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贯与翻译

连贯与翻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5
版次: 1
ISBN: 9787544609364
定价: 24.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3页
字数: 283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7人买过
  • 尽管连贯是任何文学文本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特征,但在传统文学翻译研究中,这一问题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书将语言学理论与文学理论加以有机的结合,以语篇连贯性为切入点,考察不同维面上的连贯机制在语篇的结构、意义、风格、效果等方面的整合作用;意在突破传统翻译理论单维视角的局限,摆脱其一一对应的静态语义等值模式,并用大量实例表明,任何一个语言单位都与语篇内其他语言单位和语篇外相关知识存在着不同维面上的相互关系。在文学翻译中,只有以最优化的手段体现了这些关系,才有可能以最接近于原文风格的方式再现原文在各个维面上的连贯机制。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译文才可以获得最高的等值量。 导言

    0.1  跨学科框架中的翻译连贯研究

    0.2  当代语言类型学与连贯的跨语研究

    第一章  连贯与翻译

     1.1  语言学的连贯研究

       1.1.1  连贯与衔接平行说

       1.1.2  连贯与衔接主从说

       1.1.3  小结

     1.2  翻译学的连贯研究

       1.2.1  帕普迦伊和舒伯特论连贯

       1.2.2  纽伯特与施莱夫论连贯

       1.2.3  贝克论衔接与连贯

       1.2.4  小结

     1.3  连贯与翻译:四个基本假定

       1.3.1  假定之一:连贯是一个多重关系网络

       1.3.2  假定之二:意义产生于连贯

       1.3.3  假定之三:连贯是文学语篇必不可少的特征

       1.3.4  假定之四:连贯是翻译必须要体现的特征

     1.4  连贯的不同表现方式

       1.4.1  基于语篇的连贯概念

       1.4.2  基于翻译的连贯概念

    第二章  文体连贯 

     2.1  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

       2.1.1  作家的连贯建构:诗学取向

       2.1.2  译家的连贯建构:信息取向

     2.2  译家与作家的能力差异

       2.2.1  识别上的失误

       2.2.2  体现上的失衡

    第三章  语法连贯 

     3.1  语法连贯的基础:合语法性

     3.2  语法衔接

       3.2.1  指称

       3.2.2  替代

       3.2.3  省略

       3.2.4  连接

       3.2.5  小结

     3.3  时态链

       3.3.1  基本时态与从属时态

       3.3.2  时态的点、串、块、域

       3.3.3  时态的语篇功能

     3.4  语序

       3.4.1  语序的比较研究

       3.4.2  语序的功能重构

     3.5  结构重复的连贯效应:以被动语态为例

    第四章  语义连贯

     4.1  句际语义连贯:词汇衔接

     4.2  远程衔接与近程衔接

     4.3  复现关系

       4.3.1  重复性衔接

       4.4.2  同义性衔接

     4.5  同现关系

    第五章  语用连贯

     5.1  译者的合作原则

       5.1.1  量的准则

       5.1.2  质的准则

       5.1.3  关系准则

       5.1.4  方式准则

     5.2  蕴含

     5.3  文化缺省与连贯重构

       5.3.1  文化缺省的交际价值

       5.3.2  缺省的隐性保留与显性体现

     5.4  文化控制与翻译决策

       5.4.1  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连贯模式的选择

       5.4.2  中国文化地位的变迁与翻译连贯模式的变化

    后记

    参考书目
  • 内容简介:
    尽管连贯是任何文学文本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特征,但在传统文学翻译研究中,这一问题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书将语言学理论与文学理论加以有机的结合,以语篇连贯性为切入点,考察不同维面上的连贯机制在语篇的结构、意义、风格、效果等方面的整合作用;意在突破传统翻译理论单维视角的局限,摆脱其一一对应的静态语义等值模式,并用大量实例表明,任何一个语言单位都与语篇内其他语言单位和语篇外相关知识存在着不同维面上的相互关系。在文学翻译中,只有以最优化的手段体现了这些关系,才有可能以最接近于原文风格的方式再现原文在各个维面上的连贯机制。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译文才可以获得最高的等值量。
  • 目录:
    导言

    0.1  跨学科框架中的翻译连贯研究

    0.2  当代语言类型学与连贯的跨语研究

    第一章  连贯与翻译

     1.1  语言学的连贯研究

       1.1.1  连贯与衔接平行说

       1.1.2  连贯与衔接主从说

       1.1.3  小结

     1.2  翻译学的连贯研究

       1.2.1  帕普迦伊和舒伯特论连贯

       1.2.2  纽伯特与施莱夫论连贯

       1.2.3  贝克论衔接与连贯

       1.2.4  小结

     1.3  连贯与翻译:四个基本假定

       1.3.1  假定之一:连贯是一个多重关系网络

       1.3.2  假定之二:意义产生于连贯

       1.3.3  假定之三:连贯是文学语篇必不可少的特征

       1.3.4  假定之四:连贯是翻译必须要体现的特征

     1.4  连贯的不同表现方式

       1.4.1  基于语篇的连贯概念

       1.4.2  基于翻译的连贯概念

    第二章  文体连贯 

     2.1  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

       2.1.1  作家的连贯建构:诗学取向

       2.1.2  译家的连贯建构:信息取向

     2.2  译家与作家的能力差异

       2.2.1  识别上的失误

       2.2.2  体现上的失衡

    第三章  语法连贯 

     3.1  语法连贯的基础:合语法性

     3.2  语法衔接

       3.2.1  指称

       3.2.2  替代

       3.2.3  省略

       3.2.4  连接

       3.2.5  小结

     3.3  时态链

       3.3.1  基本时态与从属时态

       3.3.2  时态的点、串、块、域

       3.3.3  时态的语篇功能

     3.4  语序

       3.4.1  语序的比较研究

       3.4.2  语序的功能重构

     3.5  结构重复的连贯效应:以被动语态为例

    第四章  语义连贯

     4.1  句际语义连贯:词汇衔接

     4.2  远程衔接与近程衔接

     4.3  复现关系

       4.3.1  重复性衔接

       4.4.2  同义性衔接

     4.5  同现关系

    第五章  语用连贯

     5.1  译者的合作原则

       5.1.1  量的准则

       5.1.2  质的准则

       5.1.3  关系准则

       5.1.4  方式准则

     5.2  蕴含

     5.3  文化缺省与连贯重构

       5.3.1  文化缺省的交际价值

       5.3.2  缺省的隐性保留与显性体现

     5.4  文化控制与翻译决策

       5.4.1  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连贯模式的选择

       5.4.2  中国文化地位的变迁与翻译连贯模式的变化

    后记

    参考书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连贯与翻译
连贯式生产性城市景观
[英]安德烈·维尤恩、朱胜萱、高宁 编;陈钰、葛丹东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