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14-09
版次: 1
ISBN: 9787511866523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21页
字数: 29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7人买过
  •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从刑事实体法的视角,对中外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考察,对刑事和解的概念、分类和理论基础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厘清了刑事和解的基本原则、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刑事和解的实体内容及其法律效力、刑事和解的基本程序,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和解、轻罪案件的刑事和解、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和国际犯罪的刑事和解进行了专题研究。 陈京春1973年生,河南汝州人。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刑法学博士,任刑法学教研室副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兼任陕西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会理事。先后就读于西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师从著名刑法学家贾宇教授,获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法院、检察院挂职锻炼,担任法官助理、副检察长。主要从事刑法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致力于刑事一体化、恢复性司法的理论研究。主持完成西安市社科项目《和谐语境下的西安市刑事和解制度研究》和陕西省教改项目《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刑事诉讼视野下的刑法建构》,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地区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研究》的课题研究。参编《死刑研究》、《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等著作和教材6部。在《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政治与法律》等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论文《国际犯罪的刑事和解》获中国法学会“马克昌杯”全国优秀刑法论文三等奖。 目录
    绪论:刑事和解的结构分析/


    第一章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的渊源和发展/

    第一节犯罪被害人学的勃兴/

    一、犯罪被害人学的渊源和发展/

    二、犯罪被害人学对刑事和解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恢复性正义的提倡及论争/

    一、恢复性正义理论的渊源和内容/

    二、有关恢复性正义的争论及其评析/

    三、恢复性正义与刑事和解制度的关系/

    第三节西方各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和
    实践/

    一、西方各国的刑事和解制度/

    二、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章中国刑事和解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刑事和解及其理论基础/

    一、中国古代的刑事和解/

    二、中国古代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古代刑事和解传统的现代意义/

    第二节陕甘宁边区的刑事和解制度/

    一、陕甘宁边区刑事和解的立法/

    二、陕甘宁边区刑事和解的案例/

    三、陕甘宁边区刑事和解的理论/

    四、陕甘宁边区刑事和解的启示/

    第三节当代中国刑事和解的实践/

    一、中国大陆刑事和解的发展和现状/

    二、中国台湾修复式正义和刑事和解的理论与实践/

    三、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复合正义和刑事和解的实践与立法/

    第四节对“枫桥经验”中刑事和解的实证调研/

    一、“枫桥经验”的实证调研:刑事案件如何和解?/

    二、“枫桥经验”的实践体现了对刑事和解传统的传承/

    三、基层社会对刑事和解的期盼:和解与审判同在/



    第三章刑事和解的概念和分类/

    第一节刑事和解的概念和特征/

    一、西方国家对刑事和解的定义/

    二、我国学者对刑事和解的定义/

    三、我国刑事和解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刑事和解与相近概念的区别/

    一、刑事和解与其他领域的调解/

    二、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

    三、刑事和解与私和/

    四、刑事和解与自诉案件中的调解与和解/

    五、刑事和解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对民事部分的调解/

    第三节刑事和解的分类/

    一、出罪的、免予刑事处罚的与从宽处罚的刑事和解/

    二、自诉案件的刑事和解与公诉案件的刑事和解/

    三、达成和解协议的与没有达成和解协议的刑事和解/

    四、侦查阶段的、审查起诉阶段的、审判阶段的和刑罚执行阶段的刑事和解/

    五、有赔偿内容的与没有赔偿内容的刑事和解/

    六、自行达成的与在第三人主持下的刑事和解/



    第四章刑事和解的刑法理论根据/

    第一节刑事和解的价值根据/

    一、刑事和解的公正价值/

    二、刑事和解的效率价值/

    第二节刑事和解与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原则/

    二、刑事和解与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第三节刑事和解的刑事政策根据/

    一、刑事政策概述/

    二、刑事和解与刑事政策模式选择/

    三、刑事和解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第五章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刑事和解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刑事和解的主体/

    一、被害人/

    二、加害人/

    三、调解人/

    四、司法机关/

    五、其他参与人/

    第三节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一、各国刑事和解适用范围概述/

    二、对刑事和解适用范围判断标准的评析/

    三、刑法视域下我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第四节刑事和解的实体内容及其法律效力/

    一、刑事和解的实体内容/

    二、刑事和解实体内容的法律效力/

    第五节刑事和解的程序/

    一、刑事和解的基本程序/

    二、刑事和解与刑事审判程序的衔接/

    三、刑事和解与刑事正当程序的冲突及其评述/



    第六章刑事和解制度专题研究/

    第一节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和解/

    一、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特殊性/

    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建构/

    三、刑事和解是创建青少年法院的配套改革措施/

    第二节轻罪案件的刑事和解/

    一、轻罪的界定/

    二、我国轻罪案件刑事和解的理论和实践/

    三、我国轻罪案件刑事和解的完善/

    第三节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

    一、美国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实践/

    二、中国西藏、青海地区的“赔命价”传统/

    三、刑事和解与死刑的适用/

    四、死刑案件刑事和解的构想/

    第四节国际犯罪的刑事和解/

    一、国际犯罪个人刑事责任实现的模式/

    二、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实践/

    三、对南非TRC实践的争议和评述/



    结语/
  • 内容简介: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从刑事实体法的视角,对中外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考察,对刑事和解的概念、分类和理论基础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厘清了刑事和解的基本原则、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刑事和解的实体内容及其法律效力、刑事和解的基本程序,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和解、轻罪案件的刑事和解、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和国际犯罪的刑事和解进行了专题研究。
  • 作者简介:
    陈京春1973年生,河南汝州人。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刑法学博士,任刑法学教研室副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兼任陕西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会理事。先后就读于西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师从著名刑法学家贾宇教授,获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法院、检察院挂职锻炼,担任法官助理、副检察长。主要从事刑法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致力于刑事一体化、恢复性司法的理论研究。主持完成西安市社科项目《和谐语境下的西安市刑事和解制度研究》和陕西省教改项目《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刑事诉讼视野下的刑法建构》,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地区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研究》的课题研究。参编《死刑研究》、《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等著作和教材6部。在《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政治与法律》等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论文《国际犯罪的刑事和解》获中国法学会“马克昌杯”全国优秀刑法论文三等奖。
  • 目录:
    目录
    绪论:刑事和解的结构分析/


    第一章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的渊源和发展/

    第一节犯罪被害人学的勃兴/

    一、犯罪被害人学的渊源和发展/

    二、犯罪被害人学对刑事和解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恢复性正义的提倡及论争/

    一、恢复性正义理论的渊源和内容/

    二、有关恢复性正义的争论及其评析/

    三、恢复性正义与刑事和解制度的关系/

    第三节西方各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和
    实践/

    一、西方各国的刑事和解制度/

    二、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章中国刑事和解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刑事和解及其理论基础/

    一、中国古代的刑事和解/

    二、中国古代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古代刑事和解传统的现代意义/

    第二节陕甘宁边区的刑事和解制度/

    一、陕甘宁边区刑事和解的立法/

    二、陕甘宁边区刑事和解的案例/

    三、陕甘宁边区刑事和解的理论/

    四、陕甘宁边区刑事和解的启示/

    第三节当代中国刑事和解的实践/

    一、中国大陆刑事和解的发展和现状/

    二、中国台湾修复式正义和刑事和解的理论与实践/

    三、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复合正义和刑事和解的实践与立法/

    第四节对“枫桥经验”中刑事和解的实证调研/

    一、“枫桥经验”的实证调研:刑事案件如何和解?/

    二、“枫桥经验”的实践体现了对刑事和解传统的传承/

    三、基层社会对刑事和解的期盼:和解与审判同在/



    第三章刑事和解的概念和分类/

    第一节刑事和解的概念和特征/

    一、西方国家对刑事和解的定义/

    二、我国学者对刑事和解的定义/

    三、我国刑事和解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刑事和解与相近概念的区别/

    一、刑事和解与其他领域的调解/

    二、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

    三、刑事和解与私和/

    四、刑事和解与自诉案件中的调解与和解/

    五、刑事和解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对民事部分的调解/

    第三节刑事和解的分类/

    一、出罪的、免予刑事处罚的与从宽处罚的刑事和解/

    二、自诉案件的刑事和解与公诉案件的刑事和解/

    三、达成和解协议的与没有达成和解协议的刑事和解/

    四、侦查阶段的、审查起诉阶段的、审判阶段的和刑罚执行阶段的刑事和解/

    五、有赔偿内容的与没有赔偿内容的刑事和解/

    六、自行达成的与在第三人主持下的刑事和解/



    第四章刑事和解的刑法理论根据/

    第一节刑事和解的价值根据/

    一、刑事和解的公正价值/

    二、刑事和解的效率价值/

    第二节刑事和解与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原则/

    二、刑事和解与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第三节刑事和解的刑事政策根据/

    一、刑事政策概述/

    二、刑事和解与刑事政策模式选择/

    三、刑事和解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第五章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刑事和解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刑事和解的主体/

    一、被害人/

    二、加害人/

    三、调解人/

    四、司法机关/

    五、其他参与人/

    第三节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一、各国刑事和解适用范围概述/

    二、对刑事和解适用范围判断标准的评析/

    三、刑法视域下我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第四节刑事和解的实体内容及其法律效力/

    一、刑事和解的实体内容/

    二、刑事和解实体内容的法律效力/

    第五节刑事和解的程序/

    一、刑事和解的基本程序/

    二、刑事和解与刑事审判程序的衔接/

    三、刑事和解与刑事正当程序的冲突及其评述/



    第六章刑事和解制度专题研究/

    第一节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和解/

    一、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特殊性/

    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建构/

    三、刑事和解是创建青少年法院的配套改革措施/

    第二节轻罪案件的刑事和解/

    一、轻罪的界定/

    二、我国轻罪案件刑事和解的理论和实践/

    三、我国轻罪案件刑事和解的完善/

    第三节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

    一、美国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实践/

    二、中国西藏、青海地区的“赔命价”传统/

    三、刑事和解与死刑的适用/

    四、死刑案件刑事和解的构想/

    第四节国际犯罪的刑事和解/

    一、国际犯罪个人刑事责任实现的模式/

    二、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实践/

    三、对南非TRC实践的争议和评述/



    结语/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刑事实务与大数据分析指引
盈科律师事务所编 张文明著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刑事诉讼出罪论
拜荣静著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37辑(2023.1)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 著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刑事涉财执行实务精要
梁雅丽,傅庆涛,刘嘉梁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刑事法律文件解读2022.7总第205辑
人民法院出版社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刑事法评论:正当防卫 江溯
江溯 主编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刑事法判解·第23卷
陈兴良 著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刑事法学研究(2023年第1辑)
吴宏耀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刑事诉讼移管研究 法学理论 郇顶著 新华正版
郇顶著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38辑(2023.2)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刑事办案实用手册(修订第八版)
人民法院出版社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实体法为视角
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指南
上海市浦东新区法学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