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评传

林语堂评传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3
版次: 2
ISBN: 9787805794341
定价: 28.5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5页
字数: 21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76人买过
  • 《林语堂评传》以林语堂一生的主要经历为经,以他的国学研究活动为中心内容,将他的社会批评活动和文学活动穿插其中,全面评述了他在语言学、文艺学、文化学、哲学、历史学等方面的观点和著述,阐述了他向西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贡献。
    《林语堂评传》材料广博翔实,用新的观点评价复杂现象,敢于推翻一些传统的看法,实为近年来林语堂研究的新成果。 总序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
    序言
    英文提要
    前言
    第1章早年的文化薰陶
    1.1“山地的孩子”
    1.2在寻源书院
    1.3在圣约翰大学

    第2章出国游学前后的文化汲纳
    2.1在清华学校
    2.2在哈佛大学
    2.3在乐魅索、耶那和莱比锡大学

    第3章重返北京初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它
    3.1执教北京大学
    3.2提倡用科学方法研究国学
    3.3研究语言学
    3.4首倡幽默
    3.5批语泰戈尔的说教

    第4章《语丝》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致力于社会批评
    4.1参加《语丝》
    4.2主张彻底改造“国民性”
    4.3斥责绅士名流的“高调”
    4.4抨击“勿谈政治”
    4.5支持“女师大”学生的正义斗争
    4.6“首都革命”中的勇士
    4.7“费扼泼赖”——由赞同到摈弃
    4.8“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的悲愤
    4.9“打狗运动”的急先锋
    4.10对执政府和“叭儿狗”的总攻击
    4.11被迫逃亡

    第5章在厦门大学和武汉革命政府期间的文化活动
    5.1出任厦门大学文科主任兼国学院总秘书
    5.2继续从事语言学研究
    5.3反对扼杀国学研究
    5.4“没有尽到地主之谊”
    5.5终于离开厦门大学
    5.6“投身加入武汉的国民政府服务”
    5.7抨击“东方文明”
    5.8“对那些革命家也感到腻烦”

    第6章到上海后的国学研究和对东西文明的态度
    6.1重逢鲁迅与在中央研究院任职
    6.2不满黑暗现实
    6.3《子见南子》事件
    6.4语言学研究取得新的成果
    6.5在东吴大学任教和编写英语教材
    6.6论东西文明
    6.7论白璧德的古典主义与克罗齐的表现主义

    第7章《论语》前期的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
    7.1创办《论语》
    7.2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宣传主任”
    7.3欢迎萧伯纳
    7.4讥评时政
    7.5进一步提倡幽默
    7.6提倡性灵
    7.7提倡语录体
    7.8提倡俗字(简体字)

    第8章创办《人间世》、《宇宙风》和写作《吾国与吾民》
    8.1创办《人间世》
    8.2畅谈小品文的特性
    8.3西方小品文艺术和中国小品文传统
    8.4“到底是前进的”
    8.5创办《宇宙风》
    8.6反对文学成为“政治的附庸”
    8.7重视古代文化遗产
    8.8“尽了它们的使命”
    8.9《语言学论丛》和《大荒集》《我的话》出版
    8.10《吾国与吾民》的写作由来
    8.11《吾国与吾民》的不同反响
    8.12《吾国与吾民》是一部怎样的书?
    8.13举家旅美

    第9章在海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宣传抗日救国
    9.1旅美之初
    9.2《生活的艺术》轰动美国
    9.3《生活的艺术》的内涵
    9.4宣传抗日救国
    9.5编写《孔子的智慧》
    9.6充满传统文化精神的民族正气歌——《京华烟云》
    9.7传统文化成为抨击法西斯的武器
    9.8回到重庆
    9.9《中国与印度的智慧》和《啼笑皆非》
    9.10再回重庆

    第10章继续在海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
    10.1以传记形式介绍中国文化——《苏东坡传》
    10.2编写《老子的智慧》
    10.3译介中国古代小说名作
    10.4三次荣获荣誉博士学位
    10.5严肃的历史传记——《武则天传》
    10.6初次访台和反对制造“两个中国”
    10.7到华盛顿讲演和遨游中南美六国
    10.8乡愁益浓
    10.9结束旅美生涯

    第11章在台湾从事文化活动的新绩
    11.1定居台湾
    11.2《无所不谈合集》
    11.3《红楼梦》研究
    11.4主张“回复孔孟面目”
    11.5提倡整理汉字
    11.6主编《当代汉英词典》
    11.7饮誉国际文坛
    11.8告别世界
    林语堂学术行年简表
    参考资料
    后记
  • 内容简介:
    《林语堂评传》以林语堂一生的主要经历为经,以他的国学研究活动为中心内容,将他的社会批评活动和文学活动穿插其中,全面评述了他在语言学、文艺学、文化学、哲学、历史学等方面的观点和著述,阐述了他向西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贡献。
    《林语堂评传》材料广博翔实,用新的观点评价复杂现象,敢于推翻一些传统的看法,实为近年来林语堂研究的新成果。
  • 目录:
    总序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
    序言
    英文提要
    前言
    第1章早年的文化薰陶
    1.1“山地的孩子”
    1.2在寻源书院
    1.3在圣约翰大学

    第2章出国游学前后的文化汲纳
    2.1在清华学校
    2.2在哈佛大学
    2.3在乐魅索、耶那和莱比锡大学

    第3章重返北京初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它
    3.1执教北京大学
    3.2提倡用科学方法研究国学
    3.3研究语言学
    3.4首倡幽默
    3.5批语泰戈尔的说教

    第4章《语丝》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致力于社会批评
    4.1参加《语丝》
    4.2主张彻底改造“国民性”
    4.3斥责绅士名流的“高调”
    4.4抨击“勿谈政治”
    4.5支持“女师大”学生的正义斗争
    4.6“首都革命”中的勇士
    4.7“费扼泼赖”——由赞同到摈弃
    4.8“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的悲愤
    4.9“打狗运动”的急先锋
    4.10对执政府和“叭儿狗”的总攻击
    4.11被迫逃亡

    第5章在厦门大学和武汉革命政府期间的文化活动
    5.1出任厦门大学文科主任兼国学院总秘书
    5.2继续从事语言学研究
    5.3反对扼杀国学研究
    5.4“没有尽到地主之谊”
    5.5终于离开厦门大学
    5.6“投身加入武汉的国民政府服务”
    5.7抨击“东方文明”
    5.8“对那些革命家也感到腻烦”

    第6章到上海后的国学研究和对东西文明的态度
    6.1重逢鲁迅与在中央研究院任职
    6.2不满黑暗现实
    6.3《子见南子》事件
    6.4语言学研究取得新的成果
    6.5在东吴大学任教和编写英语教材
    6.6论东西文明
    6.7论白璧德的古典主义与克罗齐的表现主义

    第7章《论语》前期的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
    7.1创办《论语》
    7.2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宣传主任”
    7.3欢迎萧伯纳
    7.4讥评时政
    7.5进一步提倡幽默
    7.6提倡性灵
    7.7提倡语录体
    7.8提倡俗字(简体字)

    第8章创办《人间世》、《宇宙风》和写作《吾国与吾民》
    8.1创办《人间世》
    8.2畅谈小品文的特性
    8.3西方小品文艺术和中国小品文传统
    8.4“到底是前进的”
    8.5创办《宇宙风》
    8.6反对文学成为“政治的附庸”
    8.7重视古代文化遗产
    8.8“尽了它们的使命”
    8.9《语言学论丛》和《大荒集》《我的话》出版
    8.10《吾国与吾民》的写作由来
    8.11《吾国与吾民》的不同反响
    8.12《吾国与吾民》是一部怎样的书?
    8.13举家旅美

    第9章在海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宣传抗日救国
    9.1旅美之初
    9.2《生活的艺术》轰动美国
    9.3《生活的艺术》的内涵
    9.4宣传抗日救国
    9.5编写《孔子的智慧》
    9.6充满传统文化精神的民族正气歌——《京华烟云》
    9.7传统文化成为抨击法西斯的武器
    9.8回到重庆
    9.9《中国与印度的智慧》和《啼笑皆非》
    9.10再回重庆

    第10章继续在海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
    10.1以传记形式介绍中国文化——《苏东坡传》
    10.2编写《老子的智慧》
    10.3译介中国古代小说名作
    10.4三次荣获荣誉博士学位
    10.5严肃的历史传记——《武则天传》
    10.6初次访台和反对制造“两个中国”
    10.7到华盛顿讲演和遨游中南美六国
    10.8乡愁益浓
    10.9结束旅美生涯

    第11章在台湾从事文化活动的新绩
    11.1定居台湾
    11.2《无所不谈合集》
    11.3《红楼梦》研究
    11.4主张“回复孔孟面目”
    11.5提倡整理汉字
    11.6主编《当代汉英词典》
    11.7饮誉国际文坛
    11.8告别世界
    林语堂学术行年简表
    参考资料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林语堂评传
张元济评传
张荣华 著
林语堂评传
王国维评传
刘恒 著
林语堂评传
顾颉刚评传
顾潮、顾洪 著
林语堂评传
欧阳竟无评传
徐清祥 著
林语堂评传
贺麟评传
王思隽、李萧东 著
林语堂评传
钱玄同评传
吴锐 著
林语堂评传
梁漱溟评传
景海峰、黎业明 著
林语堂评传
章太炎评传
姜义华 著
林语堂评传
刘师培评传
方光华 著
林语堂评传
柳诒徵评传
孙永如 著
林语堂评传
罗振玉评传
张永山 著
林语堂评传
严复评传
欧阳哲生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林语堂评传
林语堂的跨文化遗产
钱锁桥 主编
林语堂评传
林语堂翻译书写研究
刘全国 著
林语堂评传
林语堂翻译研究
李平 著
林语堂评传
林语堂著译互文关系研究
李平 许钧
林语堂评传
林语堂别传:生命中的人与城
叶子 著
林语堂评传
林语堂古音学研究
高永安 著
林语堂评传
林语堂小说研究
肖百容 著
林语堂评传
林语堂:幽默大师智慧人物
陈煜斓 著
林语堂评传
林语堂儒家文化思想研究
李瑾
林语堂评传
林语堂的朋友圈
陈煜斓 著
林语堂评传
林语堂传(名贯中西的现代幽默大师)
施建伟
林语堂评传
林语堂传 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钱锁桥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林语堂评传
秒背高中思想政治
刘炎生
林语堂评传
考点帮 秒背政史地(高中)
刘炎生、熊国伟 编
林语堂评传
考点帮高考快速提分:文综(政史地)
刘炎生 编
林语堂评传
国学大师丛书:林语堂评传
刘炎生 著;钱宏 编纂;赵朴初 书写
林语堂评传
解题决策:高中思想政治
刘炎生、王春娇 编
林语堂评传
旷世文人郁达夫
刘炎生 著
林语堂评传
浪漫才子徐志摩
刘炎生 著
林语堂评传
中国第一才女林徽因
刘炎生 著
林语堂评传
潇洒才子梁实秋
刘炎生
林语堂评传
梁启超
刘炎生 著
林语堂评传
林语堂评传(简装)——国学大师丛书
刘炎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