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

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4-03
版次: 1
ISBN: 9787106020569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81页
字数: 386千字
分类: 艺术
53人买过
  • 《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从1905年秋到现在,电影在中国经历了近百年,这近百年的历史,天翻地覆,电影记录下了中国的变迁。影像这种新型的语言,在百年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以中国电影发展为脉络,分析各阶段电影理论观念的特征,剧作结构形态及文化传统;论述电影叙事策略,并通过作品个案分析进行电影创作研究。
    《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展示了电影理论研究的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并兼有对具体作品个案分析的实际意义。《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专业教材,同时适用于学习电影的其它艺术院校的学生。 序:守望者的梳理与思考
    导言
    第一章拓荒的踪迹:中国电影1905-1949
    第一节“影戏”:中国初期电影实践和观念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中国早期电影对蒙太奇学派的借鉴与创新
    第三节中国早期电影的美学特征
    第四节左翼电影评论研究
    第五节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文化传统
    第六节1949年前中国电影的剧作结构形态
    第七节编剧个案分析:田汉
    田汉20世纪30年代电影剧作的特征
    第八节作品个案分析:《小城之春》

    第二章“人民电影”:中国电影1949-1966
    第一节新中国私营电影业研究
    第二节新中国“十七年”戏曲艺术片研究
    第三节导演个案分析:凌子风
    一、凌子风前期电影创作研究
    二、凌子风新时期改编作品解析
    三、《陕北牧歌》:工艺学中的意识形态
    第四节导演个案分析:林农
    讲述历史并被历史所讲述

    第三章新语境/新影像:中国电影1979-2002
    第一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动作类型片研究
    第二节风格主义: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的突围表演
    第三节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的历史叙事策略分析
    第四节导演个案分析:谢飞
    谢飞的创作道路
    第五节导演个案分析:张艺谋
    张艺谋电影文本的文化接受与阐释
    第六节导演个案分析:夏刚
    夏刚电影:都市温情之梦
    第七节导演个案分析:黄建新
    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影像
    第八节导演个案分析:冯小刚
    冯小刚贺岁电影的喜剧特色及文化特征

    第四章“中国影像”的多元再现:港台电影研究
    第一节香港“新浪潮”与台湾“新电影”
    第二节邹文怀:从“邵氏”到“嘉禾”
    第三节香港动作片的动作表现原则
    第四节导演个案分析:李行
    中国遗绪:李行电影探源
    第五节现象读解:阅读周星驰电影
    第六节作品个案分析:《暗恋桃花源》
  • 内容简介:
    《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从1905年秋到现在,电影在中国经历了近百年,这近百年的历史,天翻地覆,电影记录下了中国的变迁。影像这种新型的语言,在百年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以中国电影发展为脉络,分析各阶段电影理论观念的特征,剧作结构形态及文化传统;论述电影叙事策略,并通过作品个案分析进行电影创作研究。
    《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展示了电影理论研究的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并兼有对具体作品个案分析的实际意义。《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专业教材,同时适用于学习电影的其它艺术院校的学生。
  • 目录:
    序:守望者的梳理与思考
    导言
    第一章拓荒的踪迹:中国电影1905-1949
    第一节“影戏”:中国初期电影实践和观念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中国早期电影对蒙太奇学派的借鉴与创新
    第三节中国早期电影的美学特征
    第四节左翼电影评论研究
    第五节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文化传统
    第六节1949年前中国电影的剧作结构形态
    第七节编剧个案分析:田汉
    田汉20世纪30年代电影剧作的特征
    第八节作品个案分析:《小城之春》

    第二章“人民电影”:中国电影1949-1966
    第一节新中国私营电影业研究
    第二节新中国“十七年”戏曲艺术片研究
    第三节导演个案分析:凌子风
    一、凌子风前期电影创作研究
    二、凌子风新时期改编作品解析
    三、《陕北牧歌》:工艺学中的意识形态
    第四节导演个案分析:林农
    讲述历史并被历史所讲述

    第三章新语境/新影像:中国电影1979-2002
    第一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动作类型片研究
    第二节风格主义: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的突围表演
    第三节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的历史叙事策略分析
    第四节导演个案分析:谢飞
    谢飞的创作道路
    第五节导演个案分析:张艺谋
    张艺谋电影文本的文化接受与阐释
    第六节导演个案分析:夏刚
    夏刚电影:都市温情之梦
    第七节导演个案分析:黄建新
    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影像
    第八节导演个案分析:冯小刚
    冯小刚贺岁电影的喜剧特色及文化特征

    第四章“中国影像”的多元再现:港台电影研究
    第一节香港“新浪潮”与台湾“新电影”
    第二节邹文怀:从“邵氏”到“嘉禾”
    第三节香港动作片的动作表现原则
    第四节导演个案分析:李行
    中国遗绪:李行电影探源
    第五节现象读解:阅读周星驰电影
    第六节作品个案分析:《暗恋桃花源》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
影像造型的视觉构成:电影摄影艺术理论
张会军 编
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
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
钟大丰、潘若简、庄宇新 编
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
世界电影:管窥与瞭望
贺红英、李彬 编
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
表现与创作的驰:现代电影表演创作论
陈浥 编
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
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
钟大丰、梅峰 编
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
数字时代的影像制作
李铭 编
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
构筑现代影像世界:电影导演艺术创作理论/新世纪电影学论丛
郑洞天 著
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
影像本体论:作为创作的电影
林黎胜 编
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
虚构的自由:电影剧作本体论
刘一兵、张民 编
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
理论与批评:影像传播中的身份政治与历史叙事
王志敏、杜庆春 编
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
理论支撑未来-电影工艺相关理论与科技研究
刘戈三、王春水 编
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
想象与艺术精神:欧洲电影导演研究
侯克明、杜庆春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