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主要经营形式的差异性及绩效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

集体林主要经营形式的差异性及绩效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06
版次: 1
ISBN: 9787109295674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4页
字数: 220.0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本研究选取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具典型代表的区域――福建省三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有限理性理论、产权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三阶段DEA模型等多种方法,以三种主要的林业经营形式(单户经营、联户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作为研究对象,以期为三明市集体林经营水平的提高、林业经营形式创新体系的构建及推动全国集体林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重要依据。   申津羽,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博士,2012年9月-2013年8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奖学金公派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林学院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进行联合培养。主要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2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林业经营
    2.1.2 林业经营理论
    2.1.3 林业经营形式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有限理性理论
    2.2.3 产权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2.3.1 国外林业经营形式的研究
    2.3.2 国内林业经营形式的研究
    2.3.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相关研究
    2.3.4 林业经营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3.5 林业经营效率的相关研究
    2.3.6 林业经营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2.4 研究评述

    第3章 福建省三明市林业经营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3.1 三明市集体林区林权制度变迁的历史
    3.1.1 林业“三定”前
    3.1.2 林业“三定”时期
    3.1.3 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
    3.1.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期
    3.2 三明市区域分布及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3.2.1 经济发展特征
    3.2.2 自然资源禀赋特征
    3.2.3 林改政策发展特征
    3.3 三明市林业经营形式现状分析
    3.3.1 三明市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相关发展政策
    3.3.2 三明市的主要林业经营形式
    3.4 三明市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3.5 目前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差异性分析
    4.1 林业经营体系的构成
    4.2 不同经营形式的转换机制
    4.2.1 转换的内生动力
    4.2.2 转换的外生动力
    4.3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形成差异
    4.3.1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历史
    4.3.2 单户经营的形成历史
    4.3.3 联户经营的形成历史
    4.3.4 股份合作经营的形成历史
    4.4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差异性
    4.4.1 权属差异
    4.4.2 经营管理差异性
    4.4.3 资产使用的差异性
    4.4.4 应对风险的差异性
    4.5 基于农户样本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4.5.1 数据来源
    4.5.2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样本农户的差异性
    4.6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适宜范围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林农对不同林业经营形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5.1 农户林业投入意愿
    5.1.1 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
    5.1.2 结果分析
    5.2 影响林农不同林业经营形式选择的因素
    5.3 计量方法
    5.3.1 主成分分析法
    5.3.2 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
    5.4 计量结果与分析
    5.4.1 自变量描述
    5.4.2 主成分分析结果
    5.4.3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不同林业经营形式效率分析
    6.1 林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及规则
    6.2 不同经营形式的三阶段经营效率分析
    6.2.1 林业经营的经营效率
    6.2.2 调查区域主要经营树种情况
    6.3 研究方法
    6.3.1 单因素分析
    6.3.2 数据包络分析
    6.4 数据来源
    6.4.1 经营投入指标
    6.4.2 经营产出指标
    6.5 结果分析
    6.5.1 第一阶段传统DEA实证结果
    6.5.2 第二阶段SFA回归结果
    6.5.3 第三阶段DEA实证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综合绩效评价
    7.1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综合绩效的内涵及意义
    7.2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及指标选择
    7.2.2 绩效指标体系评价的方法
    7.3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绩效的综合评价
    7.3.1 指标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7.3.2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7.3.3 模糊综合评价
    7.3.4 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
    7.3.5 各指标值的计算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农户对林改现行政策问题的认知分析
    8.1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农户对林改主体内容的认知
    8.2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农户对林改配套政策的认知
    8.2.1 林地流转
    8.2.2 林权抵押贷款
    8.2.3 森林保险
    8.2.4 合作经营组织
    8.2.5 采伐限额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及林业经营形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多元化林业经营形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9.2.1 进一步完善林权管理制度
    9.2.2 逐步加强合作经营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9.2.3 改进森林资源采伐制度
    9.2.4 建立和完善林改相关配套政策制度
    9.3 未来展望
    9.3.1 研究创新点
    9.3.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本研究选取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具典型代表的区域――福建省三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有限理性理论、产权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三阶段DEA模型等多种方法,以三种主要的林业经营形式(单户经营、联户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作为研究对象,以期为三明市集体林经营水平的提高、林业经营形式创新体系的构建及推动全国集体林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重要依据。
  • 作者简介:
      申津羽,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博士,2012年9月-2013年8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奖学金公派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林学院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进行联合培养。主要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2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
  • 目录: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林业经营
    2.1.2 林业经营理论
    2.1.3 林业经营形式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有限理性理论
    2.2.3 产权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2.3.1 国外林业经营形式的研究
    2.3.2 国内林业经营形式的研究
    2.3.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相关研究
    2.3.4 林业经营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3.5 林业经营效率的相关研究
    2.3.6 林业经营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2.4 研究评述

    第3章 福建省三明市林业经营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3.1 三明市集体林区林权制度变迁的历史
    3.1.1 林业“三定”前
    3.1.2 林业“三定”时期
    3.1.3 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
    3.1.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期
    3.2 三明市区域分布及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3.2.1 经济发展特征
    3.2.2 自然资源禀赋特征
    3.2.3 林改政策发展特征
    3.3 三明市林业经营形式现状分析
    3.3.1 三明市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相关发展政策
    3.3.2 三明市的主要林业经营形式
    3.4 三明市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3.5 目前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差异性分析
    4.1 林业经营体系的构成
    4.2 不同经营形式的转换机制
    4.2.1 转换的内生动力
    4.2.2 转换的外生动力
    4.3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形成差异
    4.3.1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历史
    4.3.2 单户经营的形成历史
    4.3.3 联户经营的形成历史
    4.3.4 股份合作经营的形成历史
    4.4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差异性
    4.4.1 权属差异
    4.4.2 经营管理差异性
    4.4.3 资产使用的差异性
    4.4.4 应对风险的差异性
    4.5 基于农户样本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4.5.1 数据来源
    4.5.2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样本农户的差异性
    4.6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适宜范围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林农对不同林业经营形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5.1 农户林业投入意愿
    5.1.1 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
    5.1.2 结果分析
    5.2 影响林农不同林业经营形式选择的因素
    5.3 计量方法
    5.3.1 主成分分析法
    5.3.2 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
    5.4 计量结果与分析
    5.4.1 自变量描述
    5.4.2 主成分分析结果
    5.4.3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不同林业经营形式效率分析
    6.1 林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及规则
    6.2 不同经营形式的三阶段经营效率分析
    6.2.1 林业经营的经营效率
    6.2.2 调查区域主要经营树种情况
    6.3 研究方法
    6.3.1 单因素分析
    6.3.2 数据包络分析
    6.4 数据来源
    6.4.1 经营投入指标
    6.4.2 经营产出指标
    6.5 结果分析
    6.5.1 第一阶段传统DEA实证结果
    6.5.2 第二阶段SFA回归结果
    6.5.3 第三阶段DEA实证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综合绩效评价
    7.1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综合绩效的内涵及意义
    7.2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及指标选择
    7.2.2 绩效指标体系评价的方法
    7.3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绩效的综合评价
    7.3.1 指标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7.3.2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7.3.3 模糊综合评价
    7.3.4 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
    7.3.5 各指标值的计算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农户对林改现行政策问题的认知分析
    8.1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农户对林改主体内容的认知
    8.2 不同林业经营形式农户对林改配套政策的认知
    8.2.1 林地流转
    8.2.2 林权抵押贷款
    8.2.3 森林保险
    8.2.4 合作经营组织
    8.2.5 采伐限额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及林业经营形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多元化林业经营形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9.2.1 进一步完善林权管理制度
    9.2.2 逐步加强合作经营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9.2.3 改进森林资源采伐制度
    9.2.4 建立和完善林改相关配套政策制度
    9.3 未来展望
    9.3.1 研究创新点
    9.3.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