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丛书--村镇有机废物堆肥及土壤利用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丛书--村镇有机废物堆肥及土壤利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1
版次: 1
ISBN: 9787122329943
定价: 6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2页
14人买过
  • 本书以调查我国不同土壤类型的农田土壤中溶解性腐殖质的电子转移能力为基础,探讨了土壤有机质电子转移与有机质分子结构、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堆肥过程有机质演变规律、堆肥过程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堆肥过程腐殖质还原菌演变特征、堆肥过程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的影响因素、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介导硝基苯降解特征、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介导五氯苯酚还原脱氯特征、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促进土壤五氯苯酚降解、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促进Cr(Ⅵ)转化特征、土壤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特征、土壤有机质电子转移对长期汞污染的响应、土壤腐殖质电子转移能力对异源污灌的差异性响应、堆肥有机质对水稻土壤中汞形态转化影响的研究、土壤污染物修复影响因素等。 

    本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针对性,可供从事村镇环境整治和环保行业的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席北斗,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席北斗,博士,研究员,2002年获清华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学位,2002年进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并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现任地下水与环境系统工程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办主任。 

    主持完成了国家“973”课题子课题、“农田流失氮、磷对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村落废弃物、集约化养殖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生源要素在河网水系中的环境行为及模型尺度变换研究”,依托上述三项973子课题,在嘉兴建立了水生态沟渠试验基地,构建了河网水系水环境多尺度转化模型系统,流域面源污染系统分析、模拟、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科研成果;主持完成了“863”子课题“前置库水生生物-微生物联合强化净化技术研究”,在宜兴建设了前置库生态-生物联合强化净化研究基地,提出了微污染河道水体生物-生态系统强化净化技术;参加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难降解工业废水预处理技术”、“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处理工业废水”及“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三峡库区水污染模拟及控制对策”等水环境科研项目的研究。 

    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9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获省部级环境保护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全国优 秀工程咨询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建立环境系统工程野外基地1个;将科研成果系统集成,建立科技示范工程6项,技术在我国北京、上海、河北、宁夏、贵州等1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完成各类工程、规划咨询项目20多项;获“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工作先进个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奖、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第一篇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特征及影响因素 

    第1章 堆肥过程有机质演变规律/002 

    1.1堆肥过程有机组分及官能团变化特征/002 

    1.1.1堆肥过程多酚化合物变化特征/002 

    1.1.2堆肥过程氨基酸变化特征/003 

    1.1.3堆肥过程多糖与还原糖变化特征/004 

    1.1.4堆肥过程羧基变化特征/006 

    1.2堆肥过程胡敏酸与富里酸结构演变规律/007 

    1.2.1堆肥过程胡敏酸与富里酸含量变化/007 

    1.2.2堆肥过程胡敏酸与富里酸结构演变规律/007 

    1.3堆肥过程腐植酸形成影响因素/023 

    1.3.1特定有机组分对腐植酸及其组分形成的影响/023 

    1.3.2有机组分与官能团对胡敏酸和富里酸结构形成的影响/025 

    参考文献/027 

    第2章 堆肥过程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032 

    2.1堆肥过程胡敏酸的电子转移能力/032 

    2.1.1基于微生物法的胡敏酸电子转移能力特征/032 

    2.1.2基于电化学法的胡敏酸电子转移能力特征/035 

    2.2堆肥过程富里酸的电子转移能力/037 

    2.2.1基于微生物法的富里酸电子转移能力特征/037 

    2.2.2基于电化学法的富里酸电子转移能力特征/040 

    参考文献/042 

    第3章 堆肥过程腐殖质还原菌演变特征045 

    3.1堆肥过程腐殖质还原菌演替规律/045 

    3.2堆肥过程中腐殖质还原菌的影响因素分析/049 

    3.2.1有机组分与官能团对腐殖质还原菌群的影响/049 

    3.2.2微环境对腐殖质还原菌群的影响/051 

    3.3堆肥过程腐殖质还原菌电子转移能力分析/053 

    3.3.1腐殖质还原菌群对Fe(Ⅲ)还原能力的稳定性/053 

    3.3.2腐殖质还原菌对Fe(Ⅲ)还原的动力学特征/054 

    参考文献/059 

    第4章 堆肥过程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的影响因素061 

    4.1堆肥过程有机质结构对腐植酸电子转移能力的影响/061 

    4.1.1有机质结构对电子转移能力的影响/061 

    4.1.2微环境对有机质氧化还原功能基团的影响/062 

    4.2堆肥过程腐殖质还原菌与有机质结构的响应关系/065 

    4.2.1腐殖质还原菌与有机质氧化还原功能基团的响应关系/065 

    4.2.2关键腐殖质还原菌与微环境的响应关系/068 

    参考文献/080 

    第二篇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介导污染物降解转化 

    第5章 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介导硝基苯降解特征085 

    5.1堆肥有机质介导硝基苯降解特性/085 

    5.1.1堆肥有机质介导硝基苯降解能力/086 

    5.1.2堆肥有机质介导硝基苯降解动力学/087 

    5.2堆肥有机质结构对硝基苯降解影响/093 

    5.2.1堆肥胡敏酸官能团演变对硝基苯还原转化影响/093 

    5.2.2堆肥胡敏酸碳结构演变对硝基苯还原转化影响/094 

    5.2.3堆肥胡敏酸醌基结构演变对硝基苯还原转化影响/096 

    5.3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对硝基苯降解影响/098 

    5.4堆肥胡敏酸促进硝基苯还原优化方案/100 

    参考文献/100 

    第6章 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介导五氯苯酚还原脱氯特征/103 

    6.1堆肥有机质介导五氯苯酚还原脱氯特性/103 

    6.1.1堆肥不同阶段胡敏酸Fe2O3还原条件促进五氯苯酚还原脱氯/103 

    6.1.2堆肥不同阶段胡敏酸Fe3O4还原条件促进五氯苯酚还原脱氯/105 

    6.2堆肥有机质介导五氯苯酚降解能力/108 

    6.3堆肥有机质Fe(Ⅲ)还原能力对五氯苯酚还原脱氯能力的影响/110 

    6.4堆肥有机质结构对五氯苯酚还原脱氯的影响/111 

    6.4.1堆肥有机质醌基结构对五氯苯酚还原脱氯的影响/111 

    6.4.2堆肥有机质极性对Fe(Ⅲ)矿物还原条件五氯苯酚还原脱氯能力的影响/113 

    6.4.3堆肥有机质分子量对Fe(Ⅲ)矿物还原条件五氯苯酚还原脱氯能力的影响/114 

    参考文献/115 

    第7章 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促进土壤五氯苯酚降解/118 

    7.1堆肥有机质介导土壤中五氯苯酚还原脱氯特性/118 

    7.1.1上清液中五氯苯酚及其还原产物分布特征/118 

    7.1.2固液界面中五氯苯酚及其还原产物分布特征/121 

    7.1.3水稻土中五氯苯酚及其还原产物分布特征/126 

    7.1.4堆肥有机质介导土壤中五氯苯酚降解路径/130 

    7.2堆肥有机质结构对土壤中五氯苯酚还原脱氯影响/131 

    7.3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对土壤中五氯苯酚还原脱氯影响/133 

    参考文献/134 

    第8章 堆肥有机质作为电子转移促进Cr(Ⅵ)转化特征/137 

    8.1堆肥有机质作为电子供体还原Cr(Ⅵ)特征/137 

    8.2基于铁矿物的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对微生物还原Cr(Ⅵ)的影响/143 

    8.2.1堆肥有机质促进微生物还原铁矿物/143 

    8.2.2堆肥有机质与标准腐殖质还原铁矿物的异同/150 

    8.2.3基于铁矿物堆肥有机质促进微生物还原Cr(Ⅵ)/152 

    参考文献/158 

    第三篇基于土壤有机质电子转移的堆肥土壤利用机制 

    第9章 土壤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特征/160 

    9.1基于固相Fe(Ⅲ)矿物的土壤固相腐殖质电子转移能力分析/160 

    9.2基于溶解性Fe(Ⅲ)的土壤固相腐殖质电子转移能力分析/171 

    9.3土壤固相腐殖质与溶解性腐殖质电子转移能力的比较/173 

    参考文献/173 

    第10章 土壤有机质电子转移对长期汞污染的响应/176 

    10.1长期汞污染对土壤腐殖质分子结构的影响/176 

    10.2长期汞污染下土壤腐殖质的电子转移能力/181 

    10.3土壤腐殖质的电子转移能力对长期汞污染的响应机制/182 

    10.4结论/182 

    参考文献/183 

    第11章 土壤腐殖质电子转移能力对异源污灌的差异性响应/185 

    11.1不同来源的污水灌溉对土壤腐殖质电子转移能力的影响/185 

    11.2土壤腐殖质化学结构对其电子转移能力的影响/186 

    11.3土壤理化特性对其酶活性的影响/187 

    11.4土壤酶活性对其腐殖质化学结构的影响/189 

    11.5环境意义/191 

    参考文献/191 

    第12章 堆肥有机质对水稻土壤中汞形态转化影响的研究/194 

    12.1施用餐厨垃圾堆肥对水稻土中有机质的影响/195 

    12.2施用餐厨垃圾堆肥对水稻土中总汞与汞形态的影响/195 

    12.3餐厨垃圾堆肥对水稻土中汞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198 

    12.4结论/199 

    参考文献/199 

    第13章 土壤污染物修复影响因素/201 

    13.1土壤中铬的迁移、转化及影响因素/201 

    13.1.1土壤中铬的迁移和转化/201 

    13.1.2影响铬迁移转化的因素/202 

    13.2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转化及影响因素/204 

    13.3堆肥应用污染场地修复展望/206 

    参考文献/206 

    缩略语/209 

    索引/210
  • 内容简介:
    本书以调查我国不同土壤类型的农田土壤中溶解性腐殖质的电子转移能力为基础,探讨了土壤有机质电子转移与有机质分子结构、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堆肥过程有机质演变规律、堆肥过程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堆肥过程腐殖质还原菌演变特征、堆肥过程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的影响因素、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介导硝基苯降解特征、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介导五氯苯酚还原脱氯特征、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促进土壤五氯苯酚降解、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促进Cr(Ⅵ)转化特征、土壤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特征、土壤有机质电子转移对长期汞污染的响应、土壤腐殖质电子转移能力对异源污灌的差异性响应、堆肥有机质对水稻土壤中汞形态转化影响的研究、土壤污染物修复影响因素等。 

    本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针对性,可供从事村镇环境整治和环保行业的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作者简介:
    席北斗,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席北斗,博士,研究员,2002年获清华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学位,2002年进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并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现任地下水与环境系统工程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办主任。 

    主持完成了国家“973”课题子课题、“农田流失氮、磷对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村落废弃物、集约化养殖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生源要素在河网水系中的环境行为及模型尺度变换研究”,依托上述三项973子课题,在嘉兴建立了水生态沟渠试验基地,构建了河网水系水环境多尺度转化模型系统,流域面源污染系统分析、模拟、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科研成果;主持完成了“863”子课题“前置库水生生物-微生物联合强化净化技术研究”,在宜兴建设了前置库生态-生物联合强化净化研究基地,提出了微污染河道水体生物-生态系统强化净化技术;参加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难降解工业废水预处理技术”、“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处理工业废水”及“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三峡库区水污染模拟及控制对策”等水环境科研项目的研究。 

    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9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获省部级环境保护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全国优 秀工程咨询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建立环境系统工程野外基地1个;将科研成果系统集成,建立科技示范工程6项,技术在我国北京、上海、河北、宁夏、贵州等1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完成各类工程、规划咨询项目20多项;获“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工作先进个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奖、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 目录:
    第一篇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特征及影响因素 

    第1章 堆肥过程有机质演变规律/002 

    1.1堆肥过程有机组分及官能团变化特征/002 

    1.1.1堆肥过程多酚化合物变化特征/002 

    1.1.2堆肥过程氨基酸变化特征/003 

    1.1.3堆肥过程多糖与还原糖变化特征/004 

    1.1.4堆肥过程羧基变化特征/006 

    1.2堆肥过程胡敏酸与富里酸结构演变规律/007 

    1.2.1堆肥过程胡敏酸与富里酸含量变化/007 

    1.2.2堆肥过程胡敏酸与富里酸结构演变规律/007 

    1.3堆肥过程腐植酸形成影响因素/023 

    1.3.1特定有机组分对腐植酸及其组分形成的影响/023 

    1.3.2有机组分与官能团对胡敏酸和富里酸结构形成的影响/025 

    参考文献/027 

    第2章 堆肥过程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032 

    2.1堆肥过程胡敏酸的电子转移能力/032 

    2.1.1基于微生物法的胡敏酸电子转移能力特征/032 

    2.1.2基于电化学法的胡敏酸电子转移能力特征/035 

    2.2堆肥过程富里酸的电子转移能力/037 

    2.2.1基于微生物法的富里酸电子转移能力特征/037 

    2.2.2基于电化学法的富里酸电子转移能力特征/040 

    参考文献/042 

    第3章 堆肥过程腐殖质还原菌演变特征045 

    3.1堆肥过程腐殖质还原菌演替规律/045 

    3.2堆肥过程中腐殖质还原菌的影响因素分析/049 

    3.2.1有机组分与官能团对腐殖质还原菌群的影响/049 

    3.2.2微环境对腐殖质还原菌群的影响/051 

    3.3堆肥过程腐殖质还原菌电子转移能力分析/053 

    3.3.1腐殖质还原菌群对Fe(Ⅲ)还原能力的稳定性/053 

    3.3.2腐殖质还原菌对Fe(Ⅲ)还原的动力学特征/054 

    参考文献/059 

    第4章 堆肥过程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的影响因素061 

    4.1堆肥过程有机质结构对腐植酸电子转移能力的影响/061 

    4.1.1有机质结构对电子转移能力的影响/061 

    4.1.2微环境对有机质氧化还原功能基团的影响/062 

    4.2堆肥过程腐殖质还原菌与有机质结构的响应关系/065 

    4.2.1腐殖质还原菌与有机质氧化还原功能基团的响应关系/065 

    4.2.2关键腐殖质还原菌与微环境的响应关系/068 

    参考文献/080 

    第二篇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介导污染物降解转化 

    第5章 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介导硝基苯降解特征085 

    5.1堆肥有机质介导硝基苯降解特性/085 

    5.1.1堆肥有机质介导硝基苯降解能力/086 

    5.1.2堆肥有机质介导硝基苯降解动力学/087 

    5.2堆肥有机质结构对硝基苯降解影响/093 

    5.2.1堆肥胡敏酸官能团演变对硝基苯还原转化影响/093 

    5.2.2堆肥胡敏酸碳结构演变对硝基苯还原转化影响/094 

    5.2.3堆肥胡敏酸醌基结构演变对硝基苯还原转化影响/096 

    5.3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对硝基苯降解影响/098 

    5.4堆肥胡敏酸促进硝基苯还原优化方案/100 

    参考文献/100 

    第6章 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介导五氯苯酚还原脱氯特征/103 

    6.1堆肥有机质介导五氯苯酚还原脱氯特性/103 

    6.1.1堆肥不同阶段胡敏酸Fe2O3还原条件促进五氯苯酚还原脱氯/103 

    6.1.2堆肥不同阶段胡敏酸Fe3O4还原条件促进五氯苯酚还原脱氯/105 

    6.2堆肥有机质介导五氯苯酚降解能力/108 

    6.3堆肥有机质Fe(Ⅲ)还原能力对五氯苯酚还原脱氯能力的影响/110 

    6.4堆肥有机质结构对五氯苯酚还原脱氯的影响/111 

    6.4.1堆肥有机质醌基结构对五氯苯酚还原脱氯的影响/111 

    6.4.2堆肥有机质极性对Fe(Ⅲ)矿物还原条件五氯苯酚还原脱氯能力的影响/113 

    6.4.3堆肥有机质分子量对Fe(Ⅲ)矿物还原条件五氯苯酚还原脱氯能力的影响/114 

    参考文献/115 

    第7章 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促进土壤五氯苯酚降解/118 

    7.1堆肥有机质介导土壤中五氯苯酚还原脱氯特性/118 

    7.1.1上清液中五氯苯酚及其还原产物分布特征/118 

    7.1.2固液界面中五氯苯酚及其还原产物分布特征/121 

    7.1.3水稻土中五氯苯酚及其还原产物分布特征/126 

    7.1.4堆肥有机质介导土壤中五氯苯酚降解路径/130 

    7.2堆肥有机质结构对土壤中五氯苯酚还原脱氯影响/131 

    7.3堆肥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对土壤中五氯苯酚还原脱氯影响/133 

    参考文献/134 

    第8章 堆肥有机质作为电子转移促进Cr(Ⅵ)转化特征/137 

    8.1堆肥有机质作为电子供体还原Cr(Ⅵ)特征/137 

    8.2基于铁矿物的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对微生物还原Cr(Ⅵ)的影响/143 

    8.2.1堆肥有机质促进微生物还原铁矿物/143 

    8.2.2堆肥有机质与标准腐殖质还原铁矿物的异同/150 

    8.2.3基于铁矿物堆肥有机质促进微生物还原Cr(Ⅵ)/152 

    参考文献/158 

    第三篇基于土壤有机质电子转移的堆肥土壤利用机制 

    第9章 土壤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特征/160 

    9.1基于固相Fe(Ⅲ)矿物的土壤固相腐殖质电子转移能力分析/160 

    9.2基于溶解性Fe(Ⅲ)的土壤固相腐殖质电子转移能力分析/171 

    9.3土壤固相腐殖质与溶解性腐殖质电子转移能力的比较/173 

    参考文献/173 

    第10章 土壤有机质电子转移对长期汞污染的响应/176 

    10.1长期汞污染对土壤腐殖质分子结构的影响/176 

    10.2长期汞污染下土壤腐殖质的电子转移能力/181 

    10.3土壤腐殖质的电子转移能力对长期汞污染的响应机制/182 

    10.4结论/182 

    参考文献/183 

    第11章 土壤腐殖质电子转移能力对异源污灌的差异性响应/185 

    11.1不同来源的污水灌溉对土壤腐殖质电子转移能力的影响/185 

    11.2土壤腐殖质化学结构对其电子转移能力的影响/186 

    11.3土壤理化特性对其酶活性的影响/187 

    11.4土壤酶活性对其腐殖质化学结构的影响/189 

    11.5环境意义/191 

    参考文献/191 

    第12章 堆肥有机质对水稻土壤中汞形态转化影响的研究/194 

    12.1施用餐厨垃圾堆肥对水稻土中有机质的影响/195 

    12.2施用餐厨垃圾堆肥对水稻土中总汞与汞形态的影响/195 

    12.3餐厨垃圾堆肥对水稻土中汞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198 

    12.4结论/199 

    参考文献/199 

    第13章 土壤污染物修复影响因素/201 

    13.1土壤中铬的迁移、转化及影响因素/201 

    13.1.1土壤中铬的迁移和转化/201 

    13.1.2影响铬迁移转化的因素/202 

    13.2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转化及影响因素/204 

    13.3堆肥应用污染场地修复展望/206 

    参考文献/206 

    缩略语/209 

    索引/210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丛书--村镇有机废物堆肥及土壤利用
村镇空间扩展调研报告集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著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丛书--村镇有机废物堆肥及土壤利用
村镇森林景观
许景伟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丛书--村镇有机废物堆肥及土壤利用
村镇火灾多尺度防控策略与适宜性结构技术
刘永军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丛书--村镇有机废物堆肥及土壤利用
村镇社区微气候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
彭昌海 等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丛书--村镇有机废物堆肥及土壤利用
村镇聚落空间重构:特征、动力与规划设计方法
李和平;付鹏;肖竞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丛书--村镇有机废物堆肥及土壤利用
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技术普及简明手册
虞文波;王松林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丛书--村镇有机废物堆肥及土壤利用
村镇聚落空间谱系理论与构建方法
杨俊宴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丛书--村镇有机废物堆肥及土壤利用
村镇社区生态空间评价方法与应用 中国村镇社区化转型发展研究丛书
张海英 著;刘涛;彭荣熙;王雷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丛书--村镇有机废物堆肥及土壤利用
村镇聚落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
张文佳;谢林锴;赵普;赵毅;阴劼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丛书--村镇有机废物堆肥及土壤利用
村镇低碳社区要素解析与营建导控
朱晓青 李爽 范理杨 裘骏军 邱佳月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丛书--村镇有机废物堆肥及土壤利用
村镇空间格局与风貌保护
袁朝晖 ,彭奕研 ,杨涛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丛书--村镇有机废物堆肥及土壤利用
村镇环境居民健康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
曹红斌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