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2015-12
版次: 1
ISBN: 9787534787300
定价: 62.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3页
字数: 20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3人买过
  •   《全宋笔记第七编五》包括:《藏一话腴》《吹剑録》《吹剑续録》《吹剑三録》《吹剑四録》《清夜録》《萤雪丛说》《负暄野録》。
      《藏一话腴》四卷,陈郁撰。《藏一话腴》是一部杂録笔记,内容驳杂,既有朝野遗闻逸事、史事杂论,又有文学评论,对于宋代史学、文学的研究颇有裨益。由于陈郁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对于时人诗文的评价颇有见地,为宋代文学批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史料。
      《吹剑録》,共四録,俞文豹撰。《吹剑録》涉及文、史、经学、文字等领域。其见解多新颖,经常佚出当时传统的认识,所以被四库馆臣讥为‘持论偏驳,多不中理’。
      《清夜録》一卷,俞文豹撰。《清夜録》叙及淳佑十二年(一二五二),盖成书于《吹剑録外集》后,是作者晚年着述。主要杂録遗闻逸事,对于宋代人物传记研究应该有所裨益。
      《萤雪丛说》二卷,俞成撰。此书内容杂考史传,编次亦无一定规律。《四库提要》认为‘其书多言揣摩科举之学,而谆谆于假对之法以为工巧,论皆迂鄙’。但作为考见宋人读书、行事、言谈之概貌,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负暄野録》一卷,陈槱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此书:‘上卷论石刻及诸家书格,下卷论学书之法及纸、墨、笔、砚诸事,皆源委分明,足资考证。’其间所记名人故实、诗文,亦具文献价值。

      朱易安,女,1955年生,上海人。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典文献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兼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文化典籍系主任;女子文化学院院长,上海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主任。早年由上海师范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古籍整理研究所讲师、副教授等。
      曾去日本昭和女子大学、早稻田大学做过访问学者。社会学术团体的兼职有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中国韩愈研究会理事、中国李商隐研究会理事等。在国内外有关学术领域中有相当的影响。多年来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过《中国文学史》、《中国古典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中国诗学史料学》、《唐诗与中国文化》、《唐代文学文献学》、《唐诗学史》等课程。独立承担的《唐诗学发展史研究》课题曾获国家社科项目基金的资助;《唐诗与音乐》等数项课题曾获教育部全国高校古委会以及市教委的科研基金资助。

      傅璇琮,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奠定学术基础。后因全国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留校任助教。因在政治运动遭受错误批判,被调至中华书局接受改造,并由此走上学术道路。历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编审,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副组长,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央文史馆馆员。2008年3月起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1月23日15时14分,傅璇琮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戴建国,男,1953年生,历史学博士,现任上海师大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籍研究所所长,宋史研究会副会长。
    藏一话腴
    吹剑録
    吹剑续録
    吹剑三録
    吹剑四録
    清夜録
    萤雪丛说
    负暄野録

  • 内容简介:
      《全宋笔记第七编五》包括:《藏一话腴》《吹剑録》《吹剑续録》《吹剑三録》《吹剑四録》《清夜録》《萤雪丛说》《负暄野録》。
      《藏一话腴》四卷,陈郁撰。《藏一话腴》是一部杂録笔记,内容驳杂,既有朝野遗闻逸事、史事杂论,又有文学评论,对于宋代史学、文学的研究颇有裨益。由于陈郁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对于时人诗文的评价颇有见地,为宋代文学批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史料。
      《吹剑録》,共四録,俞文豹撰。《吹剑録》涉及文、史、经学、文字等领域。其见解多新颖,经常佚出当时传统的认识,所以被四库馆臣讥为‘持论偏驳,多不中理’。
      《清夜録》一卷,俞文豹撰。《清夜録》叙及淳佑十二年(一二五二),盖成书于《吹剑録外集》后,是作者晚年着述。主要杂録遗闻逸事,对于宋代人物传记研究应该有所裨益。
      《萤雪丛说》二卷,俞成撰。此书内容杂考史传,编次亦无一定规律。《四库提要》认为‘其书多言揣摩科举之学,而谆谆于假对之法以为工巧,论皆迂鄙’。但作为考见宋人读书、行事、言谈之概貌,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负暄野録》一卷,陈槱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此书:‘上卷论石刻及诸家书格,下卷论学书之法及纸、墨、笔、砚诸事,皆源委分明,足资考证。’其间所记名人故实、诗文,亦具文献价值。

  • 作者简介:
      朱易安,女,1955年生,上海人。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典文献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兼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文化典籍系主任;女子文化学院院长,上海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主任。早年由上海师范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古籍整理研究所讲师、副教授等。
      曾去日本昭和女子大学、早稻田大学做过访问学者。社会学术团体的兼职有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中国韩愈研究会理事、中国李商隐研究会理事等。在国内外有关学术领域中有相当的影响。多年来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过《中国文学史》、《中国古典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中国诗学史料学》、《唐诗与中国文化》、《唐代文学文献学》、《唐诗学史》等课程。独立承担的《唐诗学发展史研究》课题曾获国家社科项目基金的资助;《唐诗与音乐》等数项课题曾获教育部全国高校古委会以及市教委的科研基金资助。

      傅璇琮,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奠定学术基础。后因全国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留校任助教。因在政治运动遭受错误批判,被调至中华书局接受改造,并由此走上学术道路。历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编审,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副组长,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央文史馆馆员。2008年3月起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1月23日15时14分,傅璇琮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戴建国,男,1953年生,历史学博士,现任上海师大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籍研究所所长,宋史研究会副会长。
  • 目录:
    藏一话腴
    吹剑録
    吹剑续録
    吹剑三録
    吹剑四録
    清夜録
    萤雪丛说
    负暄野録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 第七编 10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 第七编1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 第七编 5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七编4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 第七编 6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 第七编 3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 第七编 7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 第七编 9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七编1(精装)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七编9(精装)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七编4(精装)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七编10(精装)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九编三 精装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九编七 精装
戴建国 主编;朱易安;复璇琮;周常林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九编二 精装
戴建国 主编;朱易安;复璇琮;周常林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十编八简装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诗话(共10册)(精)
张宗祥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九编五 精装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九编六 精装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十编(精装全十二册)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金曲(精装·全2册·繁体竖排)
刘崇德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套装共102册)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九编一 精装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九编四 精装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七编3(精装)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七编9(精装)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 第七编1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 第七编 10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第七编4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 第七编 9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 第七编 8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 第七编 6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 第七编 3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 第七编 2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 第七编 5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全宋笔记第七编5(精装)
全宋笔记 第七编 7
戴建国、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