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04
版次: 1
ISBN: 9787117074414
定价: 82.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14页
字数: 929千字
分类: 医药卫生
18人买过
  • 红斑狼疮(lupuserythematosu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症状复杂多变。以育龄斯女性多见,预后较差。
    随着红斑狼疮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研究的深入及其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红斑狼疮的认识已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为便于人们对红斑狼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全书从红斑狼疮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自身抗体、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作一介绍,并重点阐述红斑狼疮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提出目前红斑狼疮研究面临的挑战。 叶冬青,男,1958年2月出生,安徽巢湖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跨世纪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任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兼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疾病控制杂志》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担任《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常务编委、《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及《中国公共卫生》等杂志编委。中华预防医学编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伤害预防与控制分会常委、中华流行病学分会委员、中华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委员、安徽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流行病学委员会常委。
    1999年入选安徽省跨世纪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国2001年获得校优秀硕士生导师奖;2003年分别获得校级史师奖和校级优秀教师;2004年获得安徽省模范教师。作者第一完成人,2005年获安徽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多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作为学科带头人,所在学科从1995年起至今为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援予点。
    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流行病学实习指导》、《卫生统计实习指导》、《临床流行病学与科研设计》等教材,并担任卫生部规划教材《流行病学》(预防医学专业用,第5版)副主编以及《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用,第5-6版)、《预防医学》(护理专业用,第1版)编委等。主编《皮肤病流行病学》。 第一章红斑狼疮研究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命名的由来
    第二节疾病的性质
    第三节临床疾病谱
    第四节疾病的分类
    第五节疾病的诊断
    第六节疾病的治疗
    第七节其他的研究
    第八节研究的展望

    第二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流行病学
    第一节流行特征
    第二节危险因素
    第三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资料分析
    第五节循证医学

    第三章红斑狼疮的病理
    第一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人体病理学
    第二节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及实验病理学

    第四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学
    第一节鼠红斑狼疮
    第二节人类红斑狼疮遗传学研究

    第五章生物芯片技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生物芯片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生物芯片表面化学技术
    第三节生物芯片的种类、原理、制作和应用
    第四节生物芯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第六章红斑狼疮发病机制
    第一节环境机制
    第二节免疫机制
    第三节感染机制
    第四节内分泌机制

    第七章淋巴细胞与红斑狼疮
    第一节T淋巴细胞与红斑狼疮
    第二节B淋巴细胞与红斑狼疮
    第三节NK细胞和能下调抗体生成的CD8+T细胞与红斑狼疮

    第八章细胞因子与红斑狼疮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在红斑狼疮中的表达
    第三节细胞因子网络在红斑狼疮中的作用

    第九章细胞凋亡与红斑狼疮
    第一节细胞凋亡概述
    第二节细胞凋亡在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
    第三节凋亡理论在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

    第十章自身抗体与红斑狼疮
    第一节自身抗体
    第二节抗核杭体
    第三节抗DNA抗体
    第四节抗核小体抗体家族
    第五节抗Ro/SSA和抗La/SSB自身抗体
    第六节抗SnRNP抗体
    第七节抗磷脂抗体
    第八节狼疮抗凝物
    第九节抗淋巴细胞自身抗体
    第十节抗脑抗体

    第十一章补体、免疫复合物与红斑狼疮
    第十二章神经内分泌、性激素、紧张与红斑狼疮
    第十三章红斑狼疮中的急性炎症和血管损伤
    第十四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第十五章其他类型的红斑狼疮
    第十六章红斑狼疮常见并发症及合并症
    第十七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第十八章红斑狼疮的预防与预后
  • 内容简介:
    红斑狼疮(lupuserythematosu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症状复杂多变。以育龄斯女性多见,预后较差。
    随着红斑狼疮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研究的深入及其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红斑狼疮的认识已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为便于人们对红斑狼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全书从红斑狼疮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自身抗体、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作一介绍,并重点阐述红斑狼疮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提出目前红斑狼疮研究面临的挑战。
  • 作者简介:
    叶冬青,男,1958年2月出生,安徽巢湖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跨世纪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任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兼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疾病控制杂志》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担任《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常务编委、《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及《中国公共卫生》等杂志编委。中华预防医学编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伤害预防与控制分会常委、中华流行病学分会委员、中华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委员、安徽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流行病学委员会常委。
    1999年入选安徽省跨世纪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国2001年获得校优秀硕士生导师奖;2003年分别获得校级史师奖和校级优秀教师;2004年获得安徽省模范教师。作者第一完成人,2005年获安徽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多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作为学科带头人,所在学科从1995年起至今为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援予点。
    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流行病学实习指导》、《卫生统计实习指导》、《临床流行病学与科研设计》等教材,并担任卫生部规划教材《流行病学》(预防医学专业用,第5版)副主编以及《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用,第5-6版)、《预防医学》(护理专业用,第1版)编委等。主编《皮肤病流行病学》。
  • 目录:
    第一章红斑狼疮研究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命名的由来
    第二节疾病的性质
    第三节临床疾病谱
    第四节疾病的分类
    第五节疾病的诊断
    第六节疾病的治疗
    第七节其他的研究
    第八节研究的展望

    第二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流行病学
    第一节流行特征
    第二节危险因素
    第三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资料分析
    第五节循证医学

    第三章红斑狼疮的病理
    第一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人体病理学
    第二节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及实验病理学

    第四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学
    第一节鼠红斑狼疮
    第二节人类红斑狼疮遗传学研究

    第五章生物芯片技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生物芯片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生物芯片表面化学技术
    第三节生物芯片的种类、原理、制作和应用
    第四节生物芯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第六章红斑狼疮发病机制
    第一节环境机制
    第二节免疫机制
    第三节感染机制
    第四节内分泌机制

    第七章淋巴细胞与红斑狼疮
    第一节T淋巴细胞与红斑狼疮
    第二节B淋巴细胞与红斑狼疮
    第三节NK细胞和能下调抗体生成的CD8+T细胞与红斑狼疮

    第八章细胞因子与红斑狼疮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在红斑狼疮中的表达
    第三节细胞因子网络在红斑狼疮中的作用

    第九章细胞凋亡与红斑狼疮
    第一节细胞凋亡概述
    第二节细胞凋亡在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
    第三节凋亡理论在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

    第十章自身抗体与红斑狼疮
    第一节自身抗体
    第二节抗核杭体
    第三节抗DNA抗体
    第四节抗核小体抗体家族
    第五节抗Ro/SSA和抗La/SSB自身抗体
    第六节抗SnRNP抗体
    第七节抗磷脂抗体
    第八节狼疮抗凝物
    第九节抗淋巴细胞自身抗体
    第十节抗脑抗体

    第十一章补体、免疫复合物与红斑狼疮
    第十二章神经内分泌、性激素、紧张与红斑狼疮
    第十三章红斑狼疮中的急性炎症和血管损伤
    第十四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第十五章其他类型的红斑狼疮
    第十六章红斑狼疮常见并发症及合并症
    第十七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第十八章红斑狼疮的预防与预后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临床解疑
孙乐栋、曾抗、周再高 著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临床解疑(第二版)
孙乐栋;刘娟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图谱
郭强 著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诊疗陆前进2017观点(第二版)
陆前进 著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中医治疗
眭书魁 著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中西医特色治疗
范瑞强 编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执业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临床参考丛书
郑文生 编;庞国明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
曾凡钦 主编;许德清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从基础到临床
陆前进、张建中、邓丹琪 编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外治独特新疗法——内病外治·外病外治独特新疗法丛书
黄书屏 主编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诊疗陆前进2017观点
陆前进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与自身免疫病患者自助手册
谢东泽、饶忠华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红斑狼疮
实验室生物安全(第3版/研究生/配增值)
叶冬青 著
红斑狼疮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第5版)
叶冬青 编
红斑狼疮
流行病学进展 第13卷
叶冬青 著
红斑狼疮
实验室生物安全(第2版 供研究生及科研人员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叶冬青 编
红斑狼疮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第4版)
叶冬青、姚应水、黄芬 编
红斑狼疮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医用统计方法及其SPSS软件实现
叶冬青、夏结来 著;潘发明、郝元涛、姚应水 编
红斑狼疮
医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叶冬青 编
红斑狼疮
医学科研方法
叶冬青 主编
红斑狼疮
临床流行病学
叶冬青 主编
红斑狼疮
实验室生物安全
叶冬青 著
红斑狼疮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
叶冬青 主编
红斑狼疮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第3版)
叶冬青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