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

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2015-10
版次: 1
ISBN: 9787502792466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2页
字数: 5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3人买过
  •   《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通过对杭州湾的污染源分布及排放的资料收集,结合所获取的海水、沉积物质量的数据和历史数据,开展杭州湾陆域、海域同步补充调查及主要入海污染物排海通量研究;通过数值模型,结合现场监测调差数据,掌握杭州湾的潮流、余流特征、水交换能力及水体*新速率,以及主要污染物的迁移变化规律,建立杭州湾海域的水动力和水质模型,以海洋环境功能区划所确定的水质目标为依据,进行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研究。制订以海洋环境容量确定陆源入海污染物总量的管理技术路线,探索建立以污染物浓控制转变为以总量控制为原则的管理模式,为各级政府部门以总量指标为指导,以确保杭州湾生态系统的健康,达到海洋环境容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可供海洋环境研究专业人员参考阅读。 第1章 概述
    1.1 杭州湾的基本特征
    1.2 杭州湾环境容量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海湾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2.1 环境容量研究及总量控制
    2.1.1 水环境容量概念
    2.1.2 水环境容量确定
    2.1.3 水环境容量分配
    2.1.4 污染物总量控制
    2.2 海域主要污染物降解转化特征
    2.3 河网平原污染源估算技术

    第3章 自然状况与社会经济状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气候与气象
    3.1.2 海洋水文
    3.1.3 地形地貌
    3.1.4 海洋资源
    3.2 沿岸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4章 污染源调查与估算
    4.1 调查内容和方法
    4.1.1 现场踏勘
    4.1.2 统计调查与估算
    4.1.3 现场采样监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l场踏勘
    4.2.2 统计调查与估算
    4.2.3 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通量估算
    4.3 小结

    第5章 主要污染物降解与转化特征研究
    5.1 平原河网污染物降解转化特征
    5.1.1 实验设计
    5.1.2 结果分析
    5.2 海域主要污染物降解转化特征
    5.2.1 实验室模拟试验
    5.2.2 海上围隔实验
    5.3 庵东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及污染物降解效应
    5.4 小结

    第6章 水文泥沙特征
    6.1 调查内容及站位布设
    6.1.1 调查站位
    6.1.2 调查时间和频率
    6.1.3 调查项目及分析方法
    6.2 潮汐
    6.2.1 潮汐性质
    6.2.2 潮汐统计特征
    6.3 潮流
    6.3.1 潮流性质
    6.3.2 潮流统计特征
    6.4 余流
    6.5 泥沙
    6.6 波浪
    6.7 小结

    第7章 海洋生态环境特征
    7.1 调查内容
    7.1.1 调查站位
    7.1.2 调查时间
    7.1.3 调查项目
    7.2 水环境状况
    7.2.1 海水水质
    7.2.2 生物体质量
    7.3 海洋生物生态
    7.3.1 群落结构特征
    7.3.2 生态类型
    7.4 小结
    7.4.1 海水水质
    7.4.2 生物体质量
    7.4.3 海洋生物生态

    第8章 潮流特征及水体交换能力研究
    8.1 潮流场数值模拟
    8.1.1 数值模型简介
    8.1.2 模拟流程
    8.1.3 模拟结果
    8.2 水体交换能力数值计算与分析
    8.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8.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8.3.1 余流场
    8.3.2 纳潮量
    8.4 小结

    第9章 污染物输移扩散模拟
    9.1 控制方程和定解条件
    9.1.1 控制方程
    9.1.2 定解条件
    9.2 计算参数和计算条件
    9.2.1 模型网格
    9.2.2 计算参数
    9.2.3 计算条件
    9.3 污染物计算源强
    9.3.1 污染源空间概化
    9.3.2 计算源强确定
    9.4 模型验证
    9.4.1 CODMn
    9.4.2 无机氮
    9.4.3 活性磷酸盐
    9.5 小结

    第10章 杭州湾环境容量估算
    10.1 范围界定及研究方法
    10.1.1 范围界定
    10.1.2 研究方法
    10.1.3 技术路线
    10.2 水质控制指标及控制目标
    10.2.1 水质控制指标
    10.2.2 水质控制目标
    10.3 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估算
    10.3.1 CODMn
    10.3.2 无机氮
    10.3.3 活性磷酸盐
    10.3.4 污染物容量换算
    10.4 小结

    第11章 海湾环境容量利用与总量控制分配方案
    11.1 杭州湾CODCr容量分配方案
    11.1.1 方案设计
    11.1.2 分配权重计算
    11.1.3 环境容量计算及分配结果
    11.1.4 优化分配方案确定
    11.1.5 优化分配方案容量确定
    11.2 杭州湾TN、TP容量削减方案
    11.2.1 计算结果
    11.2.2 污染物削减量计算及分配结果
    11.2.3 优化分配方案确定
    11.3 小结

    第12章 极端条件下曹娥江开闸环境影响研究
    12.1 潮流场数值模拟
    12.1.1 潮流场数值模型
    12.1.2 曹娥江流量选取
    12.1.3 模拟结果分析
    12.2 污染物动力扩散数值模拟
    12.2.1 污染物扩散数学模型
    12.2.2 污染物源强概化
    12.2.3 模型参数选取
    12.2.4 模拟结果分析
    12.3 小结

    第13章 排污权交易及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13.1 排污权交易
    13.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2 排污权交易体系框架和运行模式
    13.1.3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应用
    13.1.4 杭州湾流域排污权交易应用探讨
    13.2 生态补偿
    13.2.1 生态补偿概念
    13.2.2 国内外相关工作进展
    13.2.3 杭州湾庵东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应用研究

    第14章 结论与建议
    14.1 结论
    14.2 建议

    附录1 浮游植物名录
    附录2 浮游动物名录
    附录3 底栖生物名录
    附录4 潮间带生物名录
  • 内容简介:
      《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通过对杭州湾的污染源分布及排放的资料收集,结合所获取的海水、沉积物质量的数据和历史数据,开展杭州湾陆域、海域同步补充调查及主要入海污染物排海通量研究;通过数值模型,结合现场监测调差数据,掌握杭州湾的潮流、余流特征、水交换能力及水体*新速率,以及主要污染物的迁移变化规律,建立杭州湾海域的水动力和水质模型,以海洋环境功能区划所确定的水质目标为依据,进行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研究。制订以海洋环境容量确定陆源入海污染物总量的管理技术路线,探索建立以污染物浓控制转变为以总量控制为原则的管理模式,为各级政府部门以总量指标为指导,以确保杭州湾生态系统的健康,达到海洋环境容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可供海洋环境研究专业人员参考阅读。
  •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杭州湾的基本特征
    1.2 杭州湾环境容量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海湾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2.1 环境容量研究及总量控制
    2.1.1 水环境容量概念
    2.1.2 水环境容量确定
    2.1.3 水环境容量分配
    2.1.4 污染物总量控制
    2.2 海域主要污染物降解转化特征
    2.3 河网平原污染源估算技术

    第3章 自然状况与社会经济状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气候与气象
    3.1.2 海洋水文
    3.1.3 地形地貌
    3.1.4 海洋资源
    3.2 沿岸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4章 污染源调查与估算
    4.1 调查内容和方法
    4.1.1 现场踏勘
    4.1.2 统计调查与估算
    4.1.3 现场采样监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l场踏勘
    4.2.2 统计调查与估算
    4.2.3 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通量估算
    4.3 小结

    第5章 主要污染物降解与转化特征研究
    5.1 平原河网污染物降解转化特征
    5.1.1 实验设计
    5.1.2 结果分析
    5.2 海域主要污染物降解转化特征
    5.2.1 实验室模拟试验
    5.2.2 海上围隔实验
    5.3 庵东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及污染物降解效应
    5.4 小结

    第6章 水文泥沙特征
    6.1 调查内容及站位布设
    6.1.1 调查站位
    6.1.2 调查时间和频率
    6.1.3 调查项目及分析方法
    6.2 潮汐
    6.2.1 潮汐性质
    6.2.2 潮汐统计特征
    6.3 潮流
    6.3.1 潮流性质
    6.3.2 潮流统计特征
    6.4 余流
    6.5 泥沙
    6.6 波浪
    6.7 小结

    第7章 海洋生态环境特征
    7.1 调查内容
    7.1.1 调查站位
    7.1.2 调查时间
    7.1.3 调查项目
    7.2 水环境状况
    7.2.1 海水水质
    7.2.2 生物体质量
    7.3 海洋生物生态
    7.3.1 群落结构特征
    7.3.2 生态类型
    7.4 小结
    7.4.1 海水水质
    7.4.2 生物体质量
    7.4.3 海洋生物生态

    第8章 潮流特征及水体交换能力研究
    8.1 潮流场数值模拟
    8.1.1 数值模型简介
    8.1.2 模拟流程
    8.1.3 模拟结果
    8.2 水体交换能力数值计算与分析
    8.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8.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8.3.1 余流场
    8.3.2 纳潮量
    8.4 小结

    第9章 污染物输移扩散模拟
    9.1 控制方程和定解条件
    9.1.1 控制方程
    9.1.2 定解条件
    9.2 计算参数和计算条件
    9.2.1 模型网格
    9.2.2 计算参数
    9.2.3 计算条件
    9.3 污染物计算源强
    9.3.1 污染源空间概化
    9.3.2 计算源强确定
    9.4 模型验证
    9.4.1 CODMn
    9.4.2 无机氮
    9.4.3 活性磷酸盐
    9.5 小结

    第10章 杭州湾环境容量估算
    10.1 范围界定及研究方法
    10.1.1 范围界定
    10.1.2 研究方法
    10.1.3 技术路线
    10.2 水质控制指标及控制目标
    10.2.1 水质控制指标
    10.2.2 水质控制目标
    10.3 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估算
    10.3.1 CODMn
    10.3.2 无机氮
    10.3.3 活性磷酸盐
    10.3.4 污染物容量换算
    10.4 小结

    第11章 海湾环境容量利用与总量控制分配方案
    11.1 杭州湾CODCr容量分配方案
    11.1.1 方案设计
    11.1.2 分配权重计算
    11.1.3 环境容量计算及分配结果
    11.1.4 优化分配方案确定
    11.1.5 优化分配方案容量确定
    11.2 杭州湾TN、TP容量削减方案
    11.2.1 计算结果
    11.2.2 污染物削减量计算及分配结果
    11.2.3 优化分配方案确定
    11.3 小结

    第12章 极端条件下曹娥江开闸环境影响研究
    12.1 潮流场数值模拟
    12.1.1 潮流场数值模型
    12.1.2 曹娥江流量选取
    12.1.3 模拟结果分析
    12.2 污染物动力扩散数值模拟
    12.2.1 污染物扩散数学模型
    12.2.2 污染物源强概化
    12.2.3 模型参数选取
    12.2.4 模拟结果分析
    12.3 小结

    第13章 排污权交易及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13.1 排污权交易
    13.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2 排污权交易体系框架和运行模式
    13.1.3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应用
    13.1.4 杭州湾流域排污权交易应用探讨
    13.2 生态补偿
    13.2.1 生态补偿概念
    13.2.2 国内外相关工作进展
    13.2.3 杭州湾庵东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应用研究

    第14章 结论与建议
    14.1 结论
    14.2 建议

    附录1 浮游植物名录
    附录2 浮游动物名录
    附录3 底栖生物名录
    附录4 潮间带生物名录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
杭州丝绸认知评价研究
曹爱娟
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
杭州一瞥(精编版)
蒋景阳
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
杭州城的南宋史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
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
杭州“最美十年”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
杭州机场轨道快线(19号线)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
贺恩怀 张戈 主编
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
杭州韵味(英文版)
王济民 主编;杨平 译审
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
杭州市钱塘区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
卞显红
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
杭州绸伞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画书
杨永青 绘;常立 改写
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
杭州市钱江新城建设发展二十周年统计汇编册
杭州市钱江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 编
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
杭州Discovery·西湖:汉英对照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都市快报社|责编:胡清 编者
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
杭州全书·临平丛书:宋韵临平叙事
王国平
杭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研究
杭州鲁迅先生(茅盾文学新人奖、汪曾祺文学奖得主、《王小波传》作者房伟全新小说集)
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