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抗震

中国古代建筑抗震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2007-12
版次: 1
ISBN: 9787502830908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2页
字数: 30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8人买过
  • 《中国古代建筑抗震》试图对中国古建筑的结构进行系统地阐述,内容主要是对《营造法式》中的大木作结构独有的特点,用现代结构概念和语言对其各种构造做法和结构功能加以解析,对关键的重要的构造进行实验验证。很多的结论和梁思成先生及前辈科学家们原先概括的一致,有意义的是用实验验证了他们未能实践的卓见和构想。书中所揭示的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构建原理和它独特的防震方法对现代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和古建文物的保护都是有意义的。
    中国古建筑代表着东方文化,与西方古建筑相比,无论是结构形式、结构体系、建筑用材与建筑艺术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而具有其独物的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古代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了丰厚的经验,形成了一个完而独特的体系。 第一章绪论
    1.1中国古建筑抗震研究的意义
    1.2中国古建筑文献研究
    1.3中国古建筑抗震技术研究现状
    1.4本书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发展史拾遗
    2.1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的发展历程
    2.2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总论
    3.1古代建筑木结构概论及构件的名称
    3.2殿堂结构
    3.3厅堂结构
    3.4结构模数制及构件尺寸的确定

    第四章地基及基础
    4.1地基及基础做法及其演化
    4.2柱脚与鼓镜石分离平支构造的结构意义
    4.3木柱石础静摩擦滑移试验

    第五章殿堂柱架结构
    5.1柱、额枋和榫卯
    5.2柱架层的空间稳定
    5.3单柱承载力试验研究
    5.4柱-额框架性能试验研究
    5.5柱架的计算简图和静力分析

    第六章铺作层
    6.1铺作构造
    6.2斗棋的演化
    6.3斗棋结构实验研究
    6.4斗棋的计算简图和静力分析

    第七章殿堂梁架结构
    7.1横向梁架
    7.2檩和纵袱向襻间
    7.3角梁
    7.4椽
    7.5明清时期梁架的改进
    7.6梁架层整体抗倾覆稳定性
    7.7梁架结构计算简图和静力分析

    第八章殿堂木构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8.1古建筑的震害表现总结
    8.2试验研究方案
    8.3试验结果及初步分析
    8.4试验结论

    第九章殿堂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9.1古代木作殿堂结构抗震措施总结
    9.2殿堂及阁塔结构的抗震机理模型分析
    9.3单层抬梁式殿堂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第十章厅堂构架
    10.1厅堂构架平面体系的计算简图
    10.2厅堂构架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10.3厅堂构架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
    10.4厅堂构架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

    第十一章古建木结构修复、加固与新造
    11.1修复与加固的意义及原则
    11.2古建筑保护方法探讨
    11.3古建木结构的修复与防震加固
    11.4古建筑木结构的新造
    致谢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建筑抗震》试图对中国古建筑的结构进行系统地阐述,内容主要是对《营造法式》中的大木作结构独有的特点,用现代结构概念和语言对其各种构造做法和结构功能加以解析,对关键的重要的构造进行实验验证。很多的结论和梁思成先生及前辈科学家们原先概括的一致,有意义的是用实验验证了他们未能实践的卓见和构想。书中所揭示的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构建原理和它独特的防震方法对现代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和古建文物的保护都是有意义的。
    中国古建筑代表着东方文化,与西方古建筑相比,无论是结构形式、结构体系、建筑用材与建筑艺术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而具有其独物的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古代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了丰厚的经验,形成了一个完而独特的体系。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中国古建筑抗震研究的意义
    1.2中国古建筑文献研究
    1.3中国古建筑抗震技术研究现状
    1.4本书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发展史拾遗
    2.1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的发展历程
    2.2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总论
    3.1古代建筑木结构概论及构件的名称
    3.2殿堂结构
    3.3厅堂结构
    3.4结构模数制及构件尺寸的确定

    第四章地基及基础
    4.1地基及基础做法及其演化
    4.2柱脚与鼓镜石分离平支构造的结构意义
    4.3木柱石础静摩擦滑移试验

    第五章殿堂柱架结构
    5.1柱、额枋和榫卯
    5.2柱架层的空间稳定
    5.3单柱承载力试验研究
    5.4柱-额框架性能试验研究
    5.5柱架的计算简图和静力分析

    第六章铺作层
    6.1铺作构造
    6.2斗棋的演化
    6.3斗棋结构实验研究
    6.4斗棋的计算简图和静力分析

    第七章殿堂梁架结构
    7.1横向梁架
    7.2檩和纵袱向襻间
    7.3角梁
    7.4椽
    7.5明清时期梁架的改进
    7.6梁架层整体抗倾覆稳定性
    7.7梁架结构计算简图和静力分析

    第八章殿堂木构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8.1古建筑的震害表现总结
    8.2试验研究方案
    8.3试验结果及初步分析
    8.4试验结论

    第九章殿堂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9.1古代木作殿堂结构抗震措施总结
    9.2殿堂及阁塔结构的抗震机理模型分析
    9.3单层抬梁式殿堂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第十章厅堂构架
    10.1厅堂构架平面体系的计算简图
    10.2厅堂构架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10.3厅堂构架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
    10.4厅堂构架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

    第十一章古建木结构修复、加固与新造
    11.1修复与加固的意义及原则
    11.2古建筑保护方法探讨
    11.3古建木结构的修复与防震加固
    11.4古建筑木结构的新造
    致谢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古代建筑抗震
城市地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及应用
张鹏程
中国古代建筑抗震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实训教程
张鹏程、田文浪、曹文祥 编
中国古代建筑抗震
墨菲定律:一部可以改变命运、启迪智慧的神奇之书
张鹏程 著
中国古代建筑抗震
美国现代玻璃艺术群体研究
张鹏程
中国古代建筑抗震
智慧管线——城市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张鹏程
中国古代建筑抗震
Web服务QoS监控和预测技术
张鹏程、王继民、赵和松 著
中国古代建筑抗震
宿州地域自然灾害历史大事记/宿州历史文化丛书
张鹏程、张登高 主编
中国古代建筑抗震
“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和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张鹏程 著
中国古代建筑抗震
医学物理学实验
张鹏程 著;张鹏程 编
中国古代建筑抗震
时尚男人
张鹏程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