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金融结构分析与政策思考

中国宏观金融结构分析与政策思考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11
版次: 1
ISBN: 9787516135952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3页
字数: 27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8人买过
  •   《中国宏观金融结构分析与政策思考》较系统地回顾了中国金融改革的历程,并对中国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调控和金融对外开放进行了专业性的评述。同时,作者力求结合金融全球化、东南亚金融危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来探讨国内宏观金融结构,并将之与整个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相互映照。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不仅深入研究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而且对世界各国金融结构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考察和分析。这些研究借鉴和吸收了中外相关研究成果,并依据大量翔实的数据进行科学严密的测算和分析,从而使得有关结论得到了科学保证。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研究主线与主要特色
    第四节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金融的本质与金融结构观
    第一节金融的本质
    一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二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第二节中外经济学者的金融结构观
    一传统货币经济学中的金融结构观
    二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观
    三爱德华.S.肖与罗纳德.I.麦金农的金融结构观
    四联合国SNA的金融结构观
    五中国经济学者的金融结构观
    第三节关于金融结构的界定
    第四节金融结构的内涵与特质
    一不同内涵的金融结构
    二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
    三对金融资产、金融产出和金融从业人员三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小结
    附录11993年SNA资金流量表

    第三章对不同类型国家金融结构的总体考察
    第一节若干发达国家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一美国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二英国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三联邦德国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四日本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第二节对发达国家金融结构的比较
    第三节一些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一印度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二韩国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三新加坡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第四节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的比较
    第五节世界金融结构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
    一金融管制逐步取消和完善
    二金融创新方兴未艾
    三全球化金融市场正在形成
    四融资证券化程度日趋提高
    五大银行经营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
    六银行业向综合性金融服务业迅速发展
    七金融业跨国并购趋于活跃
    八金融业电子网络化日益加深
    九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显
    十国际金融监管不断加强
    十一金融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更加凸显
    第六节小结

    第四章金融资产结构的衡量与宏观分析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金融资产的界定与分类
    一金融资产的定义与范围
    二金融资产的创新与统计分类
    第三节金融结构与金融深化的衡量方法之探讨
    一对西方金融结构理论与方法的简要述评
    二衡量中国金融资产结构与深化程度的统计基础
    第四节中国的资金流动与资金结构
    第五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资产存量结构的变化特征
    一中国金融资产总量增长与结构分析
    二中国金融资产总量与国民经济总量的结构分析
    三对若干金融概念的进一步探讨
    第六节小结
    附录2金融相关比率(FIR)的计算公式

    第五章中国金融产出的衡量与结构分析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中国第三产业和金融业的变革与发展
    一中国第三产业结构状况与发展
    二20世纪中国金融业的变革与发展
    三新世纪以来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节金融机构的一般界说与分类
    一金融机构的一般界说
    二关于金融机构的主要分类
    第四节金融业产出的合理内核及其衡量方法
    一金融业产出的合理内核
    二金融业产出、中间投入和增加值的概念与衡量方法
    第五节对金融中介服务产出衡量方法的再探讨
    一对金融中介服务产出衡量方法的再思考
    二对中央银行提供中介服务的认识
    第六节中国金融业产出结构与效率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产出结构与深化程度分析
    二对新世纪以来中国金融产出结构与深化程度的简要分析
    三对中国金融效率悖论的一种解说
    第七节小结
    附录3测算和分配金融中介服务产出的具体案例

    第六章中国金融业就业结构的宏观分析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劳动力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与国际比较
    一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二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三中国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四新世纪以来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第四节中国金融业就业总量与结构变动分析
    一改革开放30年中国金融业就业状况及趋势分析
    二中国金融业从业人员素质分析
    第五节对中国金融业生产效率分析
    第六节小结

    第七章对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综合判断及其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对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和结构失衡的综合判断
    一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综合判断
    二对90年代后期中国金融结构失衡的基本判断
    第三节导致中国金融结构失衡的政策因素分析
    第四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中国金融结构的若干思考
    一推进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调整和优化国有专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商业银行体系
    二逐步放宽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鼓励非国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外资银行的创立与发展,不断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度,有序有效地促进市场竞争
    三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巩固和提高资本市场及直接融资的地位,着力减轻银行间接融资压力,不断促进金融结构优化升级
    四尽快推行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增加银行资产流动性,转移和降低银行业经营风险
    五逐步放松分业经营管制,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
    六进一步消除金融抑制,鼓励和支持金融创新,有序推进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
    第五节对现阶段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再衡量和再判断
    第六节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问题的再思考
    一关于金融深化或自由化问题
    二关于金融结构均衡发展问题
    三关于资本账户开放问题
    四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五关于全球经济治理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宏观金融结构分析与政策思考》较系统地回顾了中国金融改革的历程,并对中国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调控和金融对外开放进行了专业性的评述。同时,作者力求结合金融全球化、东南亚金融危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来探讨国内宏观金融结构,并将之与整个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相互映照。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不仅深入研究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而且对世界各国金融结构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考察和分析。这些研究借鉴和吸收了中外相关研究成果,并依据大量翔实的数据进行科学严密的测算和分析,从而使得有关结论得到了科学保证。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研究主线与主要特色
    第四节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金融的本质与金融结构观
    第一节金融的本质
    一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二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第二节中外经济学者的金融结构观
    一传统货币经济学中的金融结构观
    二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观
    三爱德华.S.肖与罗纳德.I.麦金农的金融结构观
    四联合国SNA的金融结构观
    五中国经济学者的金融结构观
    第三节关于金融结构的界定
    第四节金融结构的内涵与特质
    一不同内涵的金融结构
    二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
    三对金融资产、金融产出和金融从业人员三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小结
    附录11993年SNA资金流量表

    第三章对不同类型国家金融结构的总体考察
    第一节若干发达国家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一美国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二英国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三联邦德国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四日本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第二节对发达国家金融结构的比较
    第三节一些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一印度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二韩国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三新加坡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第四节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的比较
    第五节世界金融结构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
    一金融管制逐步取消和完善
    二金融创新方兴未艾
    三全球化金融市场正在形成
    四融资证券化程度日趋提高
    五大银行经营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
    六银行业向综合性金融服务业迅速发展
    七金融业跨国并购趋于活跃
    八金融业电子网络化日益加深
    九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显
    十国际金融监管不断加强
    十一金融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更加凸显
    第六节小结

    第四章金融资产结构的衡量与宏观分析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金融资产的界定与分类
    一金融资产的定义与范围
    二金融资产的创新与统计分类
    第三节金融结构与金融深化的衡量方法之探讨
    一对西方金融结构理论与方法的简要述评
    二衡量中国金融资产结构与深化程度的统计基础
    第四节中国的资金流动与资金结构
    第五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资产存量结构的变化特征
    一中国金融资产总量增长与结构分析
    二中国金融资产总量与国民经济总量的结构分析
    三对若干金融概念的进一步探讨
    第六节小结
    附录2金融相关比率(FIR)的计算公式

    第五章中国金融产出的衡量与结构分析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中国第三产业和金融业的变革与发展
    一中国第三产业结构状况与发展
    二20世纪中国金融业的变革与发展
    三新世纪以来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节金融机构的一般界说与分类
    一金融机构的一般界说
    二关于金融机构的主要分类
    第四节金融业产出的合理内核及其衡量方法
    一金融业产出的合理内核
    二金融业产出、中间投入和增加值的概念与衡量方法
    第五节对金融中介服务产出衡量方法的再探讨
    一对金融中介服务产出衡量方法的再思考
    二对中央银行提供中介服务的认识
    第六节中国金融业产出结构与效率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产出结构与深化程度分析
    二对新世纪以来中国金融产出结构与深化程度的简要分析
    三对中国金融效率悖论的一种解说
    第七节小结
    附录3测算和分配金融中介服务产出的具体案例

    第六章中国金融业就业结构的宏观分析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劳动力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与国际比较
    一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二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三中国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四新世纪以来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第四节中国金融业就业总量与结构变动分析
    一改革开放30年中国金融业就业状况及趋势分析
    二中国金融业从业人员素质分析
    第五节对中国金融业生产效率分析
    第六节小结

    第七章对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综合判断及其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对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和结构失衡的综合判断
    一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综合判断
    二对90年代后期中国金融结构失衡的基本判断
    第三节导致中国金融结构失衡的政策因素分析
    第四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中国金融结构的若干思考
    一推进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调整和优化国有专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商业银行体系
    二逐步放宽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鼓励非国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外资银行的创立与发展,不断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度,有序有效地促进市场竞争
    三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巩固和提高资本市场及直接融资的地位,着力减轻银行间接融资压力,不断促进金融结构优化升级
    四尽快推行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增加银行资产流动性,转移和降低银行业经营风险
    五逐步放松分业经营管制,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
    六进一步消除金融抑制,鼓励和支持金融创新,有序推进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
    第五节对现阶段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再衡量和再判断
    第六节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问题的再思考
    一关于金融深化或自由化问题
    二关于金融结构均衡发展问题
    三关于资本账户开放问题
    四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五关于全球经济治理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