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论稿

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论稿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5
版次: 1
ISBN: 9787520343954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279页
字数: 291千字
分类: 文学
2人买过
  • 本书研究中国俗文学传统中具有文化异质性和理论普适性的独特文学意识,因此特别关注和尽量发掘那些中国俗文学观念中特有、而又可能为其他研究者所忽视、但具有普遍而特定的理论意义的概念、范畴、命题、观点、见解、问题和运思。全书共分十一章,运用事实还原、问题定性与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法,分别重点研究了中国雅俗文化传统、中国俗文学活动方式与文学意识的表达以及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中的“史外史”观、内视审美追求、心理人生意义、超常态审美追求、意趣审美观、俗语体与言说性问题、娱乐性与消闲性问题、“演”与“义”等虚构与创造意识的形成、文学接受观中的“意解”论与“自我化”意识、受众性的审美消费意识、本真与权教理念、另类意识形态的表达与解构性、本色当行理念与大众文学审美文化的生产与消费观念等重要问题。 彭亚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古代美学、古代文论、文学理论。主要著作:《中国正统文学观念》,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论语〉选评》,香港三联书店(繁体),岳麓书社(简体),2006。《郁郁乎文》(《华夏审美风尚史》周秦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增补再版,2016。《先秦审美观念研究》,语文出版社,1996。《析义》,河北人民出版社,2017。2001年,专著《郁郁乎文》(《华夏审美风尚史》)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2002年获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很好科研成果追加奖。2006年,论文《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很好论文奖。2012年,专著《中国正统文学观念》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很好学术成果奖。 章  中国古代雅俗文化概说
      节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问题
      第二节  中国古代上层雅文化或日精英文化的文化特性
      第三节  中国古代俗文化的相对发达状态与强势状态
    第二章  中国古代俗文学的活动方式及其文学意识的表达
      节  中国古代俗文学的活动方式
      第二节  俗文学意识的出现、形成与表达
    第三章  史外史、生存诗意与内视审美
      节  叙事文学的史外史观
      第二节  对俗世生存诗意的追问
      第三节  传统叙事文学观中的内视审美追求
    第四章  世情审美与心理人生
      节  世情审美与心理性生存
      第二节  动人与心理满足
    第五章  笔补造化与好异重幻叙事文学观
      节  史传传统与笔补造化
      第二节  志怪记异与迷幽重幻
      第三节  传奇与好奇
    第六章  娱乐休闲意识与意趣审美追求
      节  娱乐性与休闲性文学观
      第二节  意趣审美观
      第三节  心理性的生理快感
    第七章  俗韵俗体
      节  言说性
      第二节  听觉审美性
      第三节  俗韵
    第八章  虚构观念与技艺意识
      节  中国俗文学中的虚构观念
      第二节  创作中的内视化生存与幻真想象
      第三节  一些特有的创作心理与创作观念
      第四节  叙事性俗文学的语言艺术观与技艺观
      第五节  俗文学写作的技艺理论
    第九章  意解与消费:俗文学的接受观念
      节  俗文学审美上的成功和文人的接受与品评
      第二节  意解论
      第三节  文学审美消费意识与受众观念
    第十章  本真与权教
      节  本真文学观
      第二节  俗文学审美中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叙事
      第三节  隐身、演义之义与权教文学观
    第十一章  作家、玩家与俗文学的生产一消费观念
      节  作家、玩家与专业意识
      第二节  俗文学的生产与消费观念
    参考书目
  •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中国俗文学传统中具有文化异质性和理论普适性的独特文学意识,因此特别关注和尽量发掘那些中国俗文学观念中特有、而又可能为其他研究者所忽视、但具有普遍而特定的理论意义的概念、范畴、命题、观点、见解、问题和运思。全书共分十一章,运用事实还原、问题定性与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法,分别重点研究了中国雅俗文化传统、中国俗文学活动方式与文学意识的表达以及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中的“史外史”观、内视审美追求、心理人生意义、超常态审美追求、意趣审美观、俗语体与言说性问题、娱乐性与消闲性问题、“演”与“义”等虚构与创造意识的形成、文学接受观中的“意解”论与“自我化”意识、受众性的审美消费意识、本真与权教理念、另类意识形态的表达与解构性、本色当行理念与大众文学审美文化的生产与消费观念等重要问题。
  • 作者简介:
    彭亚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古代美学、古代文论、文学理论。主要著作:《中国正统文学观念》,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论语〉选评》,香港三联书店(繁体),岳麓书社(简体),2006。《郁郁乎文》(《华夏审美风尚史》周秦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增补再版,2016。《先秦审美观念研究》,语文出版社,1996。《析义》,河北人民出版社,2017。2001年,专著《郁郁乎文》(《华夏审美风尚史》)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2002年获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很好科研成果追加奖。2006年,论文《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很好论文奖。2012年,专著《中国正统文学观念》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很好学术成果奖。
  • 目录:
    章  中国古代雅俗文化概说
      节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问题
      第二节  中国古代上层雅文化或日精英文化的文化特性
      第三节  中国古代俗文化的相对发达状态与强势状态
    第二章  中国古代俗文学的活动方式及其文学意识的表达
      节  中国古代俗文学的活动方式
      第二节  俗文学意识的出现、形成与表达
    第三章  史外史、生存诗意与内视审美
      节  叙事文学的史外史观
      第二节  对俗世生存诗意的追问
      第三节  传统叙事文学观中的内视审美追求
    第四章  世情审美与心理人生
      节  世情审美与心理性生存
      第二节  动人与心理满足
    第五章  笔补造化与好异重幻叙事文学观
      节  史传传统与笔补造化
      第二节  志怪记异与迷幽重幻
      第三节  传奇与好奇
    第六章  娱乐休闲意识与意趣审美追求
      节  娱乐性与休闲性文学观
      第二节  意趣审美观
      第三节  心理性的生理快感
    第七章  俗韵俗体
      节  言说性
      第二节  听觉审美性
      第三节  俗韵
    第八章  虚构观念与技艺意识
      节  中国俗文学中的虚构观念
      第二节  创作中的内视化生存与幻真想象
      第三节  一些特有的创作心理与创作观念
      第四节  叙事性俗文学的语言艺术观与技艺观
      第五节  俗文学写作的技艺理论
    第九章  意解与消费:俗文学的接受观念
      节  俗文学审美上的成功和文人的接受与品评
      第二节  意解论
      第三节  文学审美消费意识与受众观念
    第十章  本真与权教
      节  本真文学观
      第二节  俗文学审美中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叙事
      第三节  隐身、演义之义与权教文学观
    第十一章  作家、玩家与俗文学的生产一消费观念
      节  作家、玩家与专业意识
      第二节  俗文学的生产与消费观念
    参考书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论稿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4(农村住宅专题)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著
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论稿
中国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文物研究·彝族卷
王羿;苏晖
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论稿
中国价值:话语建构与国际传播
韩震
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论稿
中国好家风 志 儿童文学 新华正版
刘纳新编著
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论稿
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2024)
苏剑 戚自科 主编
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论稿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报告2022
刘柳 张天华 王凯
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论稿
中国话语“走出去”:译介与传播研究
高彬
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论稿
中国新诗叙事学(国家社科基金丛书—文化)
杨四平 著
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论稿
中国哲学史
(编著者)钟泰
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论稿
中国最美服饰丛书——五色华彩马面裙
贾玺增 高文静
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论稿
中国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膜工业卷IV)
郑祥 魏源送 王志伟 程荣
中国传统俗文学思想论稿
中国地方政府发展能力报告(2022—2023)
翟磊 主编 李鑫涛 李晨光 副主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