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7-04
版次: 1
ISBN: 9787806922729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1页
字数: 18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5人买过
  •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按照戴维斯的创作发展阶段,分早期、成熟期、晚期创作三个部分来简述他的生活与创作特点。这三个创作时期都毫无例外地坚持采用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素材的借用手法,但每个时期又存在彼此不同的独立特征。相比较而言,戴维斯在第二个阶段成熟期的创作更为丰富多样,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彼得·马克斯韦尔·戴维斯爵士是英国当代仍然健在、存在较多争议的重要作曲家,他在迄今为止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不断进行深入学习,坚持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元素吸收运用在自己的新创作中,同时又体现出对二十世纪欧美音乐创作发展风格流派的吸纳融汇。 张涓,中央音乐学院讲师,西方音乐史硕士。主要论文、著作有:论文《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试论沈心工之》,《里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论文《巴伯音乐作品中的抒情性》,《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合著《成功的歌唱》,地质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合著《交响音乐赏析》,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编著《金色音乐厅——音乐比听曲目分级欣赏指导》(第六级),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编著《中等艺术学校共同课通用教材——乐理教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另外还参与《中国大百科词典》(音乐卷)的编写工作。并于2004年度获得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的重点建设基金项目资助,研究课题为《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乐理教学分级练习指导及其配套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引言
    有关戴维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外文专著、论文等资料
    二、本书主要参考的外文资料
    三、中文资料
    第一章早期创作(1954-1964)
    第一节早年学习时期(1942-1957)
    一、吸收传统音乐精髓
    二、对二十世纪音乐产生浓厚兴趣
    第二节两次留学时期(1957一1964)
    一、第一次留学期间(1957-1958)——确立将早期音乐元素运用于现代创作的技术特征
    二、第二次留学期间(1962-1964)——巩固将早期音乐元素运用于现代创作的技术特征
    第三节西伦切斯特时期(1959-1962)

    第二章成熟期创作(1964-1987)
    第一节“彼埃罗演奏者”重奏团初期(1967-1968)
    一、“彼埃罗演奏者”的创建——建立推广早期风格作品的渠道,尝试多重探索
    二、《伪基督耶稣》——早期音乐元素与序列手法相结合
    三、《塔弗纳》——早期音乐元素与戏剧性表现效果相结合
    第二节“蜕变”的1969年
    一、《启示与堕落》、《武士之歌》——1969年之前剧场音乐风格的准备
    二、《维萨里圣像》——剧场音乐风格的典型代表
    三、《圣托马斯的觉醒》——剧场音乐风格在管弦乐体裁上的体现
    第三节“伦敦之火”重奏团时期(1970-1980)

    第三章晚期创作(奥克尼时期的创作)(1975一至今)
    一、交响乐创作——传统曲式结构的回归
    二、斯特拉斯克莱德协奏曲系列创作——传统音乐风格的回归
    三、其他体裁创作

    第四章《为疯王而作的八首歌》
    第一节《为疯王而作的八首歌》的音乐戏剧
    一、脚本的构思与完成
    二、脚本及其特点
    三、舞台的布景设计
    第二节《为疯王而作的八首歌》的戏剧音乐
    一、整体特征
    二、八首歌曲音乐特征分述
    三、声乐特征
    四、器乐特征

    第五章《为疯王而作的八首歌》赋予戴维斯的创作意义
    第一节创作手法的意义
    第二节艺术形式的意义
    第三节思想内容的意义
    结语
    附录1:戴维斯的大事年表
    附录2:戴维斯的作品目录
    附录3:《新格罗夫词典》中的戴维斯条目翻译
    附录4:《新格罗夫词典》中借用词条的摘译
    参考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按照戴维斯的创作发展阶段,分早期、成熟期、晚期创作三个部分来简述他的生活与创作特点。这三个创作时期都毫无例外地坚持采用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素材的借用手法,但每个时期又存在彼此不同的独立特征。相比较而言,戴维斯在第二个阶段成熟期的创作更为丰富多样,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彼得·马克斯韦尔·戴维斯爵士是英国当代仍然健在、存在较多争议的重要作曲家,他在迄今为止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不断进行深入学习,坚持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元素吸收运用在自己的新创作中,同时又体现出对二十世纪欧美音乐创作发展风格流派的吸纳融汇。
  • 作者简介:
    张涓,中央音乐学院讲师,西方音乐史硕士。主要论文、著作有:论文《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试论沈心工之》,《里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论文《巴伯音乐作品中的抒情性》,《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合著《成功的歌唱》,地质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合著《交响音乐赏析》,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编著《金色音乐厅——音乐比听曲目分级欣赏指导》(第六级),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编著《中等艺术学校共同课通用教材——乐理教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另外还参与《中国大百科词典》(音乐卷)的编写工作。并于2004年度获得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的重点建设基金项目资助,研究课题为《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乐理教学分级练习指导及其配套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 目录:
    引言
    有关戴维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外文专著、论文等资料
    二、本书主要参考的外文资料
    三、中文资料
    第一章早期创作(1954-1964)
    第一节早年学习时期(1942-1957)
    一、吸收传统音乐精髓
    二、对二十世纪音乐产生浓厚兴趣
    第二节两次留学时期(1957一1964)
    一、第一次留学期间(1957-1958)——确立将早期音乐元素运用于现代创作的技术特征
    二、第二次留学期间(1962-1964)——巩固将早期音乐元素运用于现代创作的技术特征
    第三节西伦切斯特时期(1959-1962)

    第二章成熟期创作(1964-1987)
    第一节“彼埃罗演奏者”重奏团初期(1967-1968)
    一、“彼埃罗演奏者”的创建——建立推广早期风格作品的渠道,尝试多重探索
    二、《伪基督耶稣》——早期音乐元素与序列手法相结合
    三、《塔弗纳》——早期音乐元素与戏剧性表现效果相结合
    第二节“蜕变”的1969年
    一、《启示与堕落》、《武士之歌》——1969年之前剧场音乐风格的准备
    二、《维萨里圣像》——剧场音乐风格的典型代表
    三、《圣托马斯的觉醒》——剧场音乐风格在管弦乐体裁上的体现
    第三节“伦敦之火”重奏团时期(1970-1980)

    第三章晚期创作(奥克尼时期的创作)(1975一至今)
    一、交响乐创作——传统曲式结构的回归
    二、斯特拉斯克莱德协奏曲系列创作——传统音乐风格的回归
    三、其他体裁创作

    第四章《为疯王而作的八首歌》
    第一节《为疯王而作的八首歌》的音乐戏剧
    一、脚本的构思与完成
    二、脚本及其特点
    三、舞台的布景设计
    第二节《为疯王而作的八首歌》的戏剧音乐
    一、整体特征
    二、八首歌曲音乐特征分述
    三、声乐特征
    四、器乐特征

    第五章《为疯王而作的八首歌》赋予戴维斯的创作意义
    第一节创作手法的意义
    第二节艺术形式的意义
    第三节思想内容的意义
    结语
    附录1:戴维斯的大事年表
    附录2:戴维斯的作品目录
    附录3:《新格罗夫词典》中的戴维斯条目翻译
    附录4:《新格罗夫词典》中借用词条的摘译
    参考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
戴维森的真之理论
戴益斌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
戴维斯王朝
约翰·罗斯柴尔德(John Rothchild) 著;杨天南 译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
戴维·洛奇小说的反讽叙事研究
孙希佳 著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
戴维森行动哲学专题研究/广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刘国锋 著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
戴维·朗德里波段交易法则
[美]戴维·朗德里 著;蒲啸 曾学民 译;斯坦威 出品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
戴维营三天
杰弗里·E.加藤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
戴维·霍克尼:艺术漫谈/大师新探索系列
[英]马丁·盖福特 著;王燕飞 译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
戴维森实用内科学手册(第3版)
[英]J. 阿拉斯泰尔·因内斯(J. Alastair Innes) 原著;孙晖 主译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
戴维·洛奇文论选集
戴维·洛奇 著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
戴维·洛奇文学批评研究
王翠 著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
戴维·哈维——批判性理论
Noel Castree and Derek Gregory
戴维斯及其音乐研究
戴维斯、谢伟思与实用外交
吕彤邻 主编 蔺晓林