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1995-04
版次: 1
ISBN: 9787208019867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9页
字数: 267千字
分类: 经济
22人买过
  • 本书在理论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书从实证角度对经济学界尚未涉猎但未有人作过专门探讨的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
      
      
      第二,在一些学术界已有不少人作过研究、并已形成比较成熟的观点的问题上,本书作者提出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
      
      
      第三,对学术界有过比较充分的讨论,并已基本形成定论的问题,本书的创新则表现在技术上用经济分析方法重新作了处理,使其前提、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朗。
      
      
      第四,书中借鉴了国外比较经济学界的学术成果,但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或对其不足之处作了评论分析,或在使用过程中结合现实作了修正、补充或发展。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主要是分析微观经济运行问题的,但经济运行模式同经济体制模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潘振民,男,1950年生,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1982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后留校执教。1984年至1985年曾在美国西北大学经济系进修。现为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讲师、在职博士学位研究生。近年来,先后在《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对企业行为、政府管制, 1 导论

     1.1 微观经济分析

     1.2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1.3 计划和市场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两种体制

     1.5 分析主体和分析方法

    2 经济体制

     2.1 引言

     2.2 体制改革前的行政体制

     2.3 转轨时期的双轨体制

    3 国有企业的目标

     3.1 引言

     3.2 行政体制下的企业目标

     3.3 双轨体制下的企业目标

    4 生产要素利用率

     4.1 引言

     4.2 行政体制:低效率均衡

     4.3 双轨体制:不确定均衡

    5 资源配置:投入

     5.1 引言

     5.2 行政体制:偏离最佳均衡和自我纠偏

     5.3 人均收入目标:劳动力的特殊性

     5.4 双轨体制:市场行为对行政调节的渗透

     5.5 价格变动和原材料的占用 耗费

    6 资源配置:产出

     6.1 引言

     6.2 行政体制:供给导向型经济

     6.3 人均收入目标:价格效应的削弱

     6.4 双轨体制:局市场的补偿行为

     6.5 产出 投资和价格变动

    7 发展:积累与创新 

     7.1 积累

     7.2 创新

    8 结语
  • 内容简介:
    本书在理论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书从实证角度对经济学界尚未涉猎但未有人作过专门探讨的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
      
      
      第二,在一些学术界已有不少人作过研究、并已形成比较成熟的观点的问题上,本书作者提出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
      
      
      第三,对学术界有过比较充分的讨论,并已基本形成定论的问题,本书的创新则表现在技术上用经济分析方法重新作了处理,使其前提、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朗。
      
      
      第四,书中借鉴了国外比较经济学界的学术成果,但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或对其不足之处作了评论分析,或在使用过程中结合现实作了修正、补充或发展。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主要是分析微观经济运行问题的,但经济运行模式同经济体制模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 作者简介:
    潘振民,男,1950年生,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1982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后留校执教。1984年至1985年曾在美国西北大学经济系进修。现为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讲师、在职博士学位研究生。近年来,先后在《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对企业行为、政府管制,
  • 目录:
    1 导论

     1.1 微观经济分析

     1.2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1.3 计划和市场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两种体制

     1.5 分析主体和分析方法

    2 经济体制

     2.1 引言

     2.2 体制改革前的行政体制

     2.3 转轨时期的双轨体制

    3 国有企业的目标

     3.1 引言

     3.2 行政体制下的企业目标

     3.3 双轨体制下的企业目标

    4 生产要素利用率

     4.1 引言

     4.2 行政体制:低效率均衡

     4.3 双轨体制:不确定均衡

    5 资源配置:投入

     5.1 引言

     5.2 行政体制:偏离最佳均衡和自我纠偏

     5.3 人均收入目标:劳动力的特殊性

     5.4 双轨体制:市场行为对行政调节的渗透

     5.5 价格变动和原材料的占用 耗费

    6 资源配置:产出

     6.1 引言

     6.2 行政体制:供给导向型经济

     6.3 人均收入目标:价格效应的削弱

     6.4 双轨体制:局市场的补偿行为

     6.5 产出 投资和价格变动

    7 发展:积累与创新 

     7.1 积累

     7.2 创新

    8 结语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
社会保险(第四版)
邓大松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
社会达尔文主义:美国思想底色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Hofstadter)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
社会文化脑:人类天性的文化神经科学 韩世辉
韩世辉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
社会主义文化论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
社会权的法理与实践
汤闳淼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
社会营销手册
[英]杰勒德·黑斯廷斯(Gerard Hastings),[英]凯瑟琳·安格斯(Kathryn Angus),[美]卡罗尔·布莱恩特(Carol Bryant)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
社会保障理论:发生机制与政策逻辑
席恒 著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
社会调查:设计与评估
祝建华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
社会情感学习手册:研究与实践
(美)杜拉克著 毛亚庆译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
社会转型与晚清民国词学流变
朱惠国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
社会工作本土实践与探究
姒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