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10
版次: 1
ISBN: 9787509517864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7页
字数: 250千字
分类: 经济
8人买过
  •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科学化的探索》是一部质疑现代会计学的力作!全书包括总论、现金流会计、集团会计和复式簿记等四篇和一个附录(“新编会计学原理示范纲要”),共十六章。作者立足现实与历史,用严谨而不失生动活泼的笔调言简意赅地描述了会计学的重要观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枯燥的会计学原理。作者质疑净利润、公允价值和应计制,呼吁“现金制”应该再度“出山”,提出“溢余现金”概念,主张用“溢余现金”替代“净利润”;同时,质疑合并报表编制原理,认为“合并报表乱象丛生”,“母公司观”出错在先,“合并法”错上加错,主张从“母公司观”转向“主体观”,弃“权益法”取“成本法”,从“合并法”转向“个别法”,构建“公司集团会计学”,借助计算机数据处理解决合并报表这个难题。
    本书的部分内容或相关观点在《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9年6、7、8、9期)上发表过,现在仍在连载档期中。在《财会通讯》(2009年5、6、7、8期)上发表过。本书相关的序也分别将在《中国会计报》、《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上发表。 汪一凡,现任厦门大学会计系副教授,桃李软件主要创始人;会计泰斗余绪缨的弟子。1951年7月生,有过学生、农民和工人经历;1984年以初二年正式历考取厦门大学会计硕士学;1987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厦大会计系副教授汪一凡不申请当研究生导师,不申请教授职称,20年潜心从自动数据处理角度研究会计理论,是一位有意自我边缘化而又让人敬重的学者。
    个人经历
    以1984年为转折点,汪一凡走入了人生的另一个境界:20年里,他从轰动一时到归于沉静,从读研究生到做副教授和公司董事长,不申请教授,不申请课题,也不带研究生,自我边缘化地潜心自己的会计研究。这位台湾最后一位进士的曾孙,有着传奇般的人生。
    初中没毕业就考上了研究生
    之所以说1984年是他人生的拐点,是因为那年他考上了厦大会计系的研究生。当时的《厦门日报》专门刊发了两篇报道,并配发了一篇评论,在全市引起轰动。因为考研前他只读到初二,初中没毕业竟然考上研究生,无论那时还是现在都令人不可思议。
    读初二时,正当汪一凡立志做一个能成大事的人时,却赶上“文化大革命”,后来在工厂里做会计,又错过了高考。后来他想干脆直接考研究生,于是就把在厦大读本科的中学同学的讲义和课本抱回家“啃”。
    1983年第一次参加研究生考试,竟然考了个总分第二,但因一门单科没及格而落榜。“当时心里就有底了,次年再考,成功了!考上后我就结婚了,人生两大喜事一年办了,真是双喜临门!”汪一凡说,决定一步登天式地去考研究生是受当时理想主义教育的影响,从小到大都是在厦门最好的学校接受教育,从第一幼儿园、实验小学,读到厦门一中和厦门大学,从不喜欢小打小闹,喜欢把目标定得很高,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最好,不和别人在同一层次上竞争。
    这种思想影响到他的女儿。他给女儿定的大学目标就是北大、清华,而不是一般的重点大学。为了让女儿树立这种目标,他带着女儿去北大百年讲堂看《大话西游》,结果女儿真的考上了北大。汪一凡说:“立志要高。目标定在北大、清华,没考上的话,上一般重点大学没问题,要是把目标定在重点大学,没考上就只好上一般的高校了。”
    自我边缘化避免干扰
    研究生毕业那会儿,他再次引起轰动:他的硕士论文发表在国内会计学最权威刊物《会计研究》上,并入选了中国会计学会选编的《会计学年度论文选》。对一个学生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誉。
    但之后,汪一凡留校任教,非常低调。“当时我从自动数据处理的角度研究会计理论,一下子就陷进去了,非常苦,一思考问题就像个呆子,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汪一凡说,那时就觉得时间不够,有意地让自己边缘化。
    边缘化意味着不为人们所认同,意味着成为一个世俗目光下的凡人。但汪一凡丝毫不理睬这些,他不申请当研究生导师,不申请正教授职称,一个会计学研究者连注册会计师也没报考过。“这个世界诱惑太多,这种研究需要非常深度的思考,自我边缘化了就没有人打扰,可以专心做自己的研究。别人以为我很另类,但做学问需要这种能排除外界干扰的另类精神。”
    “另类”留给学生的印象是,他上课时竟然会讲“道可道,非常道”之类的哲学命题,说一些“一流学者不看别人的东西”的惊人之语。他还专门教学生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他觉得,研究生应该立志于做三种人:大学者,大商人和大官,因为有大志才能成大器。
    自耕自种“自留地”
    不申请科研课题并不等于无所事事。汪一凡最近特殊想写,20年的积累和思考像沉积的火山,到2004年便势不可挡地爆发了。第一本书出版了,第二本书也排版了,接着他要写第三、第四本书。与此同时,他的桃李软件公司也将面临一个大的转折——根据他的会计理论开发的会计软件也接近完成。
    “20年是人生事业的一个周期。我曾期待着自己20年后的今天能做出别人没有做出的事情。当时能考上研究生,也与自己多年没有外界干扰的自学生活有关,算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巅峰。”汪一凡说,四本书出完了,会计软件开发好了,20年来做的菜就上齐了,肚子里的“货”也发完了,接下来看学术界和市场的反应。学问他能把得准,但市场瞬息万变,他把不准,因为他与别人不在同一层次竞争,他的理论和软件超前了,需要改变市场理念,构建新的市场标准。
    汪一凡把桃李软件公司称作自己的“自留地”,有了这块“自留地”,做学问才不会“空对空”。他不喜欢“空对空”地做研究,而喜欢在建构理论的同时,做一些实践。“这种研究方式是‘空对地’,有高度又能落地生根。”他说,学问要继续做下去,但“自留地”也要耕种好。
    主要著作
    《管理会计(第3版)》 丛书名: 厦门大学会计系列教材 作者: 余绪缨,汪一凡 主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现金流量表的精确编制原理——厦门大学会计论丛》 作者:汪一凡 中国财经出版社
    《会计信息系统展论》 作者:汪一凡 中国财经出版社
    《会计信息系统原论/会计信息化丛书》 作者:汪一凡 中国财经出版社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科学化的探索》 作者:汪一凡 中国财经出版社
    《用数据库表达管理思想》 作者:汪一凡 中国财经出版社
    ——————摘自百度百科 汪一凡条
    该条创建者为于增彪
    (清华大学教授,博导)
    汪教授的博客地址:http://blog.xmnn.cn/?568320,里面有很多见解精辟的文章! 总论篇
    第一章进退两难的现代会计模式
    第一节“净利润”质疑
    第二节合并报表乱象丛生
    第三节“人生识字糊涂始”
    第四节进退维谷
    第二章中式会计思想的价值
    第一节从日本引进
    第二节从欧美等西方国家引进
    第三节从“前苏联”引进
    第四节本土会计界的原创性贡献
    第五节偏重“现金收付”的思想特色
    第三章“改良现代会计方案”之设想
    第一节保留现状,另立山头
    第二节“溢余现金”与“净利润”
    第三节“亦此亦彼”地双轨行走
    第四节“方案”命名之缘起
    现金流会计篇
    第四章现金流会计导论
    第一节聚焦于现金收付的会计
    第二节“现金池”描述
    第三节“双视”的观察结果及其评论
    第四节现金流会计的主流指标
    第五章现金流动态表的原理与运用
    第一节现金流动态表的原理
    第二节现金流动态表的运用
    第三节切换点后的现金流动态表
    第四节未分配溢余现金的波动
    第六章溢余现金分部报告
    第一节溢余现金的明细信息
    第二节分部报告的多层级结构
    第三节分部报告用于业绩考核
    第七章理财与现金预算
    第一节“经营安全性”与“现金溢余性”
    第二节现金预算表
    第三节现金预算的执行与调整
    第八章基于现金流的管理新模式
    第一节开拓数据来源通道
    第二节责任会计与目标分解
    第三节现金流诊断
    第四节现金池“溢余效能研究”
    集团会计篇
    第九章公司合并与合并报表
    第一节公司合并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为什么要编制合并报表
    第十章传统合并方案剖析
    第一节“母公司观”出错在先
    第二节“合并法”错上加错
    第十一章自行设账才是出路
    第一节需要有建设性的替代方案
    第二节构建“公司集团会计学”
    第三节“会计主体”的覆盖范围
    第四节集团会计的账户体系设计
    第五节“总账套”和“子账套”的数据管理方式
    第六节建账日期与期初余额
    第七节从“源头软件”取数和账户转换
    第十二章公司集团的会计循环
    第一节去除“噪音”数据
    第二节“合N为1套账”方案
    第三节“N+1套账”方案
    第四节集团会计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数据流程
    第五节关联交易的上报与配对设置
    第六节内部资金集中管控的处理
    第七节新旧处理方案同台竞技
    复式簿记篇
    第十三章复式簿记的百年演变史
    第一节蔡锡勇与“该收存付”
    第二节大清银行引进“现金分录法”
    第三节谢霖首次引入“借贷”
    第四节徐永祚高调推“收付”
    第五节梁润身首提以“增减”取代“借贷”
    第六节章乃器重炮助推“收付”
    第七节安绍芸两步法力挺“借贷”
    第八节原商业部推出“增减记账法”
    第九节葛家澍“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
    第十节新会计制度独尊“借贷记账法”
    第十四章中国近代会计史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改良派与改革派之争”新说
    第二节徐永祚先生的历史地位评说
    第三节“借、贷”符号之由来
    第十五章会计制度改革之后
    第一节“+、-”记账法
    第二节国际通用“+、-”记账法
    第三节左右对应记账法
    第十六章中国流复式簿记方案
    第一节驱逐“借、贷”之想法
    第二节新方案的设计目标
    第三节手工记账操作规则
    第四节复式簿记的资产保护机理
    第五节“走最小抵抗路线”的方案
    第六节手工记账与计算机实现
    附录:新编会计学原理示范纲要
    后记会计“西学东渐”百年盘点
  • 内容简介: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科学化的探索》是一部质疑现代会计学的力作!全书包括总论、现金流会计、集团会计和复式簿记等四篇和一个附录(“新编会计学原理示范纲要”),共十六章。作者立足现实与历史,用严谨而不失生动活泼的笔调言简意赅地描述了会计学的重要观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枯燥的会计学原理。作者质疑净利润、公允价值和应计制,呼吁“现金制”应该再度“出山”,提出“溢余现金”概念,主张用“溢余现金”替代“净利润”;同时,质疑合并报表编制原理,认为“合并报表乱象丛生”,“母公司观”出错在先,“合并法”错上加错,主张从“母公司观”转向“主体观”,弃“权益法”取“成本法”,从“合并法”转向“个别法”,构建“公司集团会计学”,借助计算机数据处理解决合并报表这个难题。
    本书的部分内容或相关观点在《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9年6、7、8、9期)上发表过,现在仍在连载档期中。在《财会通讯》(2009年5、6、7、8期)上发表过。本书相关的序也分别将在《中国会计报》、《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上发表。
  • 作者简介:
    汪一凡,现任厦门大学会计系副教授,桃李软件主要创始人;会计泰斗余绪缨的弟子。1951年7月生,有过学生、农民和工人经历;1984年以初二年正式历考取厦门大学会计硕士学;1987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厦大会计系副教授汪一凡不申请当研究生导师,不申请教授职称,20年潜心从自动数据处理角度研究会计理论,是一位有意自我边缘化而又让人敬重的学者。
    个人经历
    以1984年为转折点,汪一凡走入了人生的另一个境界:20年里,他从轰动一时到归于沉静,从读研究生到做副教授和公司董事长,不申请教授,不申请课题,也不带研究生,自我边缘化地潜心自己的会计研究。这位台湾最后一位进士的曾孙,有着传奇般的人生。
    初中没毕业就考上了研究生
    之所以说1984年是他人生的拐点,是因为那年他考上了厦大会计系的研究生。当时的《厦门日报》专门刊发了两篇报道,并配发了一篇评论,在全市引起轰动。因为考研前他只读到初二,初中没毕业竟然考上研究生,无论那时还是现在都令人不可思议。
    读初二时,正当汪一凡立志做一个能成大事的人时,却赶上“文化大革命”,后来在工厂里做会计,又错过了高考。后来他想干脆直接考研究生,于是就把在厦大读本科的中学同学的讲义和课本抱回家“啃”。
    1983年第一次参加研究生考试,竟然考了个总分第二,但因一门单科没及格而落榜。“当时心里就有底了,次年再考,成功了!考上后我就结婚了,人生两大喜事一年办了,真是双喜临门!”汪一凡说,决定一步登天式地去考研究生是受当时理想主义教育的影响,从小到大都是在厦门最好的学校接受教育,从第一幼儿园、实验小学,读到厦门一中和厦门大学,从不喜欢小打小闹,喜欢把目标定得很高,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最好,不和别人在同一层次上竞争。
    这种思想影响到他的女儿。他给女儿定的大学目标就是北大、清华,而不是一般的重点大学。为了让女儿树立这种目标,他带着女儿去北大百年讲堂看《大话西游》,结果女儿真的考上了北大。汪一凡说:“立志要高。目标定在北大、清华,没考上的话,上一般重点大学没问题,要是把目标定在重点大学,没考上就只好上一般的高校了。”
    自我边缘化避免干扰
    研究生毕业那会儿,他再次引起轰动:他的硕士论文发表在国内会计学最权威刊物《会计研究》上,并入选了中国会计学会选编的《会计学年度论文选》。对一个学生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誉。
    但之后,汪一凡留校任教,非常低调。“当时我从自动数据处理的角度研究会计理论,一下子就陷进去了,非常苦,一思考问题就像个呆子,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汪一凡说,那时就觉得时间不够,有意地让自己边缘化。
    边缘化意味着不为人们所认同,意味着成为一个世俗目光下的凡人。但汪一凡丝毫不理睬这些,他不申请当研究生导师,不申请正教授职称,一个会计学研究者连注册会计师也没报考过。“这个世界诱惑太多,这种研究需要非常深度的思考,自我边缘化了就没有人打扰,可以专心做自己的研究。别人以为我很另类,但做学问需要这种能排除外界干扰的另类精神。”
    “另类”留给学生的印象是,他上课时竟然会讲“道可道,非常道”之类的哲学命题,说一些“一流学者不看别人的东西”的惊人之语。他还专门教学生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他觉得,研究生应该立志于做三种人:大学者,大商人和大官,因为有大志才能成大器。
    自耕自种“自留地”
    不申请科研课题并不等于无所事事。汪一凡最近特殊想写,20年的积累和思考像沉积的火山,到2004年便势不可挡地爆发了。第一本书出版了,第二本书也排版了,接着他要写第三、第四本书。与此同时,他的桃李软件公司也将面临一个大的转折——根据他的会计理论开发的会计软件也接近完成。
    “20年是人生事业的一个周期。我曾期待着自己20年后的今天能做出别人没有做出的事情。当时能考上研究生,也与自己多年没有外界干扰的自学生活有关,算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巅峰。”汪一凡说,四本书出完了,会计软件开发好了,20年来做的菜就上齐了,肚子里的“货”也发完了,接下来看学术界和市场的反应。学问他能把得准,但市场瞬息万变,他把不准,因为他与别人不在同一层次竞争,他的理论和软件超前了,需要改变市场理念,构建新的市场标准。
    汪一凡把桃李软件公司称作自己的“自留地”,有了这块“自留地”,做学问才不会“空对空”。他不喜欢“空对空”地做研究,而喜欢在建构理论的同时,做一些实践。“这种研究方式是‘空对地’,有高度又能落地生根。”他说,学问要继续做下去,但“自留地”也要耕种好。
    主要著作
    《管理会计(第3版)》 丛书名: 厦门大学会计系列教材 作者: 余绪缨,汪一凡 主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现金流量表的精确编制原理——厦门大学会计论丛》 作者:汪一凡 中国财经出版社
    《会计信息系统展论》 作者:汪一凡 中国财经出版社
    《会计信息系统原论/会计信息化丛书》 作者:汪一凡 中国财经出版社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科学化的探索》 作者:汪一凡 中国财经出版社
    《用数据库表达管理思想》 作者:汪一凡 中国财经出版社
    ——————摘自百度百科 汪一凡条
    该条创建者为于增彪
    (清华大学教授,博导)
    汪教授的博客地址:http://blog.xmnn.cn/?568320,里面有很多见解精辟的文章!
  • 目录:
    总论篇
    第一章进退两难的现代会计模式
    第一节“净利润”质疑
    第二节合并报表乱象丛生
    第三节“人生识字糊涂始”
    第四节进退维谷
    第二章中式会计思想的价值
    第一节从日本引进
    第二节从欧美等西方国家引进
    第三节从“前苏联”引进
    第四节本土会计界的原创性贡献
    第五节偏重“现金收付”的思想特色
    第三章“改良现代会计方案”之设想
    第一节保留现状,另立山头
    第二节“溢余现金”与“净利润”
    第三节“亦此亦彼”地双轨行走
    第四节“方案”命名之缘起
    现金流会计篇
    第四章现金流会计导论
    第一节聚焦于现金收付的会计
    第二节“现金池”描述
    第三节“双视”的观察结果及其评论
    第四节现金流会计的主流指标
    第五章现金流动态表的原理与运用
    第一节现金流动态表的原理
    第二节现金流动态表的运用
    第三节切换点后的现金流动态表
    第四节未分配溢余现金的波动
    第六章溢余现金分部报告
    第一节溢余现金的明细信息
    第二节分部报告的多层级结构
    第三节分部报告用于业绩考核
    第七章理财与现金预算
    第一节“经营安全性”与“现金溢余性”
    第二节现金预算表
    第三节现金预算的执行与调整
    第八章基于现金流的管理新模式
    第一节开拓数据来源通道
    第二节责任会计与目标分解
    第三节现金流诊断
    第四节现金池“溢余效能研究”
    集团会计篇
    第九章公司合并与合并报表
    第一节公司合并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为什么要编制合并报表
    第十章传统合并方案剖析
    第一节“母公司观”出错在先
    第二节“合并法”错上加错
    第十一章自行设账才是出路
    第一节需要有建设性的替代方案
    第二节构建“公司集团会计学”
    第三节“会计主体”的覆盖范围
    第四节集团会计的账户体系设计
    第五节“总账套”和“子账套”的数据管理方式
    第六节建账日期与期初余额
    第七节从“源头软件”取数和账户转换
    第十二章公司集团的会计循环
    第一节去除“噪音”数据
    第二节“合N为1套账”方案
    第三节“N+1套账”方案
    第四节集团会计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数据流程
    第五节关联交易的上报与配对设置
    第六节内部资金集中管控的处理
    第七节新旧处理方案同台竞技
    复式簿记篇
    第十三章复式簿记的百年演变史
    第一节蔡锡勇与“该收存付”
    第二节大清银行引进“现金分录法”
    第三节谢霖首次引入“借贷”
    第四节徐永祚高调推“收付”
    第五节梁润身首提以“增减”取代“借贷”
    第六节章乃器重炮助推“收付”
    第七节安绍芸两步法力挺“借贷”
    第八节原商业部推出“增减记账法”
    第九节葛家澍“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
    第十节新会计制度独尊“借贷记账法”
    第十四章中国近代会计史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改良派与改革派之争”新说
    第二节徐永祚先生的历史地位评说
    第三节“借、贷”符号之由来
    第十五章会计制度改革之后
    第一节“+、-”记账法
    第二节国际通用“+、-”记账法
    第三节左右对应记账法
    第十六章中国流复式簿记方案
    第一节驱逐“借、贷”之想法
    第二节新方案的设计目标
    第三节手工记账操作规则
    第四节复式簿记的资产保护机理
    第五节“走最小抵抗路线”的方案
    第六节手工记账与计算机实现
    附录:新编会计学原理示范纲要
    后记会计“西学东渐”百年盘点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改良品供应链库存决策与协调契约设计
张云丰、龚本刚 著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改良型盆底优化训练疗法
施国伟、王阳贇 著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改良的命运--俄国地方自治改革史
邵丽英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改良三命通会(一函四册)
[明]万民英 著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改良电休克治疗临床应用规范
陈翔春 吴彦 高红艳著 主编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改良与革命:晚清民初史事新探
王晓秋 著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改良中式簿记概说
徐永祚 著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改良与重塑:英国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邢文增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改良式无气腹腹腔镜妇科手术
郑天生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
[美]周锡瑞 著;杨慎之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赚钱为王管理会计(第二版)
汪一凡 著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赚钱为王管理会计
汪一凡 著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公司赚钱之道:现金流诊断的原理与运用
汪一凡 著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原来中国会计就是世界领跑者
汪一凡 著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会计那些事儿
汪一凡 著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原来会计可以这么用
汪一凡 著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原来会计可以这样学
汪一凡 著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会计信息系统展论
汪一凡 著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用数据库表达管理思想
汪一凡 著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会计信息系统原论
汪一凡 著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你也能定制会计软件
汪一凡 著
改良现代会计方案
现金流量表的精确编制原理——厦门大学会计论丛
汪一凡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