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质流核算(MFA)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

基于物质流核算(MFA)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21-06
版次: 1
ISBN: 9787519607722
定价: 4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176页
字数: 157.000千字
分类: 经济
  • 该书介绍了基于物质流核算的方法,通过构建新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对我国的循环经济进行评价。全文共分七章,首先,通过导论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纳,形成一个系统的文献框架,为本研究奠定深厚的文献基础;其次,概述了物质流核算理论框架,明确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内容,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接着,参考借鉴欧盟统计局2001年发布物质流分析方法框架、相关物质流账户及衍生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物质流核算框架,同时也构建了与该框架对应的物质流核算指标体系;接着,从前文论述的相关理论基础出发,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系统动力学引入体系,建立本研究的核心评价模型,即循环经济模式的系统动力学动态评价模型,从而模拟评价循环模式的合理性。然后,分析完成循环经济评价研究后,本研究在将我国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进行国际比较的同时,分析并研究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此发现总结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不足,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李良智(1964-)男,博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曾担任过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础通讯评审专家,江西省发改委价格听证会专家。1987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江西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系(现为工商管理学院)工作,先后担任江西财经大学工业经济教研室副主任、企业管理教研室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主任、研究生学院院长、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江西财经大学校长助理,2017.1—2020.6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2020年6月至今任景德镇学院党委书记。

    李良贤,男,1967年出生,湖南华容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成长、企业社会责任。

    张孝锋,男,1973年出生,籍贯湖南,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本,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 目录

    1.导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意义……………………………………………………………3

    1.3文献整理与回顾……………………………………………………5

    1.3.1物质流研究………………………………………………………5

    1.3.2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13

    1.3.3循环经济评价研究………………………………………………17

    1.3.4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述评…………………………………18

    1.4研究内容和结构…………………………………………………20

    1.5研究方法与创新…………………………………………………21

    1.5.1研究方法…………………………………………………………21

    1.5.2创新之处…………………………………………………………22

    1.6本章小结…………………………………………………………23

    2.物质流核算理论框架概述………………………………………24

    2.1物质流账户的理论基础…………………………………………24

    2.1.1物质流账户分析的基本理论……………………………………24

    2.1.2物质流账户分析的基本概念……………………………………26

    2.1.3物质代谢的载体是物质流………………………………………30

    2.2分析系统边界概况及构建框架…………………………………30

    2.3物质流账户的研究的背景与起源………………………………32

    2.3.1提出背景…………………………………………………………32

    2.3.2研究的起源………………………………………………………34

    2.4物质流核算………………………………………………………35

    2.4.1物质流核算项目的分类…………………………………………35

    2.4.2物质的具体种类…………………………………………………38

    3.构建物质流核算框架……………………………………………42

    3.1物质流分析指标…………………………………………………42

    3.1.1主要输入指标……………………………………………………43

    3.1.2主要消费指标……………………………………………………43

    3.1.3主要输出指标……………………………………………………44

    3.2开发物质流核算与分析模型……………………………………45

    3.2.1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概述………………………………………46

    3.2.2物质流分析方法的概述…………………………………………52

    3.3我国物质流账户体系……………………………………………54

    3.3.1国内物质输入有关账户…………………………………………54

    3.3.2国内物质消耗相关账户…………………………………………56

    3.3.3国内物质输出相关账户…………………………………………57

    3.3.4物质平衡相关账户………………………………………………58

    3.3.5物质效率相关账户………………………………………………59

    3.3.6经济效率相关账户………………………………………………60

    3.4本章小结…………………………………………………………61

    4.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63

    4.1指标设计的原则…………………………………………………63

    4.2基于MFA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和权重体系的确立…………65

    4.2.1循环经济指标修正………………………………………………65

    4.2.2基于MFA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说明……………………………68

    4.2.3基于MFA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权重体系………………………73

    4.2.4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综合评判…………………………………79

    4.3本章小结…………………………………………………………94

    5.循环经济评价模型构建…………………………………………96

    5.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模型的构建…………………96

    5.1.1系统动力学概述…………………………………………………96

    5.1.2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99

    5.1.3循环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基础………………………101

    5.1.4循环经济系统因果关系图……………………………………106

    5.1.5循环经济系统流图……………………………………………108

    5.1.6循环经济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118

    5.1.7循环经济系统模型变量及系统动力学方程…………………119

    5.2循环经济系统模型评价模拟……………………………………121

    5.2.1模型检验………………………………………………………121

    5.2.2系统模拟………………………………………………………123

    5.2.3仿真分析………………………………………………………125

    5.3本章小结…………………………………………………………126

    6政策建议…………………………………………………………128

    6.1我国循环经济主要指标的国际比较……………………………128

    6.1.1我国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128

    6.1.2美国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133

    6.1.3日本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137

    6.2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143

    6.2.1我国循环经济与美国之对比…………………………………143

    6.2.2我国循环经济与日本之对比…………………………………145

    6.2.3政策建议………………………………………………………150

    6.3本章小结…………………………………………………………155

    7研究结论与展望…………………………………………………156

    7.1研究结论…………………………………………………………156

    7.2研究不足与展望…………………………………………………159

    7.2.1研究不足………………………………………………………159

    7.2.2研究展望………………………………………………………159

    参考文献……………………………………………………………161
  • 内容简介:
    该书介绍了基于物质流核算的方法,通过构建新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对我国的循环经济进行评价。全文共分七章,首先,通过导论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纳,形成一个系统的文献框架,为本研究奠定深厚的文献基础;其次,概述了物质流核算理论框架,明确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内容,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接着,参考借鉴欧盟统计局2001年发布物质流分析方法框架、相关物质流账户及衍生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物质流核算框架,同时也构建了与该框架对应的物质流核算指标体系;接着,从前文论述的相关理论基础出发,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系统动力学引入体系,建立本研究的核心评价模型,即循环经济模式的系统动力学动态评价模型,从而模拟评价循环模式的合理性。然后,分析完成循环经济评价研究后,本研究在将我国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进行国际比较的同时,分析并研究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此发现总结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不足,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 作者简介:
    李良智(1964-)男,博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曾担任过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础通讯评审专家,江西省发改委价格听证会专家。1987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江西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系(现为工商管理学院)工作,先后担任江西财经大学工业经济教研室副主任、企业管理教研室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主任、研究生学院院长、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江西财经大学校长助理,2017.1—2020.6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2020年6月至今任景德镇学院党委书记。

    李良贤,男,1967年出生,湖南华容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成长、企业社会责任。

    张孝锋,男,1973年出生,籍贯湖南,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本,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
  • 目录:
    目录

    1.导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意义……………………………………………………………3

    1.3文献整理与回顾……………………………………………………5

    1.3.1物质流研究………………………………………………………5

    1.3.2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13

    1.3.3循环经济评价研究………………………………………………17

    1.3.4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述评…………………………………18

    1.4研究内容和结构…………………………………………………20

    1.5研究方法与创新…………………………………………………21

    1.5.1研究方法…………………………………………………………21

    1.5.2创新之处…………………………………………………………22

    1.6本章小结…………………………………………………………23

    2.物质流核算理论框架概述………………………………………24

    2.1物质流账户的理论基础…………………………………………24

    2.1.1物质流账户分析的基本理论……………………………………24

    2.1.2物质流账户分析的基本概念……………………………………26

    2.1.3物质代谢的载体是物质流………………………………………30

    2.2分析系统边界概况及构建框架…………………………………30

    2.3物质流账户的研究的背景与起源………………………………32

    2.3.1提出背景…………………………………………………………32

    2.3.2研究的起源………………………………………………………34

    2.4物质流核算………………………………………………………35

    2.4.1物质流核算项目的分类…………………………………………35

    2.4.2物质的具体种类…………………………………………………38

    3.构建物质流核算框架……………………………………………42

    3.1物质流分析指标…………………………………………………42

    3.1.1主要输入指标……………………………………………………43

    3.1.2主要消费指标……………………………………………………43

    3.1.3主要输出指标……………………………………………………44

    3.2开发物质流核算与分析模型……………………………………45

    3.2.1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概述………………………………………46

    3.2.2物质流分析方法的概述…………………………………………52

    3.3我国物质流账户体系……………………………………………54

    3.3.1国内物质输入有关账户…………………………………………54

    3.3.2国内物质消耗相关账户…………………………………………56

    3.3.3国内物质输出相关账户…………………………………………57

    3.3.4物质平衡相关账户………………………………………………58

    3.3.5物质效率相关账户………………………………………………59

    3.3.6经济效率相关账户………………………………………………60

    3.4本章小结…………………………………………………………61

    4.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63

    4.1指标设计的原则…………………………………………………63

    4.2基于MFA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和权重体系的确立…………65

    4.2.1循环经济指标修正………………………………………………65

    4.2.2基于MFA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说明……………………………68

    4.2.3基于MFA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权重体系………………………73

    4.2.4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综合评判…………………………………79

    4.3本章小结…………………………………………………………94

    5.循环经济评价模型构建…………………………………………96

    5.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模型的构建…………………96

    5.1.1系统动力学概述…………………………………………………96

    5.1.2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99

    5.1.3循环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基础………………………101

    5.1.4循环经济系统因果关系图……………………………………106

    5.1.5循环经济系统流图……………………………………………108

    5.1.6循环经济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118

    5.1.7循环经济系统模型变量及系统动力学方程…………………119

    5.2循环经济系统模型评价模拟……………………………………121

    5.2.1模型检验………………………………………………………121

    5.2.2系统模拟………………………………………………………123

    5.2.3仿真分析………………………………………………………125

    5.3本章小结…………………………………………………………126

    6政策建议…………………………………………………………128

    6.1我国循环经济主要指标的国际比较……………………………128

    6.1.1我国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128

    6.1.2美国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133

    6.1.3日本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137

    6.2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143

    6.2.1我国循环经济与美国之对比…………………………………143

    6.2.2我国循环经济与日本之对比…………………………………145

    6.2.3政策建议………………………………………………………150

    6.3本章小结…………………………………………………………155

    7研究结论与展望…………………………………………………156

    7.1研究结论…………………………………………………………156

    7.2研究不足与展望…………………………………………………159

    7.2.1研究不足………………………………………………………159

    7.2.2研究展望………………………………………………………159

    参考文献……………………………………………………………161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