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旅游发展与管理

探险旅游发展与管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2
版次: 1
ISBN: 9787563719013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0页
字数: 25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生活
9人买过
  • 《探险旅游发展与管理03》在作者完成的国家旅游局探险旅游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对探险旅游理论与分析模型进行进一步总结提炼,提出我国发展探险旅游的市场促进策略、市场价格规制、政府管理机制构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以及安全保障机制建设、培训认证体制等系统化建议。
    《探险旅游发展与管理03》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探险旅游理论及实践发展的著作,开国内探险旅游研究先河。《探险旅游发展与管理03》既深入研究了国外的先进理论与经验,同时也细致地剖析了国内的探险旅游案例,力求在理论指导性与业界实践性之间寻求最佳结合。全书结构完整清晰,集理沦性、知识性、实践性、时代性于一体。 邹统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被评选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四个一”人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才,北京市级教学团队旅游管理教学团队带头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
    主要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规划项目(09YJA79009)《中国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与体制改革》,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日(2009BAH50800)子课题《西藏旅游目的地营销与共享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09Ab.JG291)((北京建设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综合诊断与管理模式创新》,北京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CDB08100)《国际化背景下北京高等旅游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教育部课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旅游业的拉动效应》,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京津冀旅游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以及国家旅游局《探险旅游引导与管理》等课题。完成((北京市乡村旅游规划》等地方规划37项。
    出版了《旅游学术思想流派》、《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战略管理思想史》等著作;发表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等论文近百篇;提出了旅游开发的地格理论、遗产保护性开发的ASES模式、乡村旅游社区主导发展(CBD)机制、旅游循环经济机制、大型节事旅游效应模型、大都市城郊旅游圈层结构模型等。 序
    第一章探险旅游理论
    第一节探险旅游概论
    一、探险旅游的定义
    二、探险旅游的特征
    三、探险旅游的分类
    四、探险旅游“三四三”需求模型
    第二节专项探险旅游分类简介
    一、空中专项探险旅游
    二、陆地专项探险旅游
    三、水体专项探险旅游
    四、人造项目专项探险旅游
    第三节探险旅游理论文献回顾
    一、国外探险旅游理论概述
    二、国内探险旅游理论研究

    第二章中外探险史
    第一节国外探险史
    一、陆地探险历史
    二、航海探险历史
    三、航空探险历史
    四、太空探险历史
    第二节中国探险史
    一、陆地探险
    二、海上探险
    三、空中探险

    第三章探险旅游基础理论
    第一节体验经济理论
    一、体验经济的内涵和外延
    二、体验的本质与类型
    三、高峰体验:畅爽(Flow)
    四、塑造“畅爽”体验的方法
    五、现代体验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风险管理理论
    一、风险内涵的研究
    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
    三、风险分析模型及方法
    四、现代风险管理理论
    五、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探险旅游风险管理研究
    第三节安全管理理论
    一、安全管理概念的演化
    二、主要安全管理理论和模型分析
    三、安全管理理论下的探险旅游安全管理理论研究

    第四章中国探险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中国探险旅游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探险旅游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探险旅游发展特点
    第二节中国探险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一、我国探险旅游资源赋存特点
    二、中国探险旅游的发展区域
    三、我国探险旅游价值链发展格局
    四、中国探险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
    五、我国探险旅游产品供给组织形式
    第三节中国探险旅游发展与管理模式典型
    一、登山胜地——西藏商业登山管理模式
    二、探险天堂——新疆狩猎管理模式
    三、草原上的黄沙——内蒙古沙漠探险管理模式
    四、水中探秘——广东潜水管理模式
    五、探洞之旅——广西大石围天坑开发
    六、雪原穿梭——黑龙江亚布力滑雪
    七、三夫户外探险俱乐部管理模式
    八、北京驰野探险旅游俱乐部经营管理模式
    第四节我国探险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家宏观方面问题
    二、企业方面问题
    三、旅游者方面问题
    四、资源开发方面问题
    五、人才培养方面问题
    第五节探险旅游的引导与管理必要性
    一、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探险旅游发展不均衡、有效供需均不足
    三、探险旅游死难事故多、安全管理缺位

    第五章国际探险旅游发展与管理经验
    第一节国际探险旅游组织典型案例——IAATO
    国际南极旅游经营者协会(1AATO)简介
    二、管理模式总结
    第二节国际探险旅游企业典型案例——180°探险旅游俱乐部
    一、180°探险旅游俱乐部的背景
    二、180°探险旅游俱乐部注重体验与安全的经营管理
    三、180°探险旅游俱乐部的组织管理结构
    四、180°探险旅游俱乐部的惊险探险体验产品市场结构
    五、180°探险旅游俱乐部的“惊险与安全”的管理模式
    第三节国际知名探险旅游地管理模式
    一、加拿大滑雪胜地——惠斯勒
    二、新西兰南岛昆斯敦
    第四节主要探险旅游发达国家管理案例
    一、企业经营
    二、教育培训
    三、风险管理
    四、保险救援
    第五节国外专项探险旅游的管理
    一、蹦极探险旅游管理
    二、登山探险旅游管理
    三、滑雪探险旅游管理
    四、攀岩探险旅游管理
    五、印度水陆空探险专项管理

    第六章探险旅游的引导与管理
    第一节探险旅游发展的引导
    一、建立“十带三组团、胜地缀其间”中国探险旅游目的地体系
    二、建立探险旅游经营市场准入制度,培养合格市场主体
    三、设立探险旅游培训与认证机构,培养合格探险旅游导游与旅游者
    四、探险旅游市场促进策略
    五、探险旅游市场价格规制
    六、建立探险旅游相关政策与法规
    七、政府立体管理合作机制构建
    八、探险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
    第二节探险旅游安全保障机制
    一、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系统
    二、探险旅游安全预警体系
    三、安全监控机制的推行
    四、安全救援制度的实施
    五、安全保险体系的构建
    六、探险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分阶段建立途径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探险旅游发展与管理03》在作者完成的国家旅游局探险旅游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对探险旅游理论与分析模型进行进一步总结提炼,提出我国发展探险旅游的市场促进策略、市场价格规制、政府管理机制构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以及安全保障机制建设、培训认证体制等系统化建议。
    《探险旅游发展与管理03》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探险旅游理论及实践发展的著作,开国内探险旅游研究先河。《探险旅游发展与管理03》既深入研究了国外的先进理论与经验,同时也细致地剖析了国内的探险旅游案例,力求在理论指导性与业界实践性之间寻求最佳结合。全书结构完整清晰,集理沦性、知识性、实践性、时代性于一体。
  • 作者简介:
    邹统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被评选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四个一”人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才,北京市级教学团队旅游管理教学团队带头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
    主要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规划项目(09YJA79009)《中国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与体制改革》,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日(2009BAH50800)子课题《西藏旅游目的地营销与共享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09Ab.JG291)((北京建设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综合诊断与管理模式创新》,北京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CDB08100)《国际化背景下北京高等旅游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教育部课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旅游业的拉动效应》,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京津冀旅游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以及国家旅游局《探险旅游引导与管理》等课题。完成((北京市乡村旅游规划》等地方规划37项。
    出版了《旅游学术思想流派》、《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战略管理思想史》等著作;发表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等论文近百篇;提出了旅游开发的地格理论、遗产保护性开发的ASES模式、乡村旅游社区主导发展(CBD)机制、旅游循环经济机制、大型节事旅游效应模型、大都市城郊旅游圈层结构模型等。
  • 目录:

    第一章探险旅游理论
    第一节探险旅游概论
    一、探险旅游的定义
    二、探险旅游的特征
    三、探险旅游的分类
    四、探险旅游“三四三”需求模型
    第二节专项探险旅游分类简介
    一、空中专项探险旅游
    二、陆地专项探险旅游
    三、水体专项探险旅游
    四、人造项目专项探险旅游
    第三节探险旅游理论文献回顾
    一、国外探险旅游理论概述
    二、国内探险旅游理论研究

    第二章中外探险史
    第一节国外探险史
    一、陆地探险历史
    二、航海探险历史
    三、航空探险历史
    四、太空探险历史
    第二节中国探险史
    一、陆地探险
    二、海上探险
    三、空中探险

    第三章探险旅游基础理论
    第一节体验经济理论
    一、体验经济的内涵和外延
    二、体验的本质与类型
    三、高峰体验:畅爽(Flow)
    四、塑造“畅爽”体验的方法
    五、现代体验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风险管理理论
    一、风险内涵的研究
    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
    三、风险分析模型及方法
    四、现代风险管理理论
    五、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探险旅游风险管理研究
    第三节安全管理理论
    一、安全管理概念的演化
    二、主要安全管理理论和模型分析
    三、安全管理理论下的探险旅游安全管理理论研究

    第四章中国探险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中国探险旅游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探险旅游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探险旅游发展特点
    第二节中国探险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一、我国探险旅游资源赋存特点
    二、中国探险旅游的发展区域
    三、我国探险旅游价值链发展格局
    四、中国探险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
    五、我国探险旅游产品供给组织形式
    第三节中国探险旅游发展与管理模式典型
    一、登山胜地——西藏商业登山管理模式
    二、探险天堂——新疆狩猎管理模式
    三、草原上的黄沙——内蒙古沙漠探险管理模式
    四、水中探秘——广东潜水管理模式
    五、探洞之旅——广西大石围天坑开发
    六、雪原穿梭——黑龙江亚布力滑雪
    七、三夫户外探险俱乐部管理模式
    八、北京驰野探险旅游俱乐部经营管理模式
    第四节我国探险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家宏观方面问题
    二、企业方面问题
    三、旅游者方面问题
    四、资源开发方面问题
    五、人才培养方面问题
    第五节探险旅游的引导与管理必要性
    一、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探险旅游发展不均衡、有效供需均不足
    三、探险旅游死难事故多、安全管理缺位

    第五章国际探险旅游发展与管理经验
    第一节国际探险旅游组织典型案例——IAATO
    国际南极旅游经营者协会(1AATO)简介
    二、管理模式总结
    第二节国际探险旅游企业典型案例——180°探险旅游俱乐部
    一、180°探险旅游俱乐部的背景
    二、180°探险旅游俱乐部注重体验与安全的经营管理
    三、180°探险旅游俱乐部的组织管理结构
    四、180°探险旅游俱乐部的惊险探险体验产品市场结构
    五、180°探险旅游俱乐部的“惊险与安全”的管理模式
    第三节国际知名探险旅游地管理模式
    一、加拿大滑雪胜地——惠斯勒
    二、新西兰南岛昆斯敦
    第四节主要探险旅游发达国家管理案例
    一、企业经营
    二、教育培训
    三、风险管理
    四、保险救援
    第五节国外专项探险旅游的管理
    一、蹦极探险旅游管理
    二、登山探险旅游管理
    三、滑雪探险旅游管理
    四、攀岩探险旅游管理
    五、印度水陆空探险专项管理

    第六章探险旅游的引导与管理
    第一节探险旅游发展的引导
    一、建立“十带三组团、胜地缀其间”中国探险旅游目的地体系
    二、建立探险旅游经营市场准入制度,培养合格市场主体
    三、设立探险旅游培训与认证机构,培养合格探险旅游导游与旅游者
    四、探险旅游市场促进策略
    五、探险旅游市场价格规制
    六、建立探险旅游相关政策与法规
    七、政府立体管理合作机制构建
    八、探险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
    第二节探险旅游安全保障机制
    一、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系统
    二、探险旅游安全预警体系
    三、安全监控机制的推行
    四、安全救援制度的实施
    五、安全保险体系的构建
    六、探险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分阶段建立途径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