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发展比较研究丛书·专题系列:东亚民主生成的历史逻辑

政治发展比较研究丛书·专题系列:东亚民主生成的历史逻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8
版次: 1
ISBN: 9787516128213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10人买过
  •   民主是人类政治生活的理想,是人类主体自由的体现,是相对于公共权力独断的一种公共权力共享方式。民主化则是从公共权力独断状态转型到公共权力共享状态的转型,是一场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非人类社会的自然演进所能达成,需要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体的抗争和争取,涉及到复杂的社会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从人类民主生成的历史,特别是东亚国家和地区民主化发生的进程来看,要对民主化转型过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至少涉及以下的要素和过程。《政治发展比较研究丛书·专题系列:东亚民主生成的历史逻辑》拟提出一个民主化转型的结构性分析架构,以期对民主化转型过程有一个准确和完整的了解,提供规律性的认识和借鉴。   周少来,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民主与民主化理论研究。个人代表作:《人性、政治与制度——应然政治逻辑及其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当代中国政党、国家与社会》(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曾参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政治学领域重大理论问题”、“中国国家吏治改革研究”、“东亚政治发展与民主转型”、“中国民主话语体系架构”等重大课题的调研和研究工作。 第一章导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主演进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视角
    二研究对象的确定
    三分阶段、分类型比较
    四政党中轴分析
    五拟揭示的理论性问题

    第二章被迫上路的现代化
    一半边缘化和边缘化
    (一)国家形态完整下的半边缘化
    (二)国家衰败化和殖民化
    (三)国家形态不完整下的殖民化
    二殖民危机下的国家形态建构
    (一)国家形态下的维新变法
    (二)殖民全权主义的掠夺体制
    (三)殖民统治下的民族抗争

    第三章多党冲突的民主初试时期
    一君主立宪制下的多党冲突
    二民族国家分裂下的多党冲突
    三民族国家建构中的多党冲突

    第四章一党优位的威权发展时期
    一君主立宪制下的一党优位发展体制
    二军政主导下的威权发展体制
    三一党主导下的威权发展体制

    第五章多党轮替的民主转型时期
    一君主立宪下的多党轮替
    二威权移转中的多党轮替
    三威权崩溃后的多党轮替

    第六章民主生成的历史逻辑——一个理论性阐释
    一东亚民主是“后发型民主”,有着自身独特的生成条件和路径特征
    二东亚民主有着多样化的生成路径和制度模式,但具有共同的基本民主原则和制度要素
    三东亚政治现代化内在地要求民主化,但民主并不是政治发展的唯一价值目标
    四东亚现代化历史逻辑要求发展逻辑与民主逻辑、手段性民主和价值性民主协调共进
    五民主的生成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性条件,但更需要政治主体的主动努力建构
    六执政党与反对党的战略互动和理性选择,对民主转型的时机和路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七民主转型后,民主体系的运转和巩固依赖于政党及其制度的稳定和健全
    八从民主转型到民主巩固和民主社会的成熟,东亚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九东亚各国民主生成的路径特征、制度体系和成熟程度都互有差异,并不存在统一模式的“东亚民主”
    十东亚各国民主的未来取决于人民的选择

    附录一台湾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
    附录二民主化转型的结构性分析架构——以东亚民主化转型为知识背景
    附录三影响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民主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民主生成难亦易!
  • 内容简介:
      民主是人类政治生活的理想,是人类主体自由的体现,是相对于公共权力独断的一种公共权力共享方式。民主化则是从公共权力独断状态转型到公共权力共享状态的转型,是一场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非人类社会的自然演进所能达成,需要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体的抗争和争取,涉及到复杂的社会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从人类民主生成的历史,特别是东亚国家和地区民主化发生的进程来看,要对民主化转型过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至少涉及以下的要素和过程。《政治发展比较研究丛书·专题系列:东亚民主生成的历史逻辑》拟提出一个民主化转型的结构性分析架构,以期对民主化转型过程有一个准确和完整的了解,提供规律性的认识和借鉴。
  • 作者简介:
      周少来,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民主与民主化理论研究。个人代表作:《人性、政治与制度——应然政治逻辑及其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当代中国政党、国家与社会》(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曾参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政治学领域重大理论问题”、“中国国家吏治改革研究”、“东亚政治发展与民主转型”、“中国民主话语体系架构”等重大课题的调研和研究工作。
  • 目录:
    第一章导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主演进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视角
    二研究对象的确定
    三分阶段、分类型比较
    四政党中轴分析
    五拟揭示的理论性问题

    第二章被迫上路的现代化
    一半边缘化和边缘化
    (一)国家形态完整下的半边缘化
    (二)国家衰败化和殖民化
    (三)国家形态不完整下的殖民化
    二殖民危机下的国家形态建构
    (一)国家形态下的维新变法
    (二)殖民全权主义的掠夺体制
    (三)殖民统治下的民族抗争

    第三章多党冲突的民主初试时期
    一君主立宪制下的多党冲突
    二民族国家分裂下的多党冲突
    三民族国家建构中的多党冲突

    第四章一党优位的威权发展时期
    一君主立宪制下的一党优位发展体制
    二军政主导下的威权发展体制
    三一党主导下的威权发展体制

    第五章多党轮替的民主转型时期
    一君主立宪下的多党轮替
    二威权移转中的多党轮替
    三威权崩溃后的多党轮替

    第六章民主生成的历史逻辑——一个理论性阐释
    一东亚民主是“后发型民主”,有着自身独特的生成条件和路径特征
    二东亚民主有着多样化的生成路径和制度模式,但具有共同的基本民主原则和制度要素
    三东亚政治现代化内在地要求民主化,但民主并不是政治发展的唯一价值目标
    四东亚现代化历史逻辑要求发展逻辑与民主逻辑、手段性民主和价值性民主协调共进
    五民主的生成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性条件,但更需要政治主体的主动努力建构
    六执政党与反对党的战略互动和理性选择,对民主转型的时机和路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七民主转型后,民主体系的运转和巩固依赖于政党及其制度的稳定和健全
    八从民主转型到民主巩固和民主社会的成熟,东亚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九东亚各国民主生成的路径特征、制度体系和成熟程度都互有差异,并不存在统一模式的“东亚民主”
    十东亚各国民主的未来取决于人民的选择

    附录一台湾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
    附录二民主化转型的结构性分析架构——以东亚民主化转型为知识背景
    附录三影响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民主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民主生成难亦易!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政治发展比较研究丛书·专题系列:东亚民主生成的历史逻辑
国外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发展比较研究”课题组》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