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08
版次: 1
ISBN: 9787542916778
定价: 26.5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8页
字数: 346千字
分类: 管理
2人买过
  •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是中外会计审计准则研究与比较丛书之一,综合应用制度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国际会计学、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等学科知识,采用多种会计研究方法,研究了国际会计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揭示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趋势和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展,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阻力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一些富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为我国会计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丰富了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的研究成果。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的应用价值在于所提出的各项建议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紧密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国情特点提出对策,可供我国政策制定部门参考,也可以作为广大会计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第1章当前国际会计发展之大势
    1.1国际会计发展的三大趋势
    1.2世界会计模式的经典划分
    1.2.1对会计模式及其分类的若干认识
    1.2.2缪勒的分类
    1.2.3美国会计学会的分类
    1.2.4诺比斯的分类
    1.2.5阿伦的分类
    1.3各国会计模式的归
    1.3.1决定并导致会计模式转化的因素分析
    1.3.2各国会计模式的转化与归一趋势
    1.4会计制度向会计准则的转化
    1.4.1会计制度等术语的理论界定
    1.4.2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
    1.4.3会计制度向会计准则转化的趋势
    1.5各国会计准则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1.5.1会计准则从国际协调走向国际趋同
    1.5.2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成为趋同目标的理由
    1.5.3各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概况分析

    第2章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全球范围内的考察
    2.1美国
    2.1.1背景与概况
    2.1.2国际趋同进展
    2.1.3结论与启示
    2.2欧盟
    2.2.1背景与概况
    2.2.2国际趋同进展
    2.2.3结论与启示
    2.3英国
    2.3.1背景与概况
    2.3.2国际趋同进展
    2.3.3结论与启示
    2.4加拿大
    2.4.1背景与概况
    2.4.2国际趋同进展
    2.4.3结论与启示
    2.5澳大利亚
    2.5.1背景与概况
    2.5.2国际趋同进展
    2.5.3结论与启示-
    2.6日本
    2.6.1背景与概况
    2.6.2国际趋同进展
    2.6.3结论与启示
    2.7香港
    2.7.1背景与概况
    2.7.2国际趋同进展
    2.7.3结论与启示

    第3章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与会计准则的制定
    3.1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和目标取向
    3.1.1变迁前我国会计制度的结构状态与特点
    3.1.2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3.1.3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目标取向
    3.2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变革
    3.2.1我国会计准则发展阶段的划分
    3.2.2我国会计准则的筹建阶段
    3.2.3宣传落实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阶段
    3.2.4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阶段
    3.2.5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阶段
    3.3我国会计准则发展的路径选择及相关建议
    3.3.1会计准则变迁的路径模式
    3.3.2世界各主要国家会计准则变迁的路径选择
    3.3.3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特征
    3.3.4适度调整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路径的建议

    第4章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状况及评价
    4.1与国际惯例接轨是评价我国会计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
    4.2财政部的观点
    4.3其他相关部门的观点
    4.4学术界的观点
    4.5问卷调查反馈
    4.6国际会计界相关人士的观点
    4.7实证数据论证

    第5章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总体差异及改进建议
    5.1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总体差异及原因分析
    5.1.1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总体差异
    5.1.2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差异的主要原因
    5.2我国会计制度架构的现状和缺陷
    5.3重构我国会计制度架构的设想
    5.4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思考
    5.4.1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及其特征评述
    5.4.2重组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组织结构
    5.4.3改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5.5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进一步趋同的建议
    5.5.1概念框架趋同
    5.5.2内容趋同
    5.5.3形式趋同
    5.5.4程序趋同
    5.5.5时间趋同

    第6章会计准则趋同的前提:概念框架趋同
    6.1概念框架的性质和作用
    6.1.1概念框架的产生与发展
    6.1.2概念框架的含义
    6.1.3概念框架的作用
    6.1.4概念框架的性质和地位
    6.2概念框架国际趋同的必要性和趋同进展
    6.2.1构建共同概念框架的必要性
    6.2.2开发共同概念框架的目标和方法
    6.2.3FASB与IASB概念框架的趋同进展
    6.2.4概念框架趋同达成的现有结论
    6.3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与国际概念框架的若干区别
    6.3.1性质和定位的区别
    6.3.2结构和形式的区别
    6.3.3具体规定方面的差异
    6.4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有关设想
    6.4.1基本准则不能替代概念框架
    6.4.2构建我国概念框架的若干设想

    第7章会计准则趋同的核心:计量模式趋同
    7.1会计的核心是计量问题
    7.2会计计量属性的分类及其演变
    7.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国际发展
    7.3.1国际公允价值研究综述
    7.3.2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
    7.3.3IASB公允价值应用的最新发展
    7.3.4FASB公允价值应用的最新发展
    7.3.5公允价值应用的国际趋同进展
    7.4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问题研究
    7.4.1新准则体系颁布之前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7.4.2公允价值在我国新准则体系中的应用
    7.4.3对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是中外会计审计准则研究与比较丛书之一,综合应用制度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国际会计学、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等学科知识,采用多种会计研究方法,研究了国际会计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揭示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趋势和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展,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阻力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一些富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为我国会计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丰富了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的研究成果。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的应用价值在于所提出的各项建议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紧密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国情特点提出对策,可供我国政策制定部门参考,也可以作为广大会计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 目录:
    第1章当前国际会计发展之大势
    1.1国际会计发展的三大趋势
    1.2世界会计模式的经典划分
    1.2.1对会计模式及其分类的若干认识
    1.2.2缪勒的分类
    1.2.3美国会计学会的分类
    1.2.4诺比斯的分类
    1.2.5阿伦的分类
    1.3各国会计模式的归
    1.3.1决定并导致会计模式转化的因素分析
    1.3.2各国会计模式的转化与归一趋势
    1.4会计制度向会计准则的转化
    1.4.1会计制度等术语的理论界定
    1.4.2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
    1.4.3会计制度向会计准则转化的趋势
    1.5各国会计准则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1.5.1会计准则从国际协调走向国际趋同
    1.5.2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成为趋同目标的理由
    1.5.3各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概况分析

    第2章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全球范围内的考察
    2.1美国
    2.1.1背景与概况
    2.1.2国际趋同进展
    2.1.3结论与启示
    2.2欧盟
    2.2.1背景与概况
    2.2.2国际趋同进展
    2.2.3结论与启示
    2.3英国
    2.3.1背景与概况
    2.3.2国际趋同进展
    2.3.3结论与启示
    2.4加拿大
    2.4.1背景与概况
    2.4.2国际趋同进展
    2.4.3结论与启示
    2.5澳大利亚
    2.5.1背景与概况
    2.5.2国际趋同进展
    2.5.3结论与启示-
    2.6日本
    2.6.1背景与概况
    2.6.2国际趋同进展
    2.6.3结论与启示
    2.7香港
    2.7.1背景与概况
    2.7.2国际趋同进展
    2.7.3结论与启示

    第3章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与会计准则的制定
    3.1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和目标取向
    3.1.1变迁前我国会计制度的结构状态与特点
    3.1.2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3.1.3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目标取向
    3.2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变革
    3.2.1我国会计准则发展阶段的划分
    3.2.2我国会计准则的筹建阶段
    3.2.3宣传落实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阶段
    3.2.4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阶段
    3.2.5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阶段
    3.3我国会计准则发展的路径选择及相关建议
    3.3.1会计准则变迁的路径模式
    3.3.2世界各主要国家会计准则变迁的路径选择
    3.3.3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特征
    3.3.4适度调整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路径的建议

    第4章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状况及评价
    4.1与国际惯例接轨是评价我国会计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
    4.2财政部的观点
    4.3其他相关部门的观点
    4.4学术界的观点
    4.5问卷调查反馈
    4.6国际会计界相关人士的观点
    4.7实证数据论证

    第5章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总体差异及改进建议
    5.1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总体差异及原因分析
    5.1.1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总体差异
    5.1.2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差异的主要原因
    5.2我国会计制度架构的现状和缺陷
    5.3重构我国会计制度架构的设想
    5.4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思考
    5.4.1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及其特征评述
    5.4.2重组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组织结构
    5.4.3改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5.5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进一步趋同的建议
    5.5.1概念框架趋同
    5.5.2内容趋同
    5.5.3形式趋同
    5.5.4程序趋同
    5.5.5时间趋同

    第6章会计准则趋同的前提:概念框架趋同
    6.1概念框架的性质和作用
    6.1.1概念框架的产生与发展
    6.1.2概念框架的含义
    6.1.3概念框架的作用
    6.1.4概念框架的性质和地位
    6.2概念框架国际趋同的必要性和趋同进展
    6.2.1构建共同概念框架的必要性
    6.2.2开发共同概念框架的目标和方法
    6.2.3FASB与IASB概念框架的趋同进展
    6.2.4概念框架趋同达成的现有结论
    6.3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与国际概念框架的若干区别
    6.3.1性质和定位的区别
    6.3.2结构和形式的区别
    6.3.3具体规定方面的差异
    6.4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有关设想
    6.4.1基本准则不能替代概念框架
    6.4.2构建我国概念框架的若干设想

    第7章会计准则趋同的核心:计量模式趋同
    7.1会计的核心是计量问题
    7.2会计计量属性的分类及其演变
    7.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国际发展
    7.3.1国际公允价值研究综述
    7.3.2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
    7.3.3IASB公允价值应用的最新发展
    7.3.4FASB公允价值应用的最新发展
    7.3.5公允价值应用的国际趋同进展
    7.4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问题研究
    7.4.1新准则体系颁布之前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7.4.2公允价值在我国新准则体系中的应用
    7.4.3对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与国民同启未来之门:韩国总统金大中的经济哲学
开发研究院 编;朴永光 译;[韩]财政经济部;尹哲爱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与国同梦 徐永辉与叶根土一家的70年
张良 著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与国际传播学大师对话
陈韬文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