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竞自选集(上下册)

陈方竞自选集(上下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5-06
版次: 1
ISBN: 9787810368537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805页
字数: 543千字
分类: 文学
8人买过
  • 陈方竞是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鲁迅与浙东文化》、《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穆木天》(即出)。此外发表近百篇论文。论著曾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多种奖励,本书是他的论文自选集!
      
      
      本书收有:鲁迅与浙东文化论纲、“大家族”出身之于鲁迅的意义、民初上海文学“甲寅中兴”考索、对“五四”新文学发生及源流的再认识等文。
      
      
      本书的上卷主要选的是作者在鲁迅研究方面的论文,说的是作者读鲁迅作品的一些感受和认识,下卷说的虽然不是鲁迅,但实际上是作者对鲁迅的理解出发去感受和认识中国现代文学。 陈方竞,浙江海宁硖山人,1948年生,现为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鲁迅与浙东文化》、《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穆木天》(即出)。此外发表近百篇论文。论著曾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多种奖励。 陈方竞自选集(上册)

      前言:关于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1、鲁迅与浙东文化论纲

      2、鲁迅与中国农民的精神联系的形成及表现

      3、“大家族”出身之于鲁迅的意义

      4、“梦”与“境遇”:《呐喊》、《彷徨》解读

      5、自我生命形态的文化消解:《故事新编》的深层意蕴

      6、《故事新编》的文本构成性质及其意义

      7、中国《故事新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8、人与鬼的“纠葛”与“交融”:鲁迅民间宗教体验的双重内涵

      9、鲁迅的“魏晋情结”:从“魏晋参照”到“魏晋感受” 

      10、对鲁迅与章学诚联系及其“五四”意义的再认识

      11、对鲁迅与章太炎联系及其“五四”意义的再认识

      12、在“断裂”的深层:鲁迅、郭沫若与传统文化联系探寻

      13、鲁迅的现代主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应予深化的论题

      14、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的思考与追寻

    陈方竞自选集(下册)

      1、民初上海文学“甲寅中兴”考索

      2、对“五四”新文学发生及源流的再认识

      3、对“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发生根基的再认识

      4、“断裂”与“承续”:对“五四”语体变革的再认识

      5、关于“道德主义”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中心的多重对话

      6、关于“世界主义”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中心的多重对话

      7、试论“五四”新文学发展中的个性主义问题

      8、“五四”退潮后苦闷期文学及其外来影响

      9、学府·报刊出版·中国新文学发生发展

      10、“文体”的困惑:关于对蒋光慈《丽莎的哀怨》的重新评价

      11、郭沫若战国史剧的楚文化蕴涵及表现

      12、“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穆木天——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

      13、“边缘文化”:当下中国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话题——读莫言的小说《檀香刑》所想到的

      14、历史·现状·趋向:2002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后记
  • 内容简介:
    陈方竞是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鲁迅与浙东文化》、《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穆木天》(即出)。此外发表近百篇论文。论著曾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多种奖励,本书是他的论文自选集!
      
      
      本书收有:鲁迅与浙东文化论纲、“大家族”出身之于鲁迅的意义、民初上海文学“甲寅中兴”考索、对“五四”新文学发生及源流的再认识等文。
      
      
      本书的上卷主要选的是作者在鲁迅研究方面的论文,说的是作者读鲁迅作品的一些感受和认识,下卷说的虽然不是鲁迅,但实际上是作者对鲁迅的理解出发去感受和认识中国现代文学。
  • 作者简介:
    陈方竞,浙江海宁硖山人,1948年生,现为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鲁迅与浙东文化》、《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穆木天》(即出)。此外发表近百篇论文。论著曾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多种奖励。
  • 目录:
    陈方竞自选集(上册)

      前言:关于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1、鲁迅与浙东文化论纲

      2、鲁迅与中国农民的精神联系的形成及表现

      3、“大家族”出身之于鲁迅的意义

      4、“梦”与“境遇”:《呐喊》、《彷徨》解读

      5、自我生命形态的文化消解:《故事新编》的深层意蕴

      6、《故事新编》的文本构成性质及其意义

      7、中国《故事新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8、人与鬼的“纠葛”与“交融”:鲁迅民间宗教体验的双重内涵

      9、鲁迅的“魏晋情结”:从“魏晋参照”到“魏晋感受” 

      10、对鲁迅与章学诚联系及其“五四”意义的再认识

      11、对鲁迅与章太炎联系及其“五四”意义的再认识

      12、在“断裂”的深层:鲁迅、郭沫若与传统文化联系探寻

      13、鲁迅的现代主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应予深化的论题

      14、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的思考与追寻

    陈方竞自选集(下册)

      1、民初上海文学“甲寅中兴”考索

      2、对“五四”新文学发生及源流的再认识

      3、对“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发生根基的再认识

      4、“断裂”与“承续”:对“五四”语体变革的再认识

      5、关于“道德主义”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中心的多重对话

      6、关于“世界主义”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中心的多重对话

      7、试论“五四”新文学发展中的个性主义问题

      8、“五四”退潮后苦闷期文学及其外来影响

      9、学府·报刊出版·中国新文学发生发展

      10、“文体”的困惑:关于对蒋光慈《丽莎的哀怨》的重新评价

      11、郭沫若战国史剧的楚文化蕴涵及表现

      12、“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穆木天——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

      13、“边缘文化”:当下中国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话题——读莫言的小说《檀香刑》所想到的

      14、历史·现状·趋向:2002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陈方竞自选集(上下册)
陈方既书论选集 书法艺术论
陈方既
陈方竞自选集(上下册)
陈方既书论选集 书事琐议
陈方既
陈方竞自选集(上下册)
陈方既书论选集 书法创作中的美学问题
陈方既
陈方竞自选集(上下册)
陈方恪诗词集
陈方恪
陈方竞自选集(上下册)
陈方既书论选集 中国书法精神
陈方既
陈方竞自选集(上下册)
陈方既书论选集(五卷本)
陈方既 著;陈然 编
陈方竞自选集(上下册)
陈方既书论选集 书法技法意识
陈方既
陈方竞自选集(上下册)
陈方既论书法(共四册)
陈方既 著
陈方竞自选集(上下册)
陈方恪年谱
潘蕤 著;潘益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