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软实力:国学热与文化传承

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软实力:国学热与文化传承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5
版次: 1
ISBN: 9787802087903
定价: 3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300页
字数: 319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35人买过
  • 国学热不只是今天才有,其实100年来,关于国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争议自然就形成热度。自西方文化舶来中国之后,国学的至尊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此引发国人抢救“国学”的民族运动连绵不断。
    国学是什么?章太炎说是“经、史、子、集”;梁启超说是中国历代学术思想史;胡适心目中的国学就是国故学,一切中国传统文化都叫国学。国学的内涵到底有多深,外延到底有多大,至今没有明确定义,似乎也没有必要定义。因为我们不希望彻底复古,也不希望彻底西化,而是与时俱进并吐故纳新。用胡适的话说:“从故纸堆里刨垃圾,把优秀的成分传承下去。” 法治成就大国
    ——《大国策》系列丛书导言
    国产文化叫“国学”,进口文化叫“西学”
    国学百年启示录
    国学的度越与建构
    国学、国学热与文化认同
    国学:中国学术文化的家园
    新国学运动:跨世纪的文化浪漫主义
    ——对新国学的文化确认与功能分析
    人文与市场的纠结:第三次国学思潮反思
    国学至今没有定义,是一种文化图腾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国学与经学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仁学宪政主义之我见
    中国实学的义涵及其现代架构
    道家思想与全球伦理
    道家技术观与现代科技文明
    “国学为体,西学为用”
    国学与现代中国
    国学精神与当代社会
    国学与时代精神
    依中国文化精神建设当代国学
    中国文化精神复兴的可能性
    “21世纪是儒家的世纪”
    儒学新论
    儒学的现代意义
    儒学的当代价值
    儒家核心价值观
    ——民本的现实意义
    和合、和谐与现代意义
    差序格局与“太和”理念
    ——儒学“和”、“太和”观念的理论内涵与思想特色
    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
    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
  • 内容简介:
    国学热不只是今天才有,其实100年来,关于国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争议自然就形成热度。自西方文化舶来中国之后,国学的至尊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此引发国人抢救“国学”的民族运动连绵不断。
    国学是什么?章太炎说是“经、史、子、集”;梁启超说是中国历代学术思想史;胡适心目中的国学就是国故学,一切中国传统文化都叫国学。国学的内涵到底有多深,外延到底有多大,至今没有明确定义,似乎也没有必要定义。因为我们不希望彻底复古,也不希望彻底西化,而是与时俱进并吐故纳新。用胡适的话说:“从故纸堆里刨垃圾,把优秀的成分传承下去。”
  • 目录:
    法治成就大国
    ——《大国策》系列丛书导言
    国产文化叫“国学”,进口文化叫“西学”
    国学百年启示录
    国学的度越与建构
    国学、国学热与文化认同
    国学:中国学术文化的家园
    新国学运动:跨世纪的文化浪漫主义
    ——对新国学的文化确认与功能分析
    人文与市场的纠结:第三次国学思潮反思
    国学至今没有定义,是一种文化图腾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国学与经学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仁学宪政主义之我见
    中国实学的义涵及其现代架构
    道家思想与全球伦理
    道家技术观与现代科技文明
    “国学为体,西学为用”
    国学与现代中国
    国学精神与当代社会
    国学与时代精神
    依中国文化精神建设当代国学
    中国文化精神复兴的可能性
    “21世纪是儒家的世纪”
    儒学新论
    儒学的现代意义
    儒学的当代价值
    儒家核心价值观
    ——民本的现实意义
    和合、和谐与现代意义
    差序格局与“太和”理念
    ——儒学“和”、“太和”观念的理论内涵与思想特色
    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
    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