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5
版次: 1
ISBN: 9787806473399
定价: 4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39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54人买过
  •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对中华学术做了系统的研究,对隋唐佛学做了宏观的考察与周全的论述,力求从文学研究中总结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同时也为推动中国的学术文化而做出努力,鼓励更多学入参与,致力于继承与发扬近年来中国学术的优秀传统。 陈引驰,1966年生于上海。1984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3年至19%年为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1996年始任副教授。1999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访学(Harvard-YenchingVisitingScholar)。任教期间担任中国古典文学及学术思想史方面的课程。学术兴趣主要在道玄思想脉络、中古佛教文学以及近代学术流变等。 第一章晋隋文学之佛影鸟瞰
    第一节佛教传布与士僧交往
    第二节山水到声律之佛教影迹
    第三节隋之佛教与宫廷文学

    第二章唐诗人的佛教抉择:佛道关系角度之观察
    第一节李白:道佛交影之诗人
    第二节白居易:出道入佛的归宿
    第三节李商隐:浮世无常的锐感

    第三章禅学流变中的诗人:王维、柳宗元、白居易
    第一节王维:南北禅交替之际
    第二节柳宗元:新禅风的抵抗者
    第三节白居易:洪州禅的实践者

    第四章古文运动与儒佛关系
    第一节古文之提倡与儒佛并重
    第二节韩愈反佛之突起与理据
    第三节儒释调和:柳宗元与李翱

    第五章唐民间佛教诗歌传统
    第一节王梵志诗的民间性
    第二节王梵志诗中的死亡主题
    第三节寒山诗的时代与特质
    第四节寒山诗的两种境界

    第六章敦煌变文的佛教缘起
    第一节拟名的变文与“变”“变文”之义
    第二节体制特征之佛教之缘起
    第三节讲经的发展与变文转变
    第四节变文中的佛教题材与特色

    第七章志怪传奇之佛教渊源
    第一节故事题材与佛教观念
    第二节从“烈士池”到“杜子春”
    主要引用与参考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对中华学术做了系统的研究,对隋唐佛学做了宏观的考察与周全的论述,力求从文学研究中总结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同时也为推动中国的学术文化而做出努力,鼓励更多学入参与,致力于继承与发扬近年来中国学术的优秀传统。
  • 作者简介:
    陈引驰,1966年生于上海。1984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3年至19%年为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1996年始任副教授。1999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访学(Harvard-YenchingVisitingScholar)。任教期间担任中国古典文学及学术思想史方面的课程。学术兴趣主要在道玄思想脉络、中古佛教文学以及近代学术流变等。
  • 目录:
    第一章晋隋文学之佛影鸟瞰
    第一节佛教传布与士僧交往
    第二节山水到声律之佛教影迹
    第三节隋之佛教与宫廷文学

    第二章唐诗人的佛教抉择:佛道关系角度之观察
    第一节李白:道佛交影之诗人
    第二节白居易:出道入佛的归宿
    第三节李商隐:浮世无常的锐感

    第三章禅学流变中的诗人:王维、柳宗元、白居易
    第一节王维:南北禅交替之际
    第二节柳宗元:新禅风的抵抗者
    第三节白居易:洪州禅的实践者

    第四章古文运动与儒佛关系
    第一节古文之提倡与儒佛并重
    第二节韩愈反佛之突起与理据
    第三节儒释调和:柳宗元与李翱

    第五章唐民间佛教诗歌传统
    第一节王梵志诗的民间性
    第二节王梵志诗中的死亡主题
    第三节寒山诗的时代与特质
    第四节寒山诗的两种境界

    第六章敦煌变文的佛教缘起
    第一节拟名的变文与“变”“变文”之义
    第二节体制特征之佛教之缘起
    第三节讲经的发展与变文转变
    第四节变文中的佛教题材与特色

    第七章志怪传奇之佛教渊源
    第一节故事题材与佛教观念
    第二节从“烈士池”到“杜子春”
    主要引用与参考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上下)
许 总著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先秦诸子中国文学(套装上下册)
饶龙隼 著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卢盛江 著;张岱年 编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上下)
郭延礼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隋唐平民服饰研究
纳春英 著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隋唐 古典启蒙 谌畅 新华正版
谌畅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隋唐简史:再现百年帝国权力与纷争,全景式解读隋唐盛世的开创与覆灭
刘善龄 著;斯坦威 出品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隋唐洛阳含嘉仓城考古发掘报告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方孝廉;商春芳;赵晓军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隋唐韬略-韬略平天下
董恩林 章雪峰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隋唐五代史要义
金宝祥 著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隋唐五代史(历史通识书系)
宁可 宁欣 著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隋唐五代僧人塔铭研究
李谷乔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隋唐北部边疆治理研究
艾冲 著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隋唐:文明的转向
孙英刚 著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隋唐:帝国的形成
孙英刚 著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上下册)
隋唐:盛衰的痕迹
孙英刚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