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殖民当局的对华政策(16-17世纪)

菲律宾殖民当局的对华政策(16-17世纪)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5
版次: 1
ISBN: 9787561554951
定价: 47.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8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8页
字数: 340千字
分类: 历史
13人买过
  •   菲律宾这个隔南中国海相望的邻邦,由于地处东南亚边缘地带,且在历史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所以相较于东南亚其它地区,这个群岛在前殖民时期同中国的交往相对来说不太密切。西班牙人入主菲岛后,带来大量美洲白银。由于白银在中国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菲律宾的美洲白银对中国商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同时精美的丝货、瓷器等各色中国商品又为菲岛的西班牙人所喜爱,还被他们转贩美洲等地,因此以美洲白银交换中国商品为主要形式的菲中贸易蓬勃发展起来。随着贸易联系的加强,菲(西)中在政治、文化领域也交往频繁。对西治前期(16-17世纪)的菲(西)中关系进行全面探讨,深入研究东西两大帝国如何在东亚地区进行互动,不仅具有很强的学术意义,或许还能获得某种历史启示。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菲(西)中关系,还原历史真相,本书选择该时期菲律宾殖民当局的对华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在对不同时期不同领域菲律宾殖民当局在菲(西)中交往中所奉行的政策内容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上,进而深入系统地探讨各项政策出台的背景与过程,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各种因素,政策执行的效率等,将纵向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横向的国际交往结合起来,以二维的角度来展示该时期的菲(西)中关系。在对前殖民时期的菲中关系,西班牙人东来前的对华认知,西属菲律宾殖民政权的建立过程等背景因素进行简单的历史回顾后,本书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研究菲律宾殖民当局的对华政策,着重阐述不同时期菲律宾殖民当局的对华政治态度及其对在菲华人的安全防范,并分析各种不同态度下的菲(西)中官方交往;阐述菲中贸易的重要性以及菲律宾殖民当局对该贸易所持的政策,并分析影响政策制定的各种因素;阐述西班牙托钵修士传教中国的热诚,对华武力传教的主张,与葡萄牙耶稣会士的传教策略分歧,在中国礼仪之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后简要分析和归纳菲律宾殖民当局的对华政策特点,探究其对华政策与菲(西)中关系的内在联系。
      陈丙先,男,1976年生,历史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硕士生导师,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一东盟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一东盟关系与华侨华人问题研究,近年来共主持省部及地厅级课题3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四、关于研究时段的说明第二章  菲(西)中关系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前殖民时期的菲中关系    一、菲中官方交往    二、菲中民间贸易    三、菲中文化交流  第二节  西班牙人东来前的对华认知  第三节  西属菲律宾殖民政权的建立第三章  对华政治态度  第一节  企图侵华    一、侵华企图产生的背景    二、各种侵华计划与主张    三、侵华企图失败的原因    四、16世纪后期的菲(西)中官方交往  第二节  对华防范与交好    一、对华政治态度转变的原因    二、对华防范与交好    三、17世纪的菲(西)中官方交往  第三节  防范在菲华人    一、对华人的经济依赖    二、主要防范措施:限制入境、驱逐与屠杀    三、辅助性防范措施:压榨、限制与同化第四章  对华贸易政策  第一节  对华贸易的重要性    一、依赖中国的消费品和军需品出口    二、依赖中国的丝货出口    三、西班牙人对菲中贸易重要性的认知  第二节  对华贸易的影响因素    一、重商主义    二、西班牙海外殖民的宗教目的    三、菲律宾的战略地位    四、葡萄牙人的贸易竞争    五、美洲西班牙商人及塞维利亚商人的贸易竞争  第三节  对华贸易的政策目标    一、巩固货源    二、保证市场    三、追求贸易利益最大化第五章  对华传教政策I  第一节  热心皈化中国    一、视中国为最理想的传教地I    二、入华传教遭遇的各种阻扰    三、入华传教所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企图武力传教    一、政教合一的殖民政权    二、武力传教的争议  第三节  传教策略分歧与中国礼仪之争    一、葡萄牙耶稣会的对华传教策略    二、西班牙托钵修会的反对意见    三、中国礼仪之争  第六章  结论    一、政治现实主义    二、经济实用主义与地方主义    三、文化欧洲主义    四、各项政策相互关联参考文献后记
  • 内容简介:
      菲律宾这个隔南中国海相望的邻邦,由于地处东南亚边缘地带,且在历史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所以相较于东南亚其它地区,这个群岛在前殖民时期同中国的交往相对来说不太密切。西班牙人入主菲岛后,带来大量美洲白银。由于白银在中国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菲律宾的美洲白银对中国商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同时精美的丝货、瓷器等各色中国商品又为菲岛的西班牙人所喜爱,还被他们转贩美洲等地,因此以美洲白银交换中国商品为主要形式的菲中贸易蓬勃发展起来。随着贸易联系的加强,菲(西)中在政治、文化领域也交往频繁。对西治前期(16-17世纪)的菲(西)中关系进行全面探讨,深入研究东西两大帝国如何在东亚地区进行互动,不仅具有很强的学术意义,或许还能获得某种历史启示。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菲(西)中关系,还原历史真相,本书选择该时期菲律宾殖民当局的对华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在对不同时期不同领域菲律宾殖民当局在菲(西)中交往中所奉行的政策内容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上,进而深入系统地探讨各项政策出台的背景与过程,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各种因素,政策执行的效率等,将纵向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横向的国际交往结合起来,以二维的角度来展示该时期的菲(西)中关系。在对前殖民时期的菲中关系,西班牙人东来前的对华认知,西属菲律宾殖民政权的建立过程等背景因素进行简单的历史回顾后,本书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研究菲律宾殖民当局的对华政策,着重阐述不同时期菲律宾殖民当局的对华政治态度及其对在菲华人的安全防范,并分析各种不同态度下的菲(西)中官方交往;阐述菲中贸易的重要性以及菲律宾殖民当局对该贸易所持的政策,并分析影响政策制定的各种因素;阐述西班牙托钵修士传教中国的热诚,对华武力传教的主张,与葡萄牙耶稣会士的传教策略分歧,在中国礼仪之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后简要分析和归纳菲律宾殖民当局的对华政策特点,探究其对华政策与菲(西)中关系的内在联系。
  • 作者简介:
      陈丙先,男,1976年生,历史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硕士生导师,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一东盟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一东盟关系与华侨华人问题研究,近年来共主持省部及地厅级课题3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四、关于研究时段的说明第二章  菲(西)中关系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前殖民时期的菲中关系    一、菲中官方交往    二、菲中民间贸易    三、菲中文化交流  第二节  西班牙人东来前的对华认知  第三节  西属菲律宾殖民政权的建立第三章  对华政治态度  第一节  企图侵华    一、侵华企图产生的背景    二、各种侵华计划与主张    三、侵华企图失败的原因    四、16世纪后期的菲(西)中官方交往  第二节  对华防范与交好    一、对华政治态度转变的原因    二、对华防范与交好    三、17世纪的菲(西)中官方交往  第三节  防范在菲华人    一、对华人的经济依赖    二、主要防范措施:限制入境、驱逐与屠杀    三、辅助性防范措施:压榨、限制与同化第四章  对华贸易政策  第一节  对华贸易的重要性    一、依赖中国的消费品和军需品出口    二、依赖中国的丝货出口    三、西班牙人对菲中贸易重要性的认知  第二节  对华贸易的影响因素    一、重商主义    二、西班牙海外殖民的宗教目的    三、菲律宾的战略地位    四、葡萄牙人的贸易竞争    五、美洲西班牙商人及塞维利亚商人的贸易竞争  第三节  对华贸易的政策目标    一、巩固货源    二、保证市场    三、追求贸易利益最大化第五章  对华传教政策I  第一节  热心皈化中国    一、视中国为最理想的传教地I    二、入华传教遭遇的各种阻扰    三、入华传教所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企图武力传教    一、政教合一的殖民政权    二、武力传教的争议  第三节  传教策略分歧与中国礼仪之争    一、葡萄牙耶稣会的对华传教策略    二、西班牙托钵修会的反对意见    三、中国礼仪之争  第六章  结论    一、政治现实主义    二、经济实用主义与地方主义    三、文化欧洲主义    四、各项政策相互关联参考文献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