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枬森文集.第九卷(精装)

黄枬森文集.第九卷(精装)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12
版次: 1
ISBN: 9787511731876
定价: 12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332页
字数: 288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7人买过
  • 《黄枬森文集》共四个部分,11卷书。所收文献按照编年和分类相结合的方式编排:(1)第一部分为论著(1-2卷),主要收录作者自1983年以来撰写的著作和主编的著作中亲自撰写的部分,共20多部;(2)第二部分是论文(3-6卷),其中,哲学论文主要收录作者自1957年以来有关哲学方面的论文90多篇近100万字(3-4卷),人学论文(第5卷)主要收录作者自1983年以来有关人学方面的文章50多篇近50万字,社会文化理论方面的论文主要收录作者自1984年以来有关社会和文化理论方面的论文40多篇50多万字(第6卷);(3)第三部分为评论,即哲学评论(第7卷),书刊评论(第8卷),人物纪念和评论、诗词、思想自述(第9卷)卷近200篇100多万字。(4)第四部分为讲稿和索引,即第十、十一卷,主要收录作者自1954年以来在校内外讲课和办讲座的手稿,约60多万字,全部未曾发表。在第十一卷同时附有“专题检索”和“文章标题首字拼音检索”,以便读者阅读使用。 
    《黄枬森文集》2011年底出版第1、二、五卷,2012年底出版第三、四、六卷,2016年底出版第七、八、九卷,第十、十一卷由于整理工作十分复杂,将稍后于2017年出版。 黄枬森先生(1921.11.29~2013.1.24),四川省富顺县人。1942年进入云南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1943年转入西南联大哲学系学习,抗战胜利各校复校后,于1947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进入哲学系作研究生。1950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深教授,1981年~1987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1981年始任博士生导师。1981年~1996年任一、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1983年~2000年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1990年起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主编、编委会主任、顾问,1991年起任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起任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2011年起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先生还历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顾问,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人物评论篇 
     
    从金岳霖先生的哲学思想转变中得到有益启发——在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从四位现代哲学体系的创立者谈起 
    心怀祖国 志在真理 
    像胡绳同志那样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 
    学习杨献珍同志的理论勇气和科学精神 
    钱学森与辩证唯物主义 
    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基本特点和当代价值——重读冯定关于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论著 
    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哲学体系创新活动——为肖前教授八十华诞而作 
    孙伯钅癸教授的学术道路 
    张岱年先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公能——张伯苓教育思想的灵魂 
    平实无奇鞭辟入里——学习赵存生同志的理论风格 
    从贺麟先生哲学思想转变中得到的启发 
    李大钊的世界观初探 
    由衷的敬仰永久的怀念——我们心目中的任继愈先生 
    深切怀念王宪钧先生 
    永久怀念艾思奇同志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谈谈陶德麟教授的为学之道 
    哲学不能脱离科学——纪念钱学森院士诞辰100周年 
    钱学森大成智慧学简论 
     
    纪念篇 
     
    回顾“哲学”专刊的早期工作 
    50年的师友情 
    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 
    北大传统与自由主义 
    50年的交往 
    不断做好马克思主义的编译、研究和宣传工作 
    同呼吸共命运50年——纪念《北京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 
    20年的良师益友 
    岁月对精神的诠释 
    真理标准讨论开辟了“百家争鸣”的时代 
    改革开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一体两翼振翅高飞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研究——在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杂文篇 
     
    节约应形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自相矛盾的哲学家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关系 
    从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谈到哲学 
    谈谈书法的主体性 
     
    自述篇 
     
    北大与我的学习研究 
    我的哲学思想 
    我的哲学思想及其由来 
    学术自序 
    我怎样走上哲学的科学之路 
    走在哲学的科学大道上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诗词书法篇 
     
    除夕 
    望月 
    游卡赖马国家公园(三首) 
    太湖之滨 
    住党校 
    鼋头渚 
    赴宜兴参观(五首) 
    青岛浴场七绝(一首) 
    海南广东行(二首) 
    游东坡赤壁 
    游西山吴宫 
    游武夷山(四首) 
    途经贝加尔湖有感 
    访苏归来抵二连 
    谒杨妃墓 
    旧地重游(广安) 
    船经巫峡寻神女峰 
    穿越大巴山 
    游五大连池(二首) 
    游长白山天池(二首) 
    离休总结一生工作 
    挚友病逝有感 
    钓鱼台中秋晚会 
    打油诗 
    梦醒记事 
    美国公路有感 
    为《二十世纪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手迹》题词 
    校友会有感 
    游洱海 
    游虎跳峡 
    游玉龙雪山 
    庆贺大侄力生寿诞 
    景山赏牡丹有感 
    四言成语十韵 
    刘苏八十大庆献诗 
    年龄的绝对与相对 
    祝贺卿希泰教授八十华诞 
    春到未名湖 
    悼念赵存生 
    元旦 
    随感 
    校园盛开“勿忘我” 
    叹朗润园花坛 
    学术界最高抱负 
    晨有感 
    祝贺陈先达教授八十华诞 
    为二女儿饯行 
    为老友李公天九十华诞致贺 
    诗赠姻亲孙女蒲德莲 
    九十感怀 
    贺杨辛教授九十华诞
  • 内容简介:
    《黄枬森文集》共四个部分,11卷书。所收文献按照编年和分类相结合的方式编排:(1)第一部分为论著(1-2卷),主要收录作者自1983年以来撰写的著作和主编的著作中亲自撰写的部分,共20多部;(2)第二部分是论文(3-6卷),其中,哲学论文主要收录作者自1957年以来有关哲学方面的论文90多篇近100万字(3-4卷),人学论文(第5卷)主要收录作者自1983年以来有关人学方面的文章50多篇近50万字,社会文化理论方面的论文主要收录作者自1984年以来有关社会和文化理论方面的论文40多篇50多万字(第6卷);(3)第三部分为评论,即哲学评论(第7卷),书刊评论(第8卷),人物纪念和评论、诗词、思想自述(第9卷)卷近200篇100多万字。(4)第四部分为讲稿和索引,即第十、十一卷,主要收录作者自1954年以来在校内外讲课和办讲座的手稿,约60多万字,全部未曾发表。在第十一卷同时附有“专题检索”和“文章标题首字拼音检索”,以便读者阅读使用。 
    《黄枬森文集》2011年底出版第1、二、五卷,2012年底出版第三、四、六卷,2016年底出版第七、八、九卷,第十、十一卷由于整理工作十分复杂,将稍后于2017年出版。
  • 作者简介:
    黄枬森先生(1921.11.29~2013.1.24),四川省富顺县人。1942年进入云南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1943年转入西南联大哲学系学习,抗战胜利各校复校后,于1947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进入哲学系作研究生。1950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深教授,1981年~1987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1981年始任博士生导师。1981年~1996年任一、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1983年~2000年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1990年起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主编、编委会主任、顾问,1991年起任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起任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2011年起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先生还历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顾问,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 目录:
    人物评论篇 
     
    从金岳霖先生的哲学思想转变中得到有益启发——在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从四位现代哲学体系的创立者谈起 
    心怀祖国 志在真理 
    像胡绳同志那样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 
    学习杨献珍同志的理论勇气和科学精神 
    钱学森与辩证唯物主义 
    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基本特点和当代价值——重读冯定关于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论著 
    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哲学体系创新活动——为肖前教授八十华诞而作 
    孙伯钅癸教授的学术道路 
    张岱年先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公能——张伯苓教育思想的灵魂 
    平实无奇鞭辟入里——学习赵存生同志的理论风格 
    从贺麟先生哲学思想转变中得到的启发 
    李大钊的世界观初探 
    由衷的敬仰永久的怀念——我们心目中的任继愈先生 
    深切怀念王宪钧先生 
    永久怀念艾思奇同志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谈谈陶德麟教授的为学之道 
    哲学不能脱离科学——纪念钱学森院士诞辰100周年 
    钱学森大成智慧学简论 
     
    纪念篇 
     
    回顾“哲学”专刊的早期工作 
    50年的师友情 
    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 
    北大传统与自由主义 
    50年的交往 
    不断做好马克思主义的编译、研究和宣传工作 
    同呼吸共命运50年——纪念《北京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 
    20年的良师益友 
    岁月对精神的诠释 
    真理标准讨论开辟了“百家争鸣”的时代 
    改革开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一体两翼振翅高飞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研究——在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杂文篇 
     
    节约应形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自相矛盾的哲学家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关系 
    从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谈到哲学 
    谈谈书法的主体性 
     
    自述篇 
     
    北大与我的学习研究 
    我的哲学思想 
    我的哲学思想及其由来 
    学术自序 
    我怎样走上哲学的科学之路 
    走在哲学的科学大道上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诗词书法篇 
     
    除夕 
    望月 
    游卡赖马国家公园(三首) 
    太湖之滨 
    住党校 
    鼋头渚 
    赴宜兴参观(五首) 
    青岛浴场七绝(一首) 
    海南广东行(二首) 
    游东坡赤壁 
    游西山吴宫 
    游武夷山(四首) 
    途经贝加尔湖有感 
    访苏归来抵二连 
    谒杨妃墓 
    旧地重游(广安) 
    船经巫峡寻神女峰 
    穿越大巴山 
    游五大连池(二首) 
    游长白山天池(二首) 
    离休总结一生工作 
    挚友病逝有感 
    钓鱼台中秋晚会 
    打油诗 
    梦醒记事 
    美国公路有感 
    为《二十世纪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手迹》题词 
    校友会有感 
    游洱海 
    游虎跳峡 
    游玉龙雪山 
    庆贺大侄力生寿诞 
    景山赏牡丹有感 
    四言成语十韵 
    刘苏八十大庆献诗 
    年龄的绝对与相对 
    祝贺卿希泰教授八十华诞 
    春到未名湖 
    悼念赵存生 
    元旦 
    随感 
    校园盛开“勿忘我” 
    叹朗润园花坛 
    学术界最高抱负 
    晨有感 
    祝贺陈先达教授八十华诞 
    为二女儿饯行 
    为老友李公天九十华诞致贺 
    诗赠姻亲孙女蒲德莲 
    九十感怀 
    贺杨辛教授九十华诞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黄枬森文集.第九卷(精装)
黄枬森自选集
黄枬森 著
黄枬森文集.第九卷(精装)
黄枬森文集.第八卷(精装)
黄枬森 著
黄枬森文集.第九卷(精装)
黄枬森文集(第5卷)
黄枬森 著
黄枬森文集.第九卷(精装)
黄枬森文集(第1卷)
黄枬森 著
黄枬森文集.第九卷(精装)
黄枬森文集.第七卷(精装)
黄枬森 著
黄枬森文集.第九卷(精装)
黄枬森文集(第2卷)
黄枬森 著
黄枬森文集.第九卷(精装)
黄枬森文集(第6卷)
黄枬森 著
黄枬森文集.第九卷(精装)
黄枬森哲学思想研究
金承志 著
黄枬森文集.第九卷(精装)
黄枬森文集(第3卷)
黄枬森 著
黄枬森文集.第九卷(精装)
黄枬森文集(第4卷)
黄枬森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