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稳健政策:中国避免大萧条之路

双稳健政策:中国避免大萧条之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05-01
版次: 1
ISBN: 9787010047966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5页
字数: 19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12人买过
  • 2003年1月,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和交通部综合规划司成立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势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研究课题组,该课题组11月在提供给交通部的最终报告中提出,十五后期和十一五的政策取向应当走双稳健之路。报告写道: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持续的新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头十年各项工作。总量调控政策方面,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增加投资、消费需求和就业,稳定物价,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促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措施操作更倾向于稳健、中性一些,尽可能不走全面紧缩和全面扩张的道路,在双紧和双松间寻找灵活多样的政策组合,体现双稳健精神。调控效果着力于避免大起大落,减少经济波动,在结构、质量和效益改进基础上,努力突破七上八下增长区间,在高平台上实现稳中求进。在提出双稳健政策的中期设想后,我们又在后来的短期形势和政策分析中进一步完善了双稳健政策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双稳健政策课题。本书就是该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也是我们对今后几年如何有效地操作双稳健政策的系统相法和认识。 陈东琪,1955年8月28日出生于湖南湘潭县,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他1988年破格晋升为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1993年为研究员,1994年为博士生导师。19951999年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1999-2002年任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2003年以来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所所长、党委书记。19891990年、19921993年先后赴美国哈弗大学、贝克莱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和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北京市、中山市、河源市、湘潭市、铜陵市等市政府经济顾问,北京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首都经贸大学、郑州大学多家大学兼职教授。著有《东欧经济学》(1998)、《新土地所有制》(1990)、《强波经济论》(1992)、《微调论》(1998)、《宏观经济学》(1999)、《新政府干预论》(2000)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1995、1997、1999、2002)等专著,发表论文400多万字。先后参加国家“七五”、“八五”计划总结和起草研究、“3-5-8改革方案”设计起草(1987)、“政府工作报告”(1999)起草以及“十五”计划专题研究等。两度获孙冶方经济学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和《中国中青年新闻人物年鉴》(1996)、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7),为“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成员。《中国经济学希望之光》、《当代中国经济学百家》和《社会科学家词典》均有介绍。
    重大科研成果:著有《东欧经济学》(1998)、《新土地所有制》(1990)、《强波经济论》(1992)、《微调论》(1998)、《宏观经济学》(1999)、《新政府干预论》(2000)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1995、1997、1999、2002)等专著,发表论文400多万字。先后参加国家“七五”、“八五”计划总结和起草研究、“3-5-8改革方案”设计起草(1987)、“政府工作报告”(1999)起草以及“十五”计划专题研究等。两度获孙冶方经济学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和《中国中青年新闻人物年鉴》。 第一章为什么要实施双稳健政策?
    第一节宏观调控有哪些政策组合模式?
    第二节什么是双稳健政策?
    第三节为什么要实行双稳健政策?
    第四节如何实施双稳健政策?

    第二章稳健的财政政策操作
    第一节财政政策有哪些选择类型?
    第二节财政政策为什么要从积极转到稳健?
    第三节怎样进行稳健财政政策的措施操作?

    第三章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
    第一节货币政策为什么要继续坚持稳健取向?
    第二节稳健货币政策的环境、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第三节应当如何操作货币政策工具?

    第四章均衡增长
    第一节什么是均衡增长?
    第二节如何实现均衡增长?

    第五章积极就业
    第一节什么是积极就业政策?
    第二节为什么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第三节怎样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第六章适度投资
    第七章扩大消费
    第八章产业协调发展
    第九章价格基本稳定
    第十章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2003年1月,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和交通部综合规划司成立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势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研究课题组,该课题组11月在提供给交通部的最终报告中提出,十五后期和十一五的政策取向应当走双稳健之路。报告写道: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持续的新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头十年各项工作。总量调控政策方面,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增加投资、消费需求和就业,稳定物价,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促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措施操作更倾向于稳健、中性一些,尽可能不走全面紧缩和全面扩张的道路,在双紧和双松间寻找灵活多样的政策组合,体现双稳健精神。调控效果着力于避免大起大落,减少经济波动,在结构、质量和效益改进基础上,努力突破七上八下增长区间,在高平台上实现稳中求进。在提出双稳健政策的中期设想后,我们又在后来的短期形势和政策分析中进一步完善了双稳健政策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双稳健政策课题。本书就是该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也是我们对今后几年如何有效地操作双稳健政策的系统相法和认识。
  • 作者简介:
    陈东琪,1955年8月28日出生于湖南湘潭县,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他1988年破格晋升为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1993年为研究员,1994年为博士生导师。19951999年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1999-2002年任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2003年以来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所所长、党委书记。19891990年、19921993年先后赴美国哈弗大学、贝克莱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和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北京市、中山市、河源市、湘潭市、铜陵市等市政府经济顾问,北京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首都经贸大学、郑州大学多家大学兼职教授。著有《东欧经济学》(1998)、《新土地所有制》(1990)、《强波经济论》(1992)、《微调论》(1998)、《宏观经济学》(1999)、《新政府干预论》(2000)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1995、1997、1999、2002)等专著,发表论文400多万字。先后参加国家“七五”、“八五”计划总结和起草研究、“3-5-8改革方案”设计起草(1987)、“政府工作报告”(1999)起草以及“十五”计划专题研究等。两度获孙冶方经济学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和《中国中青年新闻人物年鉴》(1996)、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7),为“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成员。《中国经济学希望之光》、《当代中国经济学百家》和《社会科学家词典》均有介绍。
    重大科研成果:著有《东欧经济学》(1998)、《新土地所有制》(1990)、《强波经济论》(1992)、《微调论》(1998)、《宏观经济学》(1999)、《新政府干预论》(2000)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1995、1997、1999、2002)等专著,发表论文400多万字。先后参加国家“七五”、“八五”计划总结和起草研究、“3-5-8改革方案”设计起草(1987)、“政府工作报告”(1999)起草以及“十五”计划专题研究等。两度获孙冶方经济学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和《中国中青年新闻人物年鉴》。
  • 目录:
    第一章为什么要实施双稳健政策?
    第一节宏观调控有哪些政策组合模式?
    第二节什么是双稳健政策?
    第三节为什么要实行双稳健政策?
    第四节如何实施双稳健政策?

    第二章稳健的财政政策操作
    第一节财政政策有哪些选择类型?
    第二节财政政策为什么要从积极转到稳健?
    第三节怎样进行稳健财政政策的措施操作?

    第三章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
    第一节货币政策为什么要继续坚持稳健取向?
    第二节稳健货币政策的环境、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第三节应当如何操作货币政策工具?

    第四章均衡增长
    第一节什么是均衡增长?
    第二节如何实现均衡增长?

    第五章积极就业
    第一节什么是积极就业政策?
    第二节为什么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第三节怎样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第六章适度投资
    第七章扩大消费
    第八章产业协调发展
    第九章价格基本稳定
    第十章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双稳健政策:中国避免大萧条之路
双稳态压电俘能器动力学特性与发电性能研究
曹树谦 著;郭抗抗
双稳健政策:中国避免大萧条之路
双稳态可变形复合材料结构
张征、柴国钟、姜少飞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