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环境、终极控制人代理与债务融资行为

制度环境、终极控制人代理与债务融资行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9-06
版次: 1
ISBN: 9787030612236
定价: 6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30页
分类: 经济
  •   对我国“新兴+转轨”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上市公司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所推行的一系列法制改革举措和金融深化措施,主旨均在于完善信用履约机制、规范市场运行秩序以保障经济主体利益,但就其实施效果而言,以上改革深化因素是否达成了提升社会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实际效果以及通过何种机制路径发挥作用,则有待进一步检验。基于此,本书以国内外相关经典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控制代理下债务融资行为的决策动因以及外部制度力量变迁对其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与实际效果。也为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完善信用履约机制,提供了深化方向与经验证据,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论意义和现实贡献。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
    1.1.1 研究动因 1
    1.1.2 研究目的 2
    1.2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3
    1.2.1 理论意义 3
    1.2.2 现实意义 3
    1.3 相关概念界定 4
    1.3.1 终极控制 4
    1.3.2 债务治理效力 6
    1.3.3 《物权法》改革 7
    1.3.4 金融环境 8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0
    1.4.1 研究方法 10
    1.4.2 研究内容 10
    1.5 研究贡献与研究创新 12
    1.5.1 研究贡献 12
    1.5.2 研究创新 13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4
    2.1 理论基础 14
    2.1.1 委托-代理理论 14
    2.1.2 法与金融理论 17
    2.1.3 新制度经济学 19
    2.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0
    2.2.1 债务融资研究 20
    2.2.2 终极控制代理下的债务融资研究 25
    2.2.3 法治水平、金融环境与债务融资研究 26
    2.3 本章小结 30
    第3章 制度背景分析 32
    3.1 所有权安排与终极控制路径形成 32
    3.1.1 财政分权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32
    3.1.2 所有制安排与股权分置改革 32
    3.1.3 终极控制路径的形成 34
    3.2 法治经济下的权利人本位保护 34
    3.2.1 社会主义法治经济的确立与本质 35
    3.2.2 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36
    3.2.3 产权保护私法理念的萌生与强化 37
    3.2.4 《物权法》实施对信贷主体行为的影响 39
    3.3 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 43
    3.3.1 银行体系转型与改革 44
    3.3.2 债券市场建设与发展 50
    3.3.3 金融市场发展评述 61
    3.4 本章小结 62
    第4章 债务融资行为的决策机理与博弈模型 63
    4.1 控制权私利动因的理论模型 63
    4.1.1 理论模型的初始设定 63
    4.1.2 两权分离与控制权私利动机 63
    4.1.3 制度环境、两权分离与控制权私利水平 64
    4.2 债务治理效力的理论模型 65
    4.2.1 理论模型的初始设定 65
    4.2.2 外部履约机制、债务治理效力与占优策略 67
    4.3 博弈均衡与结果分析 69
    4.3.1 博弈模型构建 69
    4.3.2 均衡结果分析 70
    4.4 本章小结 71
    第5章 法制改革、终极控制与债务融资规模 73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3
    5.2 经验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75
    5.2.1 双重差分模型设定 75
    5.2.2 指标选取与变量定义 76
    5.2.3 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78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9
    5.3.1 初步差分统计 79
    5.3.2 法制改革、终极控制与债务融资规模 81
    5.3.3 法制改革、终极控制与过度负债水平 83
    5.4 稳健性检验 84
    5.5 本章小结 85
    第6章 法治金融、终极控制与债务期限结构 86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86
    6.1.1 求偿保护、终极控制与债务期限结构 86
    6.1.2 银行竞争、终极控制与债务期限结构 87
    6.2 经验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89
    6.2.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89
    6.2.2 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91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93
    6.3.1 求偿保护、终极控制与债务期限结构 93
    6.3.2 银行竞争、终极控制与债务期限结构 96
    6.4 进一步检验:求偿保护、终极控制与银行信贷规模 97
    6.5 稳健性检验 99
    6.6 本章小结 100
    第7章 银行竞争、终极控制与债务融资渠道 101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01
    7.1.1 终极控制与债务融资渠道选择 101
    7.1.2 银行竞争、终极控制与债务融资渠道 102
    7.2 研究方法与设计 104
    7.2.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104
    7.2.2 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105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107
    7.3.1 终极控制与债务融资渠道选择 107
    7.3.2 银行竞争、终极控制与债务渠道选择 108
    7.4 稳健性检验 110
    7.5 本章小结 111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112
    8.1 主要研究结论 112
    8.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113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115
    参考文献 116
  • 内容简介:
      对我国“新兴+转轨”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上市公司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所推行的一系列法制改革举措和金融深化措施,主旨均在于完善信用履约机制、规范市场运行秩序以保障经济主体利益,但就其实施效果而言,以上改革深化因素是否达成了提升社会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实际效果以及通过何种机制路径发挥作用,则有待进一步检验。基于此,本书以国内外相关经典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控制代理下债务融资行为的决策动因以及外部制度力量变迁对其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与实际效果。也为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完善信用履约机制,提供了深化方向与经验证据,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论意义和现实贡献。
  •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
    1.1.1 研究动因 1
    1.1.2 研究目的 2
    1.2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3
    1.2.1 理论意义 3
    1.2.2 现实意义 3
    1.3 相关概念界定 4
    1.3.1 终极控制 4
    1.3.2 债务治理效力 6
    1.3.3 《物权法》改革 7
    1.3.4 金融环境 8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0
    1.4.1 研究方法 10
    1.4.2 研究内容 10
    1.5 研究贡献与研究创新 12
    1.5.1 研究贡献 12
    1.5.2 研究创新 13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4
    2.1 理论基础 14
    2.1.1 委托-代理理论 14
    2.1.2 法与金融理论 17
    2.1.3 新制度经济学 19
    2.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0
    2.2.1 债务融资研究 20
    2.2.2 终极控制代理下的债务融资研究 25
    2.2.3 法治水平、金融环境与债务融资研究 26
    2.3 本章小结 30
    第3章 制度背景分析 32
    3.1 所有权安排与终极控制路径形成 32
    3.1.1 财政分权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32
    3.1.2 所有制安排与股权分置改革 32
    3.1.3 终极控制路径的形成 34
    3.2 法治经济下的权利人本位保护 34
    3.2.1 社会主义法治经济的确立与本质 35
    3.2.2 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36
    3.2.3 产权保护私法理念的萌生与强化 37
    3.2.4 《物权法》实施对信贷主体行为的影响 39
    3.3 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 43
    3.3.1 银行体系转型与改革 44
    3.3.2 债券市场建设与发展 50
    3.3.3 金融市场发展评述 61
    3.4 本章小结 62
    第4章 债务融资行为的决策机理与博弈模型 63
    4.1 控制权私利动因的理论模型 63
    4.1.1 理论模型的初始设定 63
    4.1.2 两权分离与控制权私利动机 63
    4.1.3 制度环境、两权分离与控制权私利水平 64
    4.2 债务治理效力的理论模型 65
    4.2.1 理论模型的初始设定 65
    4.2.2 外部履约机制、债务治理效力与占优策略 67
    4.3 博弈均衡与结果分析 69
    4.3.1 博弈模型构建 69
    4.3.2 均衡结果分析 70
    4.4 本章小结 71
    第5章 法制改革、终极控制与债务融资规模 73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3
    5.2 经验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75
    5.2.1 双重差分模型设定 75
    5.2.2 指标选取与变量定义 76
    5.2.3 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78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9
    5.3.1 初步差分统计 79
    5.3.2 法制改革、终极控制与债务融资规模 81
    5.3.3 法制改革、终极控制与过度负债水平 83
    5.4 稳健性检验 84
    5.5 本章小结 85
    第6章 法治金融、终极控制与债务期限结构 86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86
    6.1.1 求偿保护、终极控制与债务期限结构 86
    6.1.2 银行竞争、终极控制与债务期限结构 87
    6.2 经验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89
    6.2.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89
    6.2.2 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91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93
    6.3.1 求偿保护、终极控制与债务期限结构 93
    6.3.2 银行竞争、终极控制与债务期限结构 96
    6.4 进一步检验:求偿保护、终极控制与银行信贷规模 97
    6.5 稳健性检验 99
    6.6 本章小结 100
    第7章 银行竞争、终极控制与债务融资渠道 101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01
    7.1.1 终极控制与债务融资渠道选择 101
    7.1.2 银行竞争、终极控制与债务融资渠道 102
    7.2 研究方法与设计 104
    7.2.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104
    7.2.2 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105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107
    7.3.1 终极控制与债务融资渠道选择 107
    7.3.2 银行竞争、终极控制与债务渠道选择 108
    7.4 稳健性检验 110
    7.5 本章小结 111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112
    8.1 主要研究结论 112
    8.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113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115
    参考文献 116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制度环境、终极控制人代理与债务融资行为
零起步学乐理知识有问必答
李宁、朱冬梅、张艳梅 著
制度环境、终极控制人代理与债务融资行为
针灸学(第二版)
李宁、吕建琴、冯睿智、文谦 编
制度环境、终极控制人代理与债务融资行为
零起步简谱与五线谱基础教程
李宁、朱冬梅、胡燕 著
制度环境、终极控制人代理与债务融资行为
清血管降三高
李宁、谢洪智 著
制度环境、终极控制人代理与债务融资行为
雅思写作真题范文全攻略
李宁、汤儒涵、唐志云、刘羽飞 著
制度环境、终极控制人代理与债务融资行为
技术经济学实验实训教程:基于EXCEL的工程经济决策与应用
李宁、解忠刚 编
制度环境、终极控制人代理与债务融资行为
护理学(初级护师)全真模拟卷/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李宁、高睿 编
制度环境、终极控制人代理与债务融资行为
研究生教材 电能计量大数据及应用
李宁、袁铁江、孙谊媊、栗遇春、杨金成 著
制度环境、终极控制人代理与债务融资行为
包装设计/高等院校广告和艺术设计专业系列规划教材
李宁、董莉莉、侯绪恩、孙玉琦 著
制度环境、终极控制人代理与债务融资行为
山地风电场工程设计关键技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丛书
李宁、任腊春、李良县、李小兵 著
制度环境、终极控制人代理与债务融资行为
聪明宝宝营养养育益智图解百科
李宁、程玉秋 主编
制度环境、终极控制人代理与债务融资行为
小学生常备工具书系列:小学生反义词词典(大字图解版)
李宁、付宝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