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三版

有机化学第三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9
版次: 3
ISBN: 9787122206091
定价: 4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70人买过
  • 本教材仍然保持上一版的编写风格,上篇为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下篇为各类有机化合物。
    上篇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合成技术和光谱鉴定,重点阐述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立体化学原理及电子效应。下篇结合上篇的理论,详尽介绍了脂肪烃和脂环烃、卤代烃、芳烃、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元素有机化合物等典型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制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有机化学在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类、材料类、冶金类、轻工类、纺织类以及相关专业教材。同时也可供化学、化工领域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钱旭红,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院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是生物有机化学,化学生物技术与工程,其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用作农药先导、荧光传感器、抗癌先导、人工核酸酶、细胞激活剂的芳香杂环分子设计、合成、构效关系及生物应用。 上篇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导论2
    0.1有机化学发展史2
    0.2有机化合物的特点4
    0.3现代有机合成手段5
    0.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手段6
    0.4.1光分析法7
    0.4.2色谱法7
    0.4.3其他仪器分析方法7
    0.5有机化合物分类7
    习题9
    第1章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0
    1.1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和分类10
    1.2脂肪烃的命名11
    1.2.1烷烃11
    1.2.2烯烃13
    1.2.3炔烃15
    1.3脂环烃的命名15
    1.3.1环烷烃15
    1.3.2环烯烃16
    1.3.3桥环和螺环化合物16
    1.4卤代烃的命名17
    1.5芳烃的命名17
    1.5.1单环芳烃17
    1.5.2多环芳烃18
    1.5.3稠环芳烃19
    1.6含氧化合物的命名19
    1.6.1醇19
    1.6.2酚20
    1.6.3醚21
    1.6.4醛和酮21
    1.6.5羧酸及其衍生物22
    1.7含氮化合物的命名23
    1.7.1硝基化合物和胺23
    1.7.2重氮和偶氮化合物24
    1.8杂环芳烃的命名24
    习题25
    第2章共价键与分子结构29
    2.1共价键与分子轨道29
    2.1.1有机结构理论29
    2.1.2共价键30
    2.1.3价键理论30
    2.1.4分子轨道理论31
    2.2共价键的属性及其断裂行为33
    2.2.1键长33
    2.2.2键角33
    2.2.3键能34
    2.2.4键的极性和元素的电负性——分子的偶极矩34
    2.2.5共价键的断裂——均裂与异裂35
    2.3轨道杂化与分子结构35
    2.3.1sp3杂化甲烷36
    2.3.2sp2杂化乙烯苯37
    2.3.3sp杂化乙炔38
    2.3.4sp3、sp2和sp的比较39
    2.3.5反应活泼中间体与杂化轨道40
    2.4电子效应41
    2.4.1σ键诱导效应(Ⅰ效应)41
    2.4.2π键诱导效应(E效应)42
    2.4.3共轭与超共轭效应42
    2.5共振论43
    习题46
    第3章立体结构化学48
    3.1构象异构48
    3.2构型异构51
    3.2.1顺反异构51
    3.2.2手性异构51
    3.3对映异构52
    3.3.1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52
    3.3.2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立体异构53
    3.4构型的表示法、构型的确定和构型的标记55
    3.4.1构型的表示法55
    3.4.2构型的确定55
    3.4.3构型的标记56
    3.5旋光性和比旋光度58
    3.5.1旋光性58
    3.5.2比旋光度59
    3.6外消旋体的拆分60
    3.7手性合成(不对称合成)61
    3.8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62
    3.9含有其他手性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62
    3.10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62
    习题63
    第4章一般有机化学反应机理65
    4.1基元反应与反应机理65
    4.1.1化学反应65
    4.1.2反应热和活化能66
    4.2活泼中间体与过渡态结构68
    4.2.1过渡态与活泼中间体68
    4.2.2碳自由基69
    4.2.3碳正离子70
    4.2.4碳负离子71
    4.2.5键的极性与反应形式71
    4.2.6过渡态结构72
    4.3自由基反应机理73
    4.3.1自由基取代反应73
    4.3.2自由基加成反应73
    4.4亲电反应机理75
    4.4.1亲电加成反应75
    4.4.2亲电取代反应79
    4.5亲核反应机理86
    4.5.1亲核加成反应86
    4.5.2亲核取代91
    4.6消除反应机理97
    4.6.1消除反应97
    4.6.2消除加成反应101
    4.6.3加成消除反应102
    4.7氧化还原反应机理103
    4.7.1还原反应104
    4.7.2氧化反应105
    4.8周环反应机理107
    4.8.1周环反应分类107
    4.8.2周环反应特点108
    4.8.3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109
    4.8.4环加成反应110
    4.8.5σ迁移反应111
    习题112
    第5章现代光谱技术118
    5.1红外光谱118
    5.2紫外光谱121
    5.3核磁共振谱122
    5.4质谱127
    5.5波谱综合解析128
    习题131
    下篇各类有机化合物
    第6章脂肪烃和脂环烃134
    6.1烷烃134
    6.1.1烷烃的物理性质134
    6.1.2烷烃的化学性质136
    6.2烯烃138
    6.2.1烯烃的物理性质138
    6.2.2烯烃的化学性质138
    6.3共轭二烯烃146
    6.3.1共轭二烯烃的结构与稳定性146
    6.3.2共轭二烯烃的性质148
    6.4炔烃151
    6.4.1炔烃的物理性质151
    6.4.2炔烃的化学性质152
    6.5聚合反应和合成橡胶155
    6.5.1烯烃的聚合156
    6.5.2二烯烃的聚合和合成橡胶157
    6.6脂环烃158
    6.6.1环烷烃的结构158
    6.6.2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和立体异构160
    6.6.3环烷烃的物理性质161
    6.6.4环烷烃的反应161
    6.7脂肪烃和脂环烃的制备及典型化合物介绍162
    6.7.1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取烷烃和烯烃162
    6.7.2烷烃、烯烃的其他制法163
    6.7.3炔烃的制法163
    6.7.4环烷烃的制法164
    6.7.5典型化合物介绍164
    习题166
    第7章卤代烃169
    7.1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69
    7.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170
    7.2.1亲核取代反应(反应机理见第4章亲核取代)170
    7.2.2消除反应(反应机理见第4章消除反应)171
    7.2.3与金属反应172
    7.3影响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活性的因素173
    7.3.1烃基结构的影响173
    7.3.2亲核试剂的影响176
    7.3.3离去基团的影响176
    7.3.4溶剂的影响177
    7.4影响卤代烃消除反应的因素177
    7.5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的竞争179
    7.6有机氟化合物179
    7.6.1有机氟化合物的命名180
    7.6.2有机氟化合物的制备181
    7.6.3氟里昂与臭氧层耗损182
    7.6.4含氟高分子材料183
    7.7卤代烃的制备及典型化合物介绍185
    习题188
    第8章芳烃191
    8.1单环芳烃192
    8.1.1苯的结构192
    8.1.2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194
    8.1.3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195
    8.1.4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196
    8.1.5单环芳烃的来源和制法202
    8.2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203
    8.2.1联苯及其衍生物204
    8.2.2多苯代脂烃204
    8.2.3稠环芳烃205
    8.3非苯芳烃213
    8.3.1环多烯的分子轨道和休克尔规则213
    8.3.2环丙烯正离子214
    8.3.3环戊二烯负离子215
    8.3.4环庚三烯正离子215
    8.3.5轮烯215
    8.3.6足球烯216
    习题219
    第9章杂环化合物221
    9.1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222
    9.1.1五元杂环的芳香性222
    9.1.2六元杂环的芳香性223
    9.2三元杂环化合物224
    9.3四元杂环化合物225
    9.4五元杂环化合物226
    9.4.1呋喃226
    9.4.2糠醛227
    9.4.3噻吩228
    9.4.4吡咯229
    9.4.5吲哚230
    9.4.6靛蓝231
    9.4.7噻唑、吡唑及其衍生物232
    9.5六元杂环化合物233
    9.5.1吡啶233
    9.5.2喹啉和异喹啉235
    9.5.3嘧啶、嘌呤及其衍生物236
    习题240
    第10章含氧化合物242
    10.1醇243
    10.1.1醇的结构243
    10.1.2醇的物理性质244
    10.1.3醇的化学性质245
    10.2酚251
    10.2.1酚的结构251
    10.2.2酚的物理性质251
    10.2.3酚的化学性质252
    10.3醚256
    10.3.1醚的结构256
    10.3.2醚的物理性质256
    10.3.3醚的化学性质257
    10.3.4环醚258
    10.3.5冠醚260
    10.4硫醇和硫醚260
    10.4.1硫醇260
    10.4.2硫醚261
    10.5醇、酚、醚的制备及典型化合物介绍262
    10.5.1醇的制备262
    10.5.2酚的制备263
    10.5.3醚的制备264
    10.5.4环醚的制备264
    10.5.5典型化合物介绍265
    10.6醛和酮266
    10.6.1醛、酮的结构266
    10.6.2醛、酮的物理性质267
    10.6.3醛、酮的化学性质267
    10.7羧酸及其衍生物274
    10.7.1羧酸274
    10.7.2羟基酸278
    10.7.3羧酸衍生物279
    10.8β-二羰基化合物282
    10.8.1β-二羰基化合物的酮-烯醇平衡282
    10.8.2Claisen酯缩合反应283
    10.8.3丙二酸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84
    10.8.4乙酰乙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85
    10.8.5Michael加成反应285
    10.9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典型化合物介绍286
    10.9.1醛的制备286
    10.9.2酮的制备287
    10.9.3羧酸的制备287
    10.9.4羧酸衍生物的制备288
    10.9.5β-二羰基化合物的制备288
    10.9.6典型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介绍289
    习题293
    第11章含氮化合物299
    11.1硝基化合物299
    11.1.1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299
    11.1.2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300
    11.2胺302
    11.2.1胺的物理性质302
    11.2.2胺的化学性质302
    11.3季铵盐和季铵碱308
    11.3.1季铵盐308
    11.3.2季铵碱309
    11.4重氮和偶氮化合物310
    11.4.1重氮化反应310
    11.4.2重氮盐的反应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311
    11.4.3偶氮化合物317
    11.4.4叠氮化合物和氮烯317
    11.5含氮化合物的制备及典型化合物介绍318
    11.5.1硝基化合物的制备318
    11.5.2胺的制备319
    11.5.3典型化合物——重氮甲烷和碳烯321
    习题323
    第12章元素有机化合物325
    12.1有机硅化合物325
    12.1.1硅烷、烃基硅烷326
    12.1.2有机硅高聚物327
    12.2有机磷化合物328
    12.2.1有机磷化合物的制备328
    12.2.2Wittig反应329
    12.2.3有机磷农药331
    12.3有机锂化合物331
    12.3.1有机锂化合物的制备332
    12.3.2有机锂化合物的性质332
    12.4有机铝化合物333
    12.4.1烷基铝的制备334
    12.4.2烷基铝的性质334
    12.5有机铁化合物335
    12.5.1二茂铁的结构和性质335
    12.5.2二茂铁的制备336
    习题339
    第13章生命有机化学340
    13.1碳水化合物340
    13.1.1单糖的性质341
    13.1.2单糖的开链结构及构型343
    13.1.3单糖的环状结构345
    13.1.4低聚糖347
    13.1.5多糖348
    13.2氨基酸和蛋白质349
    13.2.1氨基酸349
    13.2.2多肽353
    13.2.3蛋白质356
    13.2.4核酸358
    习题363
    第14章有机化学发展选论364
    14.1组合化学364
    14.1.1组合化学的概念364
    14.1.2组合化学的基本方法365
    14.1.3组合化学的发展366
    14.2绿色化学与有机合成化学368
    14.2.1原子经济性369
    14.2.2高选择性、高效的催化剂369
    14.2.3开发新的合成工艺369
    14.2.4洁净反应介质的开发369
    14.2.5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370
    14.3相转移催化反应370
    14.3.1相转移催化反应原理371
    14.3.2相转移催化剂分类372
    14.3.3相转移催化反应技术的应用373
    参考文献375
  •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仍然保持上一版的编写风格,上篇为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下篇为各类有机化合物。
    上篇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合成技术和光谱鉴定,重点阐述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立体化学原理及电子效应。下篇结合上篇的理论,详尽介绍了脂肪烃和脂环烃、卤代烃、芳烃、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元素有机化合物等典型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制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有机化学在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类、材料类、冶金类、轻工类、纺织类以及相关专业教材。同时也可供化学、化工领域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 作者简介:
    钱旭红,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院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是生物有机化学,化学生物技术与工程,其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用作农药先导、荧光传感器、抗癌先导、人工核酸酶、细胞激活剂的芳香杂环分子设计、合成、构效关系及生物应用。
  • 目录:
    上篇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导论2
    0.1有机化学发展史2
    0.2有机化合物的特点4
    0.3现代有机合成手段5
    0.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手段6
    0.4.1光分析法7
    0.4.2色谱法7
    0.4.3其他仪器分析方法7
    0.5有机化合物分类7
    习题9
    第1章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0
    1.1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和分类10
    1.2脂肪烃的命名11
    1.2.1烷烃11
    1.2.2烯烃13
    1.2.3炔烃15
    1.3脂环烃的命名15
    1.3.1环烷烃15
    1.3.2环烯烃16
    1.3.3桥环和螺环化合物16
    1.4卤代烃的命名17
    1.5芳烃的命名17
    1.5.1单环芳烃17
    1.5.2多环芳烃18
    1.5.3稠环芳烃19
    1.6含氧化合物的命名19
    1.6.1醇19
    1.6.2酚20
    1.6.3醚21
    1.6.4醛和酮21
    1.6.5羧酸及其衍生物22
    1.7含氮化合物的命名23
    1.7.1硝基化合物和胺23
    1.7.2重氮和偶氮化合物24
    1.8杂环芳烃的命名24
    习题25
    第2章共价键与分子结构29
    2.1共价键与分子轨道29
    2.1.1有机结构理论29
    2.1.2共价键30
    2.1.3价键理论30
    2.1.4分子轨道理论31
    2.2共价键的属性及其断裂行为33
    2.2.1键长33
    2.2.2键角33
    2.2.3键能34
    2.2.4键的极性和元素的电负性——分子的偶极矩34
    2.2.5共价键的断裂——均裂与异裂35
    2.3轨道杂化与分子结构35
    2.3.1sp3杂化甲烷36
    2.3.2sp2杂化乙烯苯37
    2.3.3sp杂化乙炔38
    2.3.4sp3、sp2和sp的比较39
    2.3.5反应活泼中间体与杂化轨道40
    2.4电子效应41
    2.4.1σ键诱导效应(Ⅰ效应)41
    2.4.2π键诱导效应(E效应)42
    2.4.3共轭与超共轭效应42
    2.5共振论43
    习题46
    第3章立体结构化学48
    3.1构象异构48
    3.2构型异构51
    3.2.1顺反异构51
    3.2.2手性异构51
    3.3对映异构52
    3.3.1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52
    3.3.2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立体异构53
    3.4构型的表示法、构型的确定和构型的标记55
    3.4.1构型的表示法55
    3.4.2构型的确定55
    3.4.3构型的标记56
    3.5旋光性和比旋光度58
    3.5.1旋光性58
    3.5.2比旋光度59
    3.6外消旋体的拆分60
    3.7手性合成(不对称合成)61
    3.8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62
    3.9含有其他手性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62
    3.10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62
    习题63
    第4章一般有机化学反应机理65
    4.1基元反应与反应机理65
    4.1.1化学反应65
    4.1.2反应热和活化能66
    4.2活泼中间体与过渡态结构68
    4.2.1过渡态与活泼中间体68
    4.2.2碳自由基69
    4.2.3碳正离子70
    4.2.4碳负离子71
    4.2.5键的极性与反应形式71
    4.2.6过渡态结构72
    4.3自由基反应机理73
    4.3.1自由基取代反应73
    4.3.2自由基加成反应73
    4.4亲电反应机理75
    4.4.1亲电加成反应75
    4.4.2亲电取代反应79
    4.5亲核反应机理86
    4.5.1亲核加成反应86
    4.5.2亲核取代91
    4.6消除反应机理97
    4.6.1消除反应97
    4.6.2消除加成反应101
    4.6.3加成消除反应102
    4.7氧化还原反应机理103
    4.7.1还原反应104
    4.7.2氧化反应105
    4.8周环反应机理107
    4.8.1周环反应分类107
    4.8.2周环反应特点108
    4.8.3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109
    4.8.4环加成反应110
    4.8.5σ迁移反应111
    习题112
    第5章现代光谱技术118
    5.1红外光谱118
    5.2紫外光谱121
    5.3核磁共振谱122
    5.4质谱127
    5.5波谱综合解析128
    习题131
    下篇各类有机化合物
    第6章脂肪烃和脂环烃134
    6.1烷烃134
    6.1.1烷烃的物理性质134
    6.1.2烷烃的化学性质136
    6.2烯烃138
    6.2.1烯烃的物理性质138
    6.2.2烯烃的化学性质138
    6.3共轭二烯烃146
    6.3.1共轭二烯烃的结构与稳定性146
    6.3.2共轭二烯烃的性质148
    6.4炔烃151
    6.4.1炔烃的物理性质151
    6.4.2炔烃的化学性质152
    6.5聚合反应和合成橡胶155
    6.5.1烯烃的聚合156
    6.5.2二烯烃的聚合和合成橡胶157
    6.6脂环烃158
    6.6.1环烷烃的结构158
    6.6.2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和立体异构160
    6.6.3环烷烃的物理性质161
    6.6.4环烷烃的反应161
    6.7脂肪烃和脂环烃的制备及典型化合物介绍162
    6.7.1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取烷烃和烯烃162
    6.7.2烷烃、烯烃的其他制法163
    6.7.3炔烃的制法163
    6.7.4环烷烃的制法164
    6.7.5典型化合物介绍164
    习题166
    第7章卤代烃169
    7.1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69
    7.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170
    7.2.1亲核取代反应(反应机理见第4章亲核取代)170
    7.2.2消除反应(反应机理见第4章消除反应)171
    7.2.3与金属反应172
    7.3影响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活性的因素173
    7.3.1烃基结构的影响173
    7.3.2亲核试剂的影响176
    7.3.3离去基团的影响176
    7.3.4溶剂的影响177
    7.4影响卤代烃消除反应的因素177
    7.5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的竞争179
    7.6有机氟化合物179
    7.6.1有机氟化合物的命名180
    7.6.2有机氟化合物的制备181
    7.6.3氟里昂与臭氧层耗损182
    7.6.4含氟高分子材料183
    7.7卤代烃的制备及典型化合物介绍185
    习题188
    第8章芳烃191
    8.1单环芳烃192
    8.1.1苯的结构192
    8.1.2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194
    8.1.3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195
    8.1.4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196
    8.1.5单环芳烃的来源和制法202
    8.2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203
    8.2.1联苯及其衍生物204
    8.2.2多苯代脂烃204
    8.2.3稠环芳烃205
    8.3非苯芳烃213
    8.3.1环多烯的分子轨道和休克尔规则213
    8.3.2环丙烯正离子214
    8.3.3环戊二烯负离子215
    8.3.4环庚三烯正离子215
    8.3.5轮烯215
    8.3.6足球烯216
    习题219
    第9章杂环化合物221
    9.1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222
    9.1.1五元杂环的芳香性222
    9.1.2六元杂环的芳香性223
    9.2三元杂环化合物224
    9.3四元杂环化合物225
    9.4五元杂环化合物226
    9.4.1呋喃226
    9.4.2糠醛227
    9.4.3噻吩228
    9.4.4吡咯229
    9.4.5吲哚230
    9.4.6靛蓝231
    9.4.7噻唑、吡唑及其衍生物232
    9.5六元杂环化合物233
    9.5.1吡啶233
    9.5.2喹啉和异喹啉235
    9.5.3嘧啶、嘌呤及其衍生物236
    习题240
    第10章含氧化合物242
    10.1醇243
    10.1.1醇的结构243
    10.1.2醇的物理性质244
    10.1.3醇的化学性质245
    10.2酚251
    10.2.1酚的结构251
    10.2.2酚的物理性质251
    10.2.3酚的化学性质252
    10.3醚256
    10.3.1醚的结构256
    10.3.2醚的物理性质256
    10.3.3醚的化学性质257
    10.3.4环醚258
    10.3.5冠醚260
    10.4硫醇和硫醚260
    10.4.1硫醇260
    10.4.2硫醚261
    10.5醇、酚、醚的制备及典型化合物介绍262
    10.5.1醇的制备262
    10.5.2酚的制备263
    10.5.3醚的制备264
    10.5.4环醚的制备264
    10.5.5典型化合物介绍265
    10.6醛和酮266
    10.6.1醛、酮的结构266
    10.6.2醛、酮的物理性质267
    10.6.3醛、酮的化学性质267
    10.7羧酸及其衍生物274
    10.7.1羧酸274
    10.7.2羟基酸278
    10.7.3羧酸衍生物279
    10.8β-二羰基化合物282
    10.8.1β-二羰基化合物的酮-烯醇平衡282
    10.8.2Claisen酯缩合反应283
    10.8.3丙二酸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84
    10.8.4乙酰乙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85
    10.8.5Michael加成反应285
    10.9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典型化合物介绍286
    10.9.1醛的制备286
    10.9.2酮的制备287
    10.9.3羧酸的制备287
    10.9.4羧酸衍生物的制备288
    10.9.5β-二羰基化合物的制备288
    10.9.6典型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介绍289
    习题293
    第11章含氮化合物299
    11.1硝基化合物299
    11.1.1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299
    11.1.2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300
    11.2胺302
    11.2.1胺的物理性质302
    11.2.2胺的化学性质302
    11.3季铵盐和季铵碱308
    11.3.1季铵盐308
    11.3.2季铵碱309
    11.4重氮和偶氮化合物310
    11.4.1重氮化反应310
    11.4.2重氮盐的反应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311
    11.4.3偶氮化合物317
    11.4.4叠氮化合物和氮烯317
    11.5含氮化合物的制备及典型化合物介绍318
    11.5.1硝基化合物的制备318
    11.5.2胺的制备319
    11.5.3典型化合物——重氮甲烷和碳烯321
    习题323
    第12章元素有机化合物325
    12.1有机硅化合物325
    12.1.1硅烷、烃基硅烷326
    12.1.2有机硅高聚物327
    12.2有机磷化合物328
    12.2.1有机磷化合物的制备328
    12.2.2Wittig反应329
    12.2.3有机磷农药331
    12.3有机锂化合物331
    12.3.1有机锂化合物的制备332
    12.3.2有机锂化合物的性质332
    12.4有机铝化合物333
    12.4.1烷基铝的制备334
    12.4.2烷基铝的性质334
    12.5有机铁化合物335
    12.5.1二茂铁的结构和性质335
    12.5.2二茂铁的制备336
    习题339
    第13章生命有机化学340
    13.1碳水化合物340
    13.1.1单糖的性质341
    13.1.2单糖的开链结构及构型343
    13.1.3单糖的环状结构345
    13.1.4低聚糖347
    13.1.5多糖348
    13.2氨基酸和蛋白质349
    13.2.1氨基酸349
    13.2.2多肽353
    13.2.3蛋白质356
    13.2.4核酸358
    习题363
    第14章有机化学发展选论364
    14.1组合化学364
    14.1.1组合化学的概念364
    14.1.2组合化学的基本方法365
    14.1.3组合化学的发展366
    14.2绿色化学与有机合成化学368
    14.2.1原子经济性369
    14.2.2高选择性、高效的催化剂369
    14.2.3开发新的合成工艺369
    14.2.4洁净反应介质的开发369
    14.2.5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370
    14.3相转移催化反应370
    14.3.1相转移催化反应原理371
    14.3.2相转移催化剂分类372
    14.3.3相转移催化反应技术的应用373
    参考文献375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有机化学第三版
有机化学(付建龙)(第三版)
付建龙、李红、谢珍茗 主编
有机化学第三版
有机食用菌生产与管理(有机农产品知识百科)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有机农业专业委员会 编
有机化学第三版
有机缓蚀剂
邢锦娟 著
有机化学第三版
有机化学(第五版)
张生勇,何炜
有机化学第三版
有机化学
主编 赵华文 王学东 副主编
有机化学第三版
有机化学
确生 著
有机化学第三版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案例(邵黎雄)
邵黎雄 主编 陈锡安、夏远志 副主编
有机化学第三版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二版)
何炜,游文玮
有机化学第三版
有机化学(第2版)(五年制教材)
徐红 编
有机化学第三版
有机质文物材料分析与科学研究
魏书亚,付迎春
有机化学第三版
有机合成化学(第五版)
王玉炉,王瑾晔
有机化学第三版
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题解及水平测试(第二版)
南京大学 冯骏材 编;北京大学 裴伟伟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有机化学第三版
老子思维
钱旭红
有机化学第三版
量子思维
钱旭红
有机化学第三版
未来无限
钱旭红
有机化学第三版
改变思维(新版)
钱旭红 著
有机化学第三版
大学思维:批判与创造
钱旭红 著
有机化学第三版
改变思维
钱旭红 著
有机化学第三版
化学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英文版)(共5册)
钱旭红、曲景平 著
有机化学第三版
有机化学
钱旭红 著
有机化学第三版
现代精细化学化工产品技术大全
钱旭红 著
有机化学第三版
精细化工概论(二版)
钱旭红 徐玉芳
有机化学第三版
简明农药化学 -- 农用生物调控化学导论
钱旭红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