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3-01
版次: 1
ISBN: 9787030362698
定价: 7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7页
字数: 35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5人买过
  •   《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研究项目“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
      《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若干关键问题研究》围绕“如何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这个核心问题,对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影响科学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分析,并结合中国科学发展的实际,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提升科学创新能力的经验研究,对中国科学宏观管理体制与政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科学家声誉的社会评价与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等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供科技政策和科研管理领域的大学生、研究生、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科研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总序
    前言
    第1章科学创新能力及对中国科学创新能力的基本评价
    1.1对于中国科学创新能力的两种看法
    1.2中国科学创新能力及其评价体系构建
    1.3对于中国科学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1.4关于中国科学创新能力的总体判断

    第2章提升科学创新能力的国际经验
    2.1国际比较的分析框架
    2.2科学创新能力的组织和制度因素
    2.3科学创新的政策与管理体系
    2.4科学创新的资助体系与资助模式
    2.5科学创新的研究组织形式
    2.6科学创新的评价体系
    2.7科学创新的文化因素: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京都研究传统
    2.8结论与借鉴

    第3章中国科学宏观管理体系的特征及其问题
    3.1影响中国科学创新能力的宏观管理问题的调查分析
    3.2寻求分析问题的新路径:科学治理
    3.3中国现行科学治理体系的特征及其对科学创新能力的影响

    第4章完善中国科学宏观管理的政策建议
    4.1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4.2提高科学共同体在科研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4.3建立公正合理、科学至上的科学评价体系
    4.4塑造协同高效、以人为本的科研资助与管理模式

    第5章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与科学创新能力的关系
    5.1中国高校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与问题
    5.2中国高校科研管理对科学研究能力的制约
    5.3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根源
    5.4中国高校科研管理改革的政策建议

    第6章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与科学创新能力提升
    6.1大学跨学科研究发展趋势及其对科学创新能力的影响
    6.2大学跨学科研究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关键因素
    6.3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模式与科学创新能力
    6.4中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建设与有效运作的实现条件
    6.5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与科学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6.6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与科学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设计

    第7章科学家声誉的社会评价与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
    7.1科学家的社会角色与科学家的社会声誉
    7.2公众对科学家声誉的评价以及对科学的认知
    7.3大众传媒对科学家声誉的评价
    7.4科研人员对科学家社会角色的自我认知
    7.5改善科学家社会评价和科研环境的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研究项目“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
      《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若干关键问题研究》围绕“如何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这个核心问题,对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影响科学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分析,并结合中国科学发展的实际,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提升科学创新能力的经验研究,对中国科学宏观管理体制与政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科学家声誉的社会评价与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等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供科技政策和科研管理领域的大学生、研究生、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科研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科学创新能力及对中国科学创新能力的基本评价
    1.1对于中国科学创新能力的两种看法
    1.2中国科学创新能力及其评价体系构建
    1.3对于中国科学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1.4关于中国科学创新能力的总体判断

    第2章提升科学创新能力的国际经验
    2.1国际比较的分析框架
    2.2科学创新能力的组织和制度因素
    2.3科学创新的政策与管理体系
    2.4科学创新的资助体系与资助模式
    2.5科学创新的研究组织形式
    2.6科学创新的评价体系
    2.7科学创新的文化因素: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京都研究传统
    2.8结论与借鉴

    第3章中国科学宏观管理体系的特征及其问题
    3.1影响中国科学创新能力的宏观管理问题的调查分析
    3.2寻求分析问题的新路径:科学治理
    3.3中国现行科学治理体系的特征及其对科学创新能力的影响

    第4章完善中国科学宏观管理的政策建议
    4.1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4.2提高科学共同体在科研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4.3建立公正合理、科学至上的科学评价体系
    4.4塑造协同高效、以人为本的科研资助与管理模式

    第5章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与科学创新能力的关系
    5.1中国高校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与问题
    5.2中国高校科研管理对科学研究能力的制约
    5.3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根源
    5.4中国高校科研管理改革的政策建议

    第6章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与科学创新能力提升
    6.1大学跨学科研究发展趋势及其对科学创新能力的影响
    6.2大学跨学科研究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关键因素
    6.3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模式与科学创新能力
    6.4中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建设与有效运作的实现条件
    6.5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与科学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6.6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与科学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设计

    第7章科学家声誉的社会评价与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
    7.1科学家的社会角色与科学家的社会声誉
    7.2公众对科学家声誉的评价以及对科学的认知
    7.3大众传媒对科学家声誉的评价
    7.4科研人员对科学家社会角色的自我认知
    7.5改善科学家社会评价和科研环境的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工程伦理
李正风
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工程伦理(第2版)(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李正风、丛杭青、王前 著
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工程伦理/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李正风、丛杭青、王前 著
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建设创新型国家——面向未来的重大抉择
李正风;胡钰
提升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走向科学技术学
李正风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