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长城: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丝瓷之路博览

十字路口的长城: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丝瓷之路博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18-02
版次: 1
ISBN: 9787100158206
定价: 62.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62人买过
  •   在14—17世纪,世界文明发展的十字路口上,明代中国形成与其他文明的历史分途,明中期榆林长城的修筑,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点。到今天,保存还是毁灭?长城的命运又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如何让长城免遭进一步的破坏,避免灭亡的命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使命。
      《十字路口的长城: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丝瓷之路博览》是关于明中期长城的历史著作。讲诉榆林明长城故事,记录长城周边社会情态、宗教信仰。揭示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挖掘长城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长期性、结构性影响。另一目的是宣传长城,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长城保护中来。 第一章 14世纪的文明分途与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节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节 长城的问号
    第三节 “长城区域史”的提出

    第二章 明代中国的内向转身
    第一节 守在四夷
    第二节 放弃西域
    第三节 明初北疆长城的修筑
    第四节 明前期蒙古势力进入河套

    第三章 明前期榆林营堡纵深防御体系的初建
    第一节 明初榆林军寨的分布
    第二节 黄河沿岸“依险型”城堡
    第三节 “三边”“扼要型”营堡
    第四节 无定河“依险型”营堡的初建

    第四章 “土木之变”后的“搜套”攻势防御与延绥设镇
    第一节 明军的“搜套”
    第二节 延绥镇的建立
    第三节 无定河营堡的增筑

    第五章 成化初年榆林营堡的改造与迁移
    第一节 榆林营堡改造、迁移的规划
    第二节 直插天际的清水营
    第三节 向日葵掩映镇羌堡
    第四节 控扼无定河、榆溪河的响水堡
    第五节 据守快滩的镇靖堡

    第六章 成化初年榆林“依险型”城堡的增筑
    第一节 窟野河旁的神木堡
    第二节 归德水旁的归德堡
    第三节 芦河旁的威武堡、龙州城

    第七章 大漠边城的崛起
    第一节 延绥镇的北迁
    第二节 榆林城的布局与现状
    第三节 余子俊移建十三堡

    第八章 “搜套”的困境
    第一节 成化初年的“搜套”方案
    第二节 “搜套”的曲折开展
    第三节 明中期河套徙民耕守的不可行
    第四节 明朝再次搁置河套

    第九章 榆林长城立体防御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第一节 成化前期“边墙”方案的提出
    第二节 榆林长城的多道边墙
    第三节 成化以后榆林城堡的不断增筑
    第四节 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结语 长城的意义、破坏与保护
  • 内容简介:
      在14—17世纪,世界文明发展的十字路口上,明代中国形成与其他文明的历史分途,明中期榆林长城的修筑,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点。到今天,保存还是毁灭?长城的命运又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如何让长城免遭进一步的破坏,避免灭亡的命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使命。
      《十字路口的长城: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丝瓷之路博览》是关于明中期长城的历史著作。讲诉榆林明长城故事,记录长城周边社会情态、宗教信仰。揭示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挖掘长城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长期性、结构性影响。另一目的是宣传长城,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长城保护中来。
  • 目录:
    第一章 14世纪的文明分途与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节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节 长城的问号
    第三节 “长城区域史”的提出

    第二章 明代中国的内向转身
    第一节 守在四夷
    第二节 放弃西域
    第三节 明初北疆长城的修筑
    第四节 明前期蒙古势力进入河套

    第三章 明前期榆林营堡纵深防御体系的初建
    第一节 明初榆林军寨的分布
    第二节 黄河沿岸“依险型”城堡
    第三节 “三边”“扼要型”营堡
    第四节 无定河“依险型”营堡的初建

    第四章 “土木之变”后的“搜套”攻势防御与延绥设镇
    第一节 明军的“搜套”
    第二节 延绥镇的建立
    第三节 无定河营堡的增筑

    第五章 成化初年榆林营堡的改造与迁移
    第一节 榆林营堡改造、迁移的规划
    第二节 直插天际的清水营
    第三节 向日葵掩映镇羌堡
    第四节 控扼无定河、榆溪河的响水堡
    第五节 据守快滩的镇靖堡

    第六章 成化初年榆林“依险型”城堡的增筑
    第一节 窟野河旁的神木堡
    第二节 归德水旁的归德堡
    第三节 芦河旁的威武堡、龙州城

    第七章 大漠边城的崛起
    第一节 延绥镇的北迁
    第二节 榆林城的布局与现状
    第三节 余子俊移建十三堡

    第八章 “搜套”的困境
    第一节 成化初年的“搜套”方案
    第二节 “搜套”的曲折开展
    第三节 明中期河套徙民耕守的不可行
    第四节 明朝再次搁置河套

    第九章 榆林长城立体防御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第一节 成化前期“边墙”方案的提出
    第二节 榆林长城的多道边墙
    第三节 成化以后榆林城堡的不断增筑
    第四节 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结语 长城的意义、破坏与保护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