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3)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3)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4-07
版次: 1
ISBN: 9787564219079
定价: 5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3)》是上海金融学院举办的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征文活动的成果,旨在探索、总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本科合格评估整改工作,促进学校“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取得实效。本论文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是大学制度建设与高校内部综合改革,理顺学校管理体制及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发展活力;二是人才培养模式、过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新时期财经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和基本要求、学生学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创新;三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协同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建设:思想、体制和管理制度;四是教师专业发展,创新型、行业性师资队伍建设;五是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与评价、本科教学评估;六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外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比较、国外商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等,几乎涵盖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内容丰富,切合实际,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创新性。 前言
    论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特色构建:新建院校组织创新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上海金融学院金融理财教学团队建设
    基于灰色系统的财经类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
    大学在创新创业集聚中的作用研究——以斯坦福大学为例
    大学开展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与对策研究——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解释
    实践意涵的学科与学科的实践意涵——对学科维度和学科建设的初步思考
    以内涵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
    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理财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及路径分析
    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研究
    高等财经院校创新人才教育与质量提升梯度的几个研究视角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金融会计人才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基于合作教育的卓越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国外高等院校金融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与借鉴
    构建语言+学术+人文融合的“二段四级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适应21世纪新形势要求的财经类院校大学英语改革——基于ESBP框架的CBI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估值在并购中的作用——将《投资学》的实践环节内容融入《投资银行业务》教学
    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贵金属投资专业课程架构的设想
    关于国际金融学科基础理论与实务分设的思考
    关于国际金融学教学中应用性知识点的整理与发展思考
    理学“一贯”的隐喻性意象图式
    基于PBL方法的即时型案例教学模式探索
    国际化人才的课堂培养模式研究——论“参与式”教学在双语课堂中的应用
    新探三个熟知环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联系教学实践,学习教学质量工程之感想
    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方法及其选择策略研究
    从解构到建构:基于语类分析的EAP教学方法探究
    金融类高校学生金融信息技术能力训练方法实证分析——以上海金融学院金融工程专业“统计建模分析”课程为例
    基于学科素养分类选课小班化教学改革研究——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为例
    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改革新思路
    应用型金融理财人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经济学专业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探讨
    基于竞争力的经管类院校专业绩效评价及建设探析
    管理学视角下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美两国高校学生成绩考核制度的比较及改革建议
    牢固树立科学质量观着力构建高效能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 内容简介: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3)》是上海金融学院举办的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征文活动的成果,旨在探索、总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本科合格评估整改工作,促进学校“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取得实效。本论文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是大学制度建设与高校内部综合改革,理顺学校管理体制及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发展活力;二是人才培养模式、过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新时期财经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和基本要求、学生学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创新;三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协同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建设:思想、体制和管理制度;四是教师专业发展,创新型、行业性师资队伍建设;五是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与评价、本科教学评估;六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外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比较、国外商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等,几乎涵盖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内容丰富,切合实际,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创新性。
  • 目录:
    前言
    论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特色构建:新建院校组织创新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上海金融学院金融理财教学团队建设
    基于灰色系统的财经类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
    大学在创新创业集聚中的作用研究——以斯坦福大学为例
    大学开展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与对策研究——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解释
    实践意涵的学科与学科的实践意涵——对学科维度和学科建设的初步思考
    以内涵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
    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理财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及路径分析
    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研究
    高等财经院校创新人才教育与质量提升梯度的几个研究视角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金融会计人才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基于合作教育的卓越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国外高等院校金融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与借鉴
    构建语言+学术+人文融合的“二段四级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适应21世纪新形势要求的财经类院校大学英语改革——基于ESBP框架的CBI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估值在并购中的作用——将《投资学》的实践环节内容融入《投资银行业务》教学
    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贵金属投资专业课程架构的设想
    关于国际金融学科基础理论与实务分设的思考
    关于国际金融学教学中应用性知识点的整理与发展思考
    理学“一贯”的隐喻性意象图式
    基于PBL方法的即时型案例教学模式探索
    国际化人才的课堂培养模式研究——论“参与式”教学在双语课堂中的应用
    新探三个熟知环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联系教学实践,学习教学质量工程之感想
    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方法及其选择策略研究
    从解构到建构:基于语类分析的EAP教学方法探究
    金融类高校学生金融信息技术能力训练方法实证分析——以上海金融学院金融工程专业“统计建模分析”课程为例
    基于学科素养分类选课小班化教学改革研究——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为例
    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改革新思路
    应用型金融理财人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经济学专业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探讨
    基于竞争力的经管类院校专业绩效评价及建设探析
    管理学视角下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美两国高校学生成绩考核制度的比较及改革建议
    牢固树立科学质量观着力构建高效能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3)
财政学(第4版)/高等学校财政学类专业主要课程教材
储敏伟、章辉 编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3)
2015—2016上海科技金融发展报告
储敏伟 著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3)
2014年上海科技金融发展报告
储敏伟、杨廷干、陈文君 编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3)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四)
储敏伟、付一书 编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3)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1)
储敏伟、付一书、贺瑛 编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3)
2012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
储敏伟、吴大器、贺瑛 著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3)
2011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
储敏伟 编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3)
201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
储敏伟、吴大器、贺瑛 编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3)
财政学(第3版)
储敏伟、杨君昌 编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3)
2009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
储敏伟 编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3)
我国社会保障的和谐发展之路
储敏伟 著
基于CO-OP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3)
2007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
储敏伟、贺瑛、朱德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