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研究

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09-05
版次: 1
ISBN: 9787030236937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48页
字数: 18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6人买过
  • 《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研究》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角度,采用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瞄准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农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不愿种田、农地弃耕撂荒、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失、农地非农化进程加快”等问题,通过对农地利用过程中集约度、播种面积与农地弃耕撂荒等变化的研究,在初步构建农地边际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的发展过程、区域差异特征、农户行为响应模式及其驱动因素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并对农地边际化背景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与生态建设政策进行了探讨。
    《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研究》适用于从事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教学、科研人员及土地管理工作者阅读,同时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 刘成武,男,1966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通城县。1988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成宁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自然灾害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区域土地综合承载能力评价技术开发”课题子课题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项目5项,在《地理学报》、《农业工程学报》与《自然灾害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自然资源概论》、《资源科学概论》两部著作。 序
    前言
    第1章研究背景与思路
    1.1研究背景与学术思想
    1.1.1研究背景
    1.1.2学术思想与理论假设
    1.2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1.2.1研究目标
    1.2.2研究内容
    1.2.3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农地边际化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2.1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农地的概念
    2.1.2边际与边际分析方法
    2.1.3集约度、集约边际与粗放边际
    2.2农地边际化与边际化农地的内涵与分类
    2.2.1农地边际化的内涵与本质
    2.2.2边际土地的内涵与本质
    2.2.3农地边际化与边际土地的类型
    2.3农产行为响应模式及其在区域土地利用中的表现特征
    2.3.1农地边际化过程中的农产行为响应模式
    2.3.2农地边际化在土地利用中的表现特征
    2.4农地边际化的诊断标准及方法
    2.4.1农地利用纯收益的两种形态
    2.4.2农地边际化的诊断标准与方法
    2.5国内外农地边际化问题研究进展
    2.5.1国外农地边际化研究进展
    2.5.2国内农地边际化研究现状
    2.6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对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的宏观诊断
    3.1诊断数据描述
    3.1.1数据来源
    3.1.2数据处理
    3.2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的诊断过程
    3.2.1对诊断标准的再讨论
    3.2.2诊断过程
    3.3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3.3.1农地利用纯收益变化特征分析
    3.3.2农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3.4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边际化在区域土地利用上的表现
    4.1中国农地利用集约度变化
    4.1.1我国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年际变化特征
    4.1.2不同农作物生产集约度的年际变化差异
    4.1.3农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的区域差异
    4.1.4结论
    4.2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
    4.2.1我国农地利用总播种面积变化的时序特征
    4.2.2不同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年际差异
    4.2.3我国农地利用播种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
    4.2.4结论
    4.3我国农地的弃耕撂荒变化
    4.3.1数据来源
    4.3.2耕地撂荒的时空变化特征
    4.3.3结论
    4.4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农地边际化的时空发展规律
    5.1诊断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描述
    5.2不同种植业农地边际化差异比较
    5.2.1两种油料作物、三种粮食作物与四种经济作物平均边际化差异比较
    5.2.2三种粮食作物之间差异性比较
    5.2.3四种经济作物之间差异性比较
    5.2.4结论
    5.3不同区域农地边际化规律差异比较
    5.3.1以中籼稻为例
    5.3.2以晚籼稻为例
    5.3.3以粳稻为例
    5.3.4以小麦为例
    5.3.5结论
    5.4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农地边际化过程中的行为响应模式
    6.1农地边际化过程中的响应主体及其响应进程
    6.1.1农地边际化过程中的响应主体及其响应目标
    6.1.2农地边际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6.2中国农户的行为响应模式
    6.2.1区域内积极响应模式
    6.2.2区域内消极响应模式
    6.2.3区域间协作响应模式
    6.3农产行为响应的宏观区域差异
    6.3.1发达地区农户的行为响应
    6.3.2欠发达地区农户的行为响应
    6.3.3中间过渡地区农户的行为响应
    6.4微观地域上的不同响应模式
    6.4.1城郊区农户行为响应模式差异
    6.4.2丘陵山区农户行为响应模式差异
    6.5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中国农地边际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7.1技术因素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
    7.1.1农业技术因素的类型及其内涵
    7.1.2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收入增长的关系
    7.1.3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农产收入及其农地利用的影响
    7.2经济因素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
    7.2.1农地边际化现象出现的经济门槛
    7.2.2价格与贸易因素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
    7.2.3机会成本变化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
    7.3社会性因素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
    7.3.1土地使用制度对农地利用的影响
    7.3.2农户税费负担(税费制度)对我国农地利用的影响
    7.3.3减负与补贴对我国农地利用的影响
    7.4自然条件差异及其变化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
    7.4.1自然条件对农地利用的影响
    7.4.2自然条件的变化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
    7.5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农地边际化背景下的相关政策讨论
    8.1对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的诊断结论
    8.2对农地边际化背景下相关政策的讨论
    8.2.1对现有耕地总量平衡政策的再讨论
    8.2.2对我国生态建设政策的启示
    8.2.3农地边际化规律呼唤政府从制度与政策上作出更为积极的响应
    8.2.4充分估计国际贸易因素对我国农地边际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研究》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角度,采用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瞄准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农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不愿种田、农地弃耕撂荒、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失、农地非农化进程加快”等问题,通过对农地利用过程中集约度、播种面积与农地弃耕撂荒等变化的研究,在初步构建农地边际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的发展过程、区域差异特征、农户行为响应模式及其驱动因素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并对农地边际化背景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与生态建设政策进行了探讨。
    《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研究》适用于从事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教学、科研人员及土地管理工作者阅读,同时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
  • 作者简介:
    刘成武,男,1966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通城县。1988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成宁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自然灾害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区域土地综合承载能力评价技术开发”课题子课题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项目5项,在《地理学报》、《农业工程学报》与《自然灾害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自然资源概论》、《资源科学概论》两部著作。
  • 目录:

    前言
    第1章研究背景与思路
    1.1研究背景与学术思想
    1.1.1研究背景
    1.1.2学术思想与理论假设
    1.2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1.2.1研究目标
    1.2.2研究内容
    1.2.3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农地边际化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2.1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农地的概念
    2.1.2边际与边际分析方法
    2.1.3集约度、集约边际与粗放边际
    2.2农地边际化与边际化农地的内涵与分类
    2.2.1农地边际化的内涵与本质
    2.2.2边际土地的内涵与本质
    2.2.3农地边际化与边际土地的类型
    2.3农产行为响应模式及其在区域土地利用中的表现特征
    2.3.1农地边际化过程中的农产行为响应模式
    2.3.2农地边际化在土地利用中的表现特征
    2.4农地边际化的诊断标准及方法
    2.4.1农地利用纯收益的两种形态
    2.4.2农地边际化的诊断标准与方法
    2.5国内外农地边际化问题研究进展
    2.5.1国外农地边际化研究进展
    2.5.2国内农地边际化研究现状
    2.6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对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的宏观诊断
    3.1诊断数据描述
    3.1.1数据来源
    3.1.2数据处理
    3.2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的诊断过程
    3.2.1对诊断标准的再讨论
    3.2.2诊断过程
    3.3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3.3.1农地利用纯收益变化特征分析
    3.3.2农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3.4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边际化在区域土地利用上的表现
    4.1中国农地利用集约度变化
    4.1.1我国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年际变化特征
    4.1.2不同农作物生产集约度的年际变化差异
    4.1.3农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的区域差异
    4.1.4结论
    4.2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
    4.2.1我国农地利用总播种面积变化的时序特征
    4.2.2不同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年际差异
    4.2.3我国农地利用播种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
    4.2.4结论
    4.3我国农地的弃耕撂荒变化
    4.3.1数据来源
    4.3.2耕地撂荒的时空变化特征
    4.3.3结论
    4.4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农地边际化的时空发展规律
    5.1诊断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描述
    5.2不同种植业农地边际化差异比较
    5.2.1两种油料作物、三种粮食作物与四种经济作物平均边际化差异比较
    5.2.2三种粮食作物之间差异性比较
    5.2.3四种经济作物之间差异性比较
    5.2.4结论
    5.3不同区域农地边际化规律差异比较
    5.3.1以中籼稻为例
    5.3.2以晚籼稻为例
    5.3.3以粳稻为例
    5.3.4以小麦为例
    5.3.5结论
    5.4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农地边际化过程中的行为响应模式
    6.1农地边际化过程中的响应主体及其响应进程
    6.1.1农地边际化过程中的响应主体及其响应目标
    6.1.2农地边际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6.2中国农户的行为响应模式
    6.2.1区域内积极响应模式
    6.2.2区域内消极响应模式
    6.2.3区域间协作响应模式
    6.3农产行为响应的宏观区域差异
    6.3.1发达地区农户的行为响应
    6.3.2欠发达地区农户的行为响应
    6.3.3中间过渡地区农户的行为响应
    6.4微观地域上的不同响应模式
    6.4.1城郊区农户行为响应模式差异
    6.4.2丘陵山区农户行为响应模式差异
    6.5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中国农地边际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7.1技术因素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
    7.1.1农业技术因素的类型及其内涵
    7.1.2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收入增长的关系
    7.1.3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农产收入及其农地利用的影响
    7.2经济因素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
    7.2.1农地边际化现象出现的经济门槛
    7.2.2价格与贸易因素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
    7.2.3机会成本变化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
    7.3社会性因素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
    7.3.1土地使用制度对农地利用的影响
    7.3.2农户税费负担(税费制度)对我国农地利用的影响
    7.3.3减负与补贴对我国农地利用的影响
    7.4自然条件差异及其变化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
    7.4.1自然条件对农地利用的影响
    7.4.2自然条件的变化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
    7.5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农地边际化背景下的相关政策讨论
    8.1对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的诊断结论
    8.2对农地边际化背景下相关政策的讨论
    8.2.1对现有耕地总量平衡政策的再讨论
    8.2.2对我国生态建设政策的启示
    8.2.3农地边际化规律呼唤政府从制度与政策上作出更为积极的响应
    8.2.4充分估计国际贸易因素对我国农地边际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研究
中国城市圈发展过程中生态用地耗损的机理与保护对策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刘成武;黄利民
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研究
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评价研究
刘成武、叶青 编
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研究
资源科学概论(第二版)
刘成武、黄利民 著
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研究
车主手册:汽车保养150问
刘成武 著;刘成武、姚胜华 编
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研究
资源科学概论
刘成武 著
中国农地边际化问题研究
身边的环保
刘成武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