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变革:中国王朝600年

制度与变革:中国王朝600年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21-04
版次: 1
ISBN: 9787568296120
定价: 9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页数: 414页
字数: 321千字
分类: 历史
30人买过
  • 一个帝国*繁盛的时候,恰恰可能埋藏着日后衰落的危险种子
      宫墙内的权谋悲欢,宫墙之外的战争无奈
      素以天朝自居睥睨诸国的帝国,奈何抵挡不住时代的潮流,步入历史的尘埃
      拨开历史的迷雾,一步步拼凑出古老帝国衰亡的轨迹
      细读失落而褪色的帝国沧桑,勾勒出古老帝国由盛而衰的历史脉络
      《制度与变革:中国王朝600年》首次出版于1914年(英文版书名为《Annals and memoirs of court of peking》直译为《北京宫廷年鉴与回忆》)。该书详细记录了明清两代的历史,文中大量直接引用中国的君主、实录编纂者、笔记作者、信件作者们原封不动的原话,力图还原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记录。作者希望能传达给读者一系列速写式的印象,展现出中国的统治者与他们的宫廷之间的私人关系与家庭关系,还有宫廷与国家政务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可以看到王朝的起伏涨落。其内容不但比较真实,而且极具史料价值。甫一问世,在西方世界就赢得了一片喝彩。 爱德蒙•巴克豪斯(1873—1944)

    英国东方学学者和语言学家。1886年就读于牛津大学,1899年来到中国,担任《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助理,协助翻译工作。他颇具语言天赋,精通汉语、日语、俄语等语言。他余生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中国,曾是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人,被称为“北京的隐士”。他曾借助宫廷档案潜心研究中国历史,他的作品对西方人如何看待晚清的历史有巨大影响,被视为当时权威的历史学家。

    濮兰德(1863—1945)

    出生于爱尔兰。1883年来华,考入中国海关,任总税务司录事司。1896年任上海英租界工部局秘书长,兼任《泰晤士报》驻上海记者。曾走访中国多个地方,并亲自采访过李鸿章。著有《李鸿章传》《中国之憾》等书。他与巴克豪斯合著的《慈禧外纪》和《北京宫廷年鉴与回忆》(即《制度与变革:中国王朝600年》)两书在西方曾产生巨大的影响。 001 │序言

    001 │第一部分 明朝

    003 │第1 章 中国的哈伦·阿希德

    022 │第2 章 一个声名狼藉的太监

    059 │第3 章 李自成起义与北京城的陷落

    090 │第4 章 吴三桂

    104 │第5 章 清王朝建立

    135 │第6 章 南京的南明朝廷

    147 │第7 章 扬州十日

    164 │第8 章 明朝末裔

    177 │第二部分 清朝

    179 │第9 章 顺治皇帝

    186 │第10 章 为人父的康熙

    209 │第11 章 雍正朝的忧患

    224 │第12 章 雍正报仇雪恨

    243 │第13 章 乾隆大帝

    276 │第14 章 和珅倒台

    295 │第15 章 嘉庆朝:末日初兆

    307 │第16 章 道光朝:来自西方的冲击

    324 │第17 章 咸丰朝和同治朝:一路下坡

    345 │第18 章 光绪愁思纷纷

    357 │第19 章 庚子年(1900)纪事

    374 │第20 章 关于老佛爷

    395 │第21 章 摄政王的朝廷

    410 │结论
  • 内容简介:
    一个帝国*繁盛的时候,恰恰可能埋藏着日后衰落的危险种子
      宫墙内的权谋悲欢,宫墙之外的战争无奈
      素以天朝自居睥睨诸国的帝国,奈何抵挡不住时代的潮流,步入历史的尘埃
      拨开历史的迷雾,一步步拼凑出古老帝国衰亡的轨迹
      细读失落而褪色的帝国沧桑,勾勒出古老帝国由盛而衰的历史脉络
      《制度与变革:中国王朝600年》首次出版于1914年(英文版书名为《Annals and memoirs of court of peking》直译为《北京宫廷年鉴与回忆》)。该书详细记录了明清两代的历史,文中大量直接引用中国的君主、实录编纂者、笔记作者、信件作者们原封不动的原话,力图还原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记录。作者希望能传达给读者一系列速写式的印象,展现出中国的统治者与他们的宫廷之间的私人关系与家庭关系,还有宫廷与国家政务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可以看到王朝的起伏涨落。其内容不但比较真实,而且极具史料价值。甫一问世,在西方世界就赢得了一片喝彩。
  • 作者简介:
    爱德蒙•巴克豪斯(1873—1944)

    英国东方学学者和语言学家。1886年就读于牛津大学,1899年来到中国,担任《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助理,协助翻译工作。他颇具语言天赋,精通汉语、日语、俄语等语言。他余生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中国,曾是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人,被称为“北京的隐士”。他曾借助宫廷档案潜心研究中国历史,他的作品对西方人如何看待晚清的历史有巨大影响,被视为当时权威的历史学家。

    濮兰德(1863—1945)

    出生于爱尔兰。1883年来华,考入中国海关,任总税务司录事司。1896年任上海英租界工部局秘书长,兼任《泰晤士报》驻上海记者。曾走访中国多个地方,并亲自采访过李鸿章。著有《李鸿章传》《中国之憾》等书。他与巴克豪斯合著的《慈禧外纪》和《北京宫廷年鉴与回忆》(即《制度与变革:中国王朝600年》)两书在西方曾产生巨大的影响。
  • 目录:
    001 │序言

    001 │第一部分 明朝

    003 │第1 章 中国的哈伦·阿希德

    022 │第2 章 一个声名狼藉的太监

    059 │第3 章 李自成起义与北京城的陷落

    090 │第4 章 吴三桂

    104 │第5 章 清王朝建立

    135 │第6 章 南京的南明朝廷

    147 │第7 章 扬州十日

    164 │第8 章 明朝末裔

    177 │第二部分 清朝

    179 │第9 章 顺治皇帝

    186 │第10 章 为人父的康熙

    209 │第11 章 雍正朝的忧患

    224 │第12 章 雍正报仇雪恨

    243 │第13 章 乾隆大帝

    276 │第14 章 和珅倒台

    295 │第15 章 嘉庆朝:末日初兆

    307 │第16 章 道光朝:来自西方的冲击

    324 │第17 章 咸丰朝和同治朝:一路下坡

    345 │第18 章 光绪愁思纷纷

    357 │第19 章 庚子年(1900)纪事

    374 │第20 章 关于老佛爷

    395 │第21 章 摄政王的朝廷

    410 │结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