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1
版次: 1
ISBN: 9787540447236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6页
字数: 22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206人买过
  • 王蒙,当代著名作家,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平时鲜少接受媒体访问的王蒙做客《锵锵三人行》,与窦文涛、梁文道、查建英当面锵锵、笑谈人生。用最朴素的语言评论文化现象,文化事件和文化人物。王蒙的深刻敏锐、从容淡定、俏皮幽默、形象生动在这本谈话录中展露无遗。
    王蒙七十多年的岁月沧桑,使他成为共和国文化变迁史的一个标本,而他的命运也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在本书中,这位颇具魅力的文学大师向我们讲述了他“一个人的国家日记”:从五十年代的“右派”作家,到自我放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新时期文学的精神突起,到上任文化部长的要职;从自动退居,到逍遥地以写作为生……何谓“半生多事”,何谓“九命七羊”,且听王蒙娓娓道来。 王蒙,三零后。这个老头儿不简单——出了无数书,走了无数国家,得了无数奖,出任无数大学的教授,差点得个诺贝尔,还当了三年的文化部长,人生坎坷也能涉险成趣。主持人窦文涛,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曾获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金话筒奖”、全国广播电视“双十佳”主持人等。1998年推出电视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以一张桌子、三把椅子成就中国王牌脱口秀。 1949我参加了开国大典
    每一代人都唱自己青春的歌
    台湾同胞最苦的是无歌可唱
    最主要的唱段共产党员都是女的
    口号的不同代表了中央意志的转变
    “杨朔体”不能完全由杨朔来负责
    冒充大款冒充大官没人冒充作家
    丈母娘代表了房地产市场的“特刚需求”
    感情专一和五十年代没有关系
    性这个东西它离不开恩与义
    特殊年代里告密的人和事037
    当时的政策是挑动群众斗群众
    谁能洗我脑子?我让他洗!
    打小报告是为人所不齿的
    不能用政治的东西取代道德
    老舍批判丁玲时坚持说“您”
    我给你提意见,但我是忠诚的
    文怀沙哪至于成个事儿啊
    共产党的情报工作太厉害了
    毛泽东、奥巴马与文人的语言魅力
    白话自古就有,没什么新鲜的
    鲁迅的语言疙里疙瘩的
    最不受毛文体影响的就是毛泽东
    奥巴马爱用“无限上纲法”
    不能光从小学课本看冰心的贡献
    没有一种语言是纯粹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雇速记员写作
    网络脑残体魔高一丈
    八零后作家真的那么小资吗
    谁剥夺了进城民工的青春
    我因为精神原子弹吃亏吃得太多了
    李商隐就缺少体育精神
    韩寒这种人二十年前不可能存在
    言论自由的结果是言论贬值
    网络批斗揭示人的奴隶性
    什么是言论自由的真义
    当心“国学热”走火入魔
    “国学热”属于饥不择食
    中央文件里没有“国学”二字
    道德沦丧不是现代化和革命造成的
    没有“五四”现在就没有资格谈国学
    儒学的道理无法满足社会发展
    任何学说到了中国马上走样儿
    中国最神圣的是实用主义
    老子有后现代文化批判主义的味儿
    你们别死乞白赖地只认识GDP
    不须为生存忙碌可能也是一种不幸
    政府少折腾是得了老子营养
    赵本山发动了一场“文化革命”
    春晚连京剧都很有政治内容
    在东北看二人转太High了
    三鹿奶粉不是看了赵本山小品学坏的
    歌剧不火是因为写得不够好
    吃大蒜的和喝咖啡的不一样
    千秋功罪都归赵本山一个人?
    是不是中国男的本来就没自信啊
    Gentleman说话、做事儿都很轻柔
    五十年代就处理过同性恋问题
    “一见钟情,白头偕老”是最好的
    爱情中的很多反应和精神病人一致
    恰恰是凄美的爱情限制了张爱玲
    我们往往把疾病和道德联系在一块
    历史上太多同性恋艺术家了
    中国人生活老有一种高潮化趋势
    中国运动员和观众变漂亮了
    游泳是“五四”精神的一部分
    我要把我父亲没游完的泳补上
    中国作家能说因为开会多
    我摸不清北京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在深层次上毛泽东与我们同在
    社会发展阶段是不能被超越的
    允许百姓上网的国家不算极权国家
    一家子琢磨怎么挣钱是中国的文化传统
    十三亿人变成十三亿甘地也很可怕
    《战争与和平》是吃饱后的好作品
    从“全民皆兵”到“全民结冰”
    印度哲学是既禁欲又纵欲
    现在这个社会戾气太重
    印度人乐天知命穷开心
    中国农民反抗性之烈历史少见
    唯独泰戈尔的达观令我折服
    给他们带来耻辱的英语成了沟通工具
    种姓等级败给了权力等级
    印度哲学把性爱神圣化
    咱们有“戏说天下”的传统
    印度对于全球化很矛盾
    古老国家都不喜欢抠抠缩缩
    寻找无关宗教的核心价值
    世博会不是经贸奥运会
    《海的女儿》是爱情圣经
    《蓝色多瑙河》是为世博会写的
    古代懂审美的也只是士大夫
    台湾同胞温情但不煽情
    拒绝下飞机,原理和自焚很像
    过早把孩子培养成“人精”
    中国青少年“被晚熟”了
    性早熟导致“性待业期”
  • 内容简介:
    王蒙,当代著名作家,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平时鲜少接受媒体访问的王蒙做客《锵锵三人行》,与窦文涛、梁文道、查建英当面锵锵、笑谈人生。用最朴素的语言评论文化现象,文化事件和文化人物。王蒙的深刻敏锐、从容淡定、俏皮幽默、形象生动在这本谈话录中展露无遗。
    王蒙七十多年的岁月沧桑,使他成为共和国文化变迁史的一个标本,而他的命运也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在本书中,这位颇具魅力的文学大师向我们讲述了他“一个人的国家日记”:从五十年代的“右派”作家,到自我放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新时期文学的精神突起,到上任文化部长的要职;从自动退居,到逍遥地以写作为生……何谓“半生多事”,何谓“九命七羊”,且听王蒙娓娓道来。
  • 作者简介:
    王蒙,三零后。这个老头儿不简单——出了无数书,走了无数国家,得了无数奖,出任无数大学的教授,差点得个诺贝尔,还当了三年的文化部长,人生坎坷也能涉险成趣。主持人窦文涛,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曾获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金话筒奖”、全国广播电视“双十佳”主持人等。1998年推出电视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以一张桌子、三把椅子成就中国王牌脱口秀。
  • 目录:
    1949我参加了开国大典
    每一代人都唱自己青春的歌
    台湾同胞最苦的是无歌可唱
    最主要的唱段共产党员都是女的
    口号的不同代表了中央意志的转变
    “杨朔体”不能完全由杨朔来负责
    冒充大款冒充大官没人冒充作家
    丈母娘代表了房地产市场的“特刚需求”
    感情专一和五十年代没有关系
    性这个东西它离不开恩与义
    特殊年代里告密的人和事037
    当时的政策是挑动群众斗群众
    谁能洗我脑子?我让他洗!
    打小报告是为人所不齿的
    不能用政治的东西取代道德
    老舍批判丁玲时坚持说“您”
    我给你提意见,但我是忠诚的
    文怀沙哪至于成个事儿啊
    共产党的情报工作太厉害了
    毛泽东、奥巴马与文人的语言魅力
    白话自古就有,没什么新鲜的
    鲁迅的语言疙里疙瘩的
    最不受毛文体影响的就是毛泽东
    奥巴马爱用“无限上纲法”
    不能光从小学课本看冰心的贡献
    没有一种语言是纯粹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雇速记员写作
    网络脑残体魔高一丈
    八零后作家真的那么小资吗
    谁剥夺了进城民工的青春
    我因为精神原子弹吃亏吃得太多了
    李商隐就缺少体育精神
    韩寒这种人二十年前不可能存在
    言论自由的结果是言论贬值
    网络批斗揭示人的奴隶性
    什么是言论自由的真义
    当心“国学热”走火入魔
    “国学热”属于饥不择食
    中央文件里没有“国学”二字
    道德沦丧不是现代化和革命造成的
    没有“五四”现在就没有资格谈国学
    儒学的道理无法满足社会发展
    任何学说到了中国马上走样儿
    中国最神圣的是实用主义
    老子有后现代文化批判主义的味儿
    你们别死乞白赖地只认识GDP
    不须为生存忙碌可能也是一种不幸
    政府少折腾是得了老子营养
    赵本山发动了一场“文化革命”
    春晚连京剧都很有政治内容
    在东北看二人转太High了
    三鹿奶粉不是看了赵本山小品学坏的
    歌剧不火是因为写得不够好
    吃大蒜的和喝咖啡的不一样
    千秋功罪都归赵本山一个人?
    是不是中国男的本来就没自信啊
    Gentleman说话、做事儿都很轻柔
    五十年代就处理过同性恋问题
    “一见钟情,白头偕老”是最好的
    爱情中的很多反应和精神病人一致
    恰恰是凄美的爱情限制了张爱玲
    我们往往把疾病和道德联系在一块
    历史上太多同性恋艺术家了
    中国人生活老有一种高潮化趋势
    中国运动员和观众变漂亮了
    游泳是“五四”精神的一部分
    我要把我父亲没游完的泳补上
    中国作家能说因为开会多
    我摸不清北京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在深层次上毛泽东与我们同在
    社会发展阶段是不能被超越的
    允许百姓上网的国家不算极权国家
    一家子琢磨怎么挣钱是中国的文化传统
    十三亿人变成十三亿甘地也很可怕
    《战争与和平》是吃饱后的好作品
    从“全民皆兵”到“全民结冰”
    印度哲学是既禁欲又纵欲
    现在这个社会戾气太重
    印度人乐天知命穷开心
    中国农民反抗性之烈历史少见
    唯独泰戈尔的达观令我折服
    给他们带来耻辱的英语成了沟通工具
    种姓等级败给了权力等级
    印度哲学把性爱神圣化
    咱们有“戏说天下”的传统
    印度对于全球化很矛盾
    古老国家都不喜欢抠抠缩缩
    寻找无关宗教的核心价值
    世博会不是经贸奥运会
    《海的女儿》是爱情圣经
    《蓝色多瑙河》是为世博会写的
    古代懂审美的也只是士大夫
    台湾同胞温情但不煽情
    拒绝下飞机,原理和自焚很像
    过早把孩子培养成“人精”
    中国青少年“被晚熟”了
    性早熟导致“性待业期”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锵锵呜哩哇啦/与众不同的朋友
方锐 著;孟可 绘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锵锵三人行·文化圈
凤凰卫视出版中心 编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锵锵三人行·只谈风月
凤凰书品 编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锵锵呜哩哇啦/与众不同的朋友
方锐 著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锵锵三人行·跟陈丹青聊天
凤凰书品 编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锵锵三人行一笑了之
窦文涛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锵锵和鸣:凤凰卫视的角色制造与节目生产
徐帆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开卷:如何阅读一本书Ⅰ
凤凰书品 编;梁文道 何亮亮 主讲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开卷:如何阅读一本书Ⅱ
凤凰书品 编;梁文道 吴小莉 主讲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坚守与突围:李鸿章与大清帝国
凤凰书品 著;凤凰书品 编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厄运是我深不可测的宝藏
凤凰书品 著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民国那些年你所不知道的秘史逸闻(1911-1924)
凤凰书品 编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灵魂的独白
凤凰书品 编著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大国的性格
凤凰书品 编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冷暖人生之 上学记
凤凰书品 编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锵锵三人行·跟陈丹青聊天
凤凰书品 编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锵锵三人行·只谈风月
凤凰书品 编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文学还活着
凤凰书品 著
锵锵三人行·王蒙说:王蒙VS窦文涛,20年来最尖锐的话题大碰撞!
文化大观园
凤凰书品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