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证据制度研究

行政证据制度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08
版次: 1
ISBN: 9787802263468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4页
字数: 220千字
分类: 法律
20人买过
  • 《行政证据制度研究》从研究行政程序证据制度人手,将行政程序证据制度与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结合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反映行政管理的特点,理顺行政程序证据制度与行政证据审查制度的关系,使研究成果具有系统性。通过研究揭示了行政程序和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基本规律,弥补我国对行政证据制度研究的不足。在实践方面,通过对行政程序中的一系列证据制度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行政程序证据制度的规律,为我国制定行政程序法提供一些理论支持,也可以指导行政管理实践活动。从行政程序角度研究行政证据制度,揭示行政诉讼证据与行政程序证据的关系,也可以为我国完善行政诉讼制度提供理论支持,还可以指导行政诉讼实践。 徐继敏,法学博士,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教授。重庆市人民政府立法评审委员,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大学兼职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候备人选。曾在《中国法学》、《现代法学》、《河北法学》、《当代法学》、《证据学论坛》、《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参与起草《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证据规定》等。

    引言
    第一章行政证据制度基本问题
    一、行政证据的属性
    (一)什么是行政证据
    (二)行政证据的属性
    (三)行政证据制度的特点
    二、行政证据种类
    三、行政证明对象
    (一)实体性事实
    (二)程序性事实
    (三)不需要证明的事实
    四、行政证据排除规则
    (一)行政证据排除规则的意义
    (二)确定行政证据排除规则应当考虑的因素
    (三)行政证据排除规则的内容
    五、行政程序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
    六、各国行政证据制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美国行政证据制度
    (二)德国行政证据制度
    (三)奥地利行政证据制度
    (四)瑞士行政证据制度
    (五)西班牙行政证据制度
    (六)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证据制度
    第二章行政证明责任
    一、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法理
    二、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三、行政诉讼证明责任与行政程序证明责任的关系
    四、行政程序证明责任分配
    (一)行政程序证明责任分配应当考虑的因素
    (二)行政程序证明责任的特点
    (三)行政程序证明责任分配
    (四)各种行政行为证明责任分配
    五、行政复议证明责任
    (一)行政复议证明责任与行政程序证明责任的关系
    (二)行政复议证明责任分配
    六、行政诉讼证明责任
    (一)一些国家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办法
    (二)我国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法律规定及学者观点
    (三)确定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应当明确的基本问题
    (四)我国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第三章行政证明标准
    一、行政证明标准基本原理
    (一)行政证明要求是“法律真实”还是“客观真实”
    (二)各种证明标准评析
    (三)证明标准的特点
    二、行政程序证明标准与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一)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应当与行政程序证明标准基本一致
    (二)行政诉讼和行政程序应当有一些独有证明标准
    三、行政证明标准的各种观点评述
    (一)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特点
    (二)行政证明标准的种类
    四、确定行政证明标准应当考虑的因素
    (一)行政案件的类型
    (二)证明的难易程度
    (三)行政决定的重要性
    (四)行政管理的特点
    五、行政证明标准
    (一)行政许可证明标准
    (二)行政强制证明标准
    (三)行政处罚证明标准
    (四)行政裁决证明标准
    第四章行政程序证据收集与审查制度
    一、行政程序证据收集制度
    (一)行政程序证据收集规则
    (二)行政程序证据收集方法
    二、行政程序言词审理制度
    (一)言词审理规定方式及适用范围
    (二)言词审理主持人
    (三)言词审理参加人
    (四)言词审理程序
    (五)言词审理结果
    三、行政程序证据审查制度
    (一)行政程序证据查证、质证
    (二)行政程序证据综合审查判断
    (三)行政程序案卷排他性原则
    第五章行政证据复议审查制度
    一、行政证据复议审查制度的特点
    二、行政复议证据收集和提供
    (一)行政复议机关依职权调查原则
    (二)被申请人提供证据
    (三)申请人提供证据
    (四)申请人和第三人申请复议机关调查收集证据
    三、行政复议证据审查判断
    (一)书面审查制度
    (二)全面审查原则
    第六章行政证据诉讼审查制度
    一、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态度分析
    (一)各国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不同态度
    (二)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不同态度的原因分析
    (三)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不同态度对行政证据诉讼审查制度的影响
    (四)我国确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态度应当考虑的因素
    (五)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态度
    二、行政诉讼证据提供与调取
    (一)行政诉讼证据提供和调取规则
    (二)行政诉讼程序中当事人提供证据的权利和责任
    (三)行政诉讼证据提供的要求
    (四)人民法院调取证据
    三、行政诉讼证据审查规则
    (一)行政诉讼证据审查基本问题
    (二)行政诉讼证据审查规则
    四、行政诉讼证据采证
    (一)行政诉讼采证规则
    (二)司法认知
    (三)推定
    (四)自认
    (五)证据的证明效力
    尾论
  • 内容简介:
    《行政证据制度研究》从研究行政程序证据制度人手,将行政程序证据制度与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结合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反映行政管理的特点,理顺行政程序证据制度与行政证据审查制度的关系,使研究成果具有系统性。通过研究揭示了行政程序和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基本规律,弥补我国对行政证据制度研究的不足。在实践方面,通过对行政程序中的一系列证据制度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行政程序证据制度的规律,为我国制定行政程序法提供一些理论支持,也可以指导行政管理实践活动。从行政程序角度研究行政证据制度,揭示行政诉讼证据与行政程序证据的关系,也可以为我国完善行政诉讼制度提供理论支持,还可以指导行政诉讼实践。
  • 作者简介:
    徐继敏,法学博士,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教授。重庆市人民政府立法评审委员,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大学兼职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候备人选。曾在《中国法学》、《现代法学》、《河北法学》、《当代法学》、《证据学论坛》、《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参与起草《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证据规定》等。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行政证据制度基本问题
    一、行政证据的属性
    (一)什么是行政证据
    (二)行政证据的属性
    (三)行政证据制度的特点
    二、行政证据种类
    三、行政证明对象
    (一)实体性事实
    (二)程序性事实
    (三)不需要证明的事实
    四、行政证据排除规则
    (一)行政证据排除规则的意义
    (二)确定行政证据排除规则应当考虑的因素
    (三)行政证据排除规则的内容
    五、行政程序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
    六、各国行政证据制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美国行政证据制度
    (二)德国行政证据制度
    (三)奥地利行政证据制度
    (四)瑞士行政证据制度
    (五)西班牙行政证据制度
    (六)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证据制度
    第二章行政证明责任
    一、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法理
    二、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三、行政诉讼证明责任与行政程序证明责任的关系
    四、行政程序证明责任分配
    (一)行政程序证明责任分配应当考虑的因素
    (二)行政程序证明责任的特点
    (三)行政程序证明责任分配
    (四)各种行政行为证明责任分配
    五、行政复议证明责任
    (一)行政复议证明责任与行政程序证明责任的关系
    (二)行政复议证明责任分配
    六、行政诉讼证明责任
    (一)一些国家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办法
    (二)我国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法律规定及学者观点
    (三)确定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应当明确的基本问题
    (四)我国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第三章行政证明标准
    一、行政证明标准基本原理
    (一)行政证明要求是“法律真实”还是“客观真实”
    (二)各种证明标准评析
    (三)证明标准的特点
    二、行政程序证明标准与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一)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应当与行政程序证明标准基本一致
    (二)行政诉讼和行政程序应当有一些独有证明标准
    三、行政证明标准的各种观点评述
    (一)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特点
    (二)行政证明标准的种类
    四、确定行政证明标准应当考虑的因素
    (一)行政案件的类型
    (二)证明的难易程度
    (三)行政决定的重要性
    (四)行政管理的特点
    五、行政证明标准
    (一)行政许可证明标准
    (二)行政强制证明标准
    (三)行政处罚证明标准
    (四)行政裁决证明标准
    第四章行政程序证据收集与审查制度
    一、行政程序证据收集制度
    (一)行政程序证据收集规则
    (二)行政程序证据收集方法
    二、行政程序言词审理制度
    (一)言词审理规定方式及适用范围
    (二)言词审理主持人
    (三)言词审理参加人
    (四)言词审理程序
    (五)言词审理结果
    三、行政程序证据审查制度
    (一)行政程序证据查证、质证
    (二)行政程序证据综合审查判断
    (三)行政程序案卷排他性原则
    第五章行政证据复议审查制度
    一、行政证据复议审查制度的特点
    二、行政复议证据收集和提供
    (一)行政复议机关依职权调查原则
    (二)被申请人提供证据
    (三)申请人提供证据
    (四)申请人和第三人申请复议机关调查收集证据
    三、行政复议证据审查判断
    (一)书面审查制度
    (二)全面审查原则
    第六章行政证据诉讼审查制度
    一、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态度分析
    (一)各国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不同态度
    (二)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不同态度的原因分析
    (三)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不同态度对行政证据诉讼审查制度的影响
    (四)我国确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态度应当考虑的因素
    (五)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态度
    二、行政诉讼证据提供与调取
    (一)行政诉讼证据提供和调取规则
    (二)行政诉讼程序中当事人提供证据的权利和责任
    (三)行政诉讼证据提供的要求
    (四)人民法院调取证据
    三、行政诉讼证据审查规则
    (一)行政诉讼证据审查基本问题
    (二)行政诉讼证据审查规则
    四、行政诉讼证据采证
    (一)行政诉讼采证规则
    (二)司法认知
    (三)推定
    (四)自认
    (五)证据的证明效力
    尾论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行政证据制度研究
共享单车管理法律问题
徐继敏
行政证据制度研究
“省直管县”改革法治保障研究
徐继敏;陈云先
行政证据制度研究
高等学校法学教学丛书:行政法学(第2版)
徐继敏 编
行政证据制度研究
行政程序证据规则与案例
徐继敏 著
行政证据制度研究
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系列教材: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3版)
徐继敏、韩弘力 编
行政证据制度研究
行政程序证据规则研究
徐继敏 著
行政证据制度研究
行政证据学基本问题研究
徐继敏 著
行政证据制度研究
行政法学
徐继敏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