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和标记论

不对称和标记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1999-09
ISBN: 9787539232096
定价: 17.8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语言文字
141人买过
  • 本书将“标记理论”运用于语法研究,对汉语语法中各种对称和不对称现
    象作出统 的描写和解释。在传统标记理论的基础上,新的标记理论强调标
    记模式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这种标记模式具有普遍意义,并且有语用、
    认知和生理等方面的基础。这说明语言的结构跟语言的功能密 切相关,对语
    法现象应从语言结构之外去寻找解释。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理论前提和方法
    1.1 语言中的不对称现象
    1.2 描写和解释
    1.3 功能主义的语言观
    1.4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结合
    1.5 将汉语纳入世界语言的变异范围
    第二章 标记论
    2.1 传统的标记理论
    2.2 新的标记理论
    2.2.1 “相对模式”和“关联模式”
    2.2.2 标记模式和“蕴含通性”
    2.2.3 标记模式和“语法等级”
    2.2.4 标记模式和“典型理论”
    2.3 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的判别标准
    2.4 标记模式形成的原因
    2.4.1 语用原因
    2.4.2 认知原因
    2.5 语言的演变和标记模式
    第三章 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
    3.1 否定的有标记性
    3.2 肯定句和否定句中名词宾语的所指
    3.3 肯定范围和否定范围的不对称
    3.4 信息流中的肯定句和否定句
    第四章 无标记否定和有标记否定
    4.1 两种否定
    4.2 适量准则
    4.3 “衍推义”和“隐涵义”的否定
    4.4 “预设义”的否定
    4.5 语序和否定辖域
    第五章“差不多”和“差点儿”
    5.1 “差不多”和“差点儿”的异同
    5.2 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
    5.2.1 “衍推”和“隐涵”
    5.2.2 “背衬衍推”和“前突衍推”
    5.3 “差点儿”的定向性
    第六章 极性词的肯定和否定
    6.1 极性词在肯定句和否定句中的分布
    6.2 “否定量域”和“适量准则”
    6.3 “常规推理”和“正负颠倒’
    6.4 非现实句和否定句的互通性
    6.5 极性词的否定和词序
    6.6 标记模式和“正常期待”
    第七章 肯定与否定对立的消失
    7.1 心理期待的正负值
    7.1.1 “一会儿”和“不一会儿’
    7.1.2 “除非”
    7.1.3 “差点儿”和“差点儿没”
    7.2 语用原则和“好不”
    7.2.1 “礼貌原则”和褒贬词
    7.2.2 反语的语用法
    7.2.3 副词“好不”的语法化过程
    7.3 “判断语词”和双重否定
    7.3.1 双重否定和否定词移位的两种结果
    7.3.2 “判断语词”的语义强度
    7.3.3 交际策略上的解释
    第八章 反义词的标记模式
    8.1 反义词的不对称
    8.2 反义词的种类
    8.2.1 “相反词”和“相对词’
    8.2.2 三类“相对词”
    8.2.3 反向词
    8.3 反义词的标记模式
    8.3.1 反义词的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
    8.3.2 有标记和无标记的对立程度
    8.3.3 反义词有无标记项的组配
    8.4 常规和标记模式
    8.4.1 逻辑上的肯定项和否定项
    8.4.2 认知上的肯定项和否定项
    8.4.3 评价上的肯定项和否定项
    8.4.4 倾向常规
    第九章 主语和宾语的不对称
    9.1 主宾语不对称现象
    9.2 施事和受事的不对称
    9.2.1 主宾语不对称跟语义有关
    9.2.2 主宾不对称和施受不对称
    9.2.3 施事和受事都是典型范畴
    9.2.4 受事主语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9.3 话题和焦点的不对称
    9.3.1 典型的主语是话题
    9.3.2 宾语和自然焦点
    9.4 汉语句子的主语
    9.5.主宾语不对称的本质
    第十章 词类和句法成分的标记模式
    10.1 汉语词类问题上的两难处境
    10.2 词类和意义
    10.3 词类的典型理论和连续统
    10.4 词类和句法成分的标记模式
    10.4.1 词类的语义特征
    10.4.2 词类的语用功能
    10.4.3 关联标记模式
    10.5 标记模式的证据
    10.5.1 名词做谓语、状语、定语
    10.5.2 动词做状语、定语、主宾语
    10.5.3 形容词做主宾语和状语
    第十一章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
    11.1 形容词问题
    11.2 “的”字的分合
    11.3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
    11.4 形容词和相关名词的标记模式
    11.5 结论
    第十二章 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称和不对称
    12.1 形义间的扭曲关系
    12.2 语言演变和扭曲关系
    12.2.1 轻重音和语义的扭曲关系
    12.2.2 形式和意义演变的不同步
    12.3 “象似性”和“元标记模式”
    12.4 结束语:语言的对称和不对称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 内容简介:
    本书将“标记理论”运用于语法研究,对汉语语法中各种对称和不对称现
    象作出统 的描写和解释。在传统标记理论的基础上,新的标记理论强调标
    记模式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这种标记模式具有普遍意义,并且有语用、
    认知和生理等方面的基础。这说明语言的结构跟语言的功能密 切相关,对语
    法现象应从语言结构之外去寻找解释。
  •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理论前提和方法
    1.1 语言中的不对称现象
    1.2 描写和解释
    1.3 功能主义的语言观
    1.4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结合
    1.5 将汉语纳入世界语言的变异范围
    第二章 标记论
    2.1 传统的标记理论
    2.2 新的标记理论
    2.2.1 “相对模式”和“关联模式”
    2.2.2 标记模式和“蕴含通性”
    2.2.3 标记模式和“语法等级”
    2.2.4 标记模式和“典型理论”
    2.3 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的判别标准
    2.4 标记模式形成的原因
    2.4.1 语用原因
    2.4.2 认知原因
    2.5 语言的演变和标记模式
    第三章 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
    3.1 否定的有标记性
    3.2 肯定句和否定句中名词宾语的所指
    3.3 肯定范围和否定范围的不对称
    3.4 信息流中的肯定句和否定句
    第四章 无标记否定和有标记否定
    4.1 两种否定
    4.2 适量准则
    4.3 “衍推义”和“隐涵义”的否定
    4.4 “预设义”的否定
    4.5 语序和否定辖域
    第五章“差不多”和“差点儿”
    5.1 “差不多”和“差点儿”的异同
    5.2 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
    5.2.1 “衍推”和“隐涵”
    5.2.2 “背衬衍推”和“前突衍推”
    5.3 “差点儿”的定向性
    第六章 极性词的肯定和否定
    6.1 极性词在肯定句和否定句中的分布
    6.2 “否定量域”和“适量准则”
    6.3 “常规推理”和“正负颠倒’
    6.4 非现实句和否定句的互通性
    6.5 极性词的否定和词序
    6.6 标记模式和“正常期待”
    第七章 肯定与否定对立的消失
    7.1 心理期待的正负值
    7.1.1 “一会儿”和“不一会儿’
    7.1.2 “除非”
    7.1.3 “差点儿”和“差点儿没”
    7.2 语用原则和“好不”
    7.2.1 “礼貌原则”和褒贬词
    7.2.2 反语的语用法
    7.2.3 副词“好不”的语法化过程
    7.3 “判断语词”和双重否定
    7.3.1 双重否定和否定词移位的两种结果
    7.3.2 “判断语词”的语义强度
    7.3.3 交际策略上的解释
    第八章 反义词的标记模式
    8.1 反义词的不对称
    8.2 反义词的种类
    8.2.1 “相反词”和“相对词’
    8.2.2 三类“相对词”
    8.2.3 反向词
    8.3 反义词的标记模式
    8.3.1 反义词的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
    8.3.2 有标记和无标记的对立程度
    8.3.3 反义词有无标记项的组配
    8.4 常规和标记模式
    8.4.1 逻辑上的肯定项和否定项
    8.4.2 认知上的肯定项和否定项
    8.4.3 评价上的肯定项和否定项
    8.4.4 倾向常规
    第九章 主语和宾语的不对称
    9.1 主宾语不对称现象
    9.2 施事和受事的不对称
    9.2.1 主宾语不对称跟语义有关
    9.2.2 主宾不对称和施受不对称
    9.2.3 施事和受事都是典型范畴
    9.2.4 受事主语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9.3 话题和焦点的不对称
    9.3.1 典型的主语是话题
    9.3.2 宾语和自然焦点
    9.4 汉语句子的主语
    9.5.主宾语不对称的本质
    第十章 词类和句法成分的标记模式
    10.1 汉语词类问题上的两难处境
    10.2 词类和意义
    10.3 词类的典型理论和连续统
    10.4 词类和句法成分的标记模式
    10.4.1 词类的语义特征
    10.4.2 词类的语用功能
    10.4.3 关联标记模式
    10.5 标记模式的证据
    10.5.1 名词做谓语、状语、定语
    10.5.2 动词做状语、定语、主宾语
    10.5.3 形容词做主宾语和状语
    第十一章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
    11.1 形容词问题
    11.2 “的”字的分合
    11.3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
    11.4 形容词和相关名词的标记模式
    11.5 结论
    第十二章 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称和不对称
    12.1 形义间的扭曲关系
    12.2 语言演变和扭曲关系
    12.2.1 轻重音和语义的扭曲关系
    12.2.2 形式和意义演变的不同步
    12.3 “象似性”和“元标记模式”
    12.4 结束语:语言的对称和不对称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不对称和标记论
不对称同盟下的小国:行为模式与理论启示
曹玮
不对称和标记论
不对称信息下考虑供应风险的采购合同设计研究
申笑宇;黄河;徐鸿雁
不对称和标记论
不对称国际经济体系下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
徐家杰;徐会珍;黄佳影
不对称和标记论
不对称催化基础
[美]帕特里克 J. 沃尔什(Patrick J. Walsh)(美)玛丽莎 C. 科兹洛夫斯基(Marisa C. Kozlowski) 著
不对称和标记论
不对称Salen型Ni(Ⅱ)/Cu(Ⅱ)系催化剂及催化烯烃/丙烯酸酯类聚合
丁丽芹 著
不对称和标记论
不对称高压脉冲轨道电路
李文涛
不对称和标记论
不对称
[美]莉萨·哈利迪 著;理想国 出品
不对称和标记论
不对称
[波兰]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不对称和标记论
不对称和标记论(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沈家煊
不对称和标记论
不对称的“博弈”:伪健康信息的扩散及其纠正
吴世文 著
不对称和标记论
不对称反应概论
唐除痴;周正洪
不对称和标记论
不对称催化环氧化技术及催化剂(第一册)
夏清华、周丹、鲁新环、葛汉青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不对称和标记论
从语言看中西方的范畴观
沈家煊
不对称和标记论
不对称和标记论(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沈家煊
不对称和标记论
汉语大语法五论
沈家煊 著
不对称和标记论
超越主谓结构——对言语法和对言格式
沈家煊 著
不对称和标记论
《繁花》语言札记
沈家煊 著
不对称和标记论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丛书:语法六讲
沈家煊 著
不对称和标记论
不对称和标记论
沈家煊 著
不对称和标记论
语法六讲
沈家煊 著
不对称和标记论
现代语音学前沿文集
沈家煊(J.Shen)、H.Fujisaki、G.Fant 著
不对称和标记论
语法化与语法研究3
沈家煊、吴福祥、李宗江 著
不对称和标记论
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
沈家煊 著
不对称和标记论
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
沈家煊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