诞哲学
    王权主导下的政治悲剧――以高乃依《贺拉斯》为例
    从二元对立到多元糅合――对比样板戏与徐克版《智取威虎山》
    《西游记》中的明代“流氓”传统
    从杜牧《阿房宫赋》分析历史循环现象
    人民文艺方针的要旨:现实关怀――以建党百年来三次重大讲话为例
    作为牺牲品的创伤与觉醒――《紫色》和《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孩的命与运
    论妾的地位认知及其历史变化
    《周颂・清庙》中“骏”字意义辨析
    论《熙德》中的君臣关系
    《裘力斯・恺撒》中的人物与政治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人生》的电影改编
  • 内容简介:
      实验班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能力,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提出新问题,从而潜移默化地推动了“学”与“教”的改革:近年来,本专业的本科生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越来越多,他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专业教材,而更为重视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各种能力的提升;他们乐干主动地与教师交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参与学校组织的“科研机构育人”活动。这使担任实验班课程的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越来越多:为适应实验班学生的需求,他们有意增加了学业的难度和挑战度,有意地为教而学,积极地把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他们有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实验班进行“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和“研究性选修课”的实验,讨论课的整体此重明显上升,课外交流也较为活跃。明德实验班的有些导师还有意借鉴传统书院“会讲”的方式,自愿结合起来,就某些课题在实验班展开对话性的、辩论性的讲座。
  • 作者简介:
      武新军,男,1974年生,河南省安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副院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河南省高校重大攻关项目1项,河南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报刊史料与20世纪文学”(2012-CXTD-02)负责人,先后参与策划出版“报刊史料与20世纪文学史丛书”“中国当代重要作家年谱丛书”等。已在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文学的误区》(2003)、《聚焦二十世纪》(2003)、《现代性与古典传统: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2005)、《意识形态与百年文学》(2010)、《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2)等多部著作。
      
      杨亮,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文社科类)人才。主要从事宋元明清文学及艺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中国元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历史文献学会理事。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3项。在《光明日报》《中国书法》《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个人专著有《袁桷集校注》(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王恽全集汇校》(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许卫东,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为本科生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史概论等基础课和选修课,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结构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及现代汉语史与中学语文教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主要是汉语语法、认知功能语言学、语法化与主观化理论等。在《中国语文》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山东招远话中的AA式和AAB式正反问句》《招远话中“让”字句表“否定禁止”格式意义的用法》等10余篇,出版了专著《(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主持完成河南大学科研项目3项,参加省部级项目2项、国家项目1项。曾获得山东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河南大学优秀科研奖及优秀教学奖等奖项。
  • 目录:
    上册:
    解读《柳毅传》的思想内涵――于细节之处见精神
    《岳阳楼记》“传奇体”探究
    论清代词学批评中的援庄论词
    由千古情痴到遁入空门――论贾宝玉由痴迷到觉悟的历程
    《补江总白猿传》中“白猿”形象的历史源流初探
    陆德明、朱熹《诗经》注解之差异比较――以《关雎》为例
    论梁启超的古籍辨伪思想
    “李白《九日龙山饮》之‘龙山’在当涂”说新证
    从“中国古典美学”到“中国美学”――试论西方美学影响下中国美学的转变
    《欧也妮・葛朗台》的叙事视角
    从象征手法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艺术
    回忆空间・浮谎空间・空间迷宫――《远山淡影》叙事空间的多重意蕴
    村上春树小说的音乐性研究
    以“水”为核心的意象群分析――《万叶集》意象探究
    《约伯记》苦难与信仰关系浅论
    神话重述与英雄重塑――鲁迅《奔月》与加缪《西西弗神话》之比较
    从春秋初年盟誓行为看“神”地位的式微
    声得盐梅,响滑榆槿――浅析《文心雕龙・声律》篇中的和畅观
    “美”字六书诸说概述――兼论“美”字本义
    淡・哀・梦――冯文炳《竹林的故事》反刍意味探析
    接住灵魂的山谷――以《深深的山谷》中男女主人公为例浅析郭小川内心的“表里世界”
    从《高老夫子》《风筝》等文本看鲁迅的自卑心理
    平行现实,多视角阅读的切入点――以对《云中记》的解读为例
    从20世纪80年代小说创作看家庭教育新变
    边缘困境与女性生存――以严歌苓《谁家有女初长成》为例
    视域融合策略下的教材文本解读与教学活动设计――以散文《老王》解读为案例
    从“×墙”看现代汉语“墙”的类词缀化
    《穆天子传》对“知华友华”国际人才培养的价值探讨
    浅谈“苹果VS华为”背后的故事

    下册:
    陶渊明晚年政治慨叹与政治行为象征――《桃花源记并诗》
    《堂吉诃德》与《浮士德》追求理想的差异性
    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探求奥赛罗性格塑造
    《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精神生态解读
    从林泉“境界”浅探北宋诗画美学
    遁形山林的智慧――多角度探析中国的隐士文化
    试论交际中反语的生成和接收
    经典在网络时代的碎片化呈现
    后现代主义下的网络游戏文化建构――以《王者荣耀》为例
    “爱”背后是困境――谈《巴黎圣母院》人物际遇悲惨的原因
    新时期金沙江流域傈僳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技艺或艺术?――以鲍勃・迪伦作品为例探讨当代的艺术概念
    看《奥赛罗》中的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
    《虬髯客传》人物形象之文史差异考
    爱与分裂――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女性的双重爱情
    黄遵宪诗歌的“诗史”特征及其原因
    探析《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对女性的功利心理
    勘破世间的人心真伪――试论《尘埃落定》和《檀香刑》中洞若观火的傻子形象
    作为荒诞人的卡利古拉――论《卡利古拉》中的荒诞哲学
    王权主导下的政治悲剧――以高乃依《贺拉斯》为例
    从二元对立到多元糅合――对比样板戏与徐克版《智取威虎山》
    《西游记》中的明代“流氓”传统
    从杜牧《阿房宫赋》分析历史循环现象
    人民文艺方针的要旨:现实关怀――以建党百年来三次重大讲话为例
    作为牺牲品的创伤与觉醒――《紫色》和《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孩的命与运
    论妾的地位认知及其历史变化
    《周颂・清庙》中“骏”字意义辨析
    论《熙德》中的君臣关系
    《裘力斯・恺撒》中的人物与政治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人生》的电影改编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新松集(明德实验班论文集套装上下册)
新松屯的后代
戴慕仁 编;谷长 绘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