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何以有效治理?模式、机制与路径

大学何以有效治理?模式、机制与路径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5
ISBN: 9787313248404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0页
分类: 社会文化
10人买过
  •   
    大学治理是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赋予我国大学的历史责任,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加快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将大学有效治理置于世界大学治理演进的背景中,分9个部分。(1)中世纪大学的治理。基于对中世纪大学形成与发展的考察,以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为例,分析中世纪大学的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并概括了中世纪大学治理的主要特征。(2)大学治理模式之异同。梳理了大学治理模式以“学者自治―法人治理―共同治理”为主线的演变路径,分析了大学治理模式演进以知识逻辑和利益博弈为主导的动力机制,基于各种大学治理模式分类成果,对大学治理模式进行异同比较,并对各国大学治理模式相向而行,走向共同治理进行前景展望。(3)大学有效治理的范例。选择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华威大学四所一流大学,从大学治理环境、结构和过程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增进对有效治理的认识和理解。(4)大学有效治理的内涵与特征。借鉴善治理论,运用CIPP分析模型,从环境、结构、过程和结果四个维度阐明大学有效治理的内涵和特征,并从评估视角进一步审视大学治理,推动有效治理理念的可操作化。(5)大学有效治理形成的动因与机制。根据系统形成机制的基本涵义,探讨了大学有效治理形成的动因、实质和要素,以及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构建大学有效治理形成机制模型,揭示要素特征对大学有效治理形成的影响及方式。(6)中国大学治理的发展与现状。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大学治理的变迁,从治理环境、治理结构和治理过程等维度分析了中国大学治理现状和特征,并从比较视角总结了中国大学治理的特色与优势以及在内涵建设上存在的差距与问题。(7)中国大学治理的调查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对当前中国大学治理现状,尤其是教师在大学治理中的参与情况进行多维分析,构建大学教师权益保障模型,对影响教师权益的各种因素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为教师权益保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8)中国大学有效治理的制度供给逻辑。考虑到当前中国大学治理改革已迎来目标导向下的制度快速供给期,在分析新格局下中国大学治理挑战及其趋势判断的基础上,就此建构一种以权力主体为分析工具的解释框架,以命题推演的形式探讨了当前格局下中国大学有效治理改革的制度供给逻辑,并就此提出当前中国有效治理的紧迫命题以及着手推进的改革任务。(9)中国大学有效治理的文化基础。在优化大学决策权的制度安排的同时,必须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夯实大学有效治理的制度文化基础,在社会和组织层面上需要强化公共理性,在个体和人际层面上需要调和人际冲突。 
        
    顾建民,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高等教育学教授,主要从事大学治理、学术职业、学术评价、研究生教育等研究,著有《大学治理模式及其形成机理》《自由与责任:西方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研究》《工程教育基础:工程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研究》《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等,两部中英文著作分别被外国学者翻译成日文、意大利文出版。 
  • 内容简介:
      
    大学治理是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赋予我国大学的历史责任,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加快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将大学有效治理置于世界大学治理演进的背景中,分9个部分。(1)中世纪大学的治理。基于对中世纪大学形成与发展的考察,以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为例,分析中世纪大学的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并概括了中世纪大学治理的主要特征。(2)大学治理模式之异同。梳理了大学治理模式以“学者自治―法人治理―共同治理”为主线的演变路径,分析了大学治理模式演进以知识逻辑和利益博弈为主导的动力机制,基于各种大学治理模式分类成果,对大学治理模式进行异同比较,并对各国大学治理模式相向而行,走向共同治理进行前景展望。(3)大学有效治理的范例。选择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华威大学四所一流大学,从大学治理环境、结构和过程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增进对有效治理的认识和理解。(4)大学有效治理的内涵与特征。借鉴善治理论,运用CIPP分析模型,从环境、结构、过程和结果四个维度阐明大学有效治理的内涵和特征,并从评估视角进一步审视大学治理,推动有效治理理念的可操作化。(5)大学有效治理形成的动因与机制。根据系统形成机制的基本涵义,探讨了大学有效治理形成的动因、实质和要素,以及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构建大学有效治理形成机制模型,揭示要素特征对大学有效治理形成的影响及方式。(6)中国大学治理的发展与现状。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大学治理的变迁,从治理环境、治理结构和治理过程等维度分析了中国大学治理现状和特征,并从比较视角总结了中国大学治理的特色与优势以及在内涵建设上存在的差距与问题。(7)中国大学治理的调查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对当前中国大学治理现状,尤其是教师在大学治理中的参与情况进行多维分析,构建大学教师权益保障模型,对影响教师权益的各种因素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为教师权益保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8)中国大学有效治理的制度供给逻辑。考虑到当前中国大学治理改革已迎来目标导向下的制度快速供给期,在分析新格局下中国大学治理挑战及其趋势判断的基础上,就此建构一种以权力主体为分析工具的解释框架,以命题推演的形式探讨了当前格局下中国大学有效治理改革的制度供给逻辑,并就此提出当前中国有效治理的紧迫命题以及着手推进的改革任务。(9)中国大学有效治理的文化基础。在优化大学决策权的制度安排的同时,必须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夯实大学有效治理的制度文化基础,在社会和组织层面上需要强化公共理性,在个体和人际层面上需要调和人际冲突。 
     
  • 作者简介:
      
    顾建民,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高等教育学教授,主要从事大学治理、学术职业、学术评价、研究生教育等研究,著有《大学治理模式及其形成机理》《自由与责任:西方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研究》《工程教育基础:工程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研究》《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等,两部中英文著作分别被外国学者翻译成日文、意大利文出版。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