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欧洲(修订译本):从罗马帝国到莱布尼茨

中国之欧洲(修订译本):从罗马帝国到莱布尼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8
版次: 1
ISBN: 9787563374694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62页
字数: 65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218人买过
  • 《中国之欧洲》是饮誉世界的汉学家、比较文学大师艾田蒲教授几十年致力于中国学研究的一部比较文化力作。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开阔的东方意识,从翔实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对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历史作了十分精当的描述和独到的研究,并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批驳了“欧洲中心论”,有力地论证了中国思想、文化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西方学术史和比较文学发展史来考量,《中国之欧洲》是20世纪比较文学和西方汉学牵手、搭桥的先驱之作,艾田蒲顺应近代西方学术潮流,为国际比较文学界贡献了这部跨文化、多学科联姻和对话的典型范本。如今,这部大著已经走进中国大学课堂,是无数专攻比较文学和中外文化关系的年轻学子必读的经典著作。 艾田蒲(René Etiemble,1909-2002),法国当代知名作家、比较文学大师、巴黎索邦大学名誉教授,法国四级荣誉勋位。著述宏富,除文学创作外,主要的文学评论有《兰波之神话》、《文学的卫生》、《真正的邪恶》等,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方面的著述有《比较不是理由》、《世界文 中国之欧洲:上卷

     追忆艾田蒲

     译序

     中文版序

     法文版序

     前言  欧洲中心论招摇撞骗的杰作:谷登堡为印刷术发明家

     第一部 契丹寻踪

       第一章 契丹寻踪

       第二章 耶稣会传教团之前在中国的犹太教和基督教

       第三章 阿拉伯世界发现中国(1)

       第四章 阿拉伯世界发现中国(2)

       第五章 从阿拉伯人的游记到马可·波罗纪行

       第六章 马可·波罗(1)

       第七章 马可·波罗(2)

       第八章 马可·波罗(3)

       第九章 中国艺术与锡耶纳复兴

       第十章 中国和佛教对魔鬼和地狱表现的影响

       第十一章 佛教的重新发现(1)

       第十二章 佛教的重新发现(2)

     第二部 欧洲对由传教会从中国传来的消息之最初反应

       第十三章 传教士不懂汉语的某些后果或公然传播的谬误

       第十四章 游记与“哲学”思想

       第十五章 买卖就是宗教

       第十六章 传教士与官员

       第十七章 从利玛窦到拉莫特·勒瓦耶(1)

       第十八章 从利玛窦到拉莫特·勒瓦耶(2)

       第十九章 中国礼仪事件(1)

       第二十章 中国礼仪事件(2)

       第二十一章 中国礼仪事件与培尔的思想

       第二十二章 费尔隆与中国

       第二十三章 马勒伯朗士的“上帝”概念与朱熹的“理”的概念(1)

       第二十四章 马勒伯朗士的“上帝”概念与朱熹的“理”的概念(2)

       第二十五章 马勒伯朗士的“上帝”概念与朱熹的“理”的概念(3)

       第二十六章 莱布尼兹与中国(1)——宏图大略

       第二十七章 莱布尼兹与中国(2)——世界性的中国语言

       第二十八章 莱布尼兹与中国(3)——二进制算术与《易经》八卦

       第二十九章 莱布尼兹与中国(4)——莱布尼兹与中国思想

       第三十章 莱布尼兹与中国(5)——莱布尼兹与中国礼仪事件

      上卷结语

    中国之欧洲:下卷

     前言        

     第一部 罗马教廷否认耶稣会士眼中的中国之欧洲        

       第一章 图尔侬翠结局不妙        

       第二章 梅扎巴尔巴在中国与伏尔泰的缄默        

       第三章 孟德斯鸠的中国        

       第四章 欧洲仍在中国化        

       第五章 为欧洲“爱术”所利用的中国1       

       第六章 为欧洲“爱术”所利用的中国2

     第二部 17和18世纪欧洲戏剧中的几个中国侧面        

       第七章 伊丽莎白戏剧        

       第八章 司马迁的《中国孤儿》        

       第九章 纪君祥的《中国孤儿》        

       第十章 从纪君祥到伏尔泰        

       第十一章 伏尔泰的《中国孤儿》        

       第十二章 《中国孤儿》在英国、德国和意大利        

     第三部 仰慕中国的伏尔泰        

       第十三章 伏尔泰及其消息来源        

       第十四章 伏尔泰与中国纪年表(1)——问题是如何提出的        

       第十五章 伏尔泰与中国纪年表(2)——伏尔泰的答案        

       第十六章 伏尔泰与孔夫子        

       第十七章 伏尔泰·中国政治与风俗(1)        

       第十八章 伏尔泰·中国政治与风俗(2)        

       第十九章 将无耻之徒击垮在中国之下        

     第四部 仰慕中国者与排斥中国者        

       第二十章 德·阿尔让斯侯爵的《中国人信札》        

       第二十一章 重农主义者与中国        

       第二十二章 仰慕中国者与排斥中国者        

       第二十三章 18世纪的一部教材和一部词曲中介绍的中国        

       第二十四章 这部《词曲》是否完备?        

     结论 从对中国的仰慕到排斥        

     译后记        

     人地名中外文对照表        

     书刊名中外文对照表
  • 内容简介:
    《中国之欧洲》是饮誉世界的汉学家、比较文学大师艾田蒲教授几十年致力于中国学研究的一部比较文化力作。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开阔的东方意识,从翔实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对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历史作了十分精当的描述和独到的研究,并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批驳了“欧洲中心论”,有力地论证了中国思想、文化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西方学术史和比较文学发展史来考量,《中国之欧洲》是20世纪比较文学和西方汉学牵手、搭桥的先驱之作,艾田蒲顺应近代西方学术潮流,为国际比较文学界贡献了这部跨文化、多学科联姻和对话的典型范本。如今,这部大著已经走进中国大学课堂,是无数专攻比较文学和中外文化关系的年轻学子必读的经典著作。
  • 作者简介:
    艾田蒲(René Etiemble,1909-2002),法国当代知名作家、比较文学大师、巴黎索邦大学名誉教授,法国四级荣誉勋位。著述宏富,除文学创作外,主要的文学评论有《兰波之神话》、《文学的卫生》、《真正的邪恶》等,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方面的著述有《比较不是理由》、《世界文
  • 目录:
    中国之欧洲:上卷

     追忆艾田蒲

     译序

     中文版序

     法文版序

     前言  欧洲中心论招摇撞骗的杰作:谷登堡为印刷术发明家

     第一部 契丹寻踪

       第一章 契丹寻踪

       第二章 耶稣会传教团之前在中国的犹太教和基督教

       第三章 阿拉伯世界发现中国(1)

       第四章 阿拉伯世界发现中国(2)

       第五章 从阿拉伯人的游记到马可·波罗纪行

       第六章 马可·波罗(1)

       第七章 马可·波罗(2)

       第八章 马可·波罗(3)

       第九章 中国艺术与锡耶纳复兴

       第十章 中国和佛教对魔鬼和地狱表现的影响

       第十一章 佛教的重新发现(1)

       第十二章 佛教的重新发现(2)

     第二部 欧洲对由传教会从中国传来的消息之最初反应

       第十三章 传教士不懂汉语的某些后果或公然传播的谬误

       第十四章 游记与“哲学”思想

       第十五章 买卖就是宗教

       第十六章 传教士与官员

       第十七章 从利玛窦到拉莫特·勒瓦耶(1)

       第十八章 从利玛窦到拉莫特·勒瓦耶(2)

       第十九章 中国礼仪事件(1)

       第二十章 中国礼仪事件(2)

       第二十一章 中国礼仪事件与培尔的思想

       第二十二章 费尔隆与中国

       第二十三章 马勒伯朗士的“上帝”概念与朱熹的“理”的概念(1)

       第二十四章 马勒伯朗士的“上帝”概念与朱熹的“理”的概念(2)

       第二十五章 马勒伯朗士的“上帝”概念与朱熹的“理”的概念(3)

       第二十六章 莱布尼兹与中国(1)——宏图大略

       第二十七章 莱布尼兹与中国(2)——世界性的中国语言

       第二十八章 莱布尼兹与中国(3)——二进制算术与《易经》八卦

       第二十九章 莱布尼兹与中国(4)——莱布尼兹与中国思想

       第三十章 莱布尼兹与中国(5)——莱布尼兹与中国礼仪事件

      上卷结语

    中国之欧洲:下卷

     前言        

     第一部 罗马教廷否认耶稣会士眼中的中国之欧洲        

       第一章 图尔侬翠结局不妙        

       第二章 梅扎巴尔巴在中国与伏尔泰的缄默        

       第三章 孟德斯鸠的中国        

       第四章 欧洲仍在中国化        

       第五章 为欧洲“爱术”所利用的中国1       

       第六章 为欧洲“爱术”所利用的中国2

     第二部 17和18世纪欧洲戏剧中的几个中国侧面        

       第七章 伊丽莎白戏剧        

       第八章 司马迁的《中国孤儿》        

       第九章 纪君祥的《中国孤儿》        

       第十章 从纪君祥到伏尔泰        

       第十一章 伏尔泰的《中国孤儿》        

       第十二章 《中国孤儿》在英国、德国和意大利        

     第三部 仰慕中国的伏尔泰        

       第十三章 伏尔泰及其消息来源        

       第十四章 伏尔泰与中国纪年表(1)——问题是如何提出的        

       第十五章 伏尔泰与中国纪年表(2)——伏尔泰的答案        

       第十六章 伏尔泰与孔夫子        

       第十七章 伏尔泰·中国政治与风俗(1)        

       第十八章 伏尔泰·中国政治与风俗(2)        

       第十九章 将无耻之徒击垮在中国之下        

     第四部 仰慕中国者与排斥中国者        

       第二十章 德·阿尔让斯侯爵的《中国人信札》        

       第二十一章 重农主义者与中国        

       第二十二章 仰慕中国者与排斥中国者        

       第二十三章 18世纪的一部教材和一部词曲中介绍的中国        

       第二十四章 这部《词曲》是否完备?        

     结论 从对中国的仰慕到排斥        

     译后记        

     人地名中外文对照表        

     书刊名中外文对照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