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大地 仰望苍穹 : 俞鸿儒传

扎根大地 仰望苍穹 : 俞鸿儒传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02
版次: 1
ISBN: 9787504698780
定价: 1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348页
字数: 335千字
分类: 历史
6人买过
  • 本书的主体是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为背景,全面展示了俞鸿儒院士的成长和经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力学研究所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精神风貌和活动轨迹;介绍了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中的顽强拼搏和成长的过程,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本书记录了力学研究所科研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历史和现代,记录了一个个宝贵的、令人难忘的历史瞬间,读起来令人振奋。俞鸿儒院士在科学研究上Z大的特点是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敢于去触碰科学研究中的难题,敢于提出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他不仅继承了钱学森、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还有他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因此在科学研究上特别是在实验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重要的成果。 张志会,女,毕业于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际技术史学会大会资助委员会, 委员。发表过多篇论文和著作。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韩启德

    总序二 白春礼

    总序三 周 济

    序 一 韩肇元

    序 二 唐志共

    导 言  

    第一章 家世与启蒙 

    俞氏开化之民风  

    民国私立中小学教育 

    求真成德  

    第二章 理工融合的本科教育  

    考取同济大学数学系 

    转考解放区新办大学 

    机械系的“万金油”  

    第三章 到中国科学院学习“向科学进军”  

    考取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研究生  

    担任激波管组组长 

    钱学森促成人才交换留所工作  

    第四章 受力学大师熏陶  

    近距离感受钱学森的风范  

    跟随郭永怀甘当铺路石  

    向林同骥学习为人做事  

    在大师汇集的氛围中成长  

    第五章 早期激波管与激波风洞  

    研制出国内首台激波管  

    建成国内首座激波风洞并自制仪器  

    建造JF-8 大型激波风洞  

    转入中国气动中心与型号研制人员直接接触  

    第六章 建成高焓爆轰驱动激波风洞  

    实验中意外认识爆轰 

    发明和完善反向爆轰驱动技术  

    建成JF-10 高焓爆轰驱动风洞  

    改善正向爆轰驱动技术品质 

    第七章 建造长试验时间激波风洞  

    探索高超声速问题 

    探索建造长试验时间激波风洞新方法  

    JF-12 激波风洞的立项与建造  

    风洞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  

    第八章 高温气动与激波管技术应用探索

    深化气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 

    为航天器技术难题攻关贡献力量  

    开创激波管技术应用的新方向  

    尝试产学研合作  

    第九章 独树一帜 一专多能  

    辩证思维与独特风格 

    以信念引领科研 

    改革开放初期恢复研究所科研秩序  

    先当博导再评研究员

    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建设国际一流高温气动实验室  

    第十章 学术交流与合作  173

    与亚琛工业大学的不解之缘  173

    与日本高山和喜教授的合作  188

    与美国科技界的早期往来  191

    参加国内首次国际激波会议  194

    国内航空航天学术交流  196

    社会任职与服务  204

    第十一章 为中国气动中心的发展倾注心力  208

    为中国气动中心的发展战略把关  209

    合作研制新型原理性低温风洞  211

    指导不同类型风洞研制  215

    关心新区建设和人才培养  218

    中国气动中心的“俞鸿儒之问”  220

    第十二章 枫林不晚 科研不息  228

    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229

    增大冲压发动机推力新途径研究  232

    提出高铁摩阻测量新设想  234

    研制高品质热流传感器  234

    建言空天安全基础研究  236

    第十三章 呕心培育桃李  239

    悉心培养年轻人  240

    分享如何做科研  246

    被邀请匿名推荐诺奖候选人  249

    建言改进科技奖项设立及评审  250

    第十四章 家庭生活与友情  252

    相伴漫漫人生路  252

    浓浓师生校友情  256

    倾盖如故的至交  258

    一路走来的力学同仁 261

    结 语  265

    附录一 俞鸿儒年表 274

    附录二 俞鸿儒主要论著目录  295

    参考文献  300

    后 记  308
  •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体是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为背景,全面展示了俞鸿儒院士的成长和经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力学研究所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精神风貌和活动轨迹;介绍了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中的顽强拼搏和成长的过程,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本书记录了力学研究所科研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历史和现代,记录了一个个宝贵的、令人难忘的历史瞬间,读起来令人振奋。俞鸿儒院士在科学研究上Z大的特点是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敢于去触碰科学研究中的难题,敢于提出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他不仅继承了钱学森、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还有他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因此在科学研究上特别是在实验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重要的成果。
  • 作者简介:
    张志会,女,毕业于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际技术史学会大会资助委员会, 委员。发表过多篇论文和著作。
  • 目录: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韩启德

    总序二 白春礼

    总序三 周 济

    序 一 韩肇元

    序 二 唐志共

    导 言  

    第一章 家世与启蒙 

    俞氏开化之民风  

    民国私立中小学教育 

    求真成德  

    第二章 理工融合的本科教育  

    考取同济大学数学系 

    转考解放区新办大学 

    机械系的“万金油”  

    第三章 到中国科学院学习“向科学进军”  

    考取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研究生  

    担任激波管组组长 

    钱学森促成人才交换留所工作  

    第四章 受力学大师熏陶  

    近距离感受钱学森的风范  

    跟随郭永怀甘当铺路石  

    向林同骥学习为人做事  

    在大师汇集的氛围中成长  

    第五章 早期激波管与激波风洞  

    研制出国内首台激波管  

    建成国内首座激波风洞并自制仪器  

    建造JF-8 大型激波风洞  

    转入中国气动中心与型号研制人员直接接触  

    第六章 建成高焓爆轰驱动激波风洞  

    实验中意外认识爆轰 

    发明和完善反向爆轰驱动技术  

    建成JF-10 高焓爆轰驱动风洞  

    改善正向爆轰驱动技术品质 

    第七章 建造长试验时间激波风洞  

    探索高超声速问题 

    探索建造长试验时间激波风洞新方法  

    JF-12 激波风洞的立项与建造  

    风洞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  

    第八章 高温气动与激波管技术应用探索

    深化气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 

    为航天器技术难题攻关贡献力量  

    开创激波管技术应用的新方向  

    尝试产学研合作  

    第九章 独树一帜 一专多能  

    辩证思维与独特风格 

    以信念引领科研 

    改革开放初期恢复研究所科研秩序  

    先当博导再评研究员

    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建设国际一流高温气动实验室  

    第十章 学术交流与合作  173

    与亚琛工业大学的不解之缘  173

    与日本高山和喜教授的合作  188

    与美国科技界的早期往来  191

    参加国内首次国际激波会议  194

    国内航空航天学术交流  196

    社会任职与服务  204

    第十一章 为中国气动中心的发展倾注心力  208

    为中国气动中心的发展战略把关  209

    合作研制新型原理性低温风洞  211

    指导不同类型风洞研制  215

    关心新区建设和人才培养  218

    中国气动中心的“俞鸿儒之问”  220

    第十二章 枫林不晚 科研不息  228

    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229

    增大冲压发动机推力新途径研究  232

    提出高铁摩阻测量新设想  234

    研制高品质热流传感器  234

    建言空天安全基础研究  236

    第十三章 呕心培育桃李  239

    悉心培养年轻人  240

    分享如何做科研  246

    被邀请匿名推荐诺奖候选人  249

    建言改进科技奖项设立及评审  250

    第十四章 家庭生活与友情  252

    相伴漫漫人生路  252

    浓浓师生校友情  256

    倾盖如故的至交  258

    一路走来的力学同仁 261

    结 语  265

    附录一 俞鸿儒年表 274

    附录二 俞鸿儒主要论著目录  295

    参考文献  300

    后 记  308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