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21-02
版次: 1
ISBN: 9787010225692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10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7人买过
  • 哲学思维方式标示着哲学变革的本质,是哲学家的思维和活动方式的方法论方面,因而成为哲学研究的常新主题。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引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问方式的变革,这对于开启现代哲学大门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书稿从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产生的思想背景的论述入手,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引出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形成脉络、变革本质、内在维度、特质、中国语境、实践思维视域中的文化中国以及当代境遇,最终提出以高度的思维自觉引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哲学命题。

    该书认为,唯有在实践思维方式所确立的哲学方法论指引下,在对我们时代所提出问题的解答中,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只有系统研究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重新回归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来考量当代中国现实问题,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在面向大众和服务大众的实践中摆脱沉重的危机。 路向峰,博士,副教授。先后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12年度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获得者,博士师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名学者郝立新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哲学以及哲学思维方式。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研究” (16FZX001),主持完成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完成河南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课题1项,在研省软科学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厅级课题4项。
    近年来,累计在国内高级别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科研论文有:《文化实践初探》,《哲学研究》2012第6期;《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出场语境与价值向度》,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8期;《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态论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3期;《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道路的实践选择》,《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8期;《德法相辅实现生态文化建设新突破》,《光明日报》2015年7月16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方法论审视》,《东岳论丛》2015年第7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三维考量》,《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1期;《试论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当代关系》,《党政干部学刊》2013年第4期;《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历史语境与当代视域》,《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6期;《文化实践的理论地位与当代价值》,《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审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7日;《哲学思维方式与哲学变革:兼论马克思对康德的继承与超越》,《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1期;等等。 略
  • 内容简介:
    哲学思维方式标示着哲学变革的本质,是哲学家的思维和活动方式的方法论方面,因而成为哲学研究的常新主题。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引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问方式的变革,这对于开启现代哲学大门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书稿从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产生的思想背景的论述入手,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引出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形成脉络、变革本质、内在维度、特质、中国语境、实践思维视域中的文化中国以及当代境遇,最终提出以高度的思维自觉引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哲学命题。

    该书认为,唯有在实践思维方式所确立的哲学方法论指引下,在对我们时代所提出问题的解答中,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只有系统研究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重新回归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来考量当代中国现实问题,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在面向大众和服务大众的实践中摆脱沉重的危机。
  • 作者简介:
    路向峰,博士,副教授。先后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12年度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获得者,博士师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名学者郝立新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哲学以及哲学思维方式。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研究” (16FZX001),主持完成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完成河南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课题1项,在研省软科学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厅级课题4项。
    近年来,累计在国内高级别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科研论文有:《文化实践初探》,《哲学研究》2012第6期;《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出场语境与价值向度》,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8期;《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态论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3期;《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道路的实践选择》,《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8期;《德法相辅实现生态文化建设新突破》,《光明日报》2015年7月16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方法论审视》,《东岳论丛》2015年第7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三维考量》,《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1期;《试论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当代关系》,《党政干部学刊》2013年第4期;《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历史语境与当代视域》,《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6期;《文化实践的理论地位与当代价值》,《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审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7日;《哲学思维方式与哲学变革:兼论马克思对康德的继承与超越》,《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1期;等等。
  • 目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马克思民主理论研究
张婷婷著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马克思的女儿
奥·巴·沃罗比耶娃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马克思生活美学研究
陈欣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马克思生态社会主义
(日)斋藤幸平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马克思日常生活批判思想研究
张雪敏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
戴亮 著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
韩淑梅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道路
王婧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林进平 著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讲
颜旭 高宁 唐梓翔 著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信息文明研究
王水兴|责编:梁剑琴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马克思人类学哲学与当代世界探索
苗启明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