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11
版次: 1
ISBN: 9787550909908
定价: 32.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1页
字数: 15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27人买过
  •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主要探讨了上古治河策略、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治河发展,北宋利河御敌,金元利河南行,宋元治河成就,明清治河方法,以及潘季驯、靳辅、陈潢、魏源等的业绩、观点,还包括兴利除害的设想、欧风东渐后治河策略的趋向等。 序

    第一章黄河概况与变迁述要
    1-1黄河下游概况
    1-2历代决口与改道概况

    第二章传说中的上古治水策略
    2-1从逃避水灾到防御水灾
    2-2从障洪水到疏九河
    2-3试论禹、鲧成败

    第三章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治河发展
    3-1下游两岸长堤的出现及其所带来的问题
    3-2贾让《治河策》
    3-3各家筹河议
    3-4利用水力冲沙的创见
    3-5兴利事业的开发与停滞

    第四章治河并以沟通南北水运的成就
    4-1通向江、淮的邗沟与鸿沟
    4-2沟通东南水系的汴渠
    4-3贯通东北水系的白沟
    4-4南迄余杭的通济渠、江南河与北达涿郡的永济渠

    第五章北宋利河御敌,金、元利河南行
    5-1北宋五次改道和三次回河概况
    5-2“以农事为急”的回河观点
    5-3从御敌出发的治河方略
    5-4治河的“三畏”观点
    5-5片面的治河观点
    5-6金、元利河南行,形势大变

    第六章宋、元治河的成就
    6-1水流涨落与泥沙冲积的认识
    6-2堤防护岸与修守制度的建立
    6-3贾鲁白茅堵口的业绩

    第七章明、清治河理论与方法概述
    7-1黄河、运河、淮河形势及其相互影响
    7-2治河的任务
    7-3治水与攻沙的探索
    7-4从多支分流到“归于一槽”
    7-5筑堤在实践中的发展
    7-6黄、淮分泄与改河北流的争论
    7-7反对单纯防河,提出治河要求

    第八章潘季驯的治河业绩及其局限
    8-1时代背景与明朝初期治河情况
    8-2治河经过
    8-3治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8-4崇古思想阻碍治河发展
    8-5政治任务对治河的局限

    第九章靳辅、陈潢的治河观点
    9-1治河的朴素唯物观点
    9-2“按经义治水”,封闭前进之路
    9-3“保漕”任务的局限

    第十章魏源的筹河策
    10-1揭露和批判利河多事的腐朽政治
    10-2倡议改河,但又认为“事必不成”,“必自改之”
    10-3从地形水势议改河,未能摆脱师古、信天的束缚

    第十-章兴利并以除害的设想
    11-1“天下皆治水之人,黄河何所不治”的展望
    11-2“熟究留沙之法,因祸而得福”的倡议
    11-3分水济运,并以减轻水患的探求

    第十二章欧风东渐后治河策略的趋向
    12-1河流概况
    12-2改道北流后,减轻下游河患的议论
    12-3蔑视西学,以“中学为体”的“大治办法”
    12-4帝国主义掠夺下的治河方案
    12-5在近代科学技术指引下,李仪祉论治河
    12-6全面治理,综合利用,促进经济发展的设想

    结束语
  • 内容简介: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主要探讨了上古治河策略、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治河发展,北宋利河御敌,金元利河南行,宋元治河成就,明清治河方法,以及潘季驯、靳辅、陈潢、魏源等的业绩、观点,还包括兴利除害的设想、欧风东渐后治河策略的趋向等。
  • 目录:


    第一章黄河概况与变迁述要
    1-1黄河下游概况
    1-2历代决口与改道概况

    第二章传说中的上古治水策略
    2-1从逃避水灾到防御水灾
    2-2从障洪水到疏九河
    2-3试论禹、鲧成败

    第三章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治河发展
    3-1下游两岸长堤的出现及其所带来的问题
    3-2贾让《治河策》
    3-3各家筹河议
    3-4利用水力冲沙的创见
    3-5兴利事业的开发与停滞

    第四章治河并以沟通南北水运的成就
    4-1通向江、淮的邗沟与鸿沟
    4-2沟通东南水系的汴渠
    4-3贯通东北水系的白沟
    4-4南迄余杭的通济渠、江南河与北达涿郡的永济渠

    第五章北宋利河御敌,金、元利河南行
    5-1北宋五次改道和三次回河概况
    5-2“以农事为急”的回河观点
    5-3从御敌出发的治河方略
    5-4治河的“三畏”观点
    5-5片面的治河观点
    5-6金、元利河南行,形势大变

    第六章宋、元治河的成就
    6-1水流涨落与泥沙冲积的认识
    6-2堤防护岸与修守制度的建立
    6-3贾鲁白茅堵口的业绩

    第七章明、清治河理论与方法概述
    7-1黄河、运河、淮河形势及其相互影响
    7-2治河的任务
    7-3治水与攻沙的探索
    7-4从多支分流到“归于一槽”
    7-5筑堤在实践中的发展
    7-6黄、淮分泄与改河北流的争论
    7-7反对单纯防河,提出治河要求

    第八章潘季驯的治河业绩及其局限
    8-1时代背景与明朝初期治河情况
    8-2治河经过
    8-3治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8-4崇古思想阻碍治河发展
    8-5政治任务对治河的局限

    第九章靳辅、陈潢的治河观点
    9-1治河的朴素唯物观点
    9-2“按经义治水”,封闭前进之路
    9-3“保漕”任务的局限

    第十章魏源的筹河策
    10-1揭露和批判利河多事的腐朽政治
    10-2倡议改河,但又认为“事必不成”,“必自改之”
    10-3从地形水势议改河,未能摆脱师古、信天的束缚

    第十-章兴利并以除害的设想
    11-1“天下皆治水之人,黄河何所不治”的展望
    11-2“熟究留沙之法,因祸而得福”的倡议
    11-3分水济运,并以减轻水患的探求

    第十二章欧风东渐后治河策略的趋向
    12-1河流概况
    12-2改道北流后,减轻下游河患的议论
    12-3蔑视西学,以“中学为体”的“大治办法”
    12-4帝国主义掠夺下的治河方案
    12-5在近代科学技术指引下,李仪祉论治河
    12-6全面治理,综合利用,促进经济发展的设想

    结束语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历代名人如何写公文
宋贵伦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历代名联选读
伍恒山主编;伍恒山编著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历代宋诗选本研究
王顺贵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历代宋玉典故征引汇纂
高志明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历代大师(伯恩哈德经典作;厄普代克、卡尔维诺、桑塔格、帕慕克、耶利内克推崇的文学大师)
著者 (奥地利)托马斯·伯恩哈德 ,译者 马文韬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历代墨迹精选(第二辑):张旭古诗四帖
江吟 主编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历代名家尺牍精粹袁随园尺牍
袁枚 著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历代经典中国书画赏析
范文东 编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历代儒医的家国情怀
张利宁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历代辞赋鉴赏辞典
霍旭东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历代墨迹精选:孙过庭书谱
江吟|责编:来晓平//耿鑫 编者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历代墨迹精选:欧阳询行书四种
江吟|责编:来晓平//耿鑫 编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明清治河概论
张含英 著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治河论丛续篇
张含英 著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治河论丛
张含英 著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
余生议水录
张含英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