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半丁

陈半丁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荣宝斋出版社
2007-08
版次: 1
ISBN: 9787500309413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36页
分类: 艺术
105人买过
  • 我国的篆刻艺术源远流长,至近现代时期达到了高度繁荣,其间名家迭出,可谓群星璀璨。他们中不乏有印谱传世者,但也有不少篆刻名家仅限于零散的作品发表、出版。他们的篆刻艺术未能得到全面深入的展示,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了不便。有鉴于此,荣宝斋出版社集诸印社、博物馆等社会力量,与众专家学者一起,广搜博采,特出版《近现代篆刻名家印谱丛书》,以弥补此项空缺,亦期能为弘扬篆刻艺术献出绵薄之力。 陈半丁(1876.5.14-1970.1.29),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名年,字半丁,一作半痴,又字静山,后以半丁行世。1876年生于浙江绍兴,1970年1月29日卒于北京。他幼年家贫,天性好学,笃爱诗文书画,自小勤习不辍。20岁时赴上海,与名画家任颐、吴昌硕等相识,后拜吴昌硕为师,使他在诗书画印方面的造诣,与日俱增,深得吴昌硕的赞赏。40岁后,为谋生来到北京,先就职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后于1931年被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聘为中国画教授。40年代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居京期间与画家陈师曾、齐白石等人友善,相互切磋画艺。1956年举办个人作品展览,1959年出版《陈半丁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陈半丁花卉画谱》(荣宝斋)。
    陈半丁善画花卉、山水、人物、走兽。山水画师法石涛等人,作品于平淡温蕴中见高雅苍古之致,人物画简练古雅,多表现文人的生活情趣,但以写意花卉画造诣最高。他初得任颐、吴昌硕的亲传,又师法赵之谦、徐渭、陈淳诸家,并广泛涉猎宋元花鸟画。至40岁后,作品渐趋成熟,他善画牡丹、菊花、紫藤、荷花,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人画风。在作品中他常以洗练、概括的笔墨和鲜丽沉着的色彩,表现不同环境气候下花卉鸟兽的不同容貌和情态神姿。其笔墨苍润朴拙,含蓄有力,构图上讲究诗书画印的相互作用,统一中有变化。代表作有《水仙》、《珠圆玉润》(1954)、《牡丹》、《藤花》(1956)等。
  • 内容简介:
    我国的篆刻艺术源远流长,至近现代时期达到了高度繁荣,其间名家迭出,可谓群星璀璨。他们中不乏有印谱传世者,但也有不少篆刻名家仅限于零散的作品发表、出版。他们的篆刻艺术未能得到全面深入的展示,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了不便。有鉴于此,荣宝斋出版社集诸印社、博物馆等社会力量,与众专家学者一起,广搜博采,特出版《近现代篆刻名家印谱丛书》,以弥补此项空缺,亦期能为弘扬篆刻艺术献出绵薄之力。
  • 作者简介:
    陈半丁(1876.5.14-1970.1.29),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名年,字半丁,一作半痴,又字静山,后以半丁行世。1876年生于浙江绍兴,1970年1月29日卒于北京。他幼年家贫,天性好学,笃爱诗文书画,自小勤习不辍。20岁时赴上海,与名画家任颐、吴昌硕等相识,后拜吴昌硕为师,使他在诗书画印方面的造诣,与日俱增,深得吴昌硕的赞赏。40岁后,为谋生来到北京,先就职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后于1931年被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聘为中国画教授。40年代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居京期间与画家陈师曾、齐白石等人友善,相互切磋画艺。1956年举办个人作品展览,1959年出版《陈半丁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陈半丁花卉画谱》(荣宝斋)。
    陈半丁善画花卉、山水、人物、走兽。山水画师法石涛等人,作品于平淡温蕴中见高雅苍古之致,人物画简练古雅,多表现文人的生活情趣,但以写意花卉画造诣最高。他初得任颐、吴昌硕的亲传,又师法赵之谦、徐渭、陈淳诸家,并广泛涉猎宋元花鸟画。至40岁后,作品渐趋成熟,他善画牡丹、菊花、紫藤、荷花,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人画风。在作品中他常以洗练、概括的笔墨和鲜丽沉着的色彩,表现不同环境气候下花卉鸟兽的不同容貌和情态神姿。其笔墨苍润朴拙,含蓄有力,构图上讲究诗书画印的相互作用,统一中有变化。代表作有《水仙》、《珠圆玉润》(1954)、《牡丹》、《藤花》(1956)等。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陈半丁
尤无曲
尤无曲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陈半丁
陈半丁/中国近现代美术经典丛书·巨擘传世·近现代中国画大家
《中国近现代美术经典丛书》编委会 编
陈半丁
陈半丁教你学写菊
陈半丁
陈半丁
陈半丁花卉册
陈半丁 绘
陈半丁
陈半丁——中国名画家全集
朱京生 著;陈半丁 绘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陈半丁
陈半丁教你学写菊
陈半丁
陈半丁
名家课徒稿临本——陈半丁写意花卉画谱
陈半丁
陈半丁
陈半丁花卉册
陈半丁 绘
陈半丁
中国近现代画家:陈半丁画集
陈半丁 绘
陈半丁
荣宝斋画谱9:写意花卉部分
陈半丁 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